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声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1]

北宋·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2],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3],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4],玉柱斜飞雁[5]。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6]。

注释

[1]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入“中吕宫”。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双调44字。[2]湘江曲:古取名,为纪念舜之妃娥皇、女英所作,二人死后,为湘水之神,故取名“湘江”。[3]十三弦:古筝共有十三弦,分别代表一年12个月及闰月。[4]秋水:喻指眼睛。白居易诗:“双眸剪秋水。”[5]玉柱斜飞雁:筝柱斜列如飞雁。[6]春山:古时一种眉毛样式。

赏析

晏几道早年风流倜傥,每词成,必授歌女演唱,此词即是为家中歌女所作,写弹筝之事,而其意在筝亦在人,从词中既可见歌女之技巧,又可见其风情。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上阕首二句先写弹奏,弹奏的曲子是关于湘妃的极为哀怨的《湘江曲》,筝音本哀,而所弹之曲亦哀,由此可见弹筝者的心情。那一声声哀曲,写尽了湘水的一片寒碧,“绿”是冷色调,恰能衬出人心理上的感受,而“写”字则将筝声表现得更为动人。“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借筝声将这种悲恨表达了出来,并且与词人产生了共鸣,感情是极丰富且细腻的。

上阕借筝音来表现弹奏者的心情,下阕则侧重在弹奏者的情态上。“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在欢筵之间,她那秋水般的明眸,反而显得有些迟钝,可见她是何等专注。而“玉柱”一句看似写筝,实际上表达的是弹奏者那无穷的悲恨。“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曲调愈低沉哀婉,愈能使人断肠。同时,弹奏者也敛眉垂目,一种凄切悲凉的情绪布满面庞,可以想见她的怨恨是多么深重。

此词在行文之中,无论是刻画上还是叙述上,毫不呆滞,笔势如流水行云,回荡飘忽,情感的表达相当深沉蕴藉,是以黄蓼园评价说:“写筝耶?寄托耶?意致却极凄婉。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1],北斗阑干南斗斜[2]。

今夜偏知春气暖[3],虫声新透绿窗纱[4]。

注释

[1]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到人家的一半,另一半隐在黑暗中。[2]阑干:指横斜的样子。[3]偏知:才知道,表示出乎意料。[4]新透:第一次穿透。新,初。

赏析

历数唐诗写春、写月的佳作不计其数,大多或直接描写春日之美好,大地回春,生机勃发;或赞美月亮之皎洁,遥寄诚挚之情思。这些诗作中,流传后世的名句也比比皆是,各有千秋。而唯独刘方平这首《月夜》,在写景的手法、视角和构思上,有别于其他诗作,独辟蹊径,推陈出新,读来令人眼前一新。

这首七言绝句格调清新典雅,诗人深夜赏月,却意外探知春天的气息,颇具新意。写月、写春均不落俗套,创造出静谧美好的月夜春色氛围。

前两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直接开篇点题,对月光下的景色进行具体的描写。夜深之时,诗人乘兴来到房外,月色倾斜着洒落在农舍的房顶上,一半被银色的月光照亮,一半又隐藏在暗夜之中。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的位置随着夜的深入也发生了倾斜,这灿烂的夜空也变幻着。“更深”一词开篇定调,交代了夜的深,正因为夜深,才会有月色、北斗、南斗的倾斜。诗人深夜未眠,或许是有赏月的兴致,抑或是心中烦闷不得眠,个中因由,不得而知。但诗人对于深夜之景的把握是独特的,“月色半人家”即是明证,房舍半明半暗,界限分明,不显闪亮又不会阴沉,使得读者对于月色的想象更具有艺术美感。以广阔的夜空作为背景,明月斜照,月光洒落在房舍之上,营造出深夜安宁的氛围。

后两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是诗人生命体验的具体化,自然之中淡淡的春意袭来。诗人在赏月之时,觉微风习习,有些许暖意,回到屋中又听到那久违的虫子叫声穿过纱窗,原来春天将要来了。暖风,虫声,诗人提取春天这两个典型意象来描摹春天的气息,将其具象化。身体对于暖风的感知,耳畔响起经过窗纱过滤后的虫声,对诗人来说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呀。诗人居住在乡村之中,细心感受这自然的变化,才会有这精妙的生命体会。一个“新”字,是新声,是新意,是新生。意味着一个万象更新的春天即将来临。虫声虽小,在这静谧的深夜,亦是悦耳动听;一个“透”字,表现出春天蓬勃的生命力;一个“绿”字,正是诗人对春意盎然的自然的想象。

唐诗佳作千万篇,大多写春景、月色的,都是站在明媚的景色之上,以景做垫,进而抒发感情。这首《月夜》反其道而行之,诗人写春天,偏偏选择一个宁静无声的春夜,月光明朗,偶尔传来一丝丝虫鸣之声。诗人把生机勃发、山明水秀的大好春色隐匿在一片夜色中,从一只小小的虫子身上,感受春的气息,以小见大,一虫鸣而天下知春,意趣十足,令读者感同身受,大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妙之趣。

纵观全诗,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令人佩服。诗人以月为题,却以春意来造诗意,月色自然成了诗歌的底色。诗人以一颗澄明的心灵来感悟自然,于“虫声”之中心物相逢,意境清新出奇,描摹出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乡村。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1]。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2]。

注释

[1]子规:指杜鹃。[2]了:结束。

赏析

终南宋一朝,词传千古者几多,诗开锦绣者却少,位列“永嘉四灵”的翁续谷或许不是南宋最卓绝不凡的诗人,但他真切浑朴、野逸恬淡的诗歌却的确是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最灼灼的一抹亮色。

翁续谷工诗,擅七绝,更擅五律,多咏景状物之作,《乡村四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全诗格调清丽,意境简远,笔触细腻,色彩明快,有色有声,节奏流畅,隽美中自有一股淳厚的风情扑面,细细读来,颇可赞叹。

诗开首两句,以白描的笔法着意描写了江南乡间,四月初夏时节的清丽景致。

“绿遍山原白满川”是从视觉的角度描摹江南之初夏:山陵原野、茂木青苗、灿灿然一片浓绿;河渠溪流、纵横交错、水波粼粼、映日生辉。山与川相映,绿与白互佐,色彩明艳,生动蓬勃。

“子规声里雨如烟”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乡间四月之景:蒙蒙如烟的细雨中,山婀娜,水独秀,远远近近的枝叶间,间或有杜鹃鸟的鸣啼轻轻响起。此情此景,本已绝美,再和以首句之满目浓绿、茫茫银白,有色有声,韵律天然,寥寥几笔,便把江南四月的秀与清描绘得淋漓尽致。

三、四两句,诗人由景及人,落笔情切,用不浓烈却最质朴的语言对四月乡间忙于农事的人做了勾勒。四月里,正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无闲暇,不是养蚕种桑,就是濯水插秧,欢欢喜喜,热热闹闹,那般情景,总令人忍不住心生向往。

且句中原是在写农忙,却不着一个“忙”字,反委婉解之以“闲人少”,意虽同,但“闲人少”却别蕴了几分恬静与悠容,与前句所营造的秀丽景致更加相谐。另外,末句“才了”与“又”的动作递进在表述“忙”与“忙得欢快”这方面也颇为传神,若细细咂摸,倒不难领略其中三昧。

乌牙寺[1]

唐·李白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2]。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1]乌牙寺:乌牙山又名南乌崖,山上有寺名为峰顶寺,又名灵峰寺,是圆证祖师的说法道场。[2]扪:按,摸。

赏析

太白一生十分高产,存世诗文千余篇,有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瑰丽之作。他的诗大多以抒情为主,既有表达对人们的同情的,又有表达对权贵的蔑视的,风格多变。他非常擅长从神话传说和民间文艺中汲取营养,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是李白夜宿乌牙寺时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载:“南丰曾阜(字)子山,尝宰蕲之黄梅,数十里有乌牙山甚高,而上有僧舍,堂宇宏壮,梁间见小诗曰李太白也。‘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布衣李白。’”这首诗采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表现出乌牙寺所在的山峰之高。

这首诗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夜间住在乌牙寺内,一举手,就能摸到天上的星星。不敢大声说话,唯恐说话声会惊动天上的人。但是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说的是峰高,却不直接描写峰的高度,只说“举手扪星辰”,一举手就可以摸到星星,自然能够想象它有多高。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人们,说明乌牙寺离天很近,依然可以想象出峰的高度。不具体描述,只留给人们想象的空间,才是其妙处之所在。

李白还写有一首《夜宿山寺》,原文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的后面两句与此诗后两句完全相同,也许是同一首诗的不同抄本。

子夜吴歌四首选二[1]

唐·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2]。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注释

[1]子夜吴歌:乐府诗题,又称“子夜歌”,属乐府吴声曲词。《唐书·乐志》载:“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2]絮:装丝绵的意思。

赏析

《子夜吴歌》向来以四句为体,其内容多以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为主,每首六句则是李白的创造,是对《子夜吴歌》的一种演化。《子夜吴歌》要求造语轻松流利,音节和谐,用韵上则平仄不限。

李白的《子夜吴歌》,其中《春歌》和《夏歌》是以罗敷与西施为主题,最为人称道的是《秋歌》和《冬歌》。

《秋歌》在写作手法上采用先景后情,情景之间,绵绵不绝,望月怀人,本属常事;秋月之下,制秋衣,月明如水,砧声入耳;秋风乍起,良人远征,一层层将思妇的情感推进;见景不见人,而人物已然存在。最后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做结,荡气回肠,出人意表,又如四弦乍止,余音未绝。王船山评此诗道:“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冬歌》则全用叙事,不掺杂一丝景语,通过女子夜絮征袍,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拈针把剪,地冻天寒,人物心情焦急,情态宛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则突兀森然,结则意远情深。二歌语言自然流利,音韵清远,情景委婉,得力于民歌之处,彼此无别,因而《诗薮》称之为“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

早雁

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1],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2],长门灯暗数声来[3]。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4],水多菰米岸莓苔[5]。

注释

[1]金河: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指的是北方边地。虏弦开: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挽弓射猎,二是回鹘出兵骚扰。[2]仙掌:长安建章宫内的铜铸仙人手掌上举,托着承露盘。[3]长门:汉宫名,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失宠时曾居住于长门宫。据传,陈皇后的母亲馆陶公主重金聘司马相如为陈皇后作了一篇哀怨动人的《长门赋》。[4]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5]菰米:菰是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菰结出的种子就是菰米。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菰米和莓苔都是雁的食物。

赏析

会昌二年(842)八月,回鹘可汗率军南侵大唐边疆,边关染血,边民离散,时任黄州刺史的杜樊川闻而惊心,遂作此诗以表忧切之心。

诗是典型的咏物诗,咏的是秋雁。全诗构思巧妙,意境深婉,遣词清丽,风格细腻,虽不见樊川一贯之豪爽宕拓,但曲折含蓄、细腻蕴藉,琅琅于口,可谓别开生面。

首联,诗人落笔不凡,以平实凄婉的笔墨描绘出一幅“边塞惊雁”之图。仲秋时节,天高云淡,群雁悠然翔于穹苍,却突然被胡骑弯弓袭射,顿时哀鸣四散。“秋半”“云边”绘景,点明环境;“惊”既表现了雁被袭射的惶恐惊惧,也暗蕴几分对边境突遭变故的惊讶与意外。“四散”是“虏弦开”的后果,“哀”则是“惊”的延续。“云外惊飞四散哀”寥寥七字,既描摹出雁受惊之后的动作,又描述了其受惊后的情态,层次分明,浑然一气,简练凝切,只此一句,便足见樊川功底之深厚。

颔联,上承首联,以离群孤雁为着眼点,写了雁影掠皇城、凄鸣动长安的景象。“孤影过”侧重形单影只,是从视觉出发表达悲戚。“数声来”则着眼于声,以哀啼来表凄凉。而月明、灯暗、仙掌、长门等意象亦为雁之影孤啼哀营造了一个清寥孤寂的背景,两相映衬,悲凉之意更增。

颈联,诗人思绪一转,由实及虚,不再言惊散之雁,而是遥想来年雁的北归,为他们流离失所、有家难回的处境而担忧。“须知”“岂逐”语切情深,暗蕴同情与关怀无限。尾联,诗人以雁之流离现状,深情劝慰,谆谆嘱托,你们先在“潇湘”之地安顿下来吧,别嫌弃这里地广人稀,这里有菰米、莓苔,足以充饥。

尾联,“莫厌”二字用得极妙,既语含慰藉,又颇含体贴,既担心惊飞四散之雁不习惯潇湘水土,又饱含了一种深切的无奈与劝慰之意,纵不习惯,且先住下吧,起码这里还有食物。语短意挚,体贴之情,遂溢于言表。

当然,古人咏物,其意多不在物象本身,而是别有所寄,樊川这首《早雁》亦是如此,诗中看似句句都在写雁,但真正要写的却是人,是时局,是时事。射雁的胡虏喻的是南侵大唐的回鹘军,被惊散的雁代指的则是边关因战乱而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民众。雁之哀实是人之哀,雁之处境实是人之处境,诗人怜雁实是在怜人,雁就是比兴之意象,而诗人托物寄兴、比兴传情,除了要抒发对边民的深切同情之外,隐隐也有几分对无力安边的执政者的讽刺怨怒之意。全诗语带双关,情藉且深,曲折递进之间,自现忧切,无怪乎能流传千古,屡得盛赞。

初秋行圃[1]

南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2],寻到旁边却不声。

注释

[1]行圃:在园子里散步。[2]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咫尺说明距离不远。

赏析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范成大、陆游、尤袤齐名。少年及第,官居显达,一生创作浩繁,有诗四千余首存世。其诗多清新自然、平实浅近,幽默诙谐中自见盎然情趣,可圈可点。

《初秋行圃》是杨万里所作的一首田园咏物小诗,描绘的是初秋时节,诗人漫步“圃”中之所见、所闻,画面清新,真切传神,颇富趣味。

诗开首两句,即景写景,以清浅优美的笔触勾勒了一幅“落日西斜,暮蝉迭鸣”的图景。金乌西下,余晖漫洒,橘红色的光晕铺满大地,在丛密的树木中牵出一层层清影,似极萧疏无情,实际上却最多情。首句“有情”二字,乃全诗诗眼之所在,无情有情之比,非独是在说落日,也是在说蝉,说初秋,说游目所见之种种。

古人谓伤春而悲秋,秋本是一个令人常感寥落的季节,落日含蕴的也总是近黄昏的惋叹,秋蝉更多夜鸣,鸣声凄切,寓意哀凉,但在诗人笔下,这些原本萧疏的景物却变得欢快活泼了起来。蓊蓊郁郁的林木间,有群蝉栖息,天将暮,落日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般催着它们赶紧鸣叫。这里“催”之一字用得最是传神,不仅将“落日”拟人化,更与“遍”字相缀,暗言蝉之多,蝉鸣之盛。

蝉声此起彼伏,响彻园内“万树”之间,伴着“落日”,更见情趣。闻此声,观此景,正悠然漫步的诗人情不自禁地便做出了“寻”的举动。

三、四两句“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无声”明是在绘事写人,实际上还是在即景写景,只不过是在这幅初秋的图景中加入了人的影像。蝉声起伏不定,仿佛就在身边,但却怎么都找不到鸣唱的蝉在哪里,等终于找到了,蝉却不叫了。闻声寻蝉本就是十分跳脱的举动,待到寻蝉却不鸣,更觉有致。

杨诚斋能围绕蝉这一物象,将初秋园景写得这般生动逼真、趣味盎然,其心裁之别具、造语之玲珑、立意构思之巧致,自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