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空间规划方案

1.4.1 规划思路

昌平一方面面临着建设用地蔓延、交通制约、城乡失衡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北京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对昌平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统筹两者,实现昌平山前由一般的半城市化地区向全球化专业地区的转变是本规划的难点。目前,昌平山前已经具有较为明确的发展定位,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要地,如何继续把握这项优势,合理充分地利用内外部资源,实现地区品质的提升,是空间规划需要探讨的重点。

所做的三个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路径给予思考,分别切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国家游憩地”方案,强调对昌平的生态文化资源进行重塑和提升,通过构建北中轴-沙河生态绿地完善游憩系统,提升地区的宜居性;“创新走廊”方案强调对昌平“科创”名片的强化,通过建设沿轨道交通引导的串状城市组团,提升城市效率;“和谐新城”方案重点在于解决城乡矛盾和社会问题,通过城乡统筹与和谐社区建设,提升社会包容性。三个方案试图从不同角度,为昌平山前的品质提升和发展转型寻求战略途径(图1-13)。

图1-13 空间规划情景思路

1.4.2 “国家游憩地”方案

1.切入点:通过生态文化空间的重塑,带动地区升级

本方案考虑从解决昌平山前建设与生态用地交错混杂的局面入手,并试图合理利用历史、生态、文化资源,对城市的空间进行重塑,提升物质环境质量,进而搭建起整个城镇体系的骨架,确保其良性发展。

考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对国际上优质的首都地区生态空间进行对比研究(图1-14),发现北京残缺零散的绿地现状较之有比较大的差距(图1-15)。因此,计划以昌平发展为首都地区的优质生态空间典范为方案出发点,将昌平建设为首都甚至是国家名片,提升北京国家形象的生态文化软实力。

图1-14 北京市区绿地现状

图1-15 世界首都绿地格局

总结起来,生态空间重塑的目标如下:一是构建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基底;二是实现优势资源整合,形成有特色、高品质的首都绿地空间。

参考世界大国首都地区的绿地空间,大型国家游憩地适合作为昌平山前的发展目标。首先从资源来看,昌平具有良好的生态文化基础和与中心城较为便捷的交通联系;从区位来看,国际上有许多国家游憩地设置在城市轴线端头作为重要空间节点的案例,昌平山前作为北京北中轴线的山前端点,具有战略意义;从政策条件来看,国家自主创新研发基地的战略定位,“国家公园”的战略构想(图1-16),二绿隔的支撑(图1-17),都为国家游憩地的落地提供了条件。因此,将昌平山前定位为北京北中轴沿线的大型国家游憩地具有天时、地利。

图1-16 国家公园战略示意图

图1-17 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规划图

通过游憩地的建设,可提升昌平山前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改善社会环境和人口素质,为发展昌平科创产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智力资源,增强竞争力。

2.空间策略:构建“温榆河-北中轴”十字形生态廊道

在原有上位规划中,昌平的三个初始定位为科教创新基地、人文生态景区和和谐宜居新城。在“国家游憩地”的新功能定位下,要紧扣北中轴节点的区位特色,并在未来发展中融合北京后花园、科技城、宜居区三方面的内容,丰富游憩地的功能内涵和空间特色。

具体空间策略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生态本底的构建,二是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产业、交通、村镇体系进行调整与整合,三是基于公平及生态理念发展理想化空间模式。

1)生态基底构建

在生态系统上位规划中,昌平山前是北郊森林公园南部的组成部分、是六环道路绿化走廊和二绿隔楔形绿化走廊的一部分,同时具有风景名胜区、经济林、城市绿地、绿色限建区等明确要求。以此为基础,对现状用地进行评价与分类(图1-18),抽取水域、耕地、林地、城市绿地、防护绿地五类生态要素,得到现状绿地空间(图1-19)。

图1-18 生态限制要素

图1-19 现状绿地空间

关于生态格局的构想,遵循“绿地不动原则”。温榆河是区域内最重要的生态廊道,不仅是北京生态湿地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绿地系统东西向联系的纽带(见《北京生态湿地规划》和《北京风景名胜区规划》)。结合温榆河生态廊道和中轴线的文化意义,规划构建“温榆河-中轴线”一带一轴“十字形”生态廊道(图1-20)。并在原有历史文化景点基础上,在“十字廊道”中设置五个国家公园,在一轴一带交点处设置国家森林公园,并在现状绿地空间基础上对生态轴区域内的绿地空间进行整合缝补(图1-21)。

图1-20 “温榆河—中轴线”一带一轴“十”字形生态廊道

图1-21 整体绿地生态格局

考虑不同的土地利用策略,对绿地进行细分,包括生产型绿地(耕地林地)、休闲型生产绿地(观光农业)、休闲开发型绿地(公园,高尔夫)、国家风景区四类,以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2)调整产业、交通、村镇体系

在生态基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四区划定(图1-22)和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新区昌平园的规划要求(图1-23),对现状产业用地进行整合(图1-24、图1-25)。结合“十”字生态轴土地开发,考量四片区设立观光农业区,保留重点村庄,结合农业生产进行休闲旅游开发,其他进行适当地整合迁并。梳理道路交通,加强道路的多线多向发展,增强与周边区域的连通性;加入两条快速路,一是使东西向的北清路、七北路一线快速化,加强海淀山后、昌平山平山前至机场顺义一线的联系;二是加入林萃路南北快速路,缓解八达岭高速、立汤路的巨大压力。此外,新增通往北部十三陵景区、西部妙峰山景区的游憩线路。

图1-22 四区划定

图1-23 中关村自主示范创新昌平园产业园规划

图1-24 现状产业用地

图1-25 产业用地整合图

3)发展理想化空间模式

考虑外部影响,包括海淀山后与机场横向一体化的带动,西北部昌平新城、东北部生态重地、南侧中心城居住需求的拉动,将昌平山前分成六个大的组团,结合地区主要道路、高速路出口和轨道站点的影响,加强交通点周边的组团选址和开发。

在此基础上,对组团的理想化模式进行探讨。从整体格局来看,“十”字形生态廊道将空间分成四个片区,共享国家公园的游憩场所;从组团间来看,每个片区由3~4个辐射圈约2km直径的次组团构成,符合自行车10min的通勤距离;组团内部中央设立城市绿地,满足直径1km的辐射范围,符合步行15min的通勤距离。依托不同层级的公共服务与绿地系统,实现景观均好性和慢行宜居性。

最终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如图1-26所示。

图1-26 国家游憩地土地利用规划图

3.方案特色:“国家游憩地”绿地系统细化设计

考虑到服务于北京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国家游憩地是北京完善绿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细化的绿地系统设计尤为重要。

整体上将绿地系统分成六个层级,包括道路防护绿地、生态涵养防护绿地、农业生产用地、风景区绿地、观光农业用地和城市公园绿地,并保持各自的服务范围和建设模式。道路防护绿地用于保障城市环境良好质量;生态涵养防护绿地作为水系保护带,为保持生态本底提供依托;风景区绿地用于景区开发和公园建设。

“十”字形的生态廊道细分为五种类型。其中,自然密林、沿河湿地和农田野趣景观区分别保留各自独特的自然景观风貌,强调生态价值的提升;生态农业采摘区结合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进行特色发展;中轴线生态涵养区为北中轴的保留绿地空间。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景观特色的五个区域作为国家公园,包括位于温榆河弯道处的中心国家公园、巩华城附近的西区半岛公园、温榆河支流交汇口的东区湿地公园、中轴线上的南区森林公园和北部的小汤山国家公园(图1-27)。国家公园内部是重要的游憩区,注重景观对视,形成景观通廊,并将会展、观光、休闲服务设施点缀其间(图1-28)。

图1-27 绿地空间规划

图1-28 景观通廊及景观节点

在国家游憩地建设中,文化景观同等重要,通过规划手段还原本地两条主要文化线路:一是西部的“北京城—巩华城—十三陵”皇家祭祖线路;二是东部的“北京城—小汤山—承德避暑山庄”皇家游憩线路,并在沿线进行相应的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图1-29)。

图1-29 主要文化线路

在国家游憩地内部,进行散步道规划。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通过道路串联,形成三条历史文化步道。沿河道设置亲水景观散步道,为市民和旅游者创造亲近自然的开放空间。游憩地内大小公园通过自行车道连接,鼓励绿色生态的交通方式(图1-30)。

图1-30 游憩散步道规划

1.4.3 “创新走廊”方案

1.切入点:以创新驱动发展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基地上升至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昌平山前的产业发展虽已积累一定成果,但仍有较大差距,整体上存在建设用地破碎化、分散化的特点,没有与海淀山后创新基地和顺义机场空港区形成联动效应,导致目前产业发展效率较差,难以进一步吸引创新投资。破碎的城镇格局,消极的城镇风貌,混杂的人口结构,也使得昌平山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不易吸引资金和高端人才。因此,创新驱动的重点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找到一个突破口,改善创新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

从国际案例来看,未来科创产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走集约化、联动化、区域合作的道路,并通过产、学、研的跨界协作,实现对创新产业的激发。观察昌平山前周边,发现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形成集约化、联动化效应,一方面与海淀山后及中关村的智力资源和科创基础进行联合,建立“研发-生产-市场一体化”的模式,另一方面与首都国际机场加强空间联系,作为投入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渠道。

提升昌平创新发展特色,强化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后台的角色,并通过创新服务名牌带动城镇转型,可使其转变形成创新驱动下的良性循环。

2.空间策略:依托交通,构建东西“创新走廊”

昌平山前目前已形成东、西两个高科技生产研发基地,西部以沙河高教园为依托,东部以未来科技城为前沿。东、西部各体现不同特征,差异化发展,需要分别进行未来创新模式的讨论。

1)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首先分析美国圣何塞高科技生产研发区域中心形成的原因,并将其与昌平山前西部进行对比,如表1-4所示。

表1-4 美国生产研发区与昌平山前西部对比

从智力资源、产业区位、交通联系等方面进行比较,昌平山前西部与美国圣何塞高科技产业区具有发展模式相似性的基础,可以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生产性服务中心。

同样,对比分析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昌平山前东部,如表1-5所示。

表1-5 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昌平山前东部对比

从国家政策、智力资源的角度考虑,昌平山前东部与日本筑波科学城也有相似的发展模式基础,可以发展成为国家主导下的高科技自主创新园区。

2)着眼“创新”、“服务”

在产业基础上,研究居住现状的特点。昌平现有房地产开发呈现沿区域性交通道路集中蔓延的特点,同样形成了东、西两个组团。七北路以南商品房开发速度较快,形成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居住区;七北路以北凭借温榆河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大面积的低密度别墅区。创新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培育密不可分,创新廊道的构建要同时考虑“创新”和“服务”。

“创新”为规划内核,涉及产业规划;“服务”为规划外核,一方面包括针对知识转化推广的产业规划,另一方面包括人才的服务配套供给。“创新”讲究科技创造、应用和推广,“服务”强调对外联系、生产服务和城市的良性运转。在两种因素的共同引导之下,构建昌平的“创新走廊”,以创新驱动发展。

3)构建“创新走廊”

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理念,首先对地区的道路交通进行系统性梳理。高速路和快速路作为山前与市区周边进行联系的快速通道,也是山前内部组团间的快速通道;主干路是联系区内各组团的基本骨架,保证东、西两大组团之间以及与其他小城镇之间的联系,总共需要规划城市主干路“12纵10横”共22条主干道;次干路和支路形成道路间距500~1000m的系统,承担交通集散和生活服务功能(图1-31)。

图1-31 道路系统规划图

依托七北路产业发展带,将海淀山后的稻香湖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环保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航天城,昌平山前地区的生命科学园、未来科技城以及空港地区的天竺工业园区进行串联;依托巩华产业发展带,将海淀山后地区的国际教育园、农林科技园和昌平山前的北汽福田、巩华城商务组团进行组织。依托八达岭高速、京承高速和七北路,形成两条东西向的综合发展创新走廊,将区域内不同的功能联系起来,形成“四楔两轴四带多区”的结构,现有交通构成“四横五纵”的空间骨架(图1-32、图1-33)。

图1-32 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1-33 “创新走廊”情景土地利用规划图

从智力因素、发展定位和市场环境出发,组织国有机构、市场主导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三类发展主体的空间布局。其中,国有机构和市场主导的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大组团中,中小企业则主要分散在其余城镇。

在自主创新和区域一体的基础上,鼓励生态宜居和文化共享。依托已有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节点,构建区域文化景观绿楔。同时,加强天通苑和回龙观在现有基础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3.方案特色:面向区域,东西部组团错位式发展

本方案的最大特色在于从区域的角度考虑昌平山前东、西两个片区组团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错位式发展。

产业布局分成东、西两片,西部以强调技术转化的应用产业园为主,东部以强调基础研究的未来科技城和工程创新基地为主(图1-34)。在居住布局层面,与产业相对应,形成东、西两片。东部利用未来科技城、工程创新基地中国家政策的扶持,面对高端科创人员对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更多布置面向本地人的高端公共租赁房、商品房和别墅区。而西部沙河高教园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则更多安排中心城、未来科技城、工程创新基地的居住需求供给,更多地提供受众面广泛的保障性住房(图1-35)。

图1-34 产业布局规划图

图1-35 居住用地规划图

1.4.4 “和谐新城”方案

1.切入点:统筹城乡,加强社会融合

昌平山前面临半城市化地区复杂的人口、土地、城乡、社会问题,本方案的入手点是试图弥补快速城镇化进程与当地人口、社会转型之间的脱节和错位。统筹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区,缓解城镇化进程中的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的互融和凝聚,保障昌平山前能够继续承接中心城功能的外溢,与中心城功能更好地衔接,走健康和谐的城市化道路。

2.空间策略:加强城乡土地的合理、集约、混合利用

利用空间规划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落脚点在于如何解开套在土地使用方式和利益分配关系之上的矛盾,统筹城乡,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如何加强土地的公平、集约、混合利用。

围绕昌平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未来的增长理念应避免简单的“平面扩张”式增长,而是与国际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城市规划理念接轨,全方位地提高生态与居住环境质量、创业环境质量、城市建设质量,提高土地价值和土地使用效率,保证社会和谐转型,实现城乡、产业、生活、休闲、生态、创新一体化。具体实施策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撤村并镇,分析村镇居民点现状,合理安置农民,规范居住社区,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在产业方面,规模经营农业,实现资源的生态利用,以产业创新提升人才吸引力。充分利用北京圈层外括的城市化动力发展产业带,具体包括新能源与新材料、光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等,全面带动三次产业经济的长期稳固增长(图1-36)。

图1-36 产业发展布局引导示意图

增加交通网密度,加强与中心城的联系。以高速路为骨架,构筑昌平山前地区的交通走廊,并将用地和交通协调发展(图1-37)。完善内部交通,提高路网规整性、系统性,保证轨道交通、个人交通和慢速交通三者的无缝对接(图1-38)。提倡公交优先的交通模式,促进节能减排。

图1-37 轨道交通规划示意图

图1-38 道路网规划图

组织构建职住平衡的混合型功能组团。按照“均等化、高端化、合理化”的原则布置公共服务,强化组团细胞的功能混合,提升城市地区的综合水平,最终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规划结构(图1-39)。

图1-39 空间结构规划图

3.方案特色:城中村改造模式探讨

本方案着眼点在于统筹城乡,因此对昌平山前无序蔓延的城中村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尝试对改造模式进行探讨。

1)昌平山前城乡统筹模式探讨

在对国内较为成功的天津、重庆、成都三种城中村改造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后,总结昌平山前城乡统筹模式的原则如下:

强调整体“域”的概念,对山、水、林、田、路、房(村)进行统一规划,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引导与调整。

协调政府、开发商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规划相关部门和农村基础设施、经营性项目的关系,提供统一的投资平台。处理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关系,既要在规划上对农村建设进行引导,也要细化到实施层面,帮助农民解决难题。

推行城乡“挂钩”政策,加强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对利用效率低下的村庄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利用,将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等量核定为建设指标,用于居民点安置和工业园区建设。

合理“拆旧复垦”,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对复垦得到的耕地进行综合利用,发展种养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多次增值。积极发展农场度假、农地花园租赁、农场小型会所等多种农业经营项目。

构建新型社区,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鼓励农民脱离土地,把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村民迁往镇区集中安置,并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对农村居住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在保护村落原有格局的前提下,引导村民有序转移。鼓励留驻农民参与农宅改造,结合旅游业承租无主农宅,发挥其最大效能。

2)城乡统筹土地集约利用方案

对昌平的土地利用进行研究后,确定的迁村并点原则如下:① 选择在区位优势适中的地点进行安置;② 保证迁置区规模适中,注重相应的设施配套;③ 尽量进行就近迁置,减少工作难度;④ 综合考虑园区的职住平衡及商业系统的存活问题。经过土地整理后的方案如图1-40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