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
宁国府花园名为“会芳园”,位于宁府后半部分,与荣国府一巷之隔。园中有一股活水,是从北拐墙角下引来。而大观园中“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第十七回)的溪、池、河等水,则从此处引来。同时,在修建大观园时,会芳园中的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也多有挪用。因两者相距甚近,凑来一处,既省时,又省力,更省心。
关于会芳园的描述,较为零散,也多套路。毕竟,会芳园与大观园相比,面积不大且规格不高,时间不长且故事不多。故而,作为陪衬,也作为引子,与大观园“特犯不犯”。其作用在于,日常游乐及亲朋聚会。如第五回中,因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再如第十一回中,贾敬寿辰,天气正凉爽,满园的菊花又盛开,贾珍尤氏便欲“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看着众儿孙热闹热闹。”同时,在园子里戏台上预备着“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
苏州耦园山水间,临水之轩
同样,在第十一回中有骈文赞曰: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这是对会芳园最详尽的渲染,也是最集中的描述。然而,其文辞性高于实用性,艺术性多于现实性,只是环境氛围的烘托,不能作为园林修建的依据。不过,可以肯定园中西北有水面,临水建轩;东南有假山,依山建榭。园林虽小,却也山环水绕。
除此之外,综合文中描写,比较确定的会芳园建筑有天香楼、凝曦轩(第十一回)、登仙阁、逗蜂轩(第十三回)、和丛绿堂(第七十五回)等。其中,凝曦轩为吃酒处,登仙阁为停灵处,逗蜂轩为捐官处,丛绿堂为设宴处,皆泛泛而谈,点到为止,不必细究。相比之下,天香楼则重要得多,出现的次数多,发生的事情更多。
一方面,宁府在天香楼“庆寿辰、排家宴”,是欢乐的地方。贾敬寿辰之日,凤姐说话之间,已来到了天香楼的后门,见宝玉和一群丫头们在那里玩呢。及至上了楼,尤氏先敬了一钟酒,然后又叫拿戏单来,让凤姐儿点戏。“于是说说笑笑,点的戏都唱完了,方才撤下酒席,摆上饭来。吃毕,大家才出园子来。”(第十一回)
另一方面,宁府又在天香楼“设坛、打醮”,是悲伤的场所。可卿去世之后,贾珍命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第十三回)
另外透过甲戌本的批语,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红楼梦》原稿中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且有“遗簪、更衣诸文”,后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于是“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可知,天香楼既是秦可卿偷情纵欲的地方,也是秦可卿自缢身亡的场所。只是因故删去,无缘得见。然而,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仍可窥探出零星半点的消息,让我们去想象,那个悲喜交加的天香楼曾发生的一切。
有趣的是,北京恭王府的后花园(即萃锦园)中有一小院,名为“天香庭院”,匾额乃慎郡王允禧所题。因此,有人便与《红楼梦》的“天香楼”挂钩联想,这难免有牵强附会的嫌疑。然而,无巧不成书,当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正是在这里,以“庚辰本”(前八十回)和“程甲本”(后四十回)为底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2年3月出版了《红楼梦》的新校本,改变了多年以来“程乙本”独家通行的局面,并成为最为权威和准确的通行本之一,在红学版本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大观园建成后,会芳园自然不复存在。然而,从第七十五回中“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及“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就在会芳园丛绿堂中,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的描述可知,天香楼与丛绿堂是依旧保留的。同时,贾珍道:“这墙四面皆无下人的房子,况且那边又紧靠着祠堂……”(第七十五回),可见丛绿堂在贾氏宗祠之北,且相隔不远。
清代禹之鼎绘《天香满院图》
所谓“会芳”,会者,见也,聚合也;芳者,香也,美人也。故会芳园,即美人聚合之园。而所谓“天香”者,既是芳香的美称,又是美人的别名。则天香楼,即美人居住之楼。可见曹公之笔,总是不脱清净之女儿、内帷之故事,是以“撰此闺阁庭帏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