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14)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震惊

2代差

3非正式制度

4社会资本

5阶层性贫困

6无讼(费孝通)

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8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

2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3简述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4简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5简述晏阳初的“愚贫弱私论”。

6请结合社会学理论解释“远亲不如近邻”包含的道理。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城乡社会流动的现状,分析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试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及后世对其发展,并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震惊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得当的话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2代差

答: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非正式制度

答: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他不仅可以蕴涵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性,而且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

4社会资本

答:社会资本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时,这种社会关系便成为他实际或潜在拥有的资源。社会资本既取决于他可以有效调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也取决于网络中各个成员所拥有的资本(经济的、文化的与符号的)的容量。

5阶层性贫困

答: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6无讼(费孝通)

答:“无讼”一词源自孔子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无讼现象是在古代中国很有影向法律诉讼观念,甚至时至今日它还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着。简言之,就是说,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诉讼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协调。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是推行法律和法庭,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的代表作,这本书是韦伯对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进行详细分析的伟大著述。这本书通过自由劳动之理性组织、法律、行政机构、理性主义等中介变量,层层分析,阐述宗教伦理这种神秘的力量如何产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论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亲和性。

8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答: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力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

答:互动的维度分析是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要找到一些具体的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一般来说,互动有下列四个维度:

(1)社会互动的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和利益关系。情感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互动的两个最基本向度,情感向度上遵循回报性,地位向度上遵循互补性。

(2)社会互动的深度

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

(3)社会互动的广度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动局限于特定的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方式上较为灵活。

(4)社会互动的频度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可以了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2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答: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社会角色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

(1)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比如人的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就属于先赋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

自致角色也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3)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将角色区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可以将角色区分为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3简述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答:非正式群体既有正功能,也具有负功能,主要表现为:

(1)正功能

对工人来说,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由于经常性、重复性的工作以及苛刻严格的纪律导致工人产生厌烦和疲劳,而非正式群体则可以缓和或减轻这种症状。

b.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在非正式群体中可以满足工人对地位的需求,以弥补在正式结构中的地位渴望。

c.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它缓和了工人角色中情感中立和普遍主义原则所带来的紧张。为工人提供了另一种表露人格的渠道。

d.提供独立的机会。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工人提供“独立”和“自由发展机会”。非正式群体有助于工人在科层制的管制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非正式群体除了对其成员有积极意义之外,对管理工作本身也有它的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非正式群体以它的灵活性发挥着作用,通过初级关系直接找到当事人办理相关事宜。

b.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当管理者意识到组织存在非正式群体时,他们就可以依靠非正式渠道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可以创造出宽松友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c.提高工作满意感。正式结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个人的某些意愿会被束缚,而非正式群体则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满意度。

(2)负功能。

非正式群体的负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抵制变革。非正式群体成员基本喜欢维持现状,反对变革,对组织提出的任何变革措施都采取一种抵制或者是部分抵制的态度。因此,群体成员往往会抵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新的工作标准和定额数量的提高,由此就会有某些成员被解雇,这是群体成员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目标冲突。当组织成员处于正式目标与非正式群体目标发生矛盾时的一种情形。一个组织成员很难同时完成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因此,组织内既然不可避免地出现非正式群体,那么正式组织结构与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就不可能总是协调一致,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别,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尽量缩小这种差别,使之减少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遵从行为问题。非正式群体的规范本是为了劝说成员遵守非正式群体目标,但由于群体内部的和谐气氛,使群体成员越来越少地考虑个人愿望,常常是不假思索、不加权衡就附和群体的意见,他们也就不愿再去接受正式规范的约束了。

谣言问题。谣言或小道消息之所以能在非正式群体内部传播,是因为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在信息传送过程中出现不畅的结果。那么在非正式群体内部,人们就会在事件信息里人为地填补未知的部分,从而形成所谓的谣言或小道消息。

4简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答: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

(1)组织控制手段

组织控制就是指某一具体的社会组织运用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对该组织内成员或构成该组织的各个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一种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组织指令

组织指令是指地位较高的一级组织对其下属组织的组织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规范性文件或口头指示。

组织规章

组织规章是指组织内部为调节和制约其成员在组织内的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强制性规定。党纪、校训、厂规、守则等都是组织规章的具体形式。

(2)制度控制手段

人际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组织生活只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组织行为也只是人们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政权

政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形式,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机构——政府。

法律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控制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

(3)文化控制手段

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指人类共同创造并共同遵从的,涉及人伦关系和次序及善恶、是非、正义和非正义评价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的总和。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代代相传并自觉遵从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非现实力量或某种价值体系无限信服和崇尚,甘愿受其支配甚至为之献身。信仰信念的典型形式是宗教信仰和主义信仰。

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简称舆论。

5简述晏阳初的“愚贫弱私论”。

答: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平民普编都具有“愚、贫、弱、私”四大疾病,这是定县调查研究的结论。

所谓“愚”,是指那时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甚至目不识丁,他们普遍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事,与普通老百姓无关,他们中80%以上都是文盲。所谓“贫”,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贫困,不少人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所谓“弱”,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东亚病夫”,人民的生死存亡只得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上。所谓“私”,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常识,可说是“一盘散沙”。

因此,主张“以文艺教育以救愚,以生计教育以救穷,以卫生教育以救弱,以公民教育以救私”使农民人人都成为“有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新民。

6请结合社会学理论解释“远亲不如近邻”包含的道理。

答:这一问题可以从齐美尔关于社会互动的距离的理论得到解释:

(1)在齐美尔看来,互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和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由相对距离所决定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

(2)他在《货币哲学》中提出了一条关于事物价值的根本原则,即事物的价值是由其与行为者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一个事物如果与人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将变得毫无价值。例如,如果一个人发现一个距我们一亿光年的完全由黄金构成的星球,由于其距离过于遥远,我们无法到达那个地方,因而,这个星球对我们毫无价值。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空气是我们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但由于离我们太近,太容易获得,因而也没有什么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城乡社会流动的现状,分析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答: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广义的社会流动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1)从影响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因素分析:

个人条件

以不同形式的个人条件作为职业录用标准对于社会垂直流动具有不同影响。以先赋条件为标准的社会往往形成封闭分层体系。以自获条件为职业录用标准则有助于促进自由流动,打破各层次之间的人为壁垒,形成开放型分层体系。

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的影响主要集中表现为社会就业制度和社会职业声望两个方面:

a.就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选择(人力资本)和个人关系(社会资本)在择业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积极推动着社会流动。

b.职业声望观

职业声望评价是依据社会成员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所作的主观评价,将各个职业按高低顺序加以排列。职业声望观受职业功能、职业环境、职业待遇以及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可以反映各个职业吸引力的大小,从而引发人们谋求特定职业的内在欲望,由此影响着职业配置和社会流动。

(2)对策性建议:

当前我国的社会流动现状是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民工在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时,存在的一定的融入问题,主要包括:身份认同、文化适应、社会歧视、城市生活适应以及现有的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城市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对策举例)

完善现有社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对农民工群体开展技能培训,以自获条件作为职业录用标准是机会平等原则的体现。农民工获取了相当的职业技能以后,有助于促进自由流动,打破各层次之间的人为壁垒,形成开放型分层体系,造成整个社会范围内人才循环和流动的生动局面。

城市居民要改善对农民工群体的态度,不歧视农民工。为农民工开展社会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试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及后世对其发展,并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分析。

答:(1)马克斯•韦伯创立了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a.韦伯将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视为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其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量的差别,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不同。

b.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

c.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a.在一定条件下,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它们之间并不必然地存在因果决定关系;

c.三者重要性不一样,特定社会情势常常将某一个属性推到突出地位上。

韦伯分层模式的特点:

韦伯的分层方法和以往社会学家的分层方法的区别是:

a.采用多元分层标准;

b.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

c.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

(2)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分析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包括两个重大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一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其二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时并进,形成相互推动的趋势,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现代化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进程得到全面推进,中国日益加速地融入世界性现代化潮流。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主要体现着技术和经济的合理化趋势,即基于计算的对经济效率的合理追求。它对社会阶层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产品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非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

第二,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类似的职业将获得大体相同的报酬。教育、职业声望及收入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经济综合地位(SES)构成社会分层的基本指标。

第三,职业结构的改变,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最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稳定。

第四,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总起来看,由于现代化以科技和效率为导向,在现代化推动下,教育系统成为重要的职业分配机制,整个社会的职业一般会出现结构性向上流动趋势。

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一变化构成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重要背景。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

a.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体制”。

b.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在这种市场化转轨中,权力阶层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又是具有自身特殊利益取向的行动者。

c.“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等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

d.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

当前社会分层研究中,下述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即谁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当前的中国社会有中间阶层吗;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即中间阶层能否成为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主体;弱势群体问题;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