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湖州的丝绸文化

1

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编排演绎的多民族风情舞蹈《丝绸霓裳》和那英演唱的歌曲《丝路》,传递出这么一个强烈的信号:在国家提出的“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战略下,古老的丝绸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015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2015年重点工作时提到,要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当月下旬,省长李强在湖州调研特色小镇建设时,还特地考察了湖州丝绸之路文化小镇。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而湖州,是中国著名的蚕乡,自古以来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该市吴兴区八里店镇路村的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有4750年历史的绢片。2005年,那里又出土了3500年前的丝带。这些绢片和丝带,使湖州成为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农耕文化,是指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追溯汉族的农耕文化起源,有“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工,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观照湖州的“男耕女织”,最典型的自然就是“湖桑”“湖丝”了。

2

桑树,是中国的“国树”,中国人几千年来将其敬为“生命树”。战国时代,蚕桑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越王勾践的两位大臣文种和范蠡都熟悉蚕桑生产,知道其重要性。《述异记》说:“勾践得范蠡之谋,乃示民以耕桑。”所以,当时吴越之地桑林遍野。

自宋代以来,湖州当地蚕农通过对引进的鲁桑、荆桑进行嫁接改进,培育出优良的桑树品种,名“湖桑”,并被各地蚕农广泛引种。据说,到了宋嘉定初,整个太湖地区都采用捞水藻、挖塘泥培植桑树的办法,既疏通了河道,又发展了蚕桑,可谓一举两得。

2015年3月中旬,记者赴湖州实地采访,来到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这里河港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桑、蚕、鱼养殖历史悠久,古诗曾如此描绘:“舍南舍北皆栽桑,千枝万枝绕屋旁。”当地的人们利用湿地挖塘、填埂,埂上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底污泥肥桑。这样年复一年,形成了桑、鱼、泥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原生态产业模式——桑基鱼塘。

据了解,这种桑基鱼塘系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避免了洼地水涝之弊,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模式在明清之世达到了鼎盛,真正奠定了湖州“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富庶地位。

3

一流的湖桑资源、头等的育蚕技术,是湖州丝绸“衣被天下”的两大基石。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时期,湖州绫绢出口十多个国家;三国、唐代时期,先后有永安丝、乌眼绫等入贡。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湖州,在游历中写道:“这里居民温文尔雅,衣绫罗绸缎,恃工商为活。”可见湖州丝织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以前,湖州设有专门的丝绸管理机构“织绫务”,所织绫罗、缎等产品上贡朝廷,今天仍存有务前河的地名;宋室南渡后,浙西湖州一带渐成蚕织中心,纺织品种多,花样巧,出现了不少名特产品,如吴兴的樗蒲绫、花绸,武康的“天鹅脂”丝绵,都享誉京都。

到了元代,湖州“桑麻如云,郁郁纷纷”,养蚕、缫丝、丝织、印染以及丝绸买卖开始出现专业性分工,出现了机户、染坊、绢庄、绢市,元代画家唐棣曾写诗道:“吴蚕缫出丝如银,蓬头垢面怎苦辛;苕溪矮桑丝更好,岁岁输官供织造。”至元代中叶,湖丝异军突起,超过了黄河流域,成为中国最为优良的产品。

等到明清时期,湖州丝绸更是名扬天下,清皇帝康熙在《桑赋序》中云:“朕巡省浙西,桑树被野,天下丝绸之供,皆在东南,而蚕桑之盛,惟此一区。”1851年,湖丝参加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获大奖; 1910年,参加南洋劝业会获特等奖; 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奖; 1929年,参加全国首届西湖博览会获特等奖。当时西洋贵族均以穿湖州丝绸为荣,英女王身上所穿的就是湖丝长裙。

据传,清光绪中叶,慈禧太后在北京颐和园中辟桑园,下令到湖州选招一批精于蚕织的妇女进宫,教授宫女饲蚕、缫丝、织绸技艺。湖州蚕妇在京颇得慈禧优待,年余给假使归省亲,期满上京续职。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促出逃时,尚有一名湖州蚕妇随扈到西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湖州丝商蔡声白在上海举行了中国首次丝绸模特时装表演,并将之前深入乡间桑林、村户蚕房和市镇的丝绸企业拍摄的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流程的镜头合成了一部名为《中华之丝绸》的纪录片,次年远赴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巡回展览和放映,使中国丝绸的魅力广为人知。

4

湖州丝绸以具有“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等特点,“冠于全国,闻名天下”,“湖丝”一度成为丝绸的代名词。而湖州丝绸中以南浔辑里村命名的“辑里湖丝”更是世界丝绸史中的最杰出者。当然,除了辑里湖丝,双林绫绢和湖绉同样是中国丝绸的奇葩。

随着湖州以丝绸为主的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方的文化也渗透到湖州人的生活之中。所以,在湖州不仅能感受到吴越文化的强大气息、中原文化的脉络,而且能感受到希伯来文明的痕迹。与此同时,湖州丝绸柔顺华美、经纬交融、变化万千,为湖州人包容、和谐的处世精神提供了养分,孕育了湖州人博大的人文情怀。

从古至今,种桑、养蚕、缫丝、织绸都是湖州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听湖州的老者说,以前当地的孕妇临产,娘家送的“催生礼”中的婴儿彩衣,大多是绣花的丝织品。男方向女方送的聘礼中也有丝绸服装,嫁女儿更要陪嫁丝绸绣花枕之类。

伴随着这些生产活动而产生的蚕事风俗,在湖州当地也是异常丰富多彩,如祭蚕神、清明踏青、轧蚕花等。特别是清明节含山踏青、轧蚕花,千年相承,久盛绵延,成为湖州城乡众多蚕事民俗活动中最为生动、参加人数最多、场面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一项活动。

纵观湖州丝绸发展的历史之路,可以这么说,在湖州的城市发展历史上,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湖州这个舞台上,湖州丝绸将自己的文化风韵、经济魅力、政治品格诠释得淋漓尽致。毫不讳言,湖州丝绸堪称湖州这座城市的CIS (形象识别系统),也是湖州的自信之源。

5

然而,随着传统工业的日渐式微,加上用工成本持续高升,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依然不旺,丝绸行业整体景气指数偏低等,曾经的“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湖州,前些年却陷入了“满村缫车今不见,茧仓库里空悠悠”的尴尬境地。怎么让湖州丝绸重新崛起,也就成了亟待湖州人们解决的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提出,国务院八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的十二条意见,以及浙江省政府加快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的政策,对于湖州丝绸转型升级、重振雄风都是很好的契机。而且,湖州市政府当前也正酝酿出台相关政策,将重新振兴丝绸等四大传统产业。

就在记者赴湖州采访的前一天,据《湖州晚报》报道: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丝绸之路集团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生产一款富含传统文化创意的丝绸。这无疑是湖州的传统丝绸企业为应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打造国内时尚丝绸的精品工厂而做出的努力。

采访结束,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获悉,湖州生丝产量大幅减少以后,丝织业却逆势发展,是全世界耗用生丝最多的城市,形成了最大规模的丝绸织造产业集群。相信湖州丝绸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找到新的发展机会,让“湖丝”这个文化瑰宝不断焕发青春,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