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健《新中国文学史》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7286字
- 2020-12-01 20:06:01
0.2 课后习题详解
1.简述新中国文学思潮演进的主要特征。
答:新中国文学思潮演进的主要特征包括:
(1)浓郁的政治色彩是其主要风貌
建国初期的文艺思潮,由于当时整个社会政治运动与斗争的强调。时代风气对政治运动的高昂情绪,其发展态势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将“文学为政治服务”作为创作和批评的指导思想,使文学从属于政治;文革时期的文学思潮,几乎是文革时期时代风尚的缩影;八十年代的文学思潮,是在政治环境与政策的极大变化下得到萌生兴起的机会,无论是创作或批评,诗歌或小说,都与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其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2)现实主义是贯穿新中国文学思潮的主潮
自建国前,现实主义便以其对现实社会与人民生活的强烈关注与批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主流。建国后,其现实性与批判性仍使其继续作为新中国文学思潮的主流而存在。无论在文学思潮发展的哪一个时期,对现实的关注、对社会的批判反思、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和表现,始终是文学创作与批评思潮的主要部分。
(3)多元、开放是新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大势所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俗化”潮流的涌动、社会欲望的勃发,改变了人们单一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在商品生产和流通中鼓励竞争,在思想文化中鼓励”百家争鸣”。真正让人们从“一体化”走向“文化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流的扩大,多元化的趋势必将更加清晰。
2.新中国文学前27年的“政治化文学思潮”的发生和特点。
答:新中国文学之所以会在前二十七年呈现政治化思潮的走势,正是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化的必然结果。
(1)新中国文学前27年的“政治化文学思潮”的发生:
①战时文艺思维与毛泽东的《讲话》
战时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寻找和歼灭敌人,这个“敌人”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类。1949年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沿袭了战时文艺的指导思想。
②第一次文代会与文学体制的建立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第一文代会,主要内容是总结“五四”以来新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文艺确立基本路线和方向,实现了中共在全国范围内对于文学的全面领导,确立了中共和新生政权与文学艺术家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主/客体关系,标志着新中国文学的“文艺新方向”与制度性文学体制的建立。
③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提倡。
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在北平召开第二次文代会。提出新中国年文学思潮的主要理论建构即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经由两次文代会,新中国文学的走向已被确定,即一元化的轨迹。
(2)新中国文学前27年的“政治化文学思潮”的特点:
①文学与政治“一体化”。通过政治运动的形式实现,以运动式批评取代正常学术讨论;通过思想批判,对文学表达和情感方式的限定,将文学纳入单一的意识形态轨道上。
②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为评价标准。用某种独特的价值规范来统摄文学创作,对违背这些规范的创作和思想开展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导致了文学创作和审美价值的单一化倾向。
3.简论工农兵文学思潮在新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后果。
答:(1)工农兵文学思潮在新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①积极方面:
a.工农兵文艺思潮曾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突出了工农兵生活层面的特质,而显示了生机勃勃的“朝阳景观“。
b.文艺活动繁荣,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工农兵文艺思潮作为反映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代言思潮,对新中国成立后到1962年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批描写工农阶级求解放、创新业的优秀作品。
c.作家深入生活,创作出现新局面。随着文艺运动的蓬勃展开,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他们长期与群众同生死共患难的艰苦斗争打成一片,真正把立足点转移到工农兵方面上来,转到群众生活中来,创作出崭新的人民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现出一种从未有的清新健康的创作倾向。
d.群众文艺运动的蓬勃发展。农村地区群众文艺运动空前繁荣,许多农村建立了俱乐部,组织业余剧团、秧歌队,开展多种新式的文艺创作和文艺宣传活动。在这些蓬勃运动的开展下,一批优秀作品应运而生。
②消极方面:
a.只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忽视甚至牺牲了文艺的其他功能,尤其是文艺的审美功能,使建国后的文艺创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b.对时代和生活的理解过于狭窄,对作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视不够。总之,中国工农兵文艺思潮在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之时,也留下了不少的历史遗憾。
(2)工农兵文学思潮在新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后果:
1963年以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主要由于政治原因,工农兵文艺思潮就步入了极端,宣告了终结。
4.简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文艺方针调整的意义。
答:(1)20世纪50年代中期文艺方针调整的意义:
①促进了思想观念、文艺观念和创作方法的解放
1956年初到1957年上半年,由于“双百方针”的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思想观念、文艺观念和创作方法的解放。秦兆阳(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陈涌(杨思仲)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等理论探索文章,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批评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病,以及政治标准完全压倒艺术标准的倾向,反对简单地把文学艺术作为某种时代观念的传声筒;钟惦棐发表了《电影的锣鼓》,批评电影界的沉寂局面,以及电影创作中的教条主义弊端;巴人发表《论人情》,指出当时的文艺创作政治味儿太浓,没有人情味儿,不合情理,只有教条;钱谷融发表《论“文学是人学”》,从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强调人性的复杂性,反对从抽象的阶级性出发来限定人物性格的发展。
②拓宽了文学创作的思路
从对“现实主义”的重新界定,到对“人情”、“人性”的强调,拓宽了文学创作的思路。国家出版大量的中国古典小说和原创小说;整理了传统优秀剧目5万多个,上演了1万多个。
③恢复人道主义传统
这一时期的方针调整,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以来,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规范下的解放区文学传统间无形中形成的隔阂,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2)20世纪60年代初期文艺方针调整的意义:
①题材的解放
1961年第三期《文艺报》发表了《题材问题》的专论,提倡题材的多样化,破除题材问题上的清规戒律。同年6月,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新侨会议),会上,周恩来做了重要讲话。希望发扬民主,改变文艺界的作风。 ②提倡正确对待知识分子与创作
1962年3月,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在广州举行,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评价与对待知识分子、如何改善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陈毅高度评价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 ③新的创作理念的提出
1962年8月,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大连举行。着重研讨文艺创作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邵荃麟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写中间人物”的主张。这一时期的文艺政策调整,在不同程度上总结汲取了前一阶段文学工作的经验教训,澄清了一些理论是非,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为文艺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
5.新时期的“新启蒙文学思潮”中文艺争鸣的主要观点。
答:新时期的“新启蒙文学思潮”中文艺争鸣的主要观点包括:
(1)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
1978年到1979年,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卢新华发表短篇小说《伤痕》,引起了一场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批评者指责这类揭批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作品对社会阴暗面“暴露”太多,“情调低沉”、“政治影响不好”。而多数人认为,这些小说突破了“只许歌颂、不许暴露”的创作禁区,摆脱了极“左”文艺思潮的影响,披露了年轻一代在“文革”中受到的心灵伤害。赞成与反对的两种观点,反映了文学界对思想解放的尺度和速度的不同理解。
(2)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讨论始于1979年,不仅在文艺界,而且蔓延至哲学及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所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性和人的异化问题,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人性、人道主义和文学的关系问题,以及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等。尽管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共识,但允许各种观点的自由发表和讨论,允许各种观点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加深人性、人道主义的全面理解,提高学术界的整体水平。
(3)人的主体性的问题
首先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是刘再复。他在《论文学的主体性》等文章中强调,“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应着重审视作为对象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人的深层特征和从事文学活动的特殊规律,从而对“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做出了新的解释。刘再复的这一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论争。在争论中,现实主义是否是唯一的创作方法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
(4)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争论
新时期初期的讨论,主要是要将现实主义拉回到现实和日常生活中来,剥离强加给它的种种政治因素,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扩展现实主义内涵的丰富性。1978年开始出现恢复和发扬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呼声。朱寨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从生活出发——评话剧<丹心谱>》一文,指出该剧标志着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得到了文学理论界的回应和支持。不久之后,何西来发表《现实主义——新时期文学主流》一文,认为现实主义传统的要义在于“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人民”、“忠实于自己”,要“摒弃伪理想主义”。
(5)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的“典型观”问题的讨论
徐俊西在《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发表《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定义——关于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疑义》,指出“典型人物”不一定都是正面的社会力量的本质反映,也不能同典型环境割裂开来。程代熙也指出,把那种流行的“本质论”、“主流论”当作恩格斯的观点的人在理论上毫无根据,在做法上相当轻率。
6.新时期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答:(1)新时期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
①属于“新启蒙主义思潮”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尊重作家创作个性、允许多种创作方法的价值观念存在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环节;
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启蒙主义文学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文明与传统的人道主义价值的深层矛盾,是西方现代文艺对市场价值观念的批判形式之一。
③当代中国对现代主义文学态度的转变,既与启蒙主义思潮的内在逻辑密切相关,又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密切相关。
(2)新时期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新时期,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滥疡,是由“文革”这一社会事件为之提供了产生的土壤。“文革”给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人们陷人苦闷、仿徨、反思、困惑乃至绝望的思想境地。巨大精神需求必然会通过文学来表现,于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迎来了它的历史机遇。①诗歌方面:
a.朦胧诗
朦胧诗,是新时期现代主义诗歌主潮,吸收并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因素,出现了以朦胧诗为标志的新诗潮。冲击了传统的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坛的基本格局和风貌。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梁小斌等。他们的创作代表了朦胧诗的总体艺术风貌。
b.后朦胧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进行,现代主义很快步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诗派也是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解除了绝对信仰和终极价值,从对终极目的的寻求转入对过程的展示,从对确定意义的追求转入对过程的展示。在诗坛,继朦胧诗潮后又出现了朦胧诗后新生代,为新时期诗歌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反对崇高观念。韩东,李亚伟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②小说方面:
a.意识流小说
改革开放以来,作家放眼世界,大胆借鉴西方文艺。在小说界,首先是意识流手法的借用。率先尝试这一艺术手法的是王蒙和茹志鹃,他们借鉴西方意识流小说中的艺术形式和技巧,舍其哲学意蕴,代之以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意识流中没有绝望的病态的心理,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情绪,故又称为“东方意识流”、“中国意识流”。
b.荒诞小说
如果说王蒙等对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引进和借鉴,多停留在技巧和方法的层面,其艺术观和世界观并非真正具有现代意识,那么刘索拉、徐星、残雪、莫言、马原、洪峰、余华、苏童等作家作品的出现,则标志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始。他们的小说中多有对生存荒诞感的表现,具有文化批判、社会批判的积极意义。
c.寻根小说
1985年韩少功提出文学“寻根”的口号。他主张:“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如果割断传统,失落气脉,老是从内地文学中移植一些主题和手法,势必是无源之水,很难有新的生机和生气”。寻根小说家们写古旧的文化遗存,通过主观化的处理,以现代意识反思传统文化。韩少功发表的小说《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都体现出文化寻根的精神,并对此后形成的寻根文学思潮产生重大影响。
d.新写实小说
它们在创作方法上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状态的描绘,直面惨淡的人生。虽属现实主义范畴,但决非现实主义小说的简单回归,而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借鉴并吸收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刘恒、刘震云、池莉、方方等作家的作品,大多表现普通人、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试图揭示出文化心态的积淀,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文化探寻、
7.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多元化”文学思潮的特征。
答: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多元化”文学思潮的特征主要为:
(1)三种文学形态众声并存
90年代初期文学思潮的“多元化”体现为,依托国家媒体、文学奖等官方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文学,依托专业期刊、高等教育等专业媒介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学,依托图书市场、新型网络等各类大众媒介的消费市场中的大众通俗文学,这三种文学形态各显神通。它们各自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并构成复杂的对话关系。
(2)文学的现代化反思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与全球背景下“现代性危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使得所谓“启蒙”问题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探究“现代化”背景下的道德和文化危机,各界知识分子在文化反思的基础上探寻出路。
(3)文学的商品化
多元化文学思潮的兴起,作为一种社会进化的必然产物,也带来了文学评价标准上的新问题。文学商品化的结果,使文学首先服从于一般的商品特性,使之进入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文化工业运作过程。文学偏离对商品社会和消费社会价值观的审视和反思,淡化对意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批评,追求其娱乐性或消费性,创作仅仅成为现代消费社会内部的一种分工。
(4)文学的娱乐化
新中国文学传统中,文学的娱乐功能一直不受重视。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从港台引进的通俗的、消闲的文学作品开始在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青年和市民中流传。20世纪90年代,消费性通俗文艺已经开始被知识界和国家意识形态部分接受。
8.简述市场化进程中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答: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是21世纪初期的重要文化现象。这一现象毫无疑问对当代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与市场化进程中的文学关系如下:
(1)大众文化带动文学意义的回归与解构
市场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学创作理念与评价标准的转向,分散了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关注,消解了“一体化”时期文学的政治功能,使得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归文学为艺术而创作的理念,回归文学本身的意义。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大众”突然变成了一个带有一定自主性的概念,当“大众”试图将所有的“意义体系”都消解掉的时候,当他们自以为具有“主体意识”的时候,那些操纵大众的各种隐形势力往往被忽略。对此,严肃文学尽管还在高声呼喊,但听众甚少。大众已经进入了欲望解放的狂欢之中。
(2)大众文化促成文学叙事的“欲望化”或肉体化
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一进程伴随着欲望的狂欢化。消费狂欢和欲望膨胀,培养了大量的物质发烧友;相反,精神空间已经开始萎缩,“欲望”就成了主体,“快感”就成了意义。
(3)大众文化催生文学“解构经典”
21世纪初期的几年里,香港艺人周星驰及其电影《大话西游》在内地青年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话文化”既迷恋于“经典”的权威性,又试图通过一种狎昵的形式和“经典”调笑,在调笑中得到一种低级的娱乐和满足。这种在商业思维和娱乐化思维的驱动下,打着“解构”之名进行的所谓“颠覆”、“大话”活动正方兴未艾,并得到广泛的传播。
(4)大众文化促成文学叙事手法的变更
当代青年对文学经典的了解,很大一部分就是借助于影像化了的重新“叙事”来实现的。他们不看文学经典的原著,而是看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为了迁就这一代人的阅读趣味,大量的文学经典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将文学叙事形式变成一张张拼贴的图画。与此同时,出现了所谓“影视与文学的互动”,实际上常常是先写出电视剧或者电影剧本,当引起了轰动效应之后,再将它改写成小说。在这个过程之中,文学叙事承载的意义复杂性消失了,图像呈现出来的欲望化形式得到了强调。这种总体上的“叙事断裂”,对文学叙事的影响巨大。
(5)大众文化催生文学“造星运动”
文学市场将一批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写作者的产品称为“青春小说”,或称“80后写作”,他们以作品的起印数、销售量作为支持风靡一时,成了近几年来文学市场的重要事件。他们按照港台歌星的分类方法将自己分为“偶像派”和“实力派”。“偶像派”更注重个人外在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实力派”更注重表演技巧。无论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都是商品社会消费逻辑内部的问题。
(6)大众文化催生文学新的表达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随着一些大型门户网站文学频道的成熟和影响的扩大,随着年轻一代对网络的迷恋,直接向网站文学频道投稿,文学的“网络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而网络文学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文学回到自己的真正的精神层面上来,要求文学成为一种真正的自由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