2.隔阂与疏离

人离开乡土流寓异地,难免会有不能融入当地生活的隔阂感。尤其是当这流寓出于迫不得已的原因时,这种感觉会愈加强烈。清代诗人张问陶《流寓一首寄亥白兄寿门弟》典型地表现了这一主题。诗写道:“流寓真无奈,思乡昼掩关。秋花有红泪,邻树即青山。道险家难并,诗悲字屡删。雄心中夜冷,身世忍萧闲。”[237]因为无可奈何的原因流寓异乡,诗人格外地感觉孤独。“昼掩关”的自我封闭状态,强烈地暗示出难以融入客乡生活的疏离状态。美好的自然景物成为惹愁引恨的对象,同时成为乡情的寄托。而诗歌写作和用世之志,也都因这流寓生活的不适体验而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并不是一个新起的文学现象,但迄今的古典文学研究很少触及它。

在古典文学中,流寓主题的最初表现似乎是王粲著名的《登楼赋》。虽然《文选》卷十一将此赋收入“游览”类,但其中主要表现的正是流寓的不适感: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王粲(177-217)是山阳郡高平人,挟不世之才,投在刘表幕下,却不被重用,流寓荆州十五年。建安九年(205)秋,他登上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感慨系之,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小赋。全文清楚地分为三段。上引第一段文字,在略铺陈荆州风土之美后,笔调一转,发出“虽信美而非吾土”的感喟。后面的两段,先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以见怀土之情乃古今人心所同,无论穷通皆所不免,反衬自己因战乱不得归去的悲哀。本来,如果在此能施展抱负、获得友谊,荆州倒也并非不可居处。但第三段马上就点明,在这里根本看不到前途,所以内心满是“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的忧虑,唯恐蹉跎岁月;更兼凭栏四顾,无可与语,这无法诉说的孤独使他在荆州的岁月成为充满焦虑和绝望的经历。后来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一首序曰:“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将这种情绪与流寓一词联系起来,再经《文选》广泛传播,最终使王粲登楼作为流寓的特定典故被后世诗家沿用。南朝诗中已出现的一例是阴铿的《和侯司空登楼望乡诗》:

怀土临霞观,思归想石门。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寒田获里静,野日烧中昏。信美今何益,伤心自有源。

这是作者在陈朝和侯安都之作,诗开篇“怀土”二字即用王粲《登楼赋》“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暗示了两者的互文关系。末联“信美今何益,伤心自有源”直接点明“信美而非吾土”之意,吐露了由梁入陈后心理上无根的漂泊感。这正是人与地域相隔阂的典型表现。

到唐代,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在感念桥陵诸官照拂的“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两句之后重复了流寓的漂泊之感:“流寓理岂惬,穷愁醉不醒。”这也是“流寓”一词较早见于诗的例子。注家指出其所本正是谢灵运拟王粲诗。杜甫另一首《春日江村》其五在王粲登楼的典故之外,又引入贾谊故事,用交替分写的笔法,抒发自己对怀乡和宫禁的眷怀: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宅入先贤传,才高处士名。异时怀二子,春日复含情。

方回《瀛奎律髓》卷十选此诗,评曰:“此五诗成都草堂作,依严武为工部参谋时也。末篇引王粲登楼、贾谊前席事,盖谓信美而非吾土,如依刘表而非其心,犹有意贾生之召也。故他日诗曰:‘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238]所说相当中肯。此外,脍炙人口的李商隐《安定城楼》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开成三年(838),二十六岁的李商隐应博学宏辞科试落第重回泾州,登上安定(今甘肃泾川)城楼,在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忧讥畏谗的愤慨中写下此诗。因为诗题已点明城楼,诗中没再用“登楼”而用了“远游”二字,但意思还是很清楚的,“虚”“更”二字愈益强调了怀才不遇和无可奈何之感,赢得后世无数才人的深深共鸣。

千载之后,一心追慕义山的黄景仁同样遭际怀才不遇的命运,累试不售,寄迹幕府。同样的经历和体验,让他对王粲登楼的典故及其在后来诗歌中积淀的丰富蕴涵深有体会,一再用以比拟自身的遭际。《夜坐怀维衍桐巢》一诗写道:

剑白灯青夕馆幽,深杯细倒月孤流。看花如雾非关夜,听树当风只欲秋。吴下酒徒犹骂座,秦川公子尚登楼。天涯几辈同飘泊,起看晨星黯未收。

这里的登楼与《寄王东田丈》的“忧来更上仲宣楼,一剑期将知己酬”一样,纯粹是用典,不具有写实的意义。《合肥城楼》的“登楼此日容清啸,词客淮南鬓已斑”,虽然是写实,也并未铺陈登楼所见,而着力抒写的是未老先衰的失意心态。最典型的是《春日楼望》一首:

一碧招魂水涨津,远山浓抹雾如尘。忽风忽雨春愁客,乍暖乍寒天病人。芳草远黏孤骑没,绿杨低罩几家贫。天涯飞絮归何处?不到登楼也怆神。

这虽是一首纪实之作,但登楼已与典故融而为一,而且是反其意出之,说不必登楼即已怆神。这说明登楼的典故,在他完全是用来表现人与地域不相融的隔阂之感,即便是很好的地方也不值得逗留,更何况一般的所在?因此,当人对地域没有亲和感时,地域的个性和风物之美实际上都是被忽略的,或者像黄仲则这首《春日登楼》的处理方式,仅予以负面的描绘。唯独“登楼”成为诗意的焦点,至于登的是什么楼、何处的楼,诗中非但不作说明,甚至故意忽略它们。在这类诗作中,登楼已纯粹是心态的象征,诗的类型也从王粲《登楼赋》的游览转变为言情。无论是杜甫的“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发秦州》),还是张问陶的“流寓悲王粲”[239]、“赋到登楼亦可哀”[240],都不难品味出,相比“信美而非吾土”的慨叹,其意指更侧重于寄托怀才不遇的抑郁感伤。

为了回避这种日渐流于俗套的象征用法,后世作者有时不得不选择直用典故的笔法。如元好问《邓州城楼》写道:“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241]张问陶十八岁所作《汉上暮春》写道:“鱼苗初出水,十里浪花圆。客有《登楼赋》,家无负郭田。雨来迎社日,春到浴蚕天。信美非吾土,岷峨落照边。”[242]在这两首诗中,“今人谁解赋《登楼》”“客有《登楼赋》”直用典故,明显出于回避已在流寓诗歌中被主题化了的陈熟意象的意识。闺秀孙云凤《登高示兰友及诸弟妹》结联“山川信美非吾土,欲赋《登楼》愧少才”[243]也是同样的例子,只不过上句直用王粲赋语,略不讲求含蓄之意而已。至于传统的流贬心态及其文学表现,如柳宗元之于柳州、白居易之于江州、韩愈之于潮州,已有尚永亮等研究流贬文学的专家做了很好的研究,兹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