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4427字
- 2020-11-18 20:21:43
2014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
科目代码:807
新闻学部分(9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
1.公共媒体就是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属性的机构,如人民日报、央视。
2.媒介融合就是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内容资源的共享。
二、观点(每题10分)
1.新闻报道与公共利益。
材料
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应该以严肃的内容,舆论监督商业机构和政府为主要内容,尽管收视率不高;一种观点认为,高收视率和发行率的新闻媒体比低收视率的更能满足公众的公共利益。
2.隐性采访与新闻道德。
材料
一种观点是,隐性采访更能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也更能伸张正义,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一种观点认为,隐形采访是欺骗行为,手段不正当目的也就是不正当的。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新闻价值是个有关关系的概念,正如食物的特点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新闻价值也要能满足主体的需要。评述当今社会中新闻价值的表现。
2.论述新闻的客观性和其专业化的路径。
材料
给了一个关于媒体批评11万人升国旗留下5吨垃圾的不爱国行为的文章。又给出了一段读者的反馈,表示读者的不满,指出是因为设施和各种不便的原因。
传播学部分(6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
1.大众文化已经是过时的说法了,现在的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区别不那么明显,“面向大众的文化”的说法也不够恰当。
2.人们接受信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传播中的不确定性。
二、问答题(20分)
1.媒介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它没有使得全球文化走向多元化,反而变得同质化。
三、论述题(20分)
1.沉默的螺旋就是……论述在新媒体语境下这一理论的新变化特点和趋势。
参考答案
武汉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
科目代码:807
新闻学部分(9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
1.公共媒体就是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属性的机构,如人民日报、央视。
答:(1)公共媒体的含义
公共媒体是指由政府编列预算或公共基金提供资金,所成立、运作的非营利性媒体,这类媒体多半以制作和播放公共政策的讨论、文教艺术或知识性节目为主,目的是提升国民知识水平、促进民众参与政治决策。
(2)公共媒体的特点
①公共性和公益性。公共媒体是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提供公共服务。公共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作为“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这要求传媒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坚持真实和客观原则,不得以虚假内容损害受众利益。媒介受宣传目标和公共性、公益性制约程度较高,主要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
②非营利性。公共媒体多半不播出商业广告,因此运作经费除了来自政府之外,也接受个人或团体捐助,部分国家是向用户收取费用所取得。
(3)公共媒体与政府管理的事业属性媒体之间的异同
①相同点:都具有公共性
《人民日报》是国家党报龙头,中央电视台更是国家声音的集中发出者和国家形象的主要代表者。我国出于党管媒体的大背景下,《人民日报》和央视更是坚持以民为本的指导方针、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具有很强的公共性。
②不同点:独立性与非营利性
一方面,《人民日报》和央视的事业属性媒体受政府和政党的干预和影响较大,独立性受到质疑,而且民间基金的参与性不足,这是与国外的公共媒体存在差距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经营”,媒体需要自负盈亏,我国大众传媒走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注重经营,这与公共媒体的非营利特点也存在着差别。
综上所述,事业媒体具有公共媒体的某些性质,可以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认为公共媒体等于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属性机构。
2.媒介融合就是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内容资源的共享。
答:(1)媒介融合的含义
我国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对于引入“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功不可没。2009年,蔡雯教授与王学文提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
“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2)媒介融合的具体内容
为了更好地厘清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层面:媒介技术的融合、媒介业务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
①媒介技术的融合
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支撑的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所有内涵中最为本质的一点,是媒介融合的本质,它可细分为信息源融合、传输渠道融合、接收终端融合三个方面。
②媒介业务的融合
可细分为以下四方面:业务形态融合(承载着媒介信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多媒体形态,从而使信息内容的叙事性实现融合);业务技能融合;业务战术融合;业务战略融合。
③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指不同媒介在融合、兼并过程中实现的所有权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较大型的传媒集团,充分整合媒介资源,降低媒介运营成本,增强信息传播效益,打造媒介整体与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国内外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有权的融合是媒介主体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内涵中层次最高的。从广义上讲,媒介所有权的融合,既包括传媒领域内部各媒介机构之间的所有权融合,也包括传媒机构通过跨行业、跨领域发展,与其他领域内相关机构形成的所有权融合,如传媒业、电子产业、电信业等领域的所有权融合。
④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
包括规制法律的融合、规制机构的融合、规制行为的融合。
(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四个:①业务形态融合,多媒体日益兴起;②市场融合,产品相互嵌入、多元组合;③载体融合,发行渠道的“合”与接收终端的“分”;④机构融合,更高层次的再分工。
因此,可以看出,媒介融合的内容很宽泛,并非仅限于指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内容资源的共享。
二、观点(每题10分)
1.新闻报道与公共利益。
材料
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应该以严肃的内容,舆论监督商业机构和政府为主要内容,尽管收视率不高;一种观点认为,高收视率和发行率的新闻媒体比低收视率的更能满足公众的公共利益。
答:(1)第一个观点是片面的。媒体的新闻报道的内容类型与媒体的定位和风格密切相关,不能一刀切。
从新闻性质和新闻理论的意义以及新闻与读者关系等方面看,可以将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①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严肃的,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受众在接受这些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硬新闻的特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为人们的决策提供依据;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②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写得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受众的感官刺激的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如社会、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受众在阅读时很快就会产生“即刻效应”。软新闻的特点是:它和人们当前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仅供人们一般了解和消遣之用;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属于延缓性新闻;其公开发表没有时间的紧迫性,耐“压”;讲究写作技巧,必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
综上,硬新闻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依据,故人类必须在硬新闻获得满足后才需要软新闻。以“硬”为绝对主体,适度适时硬中求软,是严肃主流媒体的选择;以“软”取胜,但不唯“软”是从,适时适量增加普通百姓关心的硬新闻,是通俗媒体占领市场的法宝。这样,软硬既分流,又兼用,是特定转型期中国媒介适应特定社会市场经济信息需要的、真正可行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所以,第一个观点略微片面。
(2)第二个观点也是片面的。
该观点有过分渲染新闻娱乐化的倾向,所谓新闻娱乐化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严肃性的政治、法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新闻时,摒弃严肃与深刻,代之以煽情、搞笑或刺激的方式,将严肃新闻庸俗化、浅薄化甚至低劣化,而追求猎奇或感官刺激。其实质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其总体特征是,使受众在接受新闻时只关注眼前际遇感受,满足离奇与感官刺激。其表现主要有:
①节目内容上,减少严肃新闻,以软新闻为主,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娱乐价值,使政治新闻节目娱乐化、社会新闻煽情化。
②取材范围上,关注的热点从国际政要的严肃新闻转向街谈巷议的软新闻,注重用平民化的视角和大众化的视角去报道新闻。
③表达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标题猎奇猎艳。
④节目包装上,多采取主持人明星化的策略,主持人风格偏激、另类,崇尚戏说和调侃的方式,非常注重现场感的营造。
新闻娱乐化的正面影响主要有:导致媒介产业的表面繁荣,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新闻更富有趣味性、人情味,更贴近大众,强化了新闻的娱乐消遣功能;传媒商业化、娱乐化运作,促使媒介真正树立起受众的观念,受众从中能获得娱乐化享受的感情期待。
综上,人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娱乐化的度:既要做到贴近受众,又不能一味迎合。如果大众媒介能在不违背其公益性和社会责任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娱乐功能,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还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反之,媒介只为经济效益,置社会责任于不顾,迎合受众的低俗化需求,纵然一时的经济效益可观,但长此以往,媒介的公信力、权威性消失殆尽,其生存和发展壮大更无从谈起。
因此,第二个观点不完全正确。
2.隐性采访与新闻道德。
材料
一种观点是,隐性采访更能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也更能伸张正义,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一种观点认为,隐形采访是欺骗行为,手段不正当目的也就是不正当的。
答:(1)隐性采访的定义
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成立条件: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点不言而喻;采访事先未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2)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①舆论监督是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现象、对国家公务员和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机制的重要一环,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
②隐性采访有利于获取正常渠道不能获得的信息,揭露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痛斥违法行为,抒发民意,表达民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隐性采访的使用凸显了新闻媒体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
(3)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①虽然隐性采访在舆论监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伦理的考验。隐性采访涉及隐私权与知晓权的冲突与平衡。隐私权是指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知晓权又称知的权利、知情权、了解权,指公民有权知道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
②知晓权满足知晓欲和好奇心,但信息传播是双向交流的过程,传播活动的顺利完成以平等与尊重为基础,公民在行使自己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时,要以不侵犯他人隐私和人格权为前提,媒体也不能因为要满足受众的知晓权和保证报刊的发行量、节目的收视率而置被访者的感受、隐私和人格于不顾。二者的平衡十分复杂,它是动态的平衡,而非静止的;它是多样的平衡,而非一元化的。
③动态平衡体现为在不同时代场景、文化场景、政治制度、司法解释、伦理观念中,公众对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隐私权的关切度、关心内容及方法与媒体涉入隐私权的深浅都不同。多样的平衡体现为由于涉及政治、法律、文化、社会风俗、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权利配置、力量对比和价值选择,需要在各种利益关系和价值的权衡中做出判断,不能以简单化的方式对待。
④二者平衡有内在原则,即基于人的权益、关系和价值。具体包括:对于公众人物和卷入公共事件的人物的隐私,适用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优先满足公众的知晓权,以保证健全的舆论监督和公共政治生活。对于普通人的隐私,应采取人格权至上的原则,优先保护其隐私权,以保障自由、独立的人格的形成。
⑤在处理日常的传播权和隐私权的冲突问题时,采取“实际的恶意”原则来判断对隐私的侵犯是否成立。所谓“实际的恶意”原则要是指,明知错误仍然发表,或者出于对于事实真相的“贸然不顾”而错误地加以报道,即可判定侵犯新闻隐私权。
综上,如果隐性采访是为了公共利益,如偷拍地沟油黑作坊、卧底贩毒团伙等涉及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事件的时候,可以适当采取隐性采访的形式;但如果为了赚取收视率、发行量而出卖媒体的道德与良心,无下限跟踪偷拍明星私生活,这种隐性采访则不可取。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新闻价值是个有关关系的概念,正如食物的特点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新闻价值也要能满足主体的需要。评述当今社会中新闻价值的表现。
答:(1)新闻价值的定义
新闻价值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无限的事实和有限的传播的矛盾;新闻工作者的选择标准与广大受众需要之间的矛盾;19世纪30年代美国政党报刊的衰落,以及便士报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新闻价值理念的产生。
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大致有三种说法:
①素质说
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大小,因而新闻价值与记者评判新闻事实的标准无关。素质说强调新闻价值来源于客观事实,强调新闻价值的客观性,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它明显忽视了体现在新闻事实之中的记者、受众的社会实践,忽视组成新闻价值概念的另外两个有机的内涵——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价值的实现。以“素质说”解释新闻价值概念,明显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从语义表达的逻辑关系看,“素质”与“价值”不相关,“素质”不是“价值”的属概念。
②标准说
新闻价值是记者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这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取向。新闻价值标准说避免了“素质说”将新闻价值当作“自在之物”的缺陷,避免了素质说片面强调客观性,强调记者的新闻价值观。标准说的主观色彩较浓。
首先,与“素质”不是“价值”的属概念一样,“标准”也不是“价值”的属概念。其次,用“标准”作为“价值”的属概念,除了违反了语义上的逻辑规则之外,还反映了“标准说”论者对新闻价值内涵认识上所存在的片面性。最后,它还混淆了新闻对人的价值和人们在追逐新闻过程中的价值追求。
③关系说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的特殊素质对人们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武汉大学的秦志希教授在《全球化新闻的新闻价值判断》中提到,价值是一个有关关系的概念,新闻价值存在于新闻事实客体与人主体所构成的关系之中。
(2)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应该是一个主体间性的概念,是传受双方相互满足各自需求的结果。
①时新性
时新性是指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即时间近,内容新。事情发生的时间越近,新闻价值越高;内容越新(包括最新的情况、最新的问题、最新的经验等),新闻价值也越高。
②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事实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关心的社会意义,包括事实影响人数的多少;事实对人们和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事实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事实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的程度。
③显著性
显著性是指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因而也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显著性也指某些异乎寻常的事实,极好或极坏,这样的事实也会特别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④接近性
事实因在地理上、心理上、利益上与受众十分接近,自然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⑤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事实新奇,为人们所未料及,或富有戏剧性情节、曲折跌宕,或极具人情味,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这类事实对受众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一般而言,奇闻趣事、社会新闻、曲折遭遇、感人事迹等都可归入此类。
(3)当今社会中新闻价值的取向
新闻传播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系统的转型而转型,发生了种种改变,并反过来促进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转型。新闻价值呈现出以下新的表现:
①多元化取向。之前国内的新闻报道是一维性的政治宣传取向,即只从政治利益角度出发,以政治功利性为唯一的取舍标准。进入新时期,新闻报道既注重政治价值、宣传价值,也重视公共信息、文化知识、生活实用等各种价值。
②生活化取向。新闻报道秉承信息化和服务性的宗旨,重点关注人们都涉及的开门七件事,即茶米油盐酱醋茶,写照现实的实际生活,成为大众生活的良师益友和大众文化最灵敏的触角,而不再是之前那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物。
③平民化取向。多元化取向中最明显的一元,是新闻报道价值取向的平民化。新闻报道陆续实现了反应基层的意见,把镜头对准群众,把版面留给读者等实践,新闻报道大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老百姓的生活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
④深度化取向。突出表现为深度报道的不断壮大,千方百计求深,或者抓住重大题材,或者深挖主题,或者在新闻背景中做足文章,成为广大媒体和新闻人的自觉,成为媒体竞争的重头戏和杀手锏,都力求在信息梳理、权威解读、理性阐释、深度分析诸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4)新闻价值取向的异化
新闻的最初目的是消除受众的信息不确定性,满足受众需求。社会中的新闻大多是从此目的出发,比如媒体对于雾霾的长期报道,真实、新鲜、深入、接地气,是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闻价值。
2.论述新闻的客观性和其专业化的路径。
材料
给了一个关于媒体批评11万人升国旗留下5吨垃圾的不爱国行为的文章。又给出了一段读者的反馈,表示读者的不满,指出是因为设施和各种不便的原因。
答:(1)新闻客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从19世纪中叶开始,美国政党报刊开始向商业报刊转变。商业化的媒体以营利为目的,为吸引更多持不同意见或政见的公众购买自己的报刊而不得不采取比较客观的报道方法,主要表现为摒弃报道者自身的立场与观点,仅仅提供客观的事实信息。
②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反对不可知论的观点,认为经过人类的不断努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种观点支撑着新闻报道努力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③传播科技的发展(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支持着客观性理念。这些技术给人一种理念——外部事物可以完全真实地反映出来,包含客观的理念。
④19世纪的西欧,基本实行新闻自由的政策,开放的文化环境迫使记者减少主观性,不得不接受“新闻客观性”这种意识。
(2)客观原则的内涵
①作为新闻精神的客观理念,又称“客观精神”(要求传播主体必须始终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在新闻报道中能够自觉地将对象与自身加以区分;进而要求传播主体在报道新闻时,一定要超越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特别是超越自己的利益需要,将新闻事实的本质反映出来)。
②作为理念,客观性有以下具体内涵:诚实、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不牵扯个人利益;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作为可仰望但完全不可即的目标理念,客观性原则应成为新闻职业的追求,成为评判新闻工作水平的标准。
③作为新闻报道操作规范的客观方法。在操作层面上,客观原则的核心是把事实和意见分开。作为再现新闻事实的方式,客观原则的典型特征是“以一种公正,不含成见的态度报道新闻”,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努力做到公平制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面提供平等的机会。
(3)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①事实要准确
新闻报道应客观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保证报道的事实真实准确,这是坚持客观性原则的基础。
②叙述要准确
事物有各个方面,有正面、反面和侧面,新闻报道应努力将事物的全貌反映出来。特别是涉及有争议的问题时,应该尽量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另外,在处理各类消息的比例时,记者特别是编辑应该注意平衡处理的原则,以免厚此薄彼,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这是正确把握客观性原则的高层次要求。
③态度要公正
新闻报道必须出于公心,不为压力所屈服,不为利益所驱使,不为情绪所左右,坚持站在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地报道和反映事物,这是正确把握客观性原则的关键。应该按照“提供最多的事实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这些“事实材料”最好是指出消息来源,这是把握客观性原则的最基本的策略方法。
(4)新闻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一是客观新闻学,一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新闻专业主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客观性
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同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把关”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选择。
②真实性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不仅仅是做到部分真实或细节真实,而且必须达到整体真实。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失去了真实,客观便无从谈起,独立也就失去了权威性。
③独立性
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所以新闻媒介的运作应该是完全独立的,不应臣服或接受除行业规范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④自由性
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即“知情权”。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基石,西方新闻界也历来以此自诩。在“自由多元”的西方社会,强调新闻自由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和“多元”,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新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没有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就没有新闻的专业化。因此我们先要力求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追求实践新闻的专业化。
传播学部分(6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
1.大众文化已经是过时的说法了,现在的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区别不那么明显,“面向大众的文化”的说法也不够恰当。
答:这种观点基本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大众文化的定义
大众文化,又被称为流行文化。约翰·哈特利说:“大众文化是为普通民主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雷蒙·威廉斯说:“大众文化是广受欢迎,或者众人喜好的文化。”霍克海默与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即“为了满足大量消费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其观众是没有鉴别力的消费者”。总之,大众文化的首要特征是受众面很广,流行度很高,引发的社会关注、社会共鸣和社会接受比高雅文化更突出。
(2)大众文化的特征
理查德·哈密尔顿总结了大众文化的11项特质,进行归类总结,把大众文化的特征总结为四条:流行性、商品性、通俗性、娱乐性。
用《江南style》进行例证:
①流行性。2012年这首歌红遍全球,从西方到东方,从政治人物、明星到普通民众,从年轻人到各个年龄群体,从城市到乡村,普及程度很高,但2013年就不怎么听到这首歌了。体现了流行性的两个层面—普及度高、转瞬即逝。
②商品性。《江南style》为生产者带来大量收入。
③通俗性。《江南style》的内容易于理解和接收,旋律朗朗上口,节奏强进而富有感染力,骑马舞更是便于模仿。
④娱乐性。很多人喜欢《江南style》这首歌是因为它搞笑。有的大众文化产品让人乐不可支,有的则让人泪流满面,但他们多半诉诸浅层感官(《来自星星的你》等剧的热播也有这些特征。
(3)精英文化的含义
精英文化则是限定在一定小群体范围内的文化,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一般认为大众文化直接和大众传媒有直接的关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也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大众文化,而精英文化则不完全受传播媒介的限制。比如在网络这种最为便捷的传播媒介中,一条娱乐新闻和一个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在现在这个时代,两种文化的区别注定了他们拥有各自的受众,而两者中大众文化几乎完全要依赖大众传播媒介,而精英文化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大众传媒。
(4)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①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虽然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两者在产生和发展上都有着很多联系,甚至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吸收借鉴的关系。大众文化也往往有其艺术创造力,具有值得反思的社会价值。例如《江南style》这首歌,其实通过反讽的后现代方式对韩国阶级分化状况进行了再现,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②另外,一个时期的大众文化,可能在下一个时期就变为高雅文化。反之亦然。如天津卫视前段时间播出的戏曲真人秀节目《国色天香》,以旧曲新唱的形式,邀请当红明星将流行歌曲以传统戏曲的表现方式表现出来,很好地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结合了起来。
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大众文化放置在其社会历史情境中进行理解,另一方面要关注大众文化的流通和意义生成。关于前者,法兰克福学派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想资源,关于后者,伯明翰学派也给我们带来富有价值的研究。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态度比较悲观,认为它折射和复制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伯明翰学派则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和受众消费的主动性能够带来意义的重建。
综上,以上观点是基本正确的。
2.人们接受信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传播中的不确定性。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认为,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3)香农认为,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其首要目的是消除受众的信息不确定性。当然,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其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有各自的目的。但是归根结底,消除信息不确定性,满足其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在满足了这个基本需求之后,才可能满足其他的需求。
二、问答题(20分)
1.媒介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它没有使得全球文化走向多元化,反而变得同质化。
答:(1)文化帝国主义的含义
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2)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①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武汉大学单波教授在《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中提到,跨文化传播本身极具文化伦理意味,一方面,它是打破文化的封闭状态、保持文化生命力的方式,另一方面,现实的跨文化传播总是不成功的,充满霸权、曲解、对峙乃至冲突。我们希望全球化能给予人的生命共同体的意愿并促进文化圈的对话,但它常常借助政治、经济的力量,导致霸权流行。
②在罗伯逊看来,全球化不可能全然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挡全球化的浪潮,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可能伸缩和谈判的张力,有时全球化占主导,比如美国的好莱坞、迪士尼动画的不断输出已经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标志,它输出的不单是摄影艺术、动画艺术,更是观念、意识形态,对他国文化造成侵犯和软控制。再比如,韩国不断向中国输入韩剧以及韩星,也起到文化侵略的影响。当然,也有本土化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比如我国及韩国与日本在历史上存在的纠葛,使双方始终有所隔阂。2012年的大规模反日游行、打砸日系产品等,均体现本土化倾向。
③最早对“全球本土化”的研究争议涉及同质化和异质化的问题。其前提为,本土文化总是处于被动吸收,或者偏好于复制一些世界上最强势的公司或国家的文化产品。这就产生了全球化的一种现象,即时空压缩,也就是除了具体的、独特的、有时间性的内容,全球文化趋于纯粹的形式,形成均质化的抽象空间,在这里,所有差异被否定了,只显示出强制与压迫的权利和虚无的消费方式。
④全球和本土是互相建构的关系,这种关系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之中,要克服全球本土化的跨文化悖论,必须把研究视角彻底转移到跨文化传播的情景中来,面对跨文化传播的特定问题:在矛盾、冲突、差异、多元、焦虑等文化交往语境中如何建构和谐的传播?这一问题的动态性、丰富性以及对人性和人心的挑战性,无疑扩展了全球本土化的思维空间和思想张力
三、论述题(20分)
1.沉默的螺旋就是……论述在新媒体语境下这一理论的新变化特点和趋势。
答:(1)“沉默的螺旋”理论
①“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三个基本命题: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②“沉默的螺旋”假说的要点:
舆论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传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③“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a.舆论观
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是“公开的意见”。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成为舆论就具有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入孤立状态。
该理论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是双重意义上的社会皮肤: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批复;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b.效果观
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包括了“认知一判断一意见一行动”的全过程。
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态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因此,传媒提示和强大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发生。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④“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问题与不足:
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独的恐惧”不应是绝对的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⑤“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重要意义:
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2)网络时代的“沉默的螺旋”
在网络时代,无论是支持或反对这一理论,都把“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假设作为切入点,支持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诺依曼的假设依然成立,反对者也是从网络传播带来的传播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受众心理特征的改变,反驳诺依曼的核心假设已经不能在网络中成立,从而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激增,我们在愉悦中进入网络时代。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传播理论对网络传播的效用时,就应该把这种理论放诸整个时代的大背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①从宏观层面看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本身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其他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地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②从微观层面看
从微观层面看,“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依然有效。在《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一文中,刘海龙通过对该理论的几个核心假设的讨论肯定了这一观点,笔者也基本上同意文章作者的“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的结论。以上两个实验调查已经证明就算是在“临时拼凑的群体”当中,从众的行为依然会产生。因此,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网络交流中,对于那些相对流动的网民,仍然会有这种从众的行为。
(3)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奏效的原因
在网络时代,诱发“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的因素已经随着网络这种传播工具本身的传播特性而发生改变,诺依曼所谓的“人害怕被孤立的社会心理导致了最后的沉默”已不能完全解释这个现象。笔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依然奏效,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
①网络本身的“妖魔化”。网络看似为每个人提供了相对封闭和安全的自我空间,让人们可以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至某些学者认为网络使得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产生的“害怕被孤立”的群体压力消失,因此就推论出“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时代不再存在。但实际上,网络为我们提供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实际上只是如皇帝的新装一样,看似使得每个人都障蔽自己,使别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各种观点,却不能知道自己的身份。其实,这何尝不是自欺欺人,何尝不是更加说明“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对人们的影响之深,“沉默的螺旋”现象之严重,在个性化传播的网络时代也不例外。
②个性使然。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③面对海量信息,个人的媒介素养问题。网络传播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任何其他媒体都不能提供的方便、快捷和自由的环境,但这种技术理论上的可能并不等同于实践层面中的可能,因为素养的不同决定了其对信息的评判问题。网络信息浩如烟淼,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人们似乎更多的只是匆匆浏览,很少会参加留言讨论,尤其是对那些一向“不喜欢发表言论”的人。
④信息的质量值得怀疑,因此这些信息能否引发人们的兴趣都是造成沉默的原因。在互联网上,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正是由于网络传播的这种交互性,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充斥谎言、讹言、毫无理性的胡言等等,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⑤来自第四方(供应商、政府、传播者自身之外的人),即同在网络中畅游的网民的技术“侵压”。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及思维视角,网络将以往人类的各种传播方式(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某些特征集于一身,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匿名性尤其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传播空间,逐步发展成为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