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暖
- 飞花令里读诗词·风暖鸟声碎
- 琬如
- 5988字
- 2019-11-29 09:44:15
题临安邸[1]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2],直把杭州作汴州[3]。
注释
[1]临安: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北宋的首都汴京被金人攻占后,南宋统治者逃到南方,在临安建都。[2]熏:吹,用于形容暖风。[3]汴州:即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赏析
这首七绝的作者为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原本是写在南宋皇都临安一家旅舍的墙壁上,疑为无题诗,后人为其加上题目,才有了这首《题临安邸》。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景,意蕴深沉,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1126年,金人攻占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俘获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赵构逃往临安,并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这个小朝廷并没有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反而对外投降,对内迫害爱国英雄岳飞等人。此外,当权者还大肆修建太庙和明堂,巨商富贾也以修建宅第为乐,生活腐朽糜烂,把杭州当成了安乐窝。针对这一黑暗现实,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将心中的义愤一吐为快,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思。
诗的前两句从临安城的特征入手:层峦叠嶂,楼台鳞次栉比,歌舞升平。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拥有的却是一种虚假繁荣,因为大好河山已经落入了金人手里。一个“休”字表达了作者的心痛,更表达了对当权者纸醉金迷、偏安一隅的愤慨。他觉得,“西湖歌舞”将抗金的斗志消耗殆尽,希望这样的歌舞可以早日“休”掉。
第三句“暖风熏得游人醉”,此中的“暖风”一语双关,除了指自然界的风,还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游人”指的也不是一般游客,而是只顾寻欢作乐、忘记国仇家恨的当权者。而“熏”和“醉”二字,更是生动地刻画出了那些沉迷于靡靡之音的游人们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嘴脸。末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怒斥这些当权者已经忘记了亡国之痛,不顾国计民生,一味享乐,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景,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亡国的悲哀,是一首绝佳的讽喻诗。
春宫怨
唐·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1],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2]。
注释
[1]婵娟:形态美好。[2]采芙蓉:芙蓉,指荷花。古诗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赏析
宫怨诗,历来都充满凄冷萧瑟之气,其景多在凄风冷雨的深秋时节。而杜荀鹤独具慧眼,另辟蹊径,把春景与宫女之怨结合在一起,推陈出新,别有意味。
“早被婵娟误”,“婵娟”指代女子青春靓丽的容颜,由此可见,这位宫女必定是因为容颜姣好,而被选入宫中。而一个“误”字却生动地传递出宫女内心无限的懊悔,原来入宫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恰恰相反,整日与孤寂为伴,并无人问津。故而“欲妆临镜慵”,女为悦己者容,既无“悦己者”,便也懒得妆容。为何会这样呢?“承恩不在貌”,得到帝王的恩宠并不因容貌,而需钩心斗角、邀宠献媚地去“争取”。既如此,“教妾若为容”,我打扮还有何用?一句反问,透露出宫女深深的怨恨。点到即止,诗人笔锋一转,将目光引向眼前春景。春风柔和而温暖,鸟声稀碎,日到中天而花影才最浓重,这似乎与宫女怨愤的心境不搭,殊不知,这大好春光正反衬出宫女的怨愤,衬托出其内心的无聊寂寞。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越溪女”指西施,这里借指宫女思念故乡。宫中孤寂无聊的生活,令其不由怀念往日泛舟采芙蓉的逍遥自在,其怨愤之情越发浓重。
揣摩整首诗的诗意,不难看出,诗人以宫女自况,宫女之间的钩心斗角、邀宠献媚,正好比文人官宦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宦海沉浮、朝夕起落,倒不如在民间生活来得逍遥自在。而宫女的被冷落,亦是暗指当朝对政治人才的戕害。
无题四首·其四
唐·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1],樱花永巷垂杨岸[2]。
东家老女嫁不售[3],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4],清明暖后同墙看[5]。
归来展转到五更[6],梁间燕子闻长叹。
注释
[1]哀筝:高亢清亮的筝声。急管:急促的管乐。[2]永巷:深长的街巷。[3]东家老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此处用以暗示这位老女是容华美艳的姑娘。嫁不售:嫁不出去。[4]溧阳公主:梁简文帝的女儿,这里泛指贵家女子。[5]同墙看:谓东家老女也随俗游春,同在园墙里看花。[6]展转:辗转反侧,说明未眠。
赏析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诗一开篇,作者便用繁弦急管相竞之声引人一探究竟。放眼瞧去,只见垂杨岸边的永巷中樱花云蒸霞蔚,粉白相间,人间清景尽收此处。三月半,春日载阳,花柳繁盛,丝管竞逐,本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怎奈东邻之女红颜将老,仍是孑然一身。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到东邻之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天下美人莫若楚国,楚国美人莫若宋玉乡里,而乡里美者莫若宋玉东邻之子。东家之女容颜绝美,却枯等到青丝染白,红颜将萎,仍无人来聘。而溧阳公主年岁尚幼,却是掌上明珠,心尖娇宠,两相对比,令人心寒。溧阳公主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之女,嫁与侯景,受到万般宠爱。一衰老,一年轻,一贫困,一富贵,一自伤身世,一嬉戏欢愉,对照之下,郁悒不平之气几乎要溢出字行。
穿花拂柳,循声而来的贫女与得意美满的公主的人生忽然有了一次短暂的交会,这种交会实则无济于事,只是让贫女更加意识到自身的不幸。归来辗转到五更,彻夜难眠。有如镜头切换,梁间的燕子闻见陋屋中传出一声轻叹,但这声叹息也只有燕子听见,更体现了贫女境地之孤独寥落,无人问津。
美人无媒难嫁,朱颜见薄于时,常寓才士不遇,这首诗也不例外。东家贫女之困境,也是诗人怀才不遇、嗟叹身世的困境。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1]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2],正是河豚欲上时[3]。
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人,在写诗作画方面都很突出,王安石称赞他有“绝艺”。《春江晚景》是他作的画,一共两幅,分别是鸭戏图和飞雁图。[2]芦芽:芦苇的嫩芽。[3]河豚:一种鱼,味道鲜美,但是肝脏和卵巢有剧毒。上:逆江而上。
赏析
惠崇是北宋著名九僧之一,他的画在当时颇负盛名,而《春江晚景》(钱锺书《宋诗选注》作“晓景”,此处采用“晚景”)堪称其得意之作。虽然其原画已经失传,但是从苏轼对这幅画的描写中,我们不难想见原画的风采。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让诗情和画意完美结合,画中之态,画外之意,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江岸寂静,绿竹稀落,几枝艳丽的桃花在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叶绿桃红,色彩鲜明,这短短的一句却透露出许多细节:竹林稀疏,时间是早春,虽然只开了“三两枝”桃花,但是春天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第二句从江中写到江岸,鸭子在碧波上嬉戏。“鸭先知”说明此时江水还十分寒凉,所有别的动物还没有感觉到春天的来临,恰好与第一句的“三两枝”相呼应。这一句化用了杜牧“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和孟郊“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苏轼在前人诗句的基础上,凝练成了这一佳句,既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说明了一个哲理:任何事情都要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其与唐人的佳句“花间觅路鸟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句依然是描写早春,江岸上生满了蒌蒿,芦苇也生出了嫩芽,呈现出勃勃生机。虽然只有短短七字,却形象地描绘出了两种植物的情态,惹人怜爱。在《渔洋诗话》中,清代王士禛称赞这一句“非但风韵之妙……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第四句同样是描绘早春之景,“河豚欲上”巧妙地抓住了河豚只在春江水暖的时候才溯流而上的特性,再次突出了“春”字。这个情景是画面上没有的,完全出自诗人的联想,但是诗人却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将画面勾勒得更加完美,丰富了诗和画的意境。
这首诗巧妙地抓住了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让早春时的景色跃然纸上,极富诗情画意。
生查子·青丝结晓鬟[1]
南宋·周紫芝
青丝结晓鬟,临镜心情懒。知为晓愁浓,画得双蛾浅。
柳困玉楼空,花落红窗暖。相对语春愁,只有春闺燕。
注释
[1]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赏析
寒门多高士,坎坷造良材,周少隐幼年家贫,生活困顿,但却年少才高,聪明颖悟,绍兴中即登进士第,只可惜,生逢离乱之世,历经社稷巨变,半生皆颠沛,由是,他的诗词中难免都带几许惆怅。《生查子·青丝结晓鬟》也不例外。
词起笔清丽,以“心情懒”为中心,着意刻画了一幅佳人晨起懒梳妆、青丝半偏堕的画面。满头乌发轻轻绾了个鬟髻,佳人坐在镜前,却全无梳妆打扮的兴致。为什么呢?是心有郁结?还是没有那个能为之“容”的“悦己者”?原来都不是,而是因为“晓愁浓”,因为这愁绪如此浓重,以至于佳人只是浅浅地画了眉,便再不愿抬手。此处,“浓”与“浅”的鲜明对比,更衬托出愁绪之深。而“画蛾眉”之举,常为男女闺中之乐,由是,浅画双蛾之举,明是在照应前文的“心情懒”,暗里,却又有思念檀郎的幽怨之意。
下阕,词人笔锋微转,不再摹人,转而绘景,柳绕玉楼,花落红窗,残春将逝,景纵丽,情也伤,“困”与“落”之连缀,“柳”与“花”之相对,窥见了,便更觉惆怅。由是,那对“红窗”、处“玉楼”的人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相对语春愁,只有春闺燕”的慨叹。“春愁”是诗眼,重在一个愁字,“相对”指的既是窗外的花与柳,亦是闺中的人与燕。燕子是候鸟,随季迁徙,总成双成对,既象征春光的美好,亦象征爱情的美好,是以,古人常以燕来寄惜春之意、表相思之情。少隐笔下的“春闺燕”一语双关,叹春愁的同时,亦暗含离愁与相思,抒情巧妙,韵致天成,倒也颇为不凡。
苦昼短
唐·李贺
飞光飞光[1],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2]。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3]。
食熊则肥[4],食蛙则瘦[5]。
神君何在[6]?太一安有[7]?
天东有若木[8],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9],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注释
[1]飞光:飞逝的光阴。[2]青天高,黄地厚:语出《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3]煎:消磨。[4]熊:古时熊掌和熊白(熊脊背上的脂肪)都是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的食物。[5]蛙:指穷人吃的粗陋的食物。[6]神君:汉代有一个长陵女子,死后被称为神君。汉武帝患病时,曾经向她祈求能够长生。[7]太一:天帝的别名。[8]若木: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树。[9]任公子:传说中骑着毛驴升天的仙人,事迹不详。
赏析
李贺是唐代人,家居河南福昌(今洛阳宜阳县)昌谷,后世称其李昌谷,有“诗鬼”之称,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这首诗作于元和年间,当时在位的是唐宪宗李纯,他想要追求长生不老,甚至任命方士做官。在他的带动下,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李贺因此写这首诗来讽喻这件事。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反映了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将这三个侧面合起来,才是他对问题的完整看法。
在诗的一开头,诗人就对时光说“劝尔一杯酒”,因为时光飞逝,人生苦短。虽然“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不懂得天地间很多深奥的道理,但是“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岁月如流,人还来不及做点事情,就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这里以“吾不识”与“唯见”相配合,既照应了题目,又为后面的展开做了铺垫。而“煎”字则深刻地体现了眼看时光流逝却一事无成的痛苦。人活于世,要吃五谷杂粮,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世人早就开始关注人生和死亡,而诗人由于屡遭坎坷,对这个问题想得更为深入。“神君何在?太一安有”通过一个反问句,诗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第二部分中,诗人借助神话传说,并进行了改造和设想,表达了对生命的美好愿望。在神话传说中,若木位于西北海外大荒山之中,衔烛龙也在天西北,而诗人在诗中却将这二者改为位于天之东,并设想可以“斩龙足,嚼龙肉”,于是太阳不再运行,昼夜也停止更替,时间由此凝滞,生命也得以永存。这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幻想,让现实中的缺憾得以满足。
在第三部分中,诗人讽刺了那些妄图获得长生的人有多么愚昧无知。道教中认为“服黄金,吞白玉”可以成仙,其结果是很多人因此丧命。就连“云中骑碧驴”的任公子,也只存在于传说中。然而,却偏偏有很多人看不透这一点,反而热衷于追求长生,汉武帝和秦始皇都是如此。汉武帝遍访神仙,然而死后墓中“多滞骨”;秦始皇则死在了巡游途中,“费鲍鱼”都无法掩盖其尸臭。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描绘景致,但语言犀利,发人深省。
玉楼春·池塘水绿春微暖
北宋·欧阳修
池塘水绿春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1]。从头歌韵响铮[2],入破舞腰红乱旋[3]。
玉钩帘下香阶畔。醉后不知红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4],点检如今无一半。
注释
[1]玉真:作者爱慕的女子的名字。[2]铮:玉器撞击声,形容乐曲声铿锵有力,悦耳动听。[3]入破: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段,分别是散序、中序、破,入破就是破的第一遍。红旋乱:大曲在中序时节奏较为缓慢,入破后节奏加快,舞者的步伐也会加快,所以称为“红旋乱”。红旋,即旋转飞舞的红裙。[4]共我赏花人:和作者一起观看玉真歌舞的人。
赏析
欧阳修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一生宦海沉浮,三遭贬谪,可谓仕途坎坷。作为文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曾在被贬滁州时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还跻身“唐宋八大家”之一,更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这首《玉楼春》虽然不是他的传世名篇,却也值得细细品味。
这首小词非常简单,上阕主要追忆了昔日的繁华,下阕感叹如今老朋友们纷纷离世,一种无奈之情跃然纸上,让人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
上阕先描写了实景:池塘里的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碧波,春风里裹挟着春天温暖的气息。在那次的宴席上,“我”第一次见到了玉真姑娘,歌声悦耳,轻舞飞扬,真是让人沉醉其中,就连读者都忍不住向往这种欢快和从容。
下阕依然描写实景:玉钩挂起的珠帘下,香气迷人的台阶旁,“我”喝醉了,连太阳要落山都忘记了。到这里,似乎还是一派祥和的景象,然而最后两句话锋一转,“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当时和“我”一起在宴席上观看玉真的歌舞、把酒言欢的人,如今活着的已经不足一半。朋友们纷纷离世,说明“我”也是老迈不堪。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回首往昔,美人在侧,挚友相伴,美酒飘香,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过去的时光永远不会回来,逝去的故友也不会再活过来,陪伴在“我”身旁。思及这些,难免让人感觉前景黯然。
欧阳修破格取材
北宋仁宗嘉二年(1057),文坛领袖欧阳修主持省试,所出题目为“刑赏忠厚之至论”,意思是用刑要尽量忠厚。阅卷时,他发现了一篇文采飞扬、气势恢宏的考卷,他不禁感叹自己文坛领袖的位置恐怕要让出来了。然而,考卷中提到一个典故:执法官皋陶要判一个犯人死罪,却连续三次遭到尧帝的否决。欧阳修实在不知道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可他转念一想:既然能写出这样优秀的文章,其人必定有些能耐。于是,便决定录取他。而这位考生,就是后来名传千古的大文豪苏轼。后来,欧阳修有一次问起苏轼那个典故的出处,苏轼觉得没必要隐瞒他,就告诉他那是自己杜撰的。欧阳修听后哈哈大笑,感叹自己差点就因为一念之差而埋没了一位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