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口才艺术与沟通技巧
- 杨苏北
- 1661字
- 2020-06-25 01:54:53
战胜内心的恐惧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恐惧是上古情绪,已深深印在人类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更无法消除。事实证明,恐惧的确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会有恐惧的情绪出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恐惧是不可战胜的。当我们采取适宜的方式对待恐惧,就能够减少恐惧,甚至把恐惧转化为积极的力量,这才是我们克服恐惧的最终目的。
很多孩子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都会感到恐惧,他们或者会因此而噤声,或者会因此而迷失自我,只有极少数孩子能够战胜恐惧,让自己勇敢地发言。实际上,这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恐惧心理的产生更是理所当然。有心理学家提出,过度的恐惧会对孩子产生负面作用,而适度的恐惧则对孩子有积极的激励作用。这是因为人天生就具备挑战外部环境的能力,为此适度的恐惧使人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身体就会因此而保持警醒的状态,从而激发出潜能,让自己表现得更加出色。而且,适度紧张还会督促孩子及早做好准备,为此有些孩子在演讲的过程中反而会妙语连珠。
很多职业演讲家在每一次登台之前都会感到紧张和恐惧,更何况是孩子呢?不过大多数职业演讲家也发现,当能够保持匀速的呼吸,勇敢地说出开场白,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会变得很顺利。孩子要想顺畅地当着他人的面表达自己的内心,当然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唯有如此,孩子才会更加有的放矢地成长,也才会全力以赴地奔向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孩子之所以害怕当众演讲,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孩子的人生经验匮乏,对于人生中那些未知的事物,他们往往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对,为此他们总是会感到内心焦虑、紧张。父母要给孩子了解和亲身感受当众演讲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因为经历过而不再畏惧。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引导孩子抓住更多的机会努力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当孩子对于当众演讲丝毫不再畏惧和胆怯,更不再恐惧而是轻车熟路时,那么他们不但能把当众演讲说得很好,也能让自己的表达能力得到飞速提升。当孩子渐渐爱上当众演讲的感觉,父母就算不让他们当众演讲,他们也会自己找机会当众演讲。
大名鼎鼎的演讲家艾伯特曾经是一个很害怕当众说话的孩子。早在中学时期,他被要求进行为时五分钟的演讲,他没有办法推辞这个任务,只好硬着头皮接受。随着演讲的日子越来越近,每当想起自己要当众演讲,他就感到面红耳赤,无法面对。最终,这次演讲以逃避而宣告结束,堪称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演讲。原本,他以为自己长大之后害羞和恐惧就会减轻。在大学时期,他又一次进行演讲,结果才说了半句话就因为头脑中一片空白,导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接下来要说些什么。就这样,艾伯特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离开了讲台,甚至因此而卧病在床好几天。从此之后,艾伯特再也不敢奢望自己能够当众演讲了。
然而,在离开大学一年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艾伯特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不向公众阐明自己的观念,也纠正公众的错误思想,为此只能硬着头皮向公众发表演讲。在演讲之前,他想起大学里那次只有半句话的演讲,感觉鲜血直往头部涌去,他很害怕,内心再次升腾起强烈的恐惧。但是他告诉自己:“只要坚持讲下去,只要几分钟之后一切就都会好转。”为了实现理想,他坚持讲了下去,经历了最难熬的时刻后,他最终演讲了一个多小时,而自己竟浑然不知道时间居然过得那么快。从此之后,艾伯特演讲的机会越来越多,最终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演讲家。
艾伯特之所以能够从一个特别害怕演讲的人,变成大名鼎鼎的演讲家,是因为他为了理想战胜了内心的恐惧,熬过了演讲开始最那难熬的几分钟。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他才变得越来越自信。大多数孩子也都是如此,他们之所以害怕当众说话,是因为他们还不曾有过成功演讲的经验,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更多当众说话的机会,并告诉孩子恐惧的产生是理所当然的。
很多孩子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头脑中会一片空白,内心深处也会感到非常绝望。这些都是最初当众讲话时会出现的常见现象。要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因此,孩子们只要更加积极地练习当众讲话,这样的话极度恐惧感就会渐渐减轻。适度的恐惧如果能成为当众演讲孩子成长的助力,那么他们在这方面就会有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