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课后习题详解

1.评述秦朝的文教政策与措施。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汉朝文教政策是如何演变的?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概述汉朝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评价。

答:汉朝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汉朝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在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1)汉朝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情况

官学

a.中央官学:主要为太学,汉武帝时期,公孙弘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所太学。博士,即是太学的教师,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东汉称谓“诸生”或“太学生”。其性质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使用御定统一的教材,即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五经”;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

b.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

c.宫邸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如专为外戚子弟办的四姓小侯学;另一种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的宫廷学校,为邓太后所办。

d.地方官学:汉代地方宫学称为郡国学,汉代行政建制以郡国为单位,郡直属朝廷,郡下所辖为县、道、邑、乡,国是分封给各王族的管辖区。郡国学的教师称郡国文学官,或称郡文学、文学师、文学祭酒等,学生称文学弟子或郡学生。至东汉,地方官学大都设在郡、国一级,极少数的县亦开始建立县学。

私学

a.初级程度的蒙学:教师称“塾师”,教学以识字、习字为主,并且有了比较适用的教材,初级程度的蒙学还有“乡塾”,“乡塾”的教师称“塾师”或“孝经师”。

b.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汉代的“经馆”、“精舍”、“精庐”等多属专经研习阶段的私学,这类私学,有的设在经师家里,也有经师带领弟子在外传授的。

(2)对其历史地位的评价

汉朝从中央到地方兴建起来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从最高学府的太学到地方郡国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巩固了汉朝的统治。

太学,将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结合在了一起,解决了人才缺口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体系,促使各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和完善,保障人才的来源;

汉朝对私学的发展比较宽容,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使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经学教育的流行使得儒家思想在汉朝的思想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保障了思想的统一和汉朝政权的巩固;

以鸿都门学为代表的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4.评述汉朝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答:经学教育是以儒家经典及对经书的阐发为内容的教育。汉朝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如下:

(1)今古文经学呈融合趋势

今古文经学之争带来学术上的繁荣,在争论中,不同学派的学者积极了解对方的学说,以便在经学讨论和争辩中扬己之长,攻彼之短,这样便打破了学术上固执己见,互不交流的封闭局面。在两汉交替之际,经学教育已打破了以前专经教学的局面,一些学者已不再限于一师一家之说,广泛求师和涉猎各家著述。到东汉,出现了众多兼通数经,包括兼通今古文经学的学者,促使今古文经学最终走向融合。

(2)重视师法、家法

汉朝经学教育中多采用章句的形式教学,章句实际上是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古籍本无标点段落,经师依照经文的顺序,进行断句并划分章节,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说,这样便形成了章句之学,也可称之为经说。因为章句之学表现了不同经师的学术风格,所谓师法、家法,正是体现在不同的章句之学之中,是和章句之学联系在一起的。重视师法、家法是汉朝经学教育,特别是今文经学传授的特点之一。

(3)师法、家法起阻碍作用

师法、家法体现于章句之中,今文经学者多擅长章句之学,一方面,后学者既要严守先师的经说,又要力争自立成家,于是在继承先师章句的基础上极力扩充自己的经说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章句的形式便于经师旁征博引,阐释发微,因此章句的篇幅便越来越长。章句之学和师法、家法的结合,严重地阻碍了学术的交流,导致经学教育中宗派性和封闭性加强,浩繁的章句也成为学者沉重的负担。

(4)儒学与政治关系密切

儒学内部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影响政治思想的稳定,因此,两汉皇帝往往召集一些著名学者对儒学进行讨论,借此达到统一经学的目的。为了统一经学教材,东汉熹平四年在蔡邕等人的倡议下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

5.评述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影响。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6.评述王充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