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旧中国的改造和社会主文制度的建立(1949年10月~1956年9月)

1.1 复习笔记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国民经济的恢复

1全国大陆的统一  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1)新中国的成立

国体

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五种经济共存。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新社会的开始。

(2)消灭国民党残余

主要是盘踞在中南、西南的白崇禧、余汉谋和胡宗南三个集团。为歼灭残留大陆的国民党军事力量,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了“远距离包围迂回”的作战方针,即不理会敌人的部署,远远超越他,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

过程

a.湘粤作战

1949年10月,解放军分三路直捣湘粤。湘粤作战歼敌10万余人,解放了广东大部地区,为将白崇禧集团歼灭于广西创造了条件。

b.广西战役

1949年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发起广西战役。兵分三路,歼灭白崇禧部主力及余汉谋集团残部17万余人,敌万余人逃入越南。

c.进军大西南

194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大西南进军。整个西南战役共歼敌93万余人,除西藏外,西南全境解放。

结果

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原计划解放台湾的任务,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停止执行。

(3)武装剿匪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败退大陆时的武装残余造成了严重的匪患。人民解放军首先重点清剿匪患最严重的地区,然后实施分区驻剿。最后,结合农村土改,清除隐藏漏网分子,根除匪患。到1952年,大规模剿匪工作结束。

(4)和平解放西藏

过程

a.1950年2月,西藏地方当局派出代表团赴北京谈判,但代表团在4月初抵印度加尔各答后,却长期滞留下来,不来北京。

b.1950年7月24日,前往拉萨劝说西藏地方当局的五世格达活佛至昌都时被扣留,8月22日被害身亡。

c.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昌都战役,歼灭藏军5000余人,打开了进藏门户。

d.代表帝国主义势力的达扎挟持十四世达赖企图出逃印度,引起西藏当局内部的分化。达扎下台,由达赖亲政。

e.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抵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举行谈判。5月21日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f.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意义

西藏的和平解放,实现了全国各地区的统一(除台湾省及沿海一些岛屿外)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5)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在中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不久,人民政府、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相继成立。

在地方,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初解放时一律实行军事管制。在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军管会或人民政府普遍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此作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级形式,并使之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完成的。

过程

a.没收官僚资本

第一,先按原来的系统完整接管下来,实行监督生产,再逐步进行生产改革和民主改革,并对企业进行调整和改组。

第二,1951年,政务院颁布《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子财产的指示》,清理了隐藏在私营企业中的官僚资本股份和其他应没收的财产。

b.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第一,收回海关,统制对外贸易,实行外汇管理。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由政府加以监督和管制。

第二,因美英两国对中国经济采取敌对措施,政务院发布《关于管制美国财产冻结美国存款的命令》、《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并征用了部分其在华企业。

意义

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巩固了人民政权,为稳定物价,同投机资本作斗争,以及恢复国民经济和逐步实行对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2)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

稳定物价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经济秩序十分混乱。突出表现是物价飞涨,投机资本兴风作浪。

人民政权和国营经济采取行政强制手段和市场调控措施,使市场物价回落,沉重打击了投机资本。

统一财经

a.过程

第一,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1950年1月起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亿分。

第二,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召开全国财经会议,后政务院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b.基本内容

第一,统一全国财政收支。各地所收公粮(除地方附加粮外)、税收(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收外)全部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

第二,统一全国物资调度。所有仓库物资统由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统一调度;各地国营贸易机关的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指挥。

第三,统一全国现金管理。外汇牌价与外汇调度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一切军政机关和公营企业的现金,除留若干近期使用外,一律存入国家银行,不得对私人放贷,不得存入私人行庄。

c.意义

短时间内使国家财政收支接近平衡,物价趋于稳定,通货膨胀被制止,标志着国营经济取得了在市场上的领导权和国家财经情况的开始好转。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任务的提出

(1)背景

新解放的城市发生了生产缩减,商品滞销,劳资纠纷增多,失业人口增加,私人工商业者惶恐不安等现象。其原因在于:

a.新解放区土改尚未完成,农业生产不能迅速发展,农村购买力较低;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与国防开支还很大。

b.各种经济成分之间及各经济部门内部的关系还未理顺,存在着严重脱节和无政府状态。

c.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改组,经济上的虚假繁荣消失,私营工商业不适应新社会人民的需要,陷入经营困境。

一部分工人产生不满情绪,许多资本家经营消极,惶惶不安,影响了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

(2)目的

全面分析建国初期的形势,确定党和国家在这个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3)时间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4)内容

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三年内的中心任务及三个基本条件和八项工作。

a.中心任务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三个基本条件

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c.八项工作

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巩固财经工作的统一和物价的稳定,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军队部分复员和行政系统整编;旧有教育文化事业的改革;救济失业和救灾;团结民主人士,开好人民代表会议;肃清各类反革命分子;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

刘少奇、陈云、周恩来、聂荣臻分别就土改、财经、外交与统战、军事等问题做了报告。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

(5)意义

七届三中全会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路线。

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4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和全国抗美援朝运动

(1)起因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应朝鲜请求,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

(2)抗美援朝战争的两个阶段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朝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收复平壤等地,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

1951年7月10日,美国与朝、中代表在开城和谈,朝鲜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阶段。1953年7月27日,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3)国内人民的抗美援朝活动

表现

a.工农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b.组建抗美援朝总会,组织捐款捐物和慰问活动。

c.受美国津贴文教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决心割断同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系,坚持自办。

意义

a.清除了一部分人长期以来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抗美援朝运动是一次全国范围的、深入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运动,鼓舞、支持了志愿军的浴血奋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社会民主改革的进行。

(4)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的独立,保卫了世界和平和中国的安全。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斗争

(1)土地改革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随后政务院公布《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土地改革运动分三批在新解放区开展。1953年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步骤

土地改革大体分为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步骤。

总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新特征

a.这次土改是在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和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条件下进行的。

b.采取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是这次土改同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的最显著的区别。

意义

a.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使农民从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巩固了工农联盟。

b.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镇压反革命

原因

a.建国之初,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活动十分猖獗,严重威胁着新生政权。

b.一段时间内,国家专政机关对反革命分子的活动打击不力,片面强调“宽大”,助长了反革命分子的嚣张气焰,引起群众不满。

过程

a.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两镇压反革命运动。

b.1951年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反革命案件的原则和方法,镇压反革命运动有了法律武器和量刑标准。

c.1951年10月,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

意义

a.镇反运动基本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平息了匪患。

b.社会秩序出现了空前安定的局面。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了民主改革的顺利进行。

(3)清除旧社会遗恶毒习

建国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地还普遍开展了禁止贩毒吸毒、取缔卖淫嫖娼和聚众赌博等旧社会遗毒恶习的斗争。

6工商业的调整  “三反”“五反”运动

(1)工商业的调整

基本环节

a.调整公私关系,即调整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核心)

b.调整劳资关系,遵循确认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发展生产、以协商方法解决劳资纠纷三条原则调整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c.调整产销关系,即公私代表根据销定产的原则,协商制定产销计划,合理分配生产任务,逐步克服私营企业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使产销趋于平衡。

意义

a.私营工商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加强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2)“三反”“五反”运动

背景

a.不法资本家向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进行“糖衣炮弹”进攻。

b.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出现并滋长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

过程

a.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惩治贪污条例》。

b.1952年1月26日,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

意义

a.纯洁了国家机关,教育了广大干部,提高了党的威信。

b.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建立了工人监督,推进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社会的安定、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7新民主主义文教方针的贯彻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

(1)推行新民主主义文教

学校取消训导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取消“党义”、“公民”、“童子军”等课程,设置了以人生观教育为主的政治课程;大专院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的公共必修课。

1949年底和1950年初,学校中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着手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少年儿童队、学生会及教工组织。

1949年12月底,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次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拟定了创办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实施计划和改进北京师范大学及各地师范学校的意见,决定逐步解决各级学校的课程、教材、师资及出版教育刊物等问题。

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制订了高校的暂行规程、课程改革、领导关系等问题草案,后经政务院批准实行。

1950年9月,教育部决定统一中小学教材,并于12月8日成立了负责统编和出版全国中小学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批准在各省设立民族学校,为少数民族培养中、高级干部。

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互换留学生,赴苏联学习。

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教育主权。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和《登记条例》,接收外国在华所办的文教机构。

建立科学研究机构和科研队伍。中国科学院、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等机构先后成立。

(2)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原因

大多数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无法适应新社会需要的东西,有的人甚至存留着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的残余。

过程

a.“包下来”,通过进革命大学或参加社会民主改革实践,对他们施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知识分子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学习运动。

b.思想改造运动分为思想清理和组织清理两个阶段。开展忠诚老实活动,划清敌我界限。

意义

整个运动至1952年结束。广大知识分子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三大敌人的政治思想影响,提高了爱国主义觉悟,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同时清查出一部分反革命分子,查清了许多人的历史问题。

(3)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

改革学制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我国国民教育系统的新学制。新学制取消原学制中小学6年分初、高两级的分段制,改行5年一贯制。

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1951年下半年,开始了以华北、华东、中南三大区为重点的全国工学院院系调整;1952年7月确定了农业学院院系调整方案。1952年下半年至1953年,各类高校的调整工作全部完成。

(4)批判电影《武训传》

经过

a.1950年12月,电影《武训传》上映,各大报刊纷纷发表文章歌颂武训和《武训传》。

b.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严厉批评了对武训的赞扬,掀起了建国后第一次“学术批判”运动。

评价

这次讨论到后来演变成一次政治批判运动,在文化思想上开了用政治批判解决学术争论的先例。

8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整顿  《毛泽东选集》的出版  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工作的开展

(1)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整顿

背景

a.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成为执政党,历史使命发生变化。

b.中共已经成为具有数百万党员的广泛群众性的政党。

c.党员成分日趋复杂,一部分党员和党的工作中,存在着与党的性质、地位、使命不相适应的问题。

经过

a.1949年11月,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b.1950年3月,向全党印发《斯大林毛泽东论共产党员要善于和非党群众团结合作》的学习材料。

c.4月,做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

d.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以三年的时间对全党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这是建国后的第一次整党。

e.1951年3月至4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刘少奇作了报告和结论,提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问题,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

f.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展开基层组织的整顿,大致分三批完成,至1954年春结束。

步骤

这次整党经历了学习、登记、审查、处理四个步骤。其中,处理时把党员分为四部分人。

a.够条件的。

b.不完全具备条件或有严重毛病的。

c.不够条件的,处理办法是劝其退党。

d.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叛变分子、投机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等。处理办法是清除出党。

意义

a.提高了党员的觉悟,增强了党性,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纯洁了党的组织。

b.党组织的壮大,党员素质的提高,为党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2)《毛泽东选集》的出版

原因

党和国家一切事业的成败,取决于全党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取决于能否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毛泽东著作是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

时间

1951年10月,1952年4月,1953年4月,1960年先后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四卷。

内容

第一卷收入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三卷收入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四卷收入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

意义

《毛泽东选集》的出版,提供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教材。

(3)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工作的开展

在新民主主义建设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了团结、组织与教育人民的作用。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工人统一的群众性组织。

a.1949年开始加紧进行组建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的工作。

b.1950年6月29日,公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鼓舞了广大职工的政治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a.1952年8月25日至9月4日,召开一届三中全会,选举胡耀邦等9人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b.1953年6月,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团结全国青年在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列中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和新团章。

c.1957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a.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月30日公布施行。

b.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确定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和作用。

9外交工作的开展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外交工作的开展

1949年10月1日,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送达各国政府,申明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继苏联之后,不少国家在1949年、1950年相继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美国支持国民党、破坏新生政权的对华政策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

1949年11月15日,周恩来外长致电联合国大会,要求驱除蒋介石集团的代表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的合法席位。

1950年,在联大安理会上,中国代表作了控诉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发言,以及支持苏联代表维辛斯基控诉美国侵略中国的发言。

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

(2)中苏的外交往来

经过

a.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

b.2月14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内容

a.缔约国双方保证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b.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者日本同盟国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c.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意义

中苏条约和协定的签订,体现了中苏两国团结和反对侵略的共同立场,对新中国的安全和建设,对世界、特别是对远东的和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10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1)农业生产的恢复

领导农民进行土改、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号召农民开展爱国丰产运动。

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并在生产技术、财政经济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农业总产值、单位面积产量以及人均农产品产量都有所增加。

(2)工业的恢复

工业总产值增加。

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工业结构发生变化,国营经济比重增加。

(3)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

修复旧中国遭战争破坏的铁路。

修建来睦(广西来宾至睦南关)、天兰(甘肃天水至兰州)、成渝(四川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

公路通车里程、民用航空线、内河航运里程增加。

邮电局、邮电业务总量增加了一倍。

(4)国内外贸易

国内贸易

基本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领导、以合作商业为助手、联系城乡小商贩的贸易网。

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值增加,商品构成发生变化,进口商品以生产资料为主,出口商品多为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

(4)文教事业

全国中、小学都有所增加,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增幅较大。

我国的卫生、科研、新闻、出版、电影、广播及群众文化活动都有较大发展。

(5)人民生活水平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的物质生活逐年提高,表现在城市失业人数减少;人民收入增加;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等。

(6)制定长远规划

1949年,编制了东北建设计划。

1950年,中央财委试编了1950年国民经济计划概要。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设想,开始参照苏联经验编制国家的五年计划草案。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

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  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定

(1)过渡时期总路线

背景

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中共中央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提出

a.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利用、限制、改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问题(未定稿)》,毛泽东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

b.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对总路线作了完整的表述。

c.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随后载入宪法之中,成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内容

a.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中间时期。

b.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翼)。

c.“一化”与“三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解放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时间

1955年7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e.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3)统购统销政策

目的

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解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的最重要物资的供求矛盾。

内容

国家对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定量配给,制定收购、供应计划。

意义

对保障城乡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稳定市场物价,促进三大改造,起了积极作用。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准备

a.大陆的统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

b.普遍召开了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积累了民主生活的经验。

c.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对部分省市建制进行调整,加强了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实了省市级领导。

时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内容

a.9月20日,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周恩来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建国五年来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任务。

c.通过了人大、国务院、法院、检察院等政府机构的组织法。

d.大会选举和决定了根据宪法设立的新的国家机构的领导人。

意义

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第一部反映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制定的。

内容

a.总结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斗争,特别是建国后五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b.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c.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规定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e.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及应尽的义务。

f.规定了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g.规定了我国国家机构体系。

意义

a.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使我国有了立国的总章程,有了根本大法,标志着我国的政权建设、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为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b.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把过去革命的成果和今后应走的道路,即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这两条原则肯定下来,这就给全国人民指出了一条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

c.宪法的颁布提高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共产党内反对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

建国初期,权利仍在调整之中。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的高岗和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饶漱石,企图利用这个机会分裂党、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

(1)过程

1953年6月至8月,在全国财经会议期间,高岗把1953年以来财经工作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说成是路线错误,攻击薄一波和刘少奇。随后,与饶漱石合作,开始逐步夺权。

1953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建议起草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954年,中国共产党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开始反对高岗。

1954年8月,高岗自杀身亡。1955年1月,饶漱石也被正式逮捕。

1955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决议》、《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和《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开除高、饶的党籍,撤销他们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2)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揭露和粉碎高、饶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中,取得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4对外关系的新发展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虽然各国提出了公平合理的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案,但由于美国的阻挠,没能达成任何协议。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7月21日,会议达成恢复印支和平的协议。印支战争停止,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中国代表团对此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显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经过

a.1953年12月,周恩来在同印度代表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6月下旬,周恩来访问印、缅两国,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也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

内容

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助;和平共处。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亚非会议

举办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万隆举行了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五国发起的亚非会议。

内容

a.针对亚非国家的关系问题,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杰出贡献。

b.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反殖民主义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协议,并通过《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意义

此次会议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国家自己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的会议。

(4)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往来

苏联

a.两国高层进行国事访问,发表了针对国际关系和逐步对日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宣言。

b.苏联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军,指导并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

朝鲜

金日成访华,中国无条件援助朝鲜大批物资。

越南

胡志明访华,中国无条件援助越南大批物资,派遣技术人员帮助越南进行经济建设。

(5)中美关系

1954年12月2日,美国和台湾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企图使美国武装侵占台湾的行为合法化,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12月8日,我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反对美蒋条约。

1955年,虽然中美两方多次举行大使级会谈,但两国关系没有根本性变化。

5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  肃反斗争

(1)思想文化领域的批评运动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观点的批判

a.经过

第一,1954年第9期《文史哲》和同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先后发表李希凡、蓝翎合写的文章,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观点提出批评。

第二,毛泽东写信对李、蓝的文字给以高度评价,批评了俞平伯的观点,掀起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评高潮。

第三,从1954年10月下旬开始,首都和全国各地报刊都以大量篇幅登载批判文章,部分学术会议和团体也展开了批判斗争。

b.评价

第一,伤害了被批判者本人,不利于整个学术和艺术的发展。

第二,批判期间也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的文章。

对胡适思想的批判

a.1954年12月初,中国科学院和作协主席团召开批判胡适思想的讨论会,并成立“胡适思想批判讨论工作委员会”。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胡适思想的批判。

b.批判的角度从政治人手,批判的内容涉及胡适的政治活动、政治思想和他在各个学术领域的观点。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a.经过

第一,1954年7月,胡风向中共中央递交了关于文艺问题的意见书,其中对林默涵、何其芳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第二,1955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宣部《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不久展开对胡风文艺思想全面的彻底的批判。

第三,1955年5月,对胡风的批判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由理论批判转向政治斗争。毛泽东根据《人民日报》发表的三批“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把胡风和同他有牵连的人定性为“反革命集团”。

b.结果

这场斗争共触及2100多人,逮捕92人,正式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的78人,骨干分子23人。胡风被判处徒刑14年。这是一桩严重的冤案错案。

(2)肃反运动

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发展,反革命活动又有所抬头。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安全,必须同反革命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进行坚决的斗争。

时间

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展开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后,肃反斗争在全国分批展开。

方针

提高警惕,肃清一切特务分子;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方法

实行群众路线和专门工作相结合,既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又进行大量内查外调的方法。

意义

肃反斗争使人民民主专政得到进一步巩固,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事业提供了更安定的社会环境。

6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1)农业

改造的经过

a.1951年4月,山西省委建议提高农村互助组织,毛泽东表示支持,并倡议召开互助合作会议,起草关于互助合作问题的文件。

b.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规定了劳动互助的性质、形式、原则和发展方针。

c.至1952年底,全国加入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已占农户总数的40%,形式主要是临时的和常年的互助组,局部地区发生急躁冒进倾向。

d.4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毛泽东也发表谈话,批评冒进倾向。

e.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规定党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f.农村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1955年,部分地区再次出现冒进倾向,党农关系呈紧张态势,党内就合作化的速度问题出现分歧。

g.195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随后几次修改运动计划,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至1958年基本完成。

改造的方式——互助合作

a.性质

互助合作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劳动,其发展前途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b.形式

一是临时性、季节性的劳动互助;二是常年互助组;三是以土地入股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c.原则与方针

严格执行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根据可能的条件而稳步前进的方针”。

改造的意义

a.实现了土地公有,避免了两极分化。解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小农经济的矛盾,巩固了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

b.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改善农民生活,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

经过

a.1953年11月至12月,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召开,部署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朱德在会上作《把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讲话。

b.1955年12月,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召开,确定在“一五”计划期间基本上完成全国手工业合作化的任务。

c.1956年春,出现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d.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方针

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组织形式

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改造的影响

a.问题

手工业合作化后期,发展过快、合并过多、统一计算盈亏等不利于手工业发展,致使某些手工业产品质量下降、品种减少,过多地合并某些服务行业使人民生活不便。

b.成就

总的来说,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取得了重要经验。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的经过

a.1953年2月,毛泽东提到“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5月,统战部向中央送交的《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报告。

b.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业的方针。

c.1955年11月,全国工商联召开执委会议,通过《告全国工商界书》,号召工商业者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d.11月,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会议召开,陈云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报告,通过《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确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争取基本过渡到国有化。

e.1956年初,全国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f.至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基本纳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轨道。

改造的方式

a.采取和平改造的方式

通过多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b.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形式。

第一,初级形式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第二,高级形式是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

实施的阶段

a.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b.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四马分肥”,分配企业利润时,国家税收、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红利大体各为四分之一。

c.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和平赎买能够实现的原因

a.在阶级力量对比上,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占有绝对优势。

b.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始终具有进步性的一面及其同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联盟关系,使“和平赎买”有了内在可能性。

c.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了正确的政策。

评价

a.在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造成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安排、使用不很适当,使他们不能发挥所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b.在企业改组中,合并过多,统一计算盈亏单位太大,造成产品单调,经营特点丧失,质量下降。

c.服务行业、商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d.把大量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卷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e.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胜利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一个历史性胜利。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

1956年,我国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及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许多重要指标也都提前一年完成了。

原因

a.“一五”期间,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并及时纠正了冒进倾向。

b.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和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投入国家建设。

c.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对我国的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援助。

表现

a.基本建设方面,投资增加,重工业得到显著发展,地质勘探工作有很大发展。

b.工农业生产方面,总产值迅速增长。

c.交通运输方面,建成宝成、鹰厦、集二铁路及武汉长江大桥,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航运、空运有所增加。

d.商业方面,物价基本稳定,商贸快速发展。

e.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所提高。

(2)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即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大统一小自由、大集中小分散原则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计划体制

a.形成了由国家计委、中央各部计划司、各省市自治区和县级计委、地方各级计划处(科)、企业单位计划科(股)所组成的自上而下的计划机构体系。

b.对国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实行直接计划,由国家下达指令性指标。

c.对农业、手工业、私营企业,实行间接计划,主要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立法、经济合同等手段,把它们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计划。

财政体制

a.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奠定了中央集权型的财政体制的基础。

b.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制度,分为中央、省(市、自治区)、县(市)三级财政,由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但绝大部分资金集中在中央。

工业管理体制

主要工业企业收归中央各部直接管理,形成以“条条”为主的企业管理体制;实行由中央统一分配生产资料的物资管理体制。

商业流通体制

a.国营商业由建国初期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改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

b.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商业和个体商业也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渠道的商业流通体制。

c.对外贸易,始终实行国家统制政策,进出口业务均由国家所设外贸公司负责。

劳动工资体制

a.劳动管理方面,统一分配逐渐代替自行就业、自谋出路。

b.工资管理方面,1954年着手实行全国工资制度的统一。

评价

a.在当时物资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有利于集中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

b.国家包揽过多、统得过死,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其弊端就愈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