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21615字
- 2020-12-01 17:42:15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理论(5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新闻道德
2.新闻批评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2.简述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
三、论述题(20分)
请你结合所掌握的新闻传播学相关知识,谈谈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新闻历史(5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记《大公报》
2.“癸丑报灾”
3.英国广播公司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路透社创办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2.简述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三、论述题(15分)
论述范长江1935—1937年间西北采访的经过、成果及其意义。
新闻业务(5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系列报道
2.新闻性谈话节目
二、问答题(15分)
在我国,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具备哪些基本品质?
三、阅读新闻通讯,并对该作品予以评析。(答案不得少于800字)(25分)
栾城草农敢闹海——听栾城农民种草者说
站在栾城农民的草地上,就像站在绿茵场上,就像置身绿色的海洋。如果此时再吹来一阵清风,或者再冉冉升起一轮朝阳,最好是昨夜曾飘洒过一场毛毛细雨,你能闻到草香,你能看到草尖上的露珠,你能捕捉到忙碌着的农民那心底的微笑和从黑红的脸膛上迸发的光芒。
自1999年河北栾城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试种绿化草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里程。十年磨一剑,当初别别扭扭、忐忑不安种下的小草产业如今茁壮长成大块文章,成为河北省会石家庄一道独特风景,成为新中国农民脱胎换骨的标本。端午时节,记者来到这里,听他们有关种草的心得体会。
“刚种草时,一离了救生圈就呛水”
“刚种草时,一离开救生圈就呛水。”见到西董铺村村民李书贤的时候,他正在地头修路,他放学回家的儿子前来帮工,在绿油油的草地里开着修草机纵横驰骋。他说的那个“救生圈”,既是指政府的优惠政策也是指县里的草业公司。种草的第一年,李书贤地里家里寸步不离技术员,喷灌、灭虫等一招一式都虚心请教。由于悟性好,技术学得快,第二年就把门市部和房产全部抵押上,承包下乡亲们118亩地。“那时候,谁相信种草能旱涝保收呀?如今西董铺村成为种草专业村,村里327户有200多户种草,种粮的收入显然干不过种草的。”
“我们是全国的产粮大县,祖祖辈辈都是斩草除根的好把式。种草是个新鲜玩艺,头一年很多人看西洋景,也有人等着瞧笑话。好在县里率先成立了草业公司,先培训技术员,再培训村干部,教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说这番话的是南柴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连续。这个村今年种了1500亩草,他本人种着86亩草。去年每股分红利25万元,他比喻种草就是掘金,就是开矿办企业。
南李村农民吴玉芳也说自己当初是被赶下水的旱鸭子,第一茬草籽是政府帮着撒下的,前几年的50%、30%都是县乡干部帮助吆喝推销的。和昊玉芳说话间,有一辆挂着山西牌照的36吨半挂车隆隆开来,十几个妇女忙不迭地往车上搬草卷。大腹便便的吴玉芳拿起电子计算器给商户结算。他说今天共卖出6000平方米,每平方米四元,四六两万四。“去年草贵,每平方米下不来6元,高时卖到七八元,一亩地666平方米,亩出产三茬儿,我租着180亩土地,这个账是不难算的。”
吴玉芳与藏富怕富的祖辈截然相反,他主动告诉我们,眼前这片地没有多少,村北还有60亩,村南还有70亩,他给土地转租者的交换条件是“双700”,即夏季700斤小麦,秋季700斤玉米。也有超过这个数的,因人而宜,因地而宜。把土地转租给他的人也有在他这里打工的,挣日工一天30元,帮他拔杂草或开修草机:也有挣计件工资的,每往车上搬一平方米草卷挣2角5分钱。记者看到,一位叫李美英的妇女,除了挣计件工资,就是在吴玉芳的草地里收拾剪下来的嫩草尖一一她喂着25只羊,她的羊是嘴上抹石灰一一白吃。
和吴玉芳相比,吴书训种着10亩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草行情把不准,有时高有时低,不敢大干,他是蛤蟆吃蚊子一一小打小闹型,尽管小打小闹,每年也能收入六七万元。
“风里浪里长见识”
“凡是种草的都有过曲折,都走过麦城。那一年草在地里疯长,都急着销售,孟建国接到客户一个电话就上了青岛,到那里管了人家几顿饭就回来了,连一棵小草也没有卖出去。”
“德州一个客户拿着一万元的汇票给了李书贤,李书贤的家人把汇票当人民币锁进匣子里,等用钱时再取出来,汇票上的钱早不翼而飞了。”
“一个翻译的几句洋话就骗走草业公司33万元”。如今听着这些流着喜泪带着苦涩的诉说,不难想象当初草农闯市场的尴尬。
“经过市场上十年摔打,我们该承受的也承受了,现在都成了种草能手,成了市场主体。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地头上挂着“国庆草坪苗木”大幅招牌的刘固庄的马国庆,正兜着一布袋皮尺给山东的客户丈量草平方,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应答记者的采访。地里的人忙乱得成了一团麻,有开起草机的,有举着铲刀一段一段分割草卷的,有装车的男人一不小心踩了妇女的脚而招致惊叫或嬉骂的。
“我的体会是三年一个周期,去年草价高,今年价格低迷。凡是能坚持下来的都挣钱了,盖了洋楼,买了轿车。种的多挣的多,因为这是个朝阳产业。种赔的也有,但总是少数,我也有赔的年份,在我们这里挣少了就算赔。既要学会种草,更要学会卖草。在十年卖草过程中我也被皮包商骗过几次,把草倒腾走以后就找不见人影了。有些单位和部门用了草以后迟迟不付款,逼着我学会了依法讨债,学会了诉讼打官司。”说完这些话后,老马就坐上小车陪客户吃饭去了,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活脱脱的草皮大亨的背影。
西董铺村李计身种70亩草,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喝酒回来,问他种的什么草。他说美国草,早熟禾系列橄榄球午夜2号;问他从哪里弄来的草籽。他说是从加拿大用编织袋背来的,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逗笑了。“从加拿大到栾城走几天?”有人开始绊他的马腿出他的洋相。“这个你去交通局问张瑞海去,我不给你犯嚼舌。”李计身说的张瑞海是现任县交通局长,当年的草业公司总经理。栾城的第一袋草种就是他从加拿大背着飞到美国,又从美国飞日本,再从日本飞北京,同机请来的还有外国的师傅、翻译。
“风里浪里长见识。”栾城镇农技站站长于学森一句话道出当地农民十年种草的肺腑之言。于学森1999年来到春源草业公司当技术员,2006年调回农技站。之所以离开春源,“当年的徒弟都出息成种草把式了。所以我也光荣下岗了。”
“俺现在光想往深水里游”
“我在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铺草时见过邓亚萍。”“我在北京四环铺草时,正赶上北京市长去视察。”“我去上海虹桥机场铺草的那一年,你的老婆因为你犁了小麦改种草生气回娘家了。”我们来到五里铺的时候,一堆人正在那里吹牛侃大山呢。
“我现在光想往深水里游”发这番感慨的是张还计,他是南柴村人,在五里铺投资租下110亩地。他的经验是,打猎就要打狮子,游泳就要下长江。草越往高级场所铺越金贵。你想想,上海虹桥机场和北京的鸟巢什么地价?但没有勾勾嘴吃不了瓢瓢食,同样种草不同样收入,有同行没同利,这就跟平常侍弄庄稼一样。现年55岁的张还计,现在正学着儿子退下来的课本。
武素英也是南柴村人,因本村没地可租了,也跑到北五里铺租种了100亩地。武素英见到记者的时候,误以为来了买草的,又递名片又问联系方式,捕捉商机的举止落落大方分寸得体。在武素英的地头,围坐了一堆妇女,她们没活儿的时候或做做针线或甩甩扑克,一旦来了拉草的,大家就扑上去争活儿干。前表中村妇女袁英早7点就骑着自行车来这里打工,如果来晚了,只能开剪草车,挣30元。如果抢到抡铲草的大铁铲,就能挣到40元。
杜吉元是栾城春源草业有限公司的四任经理,刚从张家口卖草回来。说到种草,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现在这个产业能够活下来,兴起来,真该给几任县领导敲锣打鼓送金匾。不管是毛书记还是王县长,都是护草使者,都是栾城草皮、栾城草莓的宣传员、推销员。”
“全县目前以种草为生和参与种草的农户达到2238户,其中经营20亩草业以上的农户达到180户;全年围绕草业投入劳力四万五千人,农民草业年收益接近亿元。同时带动了苗木业、运输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崛起,这几年又兴起专门做工程的绿化设计公司,有12支绿化专业队,施工技术也不断改进,有人研制起草机,有人试种彩色草,腐殖草,体现出农民的创造力,栾城草业发育成了真正的市场草、富民草。”
“农民闯市场的风姿俨然与十年前不能同日而语了。当初去上海卖草时回程舍不得坐飞机,施工的农民搭货车周转了一星期才回来。现在出门做工程,该住宾馆住宾馆,该坐飞机坐飞机。栾城草农敢闹海,十年前见水就发怵,现在就嫌市场的海不宽、浪不高。”
(《石家庄日报》2009年6月9日头版头条)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理论(5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新闻道德
【分析】超纲题,属于中传709新闻学基础的大纲内容。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特征分点论述→分类。
答:新闻道德又称新闻伦理或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它一般通过“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约”、“记者信条”、“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形式加以表述。新闻道德的本质特征有三方面:①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通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都最终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②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③新闻事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现有的新闻道德基本分为西方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西方新闻职业道德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伦理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资产阶级新闻实践的总结,概括出来的有关新闻从业人员履行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崭新的新闻道德,是在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2.新闻批评
【分析】超纲题,属于中传709新闻学基础的大纲内容。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特征。
答:新闻批评是指通过新闻媒介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批评。新闻批评所监督的内容,其广泛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它把批评的内容公开诉诸社会公众,这样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关心、同情,或愤怒、谴责,因而具有不可阻挡的巨大社会冲击力。新闻批评以事实报道为基本手段,以严密跟踪为操作方式,从而形成这种舆论监督形式在真实性和持续性上的独特优势。新闻批评具有开放的、自由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让参与者自由地、充分地发表意见。新闻批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分析】基础题,属于学硕反复考的内容。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分点论述。
答: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特征之一,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是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的统一,是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是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具体包括:
(1)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做到事实的完全真实。
忠实地、客观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而不应“根据希望描写事实”,这又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①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真实无误。事实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它的存在又各具不同的状态。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均须准确无误;事实中所涉及的数字、数量、引用材料(诸如引文、日记、书信等)必须丝毫不差;一切细节描写,也必须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②新闻报道概括的事实必须真实。新闻报道中既有具体的事实,也有概括的事实。具体事实要确凿无误,概括的事实也应完全真实,要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如果说对具体事实要求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合理想象”,也不搞“基本真实”,还比较容易做到的话,那么相对说来,做到概括事实的准确无误就要复杂得多。它要求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而后客观地在新闻中对其加以“还原”。这种“还原”,既涉及记者本人的态度,还涉及他的认识水平甚至语言表达能力。
(2)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每条新闻的事实必须真实无误,这仅仅是新闻真实性的一个方面,是对新闻真实最起码的要求;另一方面,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报道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全面,是指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待新闻事实,而是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把握事实。
单篇报道的真实,是整个新闻报道真实的基础,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做到全面地、总体地把握宏观意义上的真实,才能真正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全貌作出真实的反映,否则就很容易掉进歪曲和片面的陷阱。
(3)深刻地反映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
深刻,就是从全局出发认识新闻事实的意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真实性原则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
如果说,检验一条新闻是否真实、全面,还有比较容易执行的具体标准的话,那么,检验一条新闻是否正确地、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只能是一个抽象的标准。但是抽象的标准还是有可比性和参照物的,这个参照物就是人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本质的认识,对事实的联系和事实总体的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人们公认的,也是相对稳定的。
(4)精彩地报道事实。
新闻通过选择典型的材料,以语言为媒介,报道事实的真相。报道时,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和简练。
①准确,就是语言要切合被表现的对象,做到无懈可击。一篇新闻作品,语言是否准确,常常同新闻事实是否真实、可信直接联系在一起。优秀的新闻作品的语言首先应该是准确地陈述事实,准确地表达这一事实的含义。
②鲜明,就是旗帜鲜明,态度明确,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不含含糊糊、吞吞吐吐。我们的新闻事业每天都在报道着各种事件,评说着各种是非,如果没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就无法引导舆沦。而勇于坚持真理,旗帜鲜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正是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③生动,就是具体形象,富于感染力。大凡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注意使用语言的形象性,而且更加注意所陈述的整个事件清晰、具体、真实,描摹现场的人和事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生动活泼、富于情趣,丝毫不刻板单调。
④简练,就是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新闻的内容选材要典型,语言文字要很简洁,不因废话连篇或舞文弄墨而以词害意。当然,简练并不等于短,更不能简单地说新闻写得越短越好,而是要“量体裁衣”。我们的要求应该是该长则长,能短则短,尽量用短小的篇幅表述丰富的内容,尽量写得精粹、简练。
2.简述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
【分析】基础题,属于学硕反复考的内容。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分点论述实质→评价。
答:17世纪初中期,近代报刊在欧洲普遍出现,出版自由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随之而生。英国人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也是第一次提出新闻自由的口号。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仍是私有制下的自由,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不管在法律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自由,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必然是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自由,一切威胁到资产阶级统治、威胁到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自由都会受到严厉的限制。
(2)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本质上是资本或金钱的自由,并且愈演愈烈。
人们所共知,要将法律形式上的普遍自由变成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自由,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自由的物质条件和其他条件。“理论上、法律上的出版自由,到了具体的‘自由市场’上,成了只是少数有钱人——大资本家、大财团的特权”,而不再是实际的普遍权利,只成道义上的、应该的普遍权利。
(3)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信息霸权和新闻霸权。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以新的方式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新闻自由秩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系列问题上对内与对外的双重政策与做法,同样表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无视国际新闻自由的正常秩序、无视他国人民的新闻自由权利的现象,也证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虚伪性的一面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4)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评价
①从总体上看,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社会等的必然反映。西方新闻自由实践在促进信息自由流通、监督政府、协调资产阶级内部矛盾、调和社会冲突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在总体上适应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同时必须指出:对西方国家的普通公民来说,他们在法律上拥有新闻自由的权利,但缺乏实施新闻自由权利的手段和条件。以出版自由来说,在西方各国,创办或收购一家媒体,都动辄以上亿美元计算,甚至高达数百亿,除了财团,没有谁有如此巨大的财力。于是,出版自由就沦为资本自由。这是西方新闻自由伪善的一面。
总言之,以上方面为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最为根本的性质,其他特征都依赖于这种性质,但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需铭记。资本主义“虽然没有解决普遍自由的重要物质条件,但它毕竟确立了普遍自由的形式”而且,就现实情况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公民享有的新闻自由范围较大、自由度较高。
三、论述题(20分)
请你结合所掌握的新闻传播学相关知识,谈谈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分析】创新题,从国家领导人讲话出发考查新闻理论。一方面直接考查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掌握,另一方面检测考生对当代新闻宣传的理解。提醒考生对于材料分析要仔细审题,对讲话要逐句阅读。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总领句→分条进行论述分析。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工作和实践为基础,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新闻思想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中,邓小平同志的新闻观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一些论述和观点,对于我们改进当前的新闻工作也有着重大意义。
(1)“报纸要结合实际”是新闻的真实性的必然要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因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这使得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积极调查研究,使得报纸的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是尊重新闻价值的体现。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多需要的功能。新闻价值一般包括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五大要素。强调当代新闻、坚持围绕当下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于接近性的重视,这样贴合百姓日常生活的新闻才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将“当地中心任务”作为重要结合点,是我国报刊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党性,概括来说,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表现。这是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宣传的最显著的标志。我们说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对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的、形象的和科学的表达。它的主要内容是:公开声明自己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实事求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真诚地和人民同呼吸,共甘苦,齐爱憎,正确地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宣传纪律。
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宣传真理,宣传现实生活中进步的、光明的、先进的、积极的东西,揭露和批评反动的、黑暗的、落后的、消极的东西。必须准确地、坚持不懈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新闻报道必须注重社会效果,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中,决不允许发表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主张,决不允许发表诋毁、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报道和言论,决不允许散布错误舆论、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决不允许利用精神鸦片毒害人们的灵魂。不能因为新闻报道的失误影响社会的稳定。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新闻的党性同新闻的人民性,两者是统一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党是人民利益的最集中的代表者。因此,党的耳目喉舌当然是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工作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
(4)“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肯定了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方法,这也要求报纸要及时根据党的政策和社情民意调整策略,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舆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导向作用。人们常说,报纸是“射程最远的大炮”。特别是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导向作用,既是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稳定社会大局的需要。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对此我们必须有新的足够的认识。
新闻报道只有坚持以正面为主的方针,才能正确地、充分地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大局的稳定和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党的方针政策是人民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新闻引导社会舆论,要坚持用党的政策主张引导群众,把党的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全面地准确地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到不偏颇倾斜,始终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由于宣传不当影响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对于在小范围内进行的试验,宣传上要取谨慎态度,不允许公开宣传与现行政策相抵触的东西,防止造成干部、群众的思想混乱。
新闻引导社会舆论,要注意防止片面性。新闻宣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在具体掌握上要防止“刮风”。当我们宣传某项工作时,要讲清具体情况、政策界限;当我们表扬先进人物、先进经验时,要讲清不同的条件,留有余地;当提倡某种做法、形式时,不要贬低另一种可行的做法、形式;在强调宣传这一面时,对允许存在的另一面也要作适当报道;当社会舆论过分集中在某些“热点”问题时,要注意适当分流。解决好这个问题,要靠记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更要靠总编辑掌握全局,统筹安排。
新闻历史(5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记《大公报》
【分析】基础题,学硕反复考查过。提醒考生先对名词作一句话评价,再解释。尤其对于年度跨度大的媒体要进行分阶段论述。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分阶段解释。
答:《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方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拓展】《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由英敛之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拥护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的报纸。
(2)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成为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
(3)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方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4)第四阶段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癸丑报灾
【分析】基础题。先对名词作一句话评价,再解释。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解释。
答: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
3.英国广播公司
【分析】超纲题。建议学生在掌握好440大纲后,再将709大纲知识点一网打尽。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特征解释。
答:英国广播公司,英文简称BBC,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成立于1922年10月18日,1926年被英国政府收购,1927年获皇家特许状,由理事会负责公司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赋予的一项特权:收取电视许可费,节目不播发任何商业广告。这些措施使英国广播公司在经济上不受政府和广告商的操纵,能够独立运作,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场,建立公信力。英国广播公司的巨大声誉还来自它对英国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历史教育等不遗余力的介绍和推广上,但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也一直是困扰英国广播公司的难题。2006年3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份有关英国广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白皮书,首次肯定“娱乐”对这个一向以新闻事实节目著称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英国广播公司一直处于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前沿,“超越广播”是其新媒体战略的核心。如今,英国广播公司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队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萨维尔因性丑闻被调查,无果而终。2012年10月24日,英国媒体称除了萨维尔,BBC内部还有多人卷入儿童性侵犯案件。2012年11月10日,BBC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因不实报道宣布辞职,13日,新闻总监海伦·博登及其副手史蒂夫·米奇尔被暂停其编辑工作,BBC继性丑闻之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路透社创办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分析】基础知识的拓展内容。这属于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之后的自我总结,既考查了新闻史知识点,又考查了提练和总结。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回顾各阶段特征并总结→分点论述原因。
答: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于1851年由英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办,初期业务艰难,1858年后取得认同;1915年该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10月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自己的合作通讯事业。路透社的业务主要分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1)重视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业务。它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并常以富有实效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体早两天报道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路透社的声誉和影响。
(2)多年来,路透社在采集编辑新闻稿件时已基本形成了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报道风格。
(3)重视经济信息服务和其他经济业务。目前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信息的最大供应者,现在他还经营着多种经济业务,经纪业务方面所获得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4)重视技术,不断改进传播手段。为保证自己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路透社在它创办早期就已使用过火车信鸽等手段沟通信息,其后又较早地利用电报线路来传递信息。目前他的全部业务都是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每年还要拿出全年收入百分之四点五左右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安装新设备。
(5)适应时代,积极调整也是路透社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他在20世纪前半期经历一系列经营权的混乱变更后,有家族控制的独资改组为股份公司。二战后,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和新西兰报联社也先后参股,使得它发展成为一个跨国的国际性通讯社。
(6)改变了过去对于网络的保守的态度,通过网络提供各种互联网设计的服务。
(7)一百六十年来,英国国内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动荡,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也算稳定,这使得路透社的发展基本没有受到政局的影响,不像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因政局的动荡而瓦解,而且一如既往的得以发展,这也是路透社能持续发展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2.简述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分析】基础题。这属于大纲的一列标题。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分好大点和小点。
答:19世纪90年代中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变法维新运动席卷中国。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国人办报活动的高潮。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成为维新派办报的代表人物。其中《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新报》和《湘报》影响最大。
①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认为报纸书刊有强烈的政治性,是维新派思想的载体和传播的工具,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梁启超在上海《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
②对报刊的功能与作用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梁启超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严复也指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谭嗣同在《湘报后叙》阐述的办报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报纸要“求新”,成为“助新之具”;二是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
③将报刊视为开启国民爱国思想的启蒙。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王韬在《循环日报》中指出:“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康有为发表的《开设报馆议》一文,阐述了报纸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即“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梁启超也认为“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④创新报刊内容形式。王韬首创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梁启超还一度开创了“时务文体”。
⑤开创了新的办报形式。维新派从“开民智”、“育人才”的总体思想出发,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例如,湖南的南学会、时务学堂和《湘学新报》上海的女学会、女学堂和《女学报》等。在这种三位一体的组织里,报刊的编辑同时又是学会的骨干和学堂的教师,学会(或书局)为报刊的出版和学堂的开办提供各种条件,学堂为报刊、学会培养和输送人才。这种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在康、梁流亡海外期间也长期袭用。
⑥梁启超的办报主张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报馆的“两大天职”说。“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b.提出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即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
“宗旨定而高”。办一张报纸,应该“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
“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荟萃“全世界之知识”,但在刊登时必须严格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
“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道要讲求时效,有时报馆要不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但报道要力求准确,错了要公开纠正。
c.健全舆论的主张。梁启超系统阐述了什么叫舆论、舆论的形成、力量、种类、舆论与报纸的关系以及报刊怎样才能造成健全舆论等问题。他认为舆论是一种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之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健全舆论,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故作偏至之论。
d.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的方法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要“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使读者猛省。
三、论述题(15分)
论述范长江1935—1937年间西北采访的经过、成果及其意义。
【分析】基础题。但是需要论述的方面有三点,包括经过、成果和意义,提醒考生审题谨慎,不要疏漏。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经过和成果→评价和意义。
答: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范长江的西北采访活动
1935年5月1日起,他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离津南下,经烟台、青岛到上海,再沿长江西行,赴重庆、成都,沿途写“旅行通信”,5月10日起在该报发表。7月14日,范长江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至1936年6月结束,历时10个月,西至敦煌,北抵包头,实地考查了四川、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的许多地方,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多方面情况和民情风俗。他写的这些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1936年8月出版,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痹症,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36年8月至12月,范长江又赴内蒙古、绥远等地采访,写了多篇通讯。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冒险从绥远前线取道宁夏、甘肃,于1937年2月2日到达西安。4日,见到周恩来,5日周恩来同他长谈,6日由博古、罗瑞卿陪同乘车至延安。9日晚间毛泽东同他长谈,向他详细介绍了十年内战的经过,解释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范长江到达上海的第二天,上海《大公报》发表他写的时事述评专文《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国统区引起巨大震动。随后写了《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多篇通讯。毛泽东于3月29日写信给范长江说:“你的文章我们都看过了,深致谢意!”
(2)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①《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数月内连印7次。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真实反映西北地区情况和长征的行踪及影响。
②范长江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这些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中有些已成为传世名篇。
新闻业务(5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系列报道
【分析】超纲题。建议学生在掌握好440大纲后,再将709大纲知识点一网打尽。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解释。
答:系列报道是指对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或一个重大问题的几个侧面,分为若干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篇章加以报道的形式。选好主题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关键,它不仅要统帅所有的材料,还要统帅各个独立篇章的中心思想,使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占有大量材料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基础。安排系列顺序时应注意各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其强势。系列报道不仅仅简单报告事件的现状、变动和结果,而且还需透过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种有较强指导性的报道形式。
2.新闻性谈话节目
【分析】超纲题。建议学生在掌握好440大纲后,再将709大纲知识点一网打尽。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解释。
答:新闻性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与见解。谈话节目的特点在于:通过各抒己见的谈话,传播观点与见解,反映当代人的心态、观念。谈话节目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共同完成,因此,谈话节目成功的很重要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和主持人现场的驾驭能力。
二、问答题(15分)
在我国,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具备哪些基本品质?
【分析】拓展题。大纲中没有明确标题,蕴含在新闻业务的各项知识的掌握之中。提醒考生培养起观察和积累能力,并提高总结能力。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下定义→分点论述。
答:(1)广播电视节目的含义。
广播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广播电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结构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2)优秀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品质
①舆论导向正确,符合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富有时代特色;广播电视媒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而且传播迅速及时,深受群众欢迎,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媒介能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真理之声、正义之声,能不能正确传达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
当然,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不要舆论监督,而是要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质量。正确的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介审时度势,采用恰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将某些社会矛盾、问题、现象揭示出来。
②题材重要,主题鲜明,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在新闻价值中,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人们天生就对重要的事件和人物感兴趣。抓好一个重大选题,要从多侧面、多角度选材,要多工种、多环节配合,使其具有相应的表现手段,具有深刻的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
③内容真实,细节准确,现象与本质相统一;这是新闻真实性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中的事实不仅要准确,而且要全面客观,要符合事物的总体面貌。
④信息含量丰富,内涵深刻,能给人以较多的思考和启迪。新闻作品应当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这是受众的普遍要求。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有才能的记者往往能比其他记者采集到有关这个事件的多种信息。例如,报道国际贸易谈判,有的记者只报道当事双方何时何地举行了有关某项争端的谈判的信息,而有的记者却不限于此,还提供了争议焦点,哪些问题取得进展或达成协议,哪些问题还在讨价还价的信息等。
⑤作品应有较强的时效性,并且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时效性是指从事件发生到新闻发布之间的时间差。时宜性是指新闻报道在考虑时效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发布的时机,即选择所发布的新闻对社会能产生最佳效果时报道。对于可预见的重大新闻事件,和能作出快速反应的突发事件,只要符合全局利益,就要抢发快发。当时效性与真实性或时宜性相矛盾时,则应舍时效而取真实或时宜。
⑥作品应富于创新意识,体现媒体特色。创新意识在新闻作品中表现在创意新、角度新、形式新、语言新、运用新颖的技术手段等几个方面。但究竟如何创新,不同的新闻媒体也都各有侧重点。文字作品的侧重点是精心打磨语言,广播作品是在音响上作文章,电视则应以形象取胜。应该看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知识水平、审美品位不断提高,新闻工作如果不去创新,陈袭旧有模式,是不会受欢迎的。
三、阅读新闻通讯,并对该作品予以评析。(答案不得少于800字)(25分)
栾城草农敢闹海——听栾城农民种草者说
站在栾城农民的草地上,就像站在绿茵场上,就像置身绿色的海洋。如果此时再吹来一阵清风,或者再冉冉升起一轮朝阳,最好是昨夜曾飘洒过一场毛毛细雨,你能闻到草香,你能看到草尖上的露珠,你能捕捉到忙碌着的农民那心底的微笑和从黑红的脸膛上迸发的光芒。
自1999年河北栾城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试种绿化草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里程。十年磨一剑,当初别别扭扭、忐忑不安种下的小草产业如今茁壮长成大块文章,成为河北省会石家庄一道独特风景,成为新中国农民脱胎换骨的标本。端午时节,记者来到这里,听他们有关种草的心得体会。
“刚种草时,一离了救生圈就呛水”
“刚种草时,一离开救生圈就呛水。”见到西董铺村村民李书贤的时候,他正在地头修路,他放学回家的儿子前来帮工,在绿油油的草地里开着修草机纵横驰骋。他说的那个“救生圈”,既是指政府的优惠政策也是指县里的草业公司。种草的第一年,李书贤地里家里寸步不离技术员,喷灌、灭虫等一招一式都虚心请教。由于悟性好,技术学得快,第二年就把门市部和房产全部抵押上,承包下乡亲们118亩地。“那时候,谁相信种草能旱涝保收呀?如今西董铺村成为种草专业村,村里327户有200多户种草,种粮的收入显然干不过种草的。”
“我们是全国的产粮大县,祖祖辈辈都是斩草除根的好把式。种草是个新鲜玩艺,头一年很多人看西洋景,也有人等着瞧笑话。好在县里率先成立了草业公司,先培训技术员,再培训村干部,教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说这番话的是南柴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连续。这个村今年种了1500亩草,他本人种着86亩草。去年每股分红利25万元,他比喻种草就是掘金,就是开矿办企业。
南李村农民吴玉芳也说自己当初是被赶下水的旱鸭子,第一茬草籽是政府帮着撒下的,前几年的50%、30%都是县乡干部帮助吆喝推销的。和昊玉芳说话间,有一辆挂着山西牌照的36吨半挂车隆隆开来,十几个妇女忙不迭地往车上搬草卷。大腹便便的吴玉芳拿起电子计算器给商户结算。他说今天共卖出6000平方米,每平方米四元,四六两万四。“去年草贵,每平方米下不来6元,高时卖到七八元,一亩地666平方米,亩出产三茬儿,我租着180亩土地,这个账是不难算的。”
吴玉芳与藏富怕富的祖辈截然相反,他主动告诉我们,眼前这片地没有多少,村北还有60亩,村南还有70亩,他给土地转租者的交换条件是“双700”,即夏季700斤小麦,秋季700斤玉米。也有超过这个数的,因人而宜,因地而宜。把土地转租给他的人也有在他这里打工的,挣日工一天30元,帮他拔杂草或开修草机:也有挣计件工资的,每往车上搬一平方米草卷挣2角5分钱。记者看到,一位叫李美英的妇女,除了挣计件工资,就是在吴玉芳的草地里收拾剪下来的嫩草尖一一她喂着25只羊,她的羊是嘴上抹石灰一一白吃。
和吴玉芳相比,吴书训种着10亩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草行情把不准,有时高有时低,不敢大干,他是蛤蟆吃蚊子一一小打小闹型,尽管小打小闹,每年也能收入六七万元。
“风里浪里长见识”
“凡是种草的都有过曲折,都走过麦城。那一年草在地里疯长,都急着销售,孟建国接到客户一个电话就上了青岛,到那里管了人家几顿饭就回来了,连一棵小草也没有卖出去。”
“德州一个客户拿着一万元的汇票给了李书贤,李书贤的家人把汇票当人民币锁进匣子里,等用钱时再取出来,汇票上的钱早不翼而飞了。”
“一个翻译的几句洋话就骗走草业公司33万元”。如今听着这些流着喜泪带着苦涩的诉说,不难想象当初草农闯市场的尴尬。
“经过市场上十年摔打,我们该承受的也承受了,现在都成了种草能手,成了市场主体。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地头上挂着“国庆草坪苗木”大幅招牌的刘固庄的马国庆,正兜着一布袋皮尺给山东的客户丈量草平方,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应答记者的采访。地里的人忙乱得成了一团麻,有开起草机的,有举着铲刀一段一段分割草卷的,有装车的男人一不小心踩了妇女的脚而招致惊叫或嬉骂的。
“我的体会是三年一个周期,去年草价高,今年价格低迷。凡是能坚持下来的都挣钱了,盖了洋楼,买了轿车。种的多挣的多,因为这是个朝阳产业。种赔的也有,但总是少数,我也有赔的年份,在我们这里挣少了就算赔。既要学会种草,更要学会卖草。在十年卖草过程中我也被皮包商骗过几次,把草倒腾走以后就找不见人影了。有些单位和部门用了草以后迟迟不付款,逼着我学会了依法讨债,学会了诉讼打官司。”说完这些话后,老马就坐上小车陪客户吃饭去了,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活脱脱的草皮大亨的背影。
西董铺村李计身种70亩草,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喝酒回来,问他种的什么草。他说美国草,早熟禾系列橄榄球午夜2号;问他从哪里弄来的草籽。他说是从加拿大用编织袋背来的,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逗笑了。“从加拿大到栾城走几天?”有人开始绊他的马腿出他的洋相。“这个你去交通局问张瑞海去,我不给你犯嚼舌。”李计身说的张瑞海是现任县交通局长,当年的草业公司总经理。栾城的第一袋草种就是他从加拿大背着飞到美国,又从美国飞日本,再从日本飞北京,同机请来的还有外国的师傅、翻译。
“风里浪里长见识。”栾城镇农技站站长于学森一句话道出当地农民十年种草的肺腑之言。于学森1999年来到春源草业公司当技术员,2006年调回农技站。之所以离开春源,“当年的徒弟都出息成种草把式了。所以我也光荣下岗了。”
“俺现在光想往深水里游”
“我在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铺草时见过邓亚萍。”“我在北京四环铺草时,正赶上北京市长去视察。”“我去上海虹桥机场铺草的那一年,你的老婆因为你犁了小麦改种草生气回娘家了。”我们来到五里铺的时候,一堆人正在那里吹牛侃大山呢。
“我现在光想往深水里游”发这番感慨的是张还计,他是南柴村人,在五里铺投资租下110亩地。他的经验是,打猎就要打狮子,游泳就要下长江。草越往高级场所铺越金贵。你想想,上海虹桥机场和北京的鸟巢什么地价?但没有勾勾嘴吃不了瓢瓢食,同样种草不同样收入,有同行没同利,这就跟平常侍弄庄稼一样。现年55岁的张还计,现在正学着儿子退下来的课本。
武素英也是南柴村人,因本村没地可租了,也跑到北五里铺租种了100亩地。武素英见到记者的时候,误以为来了买草的,又递名片又问联系方式,捕捉商机的举止落落大方分寸得体。在武素英的地头,围坐了一堆妇女,她们没活儿的时候或做做针线或甩甩扑克,一旦来了拉草的,大家就扑上去争活儿干。前表中村妇女袁英早7点就骑着自行车来这里打工,如果来晚了,只能开剪草车,挣30元。如果抢到抡铲草的大铁铲,就能挣到40元。
杜吉元是栾城春源草业有限公司的四任经理,刚从张家口卖草回来。说到种草,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现在这个产业能够活下来,兴起来,真该给几任县领导敲锣打鼓送金匾。不管是毛书记还是王县长,都是护草使者,都是栾城草皮、栾城草莓的宣传员、推销员。”
“全县目前以种草为生和参与种草的农户达到2238户,其中经营20亩草业以上的农户达到180户;全年围绕草业投入劳力四万五千人,农民草业年收益接近亿元。同时带动了苗木业、运输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崛起,这几年又兴起专门做工程的绿化设计公司,有12支绿化专业队,施工技术也不断改进,有人研制起草机,有人试种彩色草,腐殖草,体现出农民的创造力,栾城草业发育成了真正的市场草、富民草。”
“农民闯市场的风姿俨然与十年前不能同日而语了。当初去上海卖草时回程舍不得坐飞机,施工的农民搭货车周转了一星期才回来。现在出门做工程,该住宾馆住宾馆,该坐飞机坐飞机。栾城草农敢闹海,十年前见水就发怵,现在就嫌市场的海不宽、浪不高。”
(《石家庄日报》2009年6月9日头版头条)
【分析】创新题。对写作的考查从消息走向了通讯,对通讯不采取直接考查,而是间接分析。曾经在学硕中考查过1次,但是也是时隔将近10年。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首先要有一个宏观的看法与评价,再结合具体表现渗透新闻业务知识进行评析。要写出自己的见解,写出自己的判断。
答:该通讯的作者从对农业结构调整认识变化的视角切入报道,通过叙说一个县级市的草民10年中经历农业结构调整的酸甜苦辣,回答“如何促使农村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这一问题。这是一篇少见的以采访中的谈话摘录作为主体的宣传性新闻通讯,结构编织得当,贴近生活。这类通讯的模式值得提倡。
(1)采访深入,细节中见功底
新闻界素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说法。《栾城草农敢闹海》全篇3105字,文中涉及12位有名有姓的受访对象。可以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由采访对象们讲出来的。大量引语的使用,说明了作者采访深入、广泛。从行文中可以看到,作者采用参与式的观察方式,开放式和闭合式提问相结合,与草农聊天,谈种草、管草、卖草。让草农有话可说,轻松自如,有如拉家常。
作者置身于草农侃大山之中,让草农无意中表达出自己这些年来种草、管草、卖草的体会,于是才会有这些独具农民意识的话语记录,这是真实的农民生活,也是真实的农村现状。在建国60周年和改革30周年的节点上,这篇通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若没有作者如此全面的采访和对党的农村政策的了解,通讯是不可能成功的。
(2)适当采用方言,妙趣横生
方言不仅是群众语言,也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北方方言与普通话接近,适当的方言运用到新闻稿件中,稿件就会“悦读”起来。这篇通讯特点之一是方言的运用,文章的话语实在,具有草乡的泥土气息,通过这些话语,一个个草农形象跃然纸上。让草民真正成为通讯主角,经济新闻通讯便不再干巴和没味道,而是很有嚼头。
通讯的编者指出:“文章的引语让人一看就是栾城话,不是别的地方的。”读了通讯,确实如此。如文中的行文“呛水”,“绊他的马腿出他的洋相”,“不给你犯嚼舌”,“没有勾勾嘴吃不了瓢瓢食”等等,方言生动自然地运用到通讯中,朗朗上口,别说本地人,就是外地读者一看也明白,报纸一上手,读者便知。
一般说来,经济通讯不大注重人在其中的思想和活动。这篇通讯的特点之一,是让人贯穿于经济活动中,让他们说话,而且就说当地话,基本能够看懂的北方方言与行文主体的普通话有机糅合,展现时代的脉搏,再现特定形象与现实生活,容易感染和激励读者。
(3)来自生活的大量引语
该通讯采用“剥竹笋”结构,所有材料紧紧围绕主题,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而用引文贯穿各节,是该文的结构特点。这篇通讯的直接引语占文章的三分之一多,全部来自生活。
首先,各部分的小标题均是直接引语,让文字通过引语的方式“动”起来,搭起了全各节行文的骨架。各节之间,也结成了有机的内在联系。文中依次的三个小标题“刚种草时,一离了救生圈就呛水”、“风里浪里长见识”、“俺现在光想往深水里游”,递进地阐述着所确定的主题,展现草农十年来观念的转变,即从不愿种草、政府推着种草,到草业融入市场经济。作者采用草农的这些不经意的话语,避免了模式化的表达,生动地表现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重大主题。
其二,直接引语营造了一种“正在说话”的场景,使读者产生一种近似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在描述事实的时候,引语的使用让读者“有形可感”。如文中“一个翻译的几句洋话就骗走草业公司33万元”,“我在北京四环铺草时,正赶上北京市长去视察”,“我去上海虹桥机场铺草的那一年,你的老婆因为你犁了小麦改种草生气回娘家了”等等,这些引语给人一种“再现的场景”,自然新闻好看了。
(4)平淡之中展现美
这篇通讯不事夸张和渲染,只是淡淡写来,呈献给读者的是一幅幅画面,这就是生活中的真实。例如,“地里的人忙乱得成了一团麻,有开起草机的,有举着铲刀一段一段分割草卷的,有装车的男人一不小心踩了妇女的脚而招致惊叫或嬉骂的”;“和吴玉芳说话间,有一辆挂着山西牌照的36吨半挂车隆隆开来,十几个妇女忙不迭地往车上搬草卷。大腹便便的吴玉芳拿起电子计算器给商户结算”;“在武素英的地头,围坐了一堆妇女,她们没活儿的时候或做做针线或甩甩扑克,一旦来了拉草的,大家就扑上去争活儿干”。
成功的新闻通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善于恰到好处地描写生活中常见的场面,一些情节和细节。这些通讯好像在讲述一个个故事,随着故事的展开,再加上概括的叙述,使读者如见其人其景,不知不觉中被作者所描述的场景吸引和感染。
新闻通讯不同于影视作品,它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动态,所有的内容都要靠语言来描绘,意境的表达也莫不如此。例如该通讯的开头,便给读者一种意境美:“站在栾城农民的草地上,就像站在绿茵场上,就像置身绿色的海洋。如果此时再吹来一阵清风,或者再冉冉升起一轮朝阳,最好是昨夜曾飘洒过一场毛毛细雨,你能闻到草香,你能看到草尖上的露珠,你能捕捉到忙碌着的农民那心底的微笑和从黑红的脸膛上迸发的光芒。”这种意境虽然带有想象的成分,但想象是来自大自然和生活,因而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