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的核心使命与管理机制
- 张国有
- 8005字
- 2020-07-09 16:26:11
大学建设遵循的“两个标准”[1]
刘伟[2]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面向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战线首次发表的重要讲话。讲话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调中国高等教育要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系统阐述和集中体现,是指导做好新时代高校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遵循。
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5·2”讲话中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本”的科学论断,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加深对新时代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经历过两次大的创业。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业,我们逐步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支可信赖的教师队伍,建立了我们自己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在第一次创业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通过改造和建设并举、继承和创新融合,我们建立了新中国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改革开放以后,第二次创业,中国的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借鉴各国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自己的路。这个道路中间有曲折、有反复,但是我们走过来了,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我们整体上开始向世界教育第一方阵迈进。
党的十九大后,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开始进行第三次创业,总的目标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这一次创业,高等教育战线面临的任务是伟大的、光荣的,更是艰巨的。总体来看,我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而不强、活力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与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亦更加强烈。党中央做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发展同大学发展相辅相成,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高校工作“根本标准”和“第一标准”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两个标准”的概念,明确了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和“第一标准”,即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德育的传统。《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德”在育人中的首要地位、方向和作用。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崇德修身,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明大德才会守公德、严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把育人摆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位置,实现育人和育才的辩证统一。这就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是办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同学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励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奋斗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神圣的长期任务。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引路人,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社会是立德树人的软环境,要统筹协调、协同推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整合学校、教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师者,人之模范也。”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所以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总书记对高校教师队伍现状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同时,也要看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完善师德建设制度规范,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推动教师队伍自觉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职责,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坚定崇高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贯穿到日常的育人工作中去。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在日常工作中把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和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使命感,积极教书育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关爱学生,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学生爱戴、社会尊敬的好教师。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明确提出要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
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5·2”讲话中强调,要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即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政治方向就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的教育性质;教师队伍就是谁来培养人的问题,教师队伍是培养人的主体力量。
1.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工作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党始终牢牢把握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成功历史经验证明,高校的创办、发展、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都在高等教育的办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为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开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高等院校得到更加科学的贯彻和落实。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持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提升。这些举措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在高等院校贯彻实施。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塑造和培养学生价值观的熔炉,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关高校的正确办学方向,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全局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办世界一流大学,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高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辨明研究方向、掌握科学思维、得出合乎规律的认识,是开展具体科学研究的客观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切磋交流,既有利于一流人才的培养、一流学科的建设,也有利于一流大学的创新发展。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不断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
2.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首要条件,是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客观要求。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争创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世界一流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这就对高校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5·2”讲话中“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要求推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必须更加注重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加强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建设;必须更加注重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加强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建设。
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要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注重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要全面开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要加强高端智库建设,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汇聚培养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
3.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学硬件条件都有很大改善,有的学校的硬件同世界一流大学比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但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并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这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对于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必须头脑清醒、态度鲜明,而且在行动上要自觉。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所在,党在高校中的领导则是这一优势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只有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大能力。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瞄准世界前沿进行攻关创新。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从大国到强国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从更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支撑作用到支撑和引领作用并重。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需要高等教育做出应有贡献。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面向国家和民族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目标,这是历史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我们要瞄准世界前沿,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建设。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启动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改革。路线图从兴趣培育、目标管理、主要路径、条件支持、价值引导等五大方面,系统设计了八项制度以及十六个项目,全面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着力实现一系列重要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到以探究问题为中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到课内课外相结合、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从以知识、能力教育为中心到全面的人格养成。我们通过新的路线图的实施,将通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改进和加强专业教育,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加强学生分类指导,促进学生多元复合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5·2”讲话中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了深刻阐述:“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教育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决策。世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显示,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根源都在于遵循教育规律,面向本国实际和时代要求,在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和人类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与大学制度,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梳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能清楚地看到两大脉络:一是受列强坚船利炮和科技发展冲击而建立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等一批新式教育机构;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具有红色基因的新型大学。正是这两大源流,逐步汇聚发展形成了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与格局。以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为代表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探索。8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大学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对以下这样三大命题做出了深刻的历史回应:一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校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二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三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三大命题更是有待在新历史时期“双一流”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入地探索,而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树立自信。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深刻表明,党的领导坚强有力,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顺利。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远大的历史眼光,批判地吸收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同时,还要认识到我国高校不仅具有一般大学的共性,还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性。它应当扎根于中国大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继承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发展经验特别是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加以分辨和取舍,使之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这样才能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树立办学自信。新时代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机遇期。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原则,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环节,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1]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委托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原文:刘伟. 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018-08-03)[2018-10-31].http://www.sohu.com/a/244885515_273375.
[2]刘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经济学教授。
[3]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