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思潮·社会思潮·文学思潮

思潮、社会思潮、文学思潮是几个相关的概念。厘清它们的含义,对我们理解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很有帮助。

一 思潮与意识焦点、思维结构

说到“思潮”,离不开“思维”“意识”等概念,从哲学上讲,“思潮”是主体对客体反映的结果。

(一)夏目漱石的“F”说与思潮

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在其理论著作《文学论》中提出文学内容的公式:“F+f”。所谓“F”表示“焦点的印象或观念”,“f”代表“附随那个观点或印象的情绪”。通俗讲,F就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过的生活或由生活而形成的观念,f则是与之相随的作家的情感。

夏目对“F”作了阐释:“F是焦点的印象或观念。”这里的“焦点的”就与人的“意识”相关。他用西方心理说的“意识波浪”来说明人的意识状态。意识在任何瞬间,种种心理状态不断地出现,不久又消逝:它的内容是这样一刻也不停留在同一地方。比如仰视一座大教堂。先从下部的柱子,逐渐移到中部的栏杆,最后达到最高的半球塔和顶端。在知觉中,最初是柱子,其余部分不太清晰,但视线移到栏杆。柱子的知觉开始淡漠,而栏杆的知觉明晰起来……意识就是这样形成波浪形,其顶点即是焦点,是意识中最明确的部分。连续状态如下图表示:

10354

由上述瞬间的意识状态推至更大范围,可以说瞬间有瞬间的F,一小时有一小时的F,一个人一生有一生的F,一个社会的某一个时期的意识也有它的F,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F。这种时代性集合的“F”,就是“思潮”。

(二)思维结构与“思潮”

上述的“F”由瞬间意识的焦点看思潮显得单一、静态化,而从“思维结构”的角度可以在复杂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思潮”内涵的理解。

思维结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观念系统和精神世界。它是主体把握客体,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的思维定势、格局、模式,是思维诸要素相对固定的联结方式、组合方式,因而是主体在认识特定客体之前的先在“框架”。从功能上说,思维结构把主体和客体联结起来,是主体和客体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观念“中介”,主体通过思维结构对客体进行观念的加工、改造和转换,因而思维结构是主体对客体的观念加工厂和转换器。思维客体、思维材料通过思维结构的筛选、加工和整合而被同化和变形,产生思维结果。同时,思维结构又有指导实践的功能,是实践活动的观念准备状态和趋向性的观念框架。换句话说,人总是按照自己形成的思维定势去改造客体,使主观的东西、观念的东西对象化、客观化、实现主体客体化的实践过程。

人的思维结构、思维定势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但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先入为主”的性质,仿佛是一个“先验的框架”,过滤、筛选、加工、整理和组合客体的信息材料,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主体所需要的精神产品。

表面看,好像思维结果是头脑纯粹的主观创造,实际上是在获得客体信息的基础上,主体思维结构对客体信息的能动改造、转换和创造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建构。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思维作为精神活动,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思维,是同社会存在、社会生活过程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实践活动是形成思维结构的现实基础,而社会文化则是形成思维结构的背景条件。一定的思维结构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传统和特点,影响、制约着人们的思维结构,影响、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的思维结构、思维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而彼此区别开来。人们的思维结构首先受到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认知结构和评价体系结构。

人们的思维结构不仅有它的时代的社会文化影响,而且有社会文化传统的作用。社会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的趋向稳定的力量,它给思维结构以及思维方式打上鲜明的民族特征。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中,总是沉积着某些社会传统,有着以往社会文化的历史遗传。

人的思维结构总是在现实的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特别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如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民族传统等,对人的思维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历史形成的某些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的观点,以及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心理、民风民俗,必然或多或少地保留、凝结在后来人意识中,经过人们的筛选、过滤和改造,成为该国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社会文化的历史遗传内化为思维结构的成分、因素。

思维结构不是主体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总是处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是属于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的主体。因此,主体思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时代、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主体通过各种渠道,通过交往,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相接触,时代和社会也就通过这些渠道将其特征赋予主体的思维结构,使之打上时代和社会的烙印。任何思维结构的发展都是从属于它的时代和社会的。

正是由于人的思维结构是以社会存在结构和实践活动为现实基础,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以时代精神作为变化依据,因而同时代人往往形成思维和意识的“焦点”,从而形成“思潮”,正因为思潮的这种社会性和时代的特征,又称之为“时代思潮”或“社会思潮”。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开头就提出“时代思潮”:“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4]

二 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时空里反映特定群体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社会思潮有时表现为由一定的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有时又表现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态。

凡称为“思潮”,其一,必须有“思”,其二,其思已形成“潮”。所谓“思”,就是其思想观念必须有相当的价值,能够影响时尚。所以,并非每种思想学说,都可以称为思潮。所谓“潮”,就是一种思想学说,能够反映一部分群体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普遍心理、共同愿望,能凝聚并引导这种思想趋于同一方向。一种思想学说,有群体性的基础,又有强大的导向力,才能感召呼应,形成潮流。

在实际运用中,社会思潮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思潮是从思潮的“社会性”而言,思潮总是一定群体的共同意识。因而社会思潮泛指所有思潮,包括哲学思潮、经济思潮、政治思潮,文化思潮、文艺思潮、史学思潮等。狭义的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理论观念指导下,以对社会的评价性认识为内容,以广大社会群众为载体的流行思想。这里强调社会思潮的内容指向对象是现实社会,是直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的理想、评价和要求。而不以现实社会为直接对象的思潮不属狭义的社会思潮,如一些学术理论思潮:唯意志主义、科学哲学等。狭义的社会思潮还强调其载体的主体是广大群众。学术理论思潮通常只在理论界和知识分子中流行,而社会思潮则是在整个社会中流行。

社会思潮从本质上说,是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的一种动态表现。什么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历史时代的本质和主流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时代精神是一个总体概念,它表现在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各种意识形式、社会心理之中。有论者认为:社会思潮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一)社会心理因素”;“(二)思想体系因素”;“(三)思想运动因素”;并认为:“社会思潮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其中思想体系因素是社会思潮的‘硬核’,这种思想体系硬核是一定社会思潮的理论代表,通常也是人们直接考察的对象。而思想体系是对社会心理的概括和反映,社会思潮的形成也有着相应的社会心理基础。”[5]

三 文学思潮

在理解“社会思潮”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文学思潮”。

“从文学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思潮是某个历史阶段社会思潮的组成部分和特殊形态。文学思潮不仅是诸多社会思潮中的一种,而且是社会思潮的‘反映’或‘表现’。”[6]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讲,文学思潮是社会批评的概念,西方对“流派”研究多,“思潮”研究少,在苏联和我国不乏研究,但理解不太一致。

我国关于“文学思潮”从20世纪30年代初已开始探讨。但对其涵义的理解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从文学创作角度理解文学思潮;有的重视从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的关系角度来理解;有的把文学思潮理解为文学理论潮流;有的偏重从创作方法上来把握文学思潮;有的注意到思想潮流和创作潮流并重的特点。在对“文学思潮”的众多界说中,有几点是共同的:(1)文学思潮具有群体性倾向;(2)文学思潮包含理论潮流和创作潮流;(3)文学思潮受一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潮影响,并反作用于社会思潮、哲学思潮。[7]

在对“文学思潮”的理解中,有一点分歧是明显的:即文学思潮作为时代精神在文学领域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否具有群体的理论自觉,即文学思潮是否要求有明确的理论纲领。

苏联学者波斯彼洛夫描述“文学思潮”:“是在某一个国家和时代的作家集团在某种创作纲领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并以它的原则为创作自己的作品的指导方针而产生的。这促进了创作的巨大组织性和他们作品的完整性。”[8]对于这一界说中特别强调要有“某种创作纲领”,以此来指导创作,这一点我们持不同看法。我们认为:有了明确的创作纲领的作家群,是文学流派,而不是文学思潮。某一文学思潮的作家,就个体而言,当然有自觉的创作意识,但就群体而言,不一定自觉地意识到遵守着某一种创作纲领。如果用波斯彼洛夫的界定来衡量欧洲文学,大概只有法国的古典主义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能称得上文学思潮。

我们认为,文学思潮是这样的一种文学现象: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现实,形成某种鲜明的时代精神,成为一代作家和批评家普遍的精神冲动,从而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定的审美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具体体现为思想上和艺术表现上的共同特点,同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概言之,“文学思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时代性、共同性、广泛性。“时代性”就是与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变革紧密联系,是当代社会主导思想潮流在文学领域的投影,文学思潮必须具有坚实的现实性基础,其特征必须鲜明地体现时代的特征。“共同性”就是属于某一文学思潮的作家、批评家表现出共同的东西,包括审美原则和思想、艺术方面的创作特点。“广泛性”是指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影响,不是少数理论家、作家的拼命呐喊,也不是转瞬即逝的过眼云烟,而是一大群卓有成就的作家、理论家长时期内活跃文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同时来实践和表现某种思想主张,形成一种普及全社会的思想趋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