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秉德《教学论》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2963字
- 2020-11-19 00:15:18
2.2 课后习题详解
1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
答: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及其时间流程,它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学两方面构成。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分别如下:
(1)教学过程的实质
①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同时,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
第一,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
第二,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
第三,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的活动。
②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本身并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学生是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教学过程能够强有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美、体充分发展。因此,教学过程和学生身心发展过程又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①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
第一,一定学校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第二,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民族心理对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具有决定作用。
②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
第一,教学受制约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要以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程度及特点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
第二,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学要以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为基础来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它还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
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有两个侧面,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具体体现在:
第一,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
第二,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
④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要素都在产生一定的力,但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力则是在诸要素之间的实际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合力”。这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规律,正确地掌握和利用这条规律,就可以综合各要素的作用,使各要素之间形成最佳的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产生最大合力,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2你是怎样理解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的?
答: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基础:
(1)教学过程的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一切科学的方法论,也是我们认识教学过程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教学过程论的指导思想。
(2)教学过程的心理学、生理学基础
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身体发育、大脑神经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学过程必须以生理学、脑科学、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其科学基础,这也是教学论科学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3)教学过程的社会学基础
教学过程的社会性既表现为教学活动总是受制于特定社会背景,又表现为教学过程自身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因而,社会学是教学过程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基础。用社会学原理和成果研究教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华勒出版的《教学社会学》为标志的。
(4)教学过程的系统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即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现象、建立教学模式,从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具体化、深入化,还能得到许多新的启发和认识。它是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并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学过程理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此外,人类学、伦理学、美学、传播学、语言学等也为教学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也是教学论研究不可忽视的基础,教学论要注重对这些学科成果的借鉴、吸收、改造,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
3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有哪几个方面?你是怎样认识的?
答: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身心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具体包括知识传递功能、技能形成功能、智能培养功能和个性发展功能四个方面,对这四个方面的理解分别如下:
(1)知识传递功能
知识传递功能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它优于其他传授知识的活动。因为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经过了特殊组合,并且教学是有专门教师进行的。
①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间接经验。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丰富多样的感性认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而进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逐步达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②学生理解了知识以后,还需要巩固和运用。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③到实践中去运用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运用知识应该主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作业练习的目的和要求、精选作业内容。同时,还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
(2)技能形成功能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学生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习知识是培养技能的基础,掌握一定的技能也有利于知识的顺利学习,二者是统一的。
①技能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逐渐达到熟练程度。熟练的标志就是可以高度自动化地完成特定活动。
②技能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可以大致分为分解动作的模仿阶段、连贯动作的模仿阶段、连贯动作的独立完成阶段和连贯动作的自动化阶段。
③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理论,要求教育者在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稳步前进。在技能训练的初期,教师首先应配合示范动作,力求讲清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方法、顺序,便于学生模仿和练习;每次练习之后,教师应及时分析和评价,使学生了解练习结果;在每次练习前,教师应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以便引起学生练习某一技能的动机,并能够自行检验。
(3)智能培养功能
智能是智慧和能力的简称。智慧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外界环境的心理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有效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特征。人的智能一般是通过遗传和文化传承的。教学是发展智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个别差异的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智能。
②教师有选择、有计划、有指导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
③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能。
(4)个性发展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还要发展思想、品德、价值以及动机、意志和体质等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①教师在传授有关的知识和观念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和价值评判,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等个性特征。
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爱好和热情,养成经常坚持锻炼的习惯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意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