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2.1 复习笔记

奴隶社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适应着它的需要的,因此,奴隶社会教育的发展变化,也相应地经历四个阶段,表现出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夏、商的教育

1.夏代的教育

(1)夏朝的学校

夏代可能有“庠”、“序”、“校”三种学校的雏形,如《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庠”是从虞舜时代继承下来的,“序”和“校”是新增加的。“序者,射也”,夏朝统治者为了对外征讨和对内镇压,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至于“校”,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

(2)夏朝的教育目的及内容

教育目的: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军事教练。当时弓箭是重要武器,成为教练的主要项目,习射是军事教育的重点。宗教教育。这种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商代的教育

(1)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教育手段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日趋复杂化,商代的文字也在发展,并达到基本成熟的阶段。商代已经有文字记载的典籍。文字是教育的工具,典籍则是教育的重要材料。

(2)商代的学校

商代的学校名称有“序”、“庠”、“学”和“瞽宗”等,“学”是学习一般文化知识、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瞽宗”原是商人祭祀乐祖的宗庙,后来发展成为商代贵族子弟学习唱歌、舞蹈的场所。

(3)商代教育的内容

商代学校由奴隶主国家管理,受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根据这种需要,商代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训练,而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奴隶主贵族把本族的祖先作为至高无上的神,尊神和孝祖实际就成为同一回事,“孝”成为奴隶主贵族最强调的基本道德准则。

军事教育。奴隶主非常重视军事训练,以弓箭为主,射箭是军事教练的重要内容,还要学会驾驭车马。学校中有射御的教学活动,有时还要举行比赛和演习以检验教练的效果。

礼乐教育。贵族青年要在受过礼乐教育后才能参与祭祀活动,礼乐教育中,乐教尤显重要,乐教也渗透有军事教育的要求。

书数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文字,就要会阅读和书写,这是教学的要求。读、写两者结合进行,写字要经过长期练习,这是教学方法。数量计算是学校教学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奴隶主贵族子弟能适应自己生活范围内各方面计算的需要。

二、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社会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其重要特征是在分封制、井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宗法世袭禄位制。在文化教育上,其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学在官府”产生的原因如下:

(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西周时期生产水平仍然有限,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牍,书写的工具是刀笔,以拙陋的工具在粗笨的材料上制作出的书册,不仅极其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朝廷为了政治需要,把历代帝王的典、谟、训、诰,本朝的礼制法规,以及收集的乐章,加以记载,制成书册,藏之秘府,由官司主管。这些书册,仅有孤本,没有复制副本刊布民间,民间仅知书名,未见其书,所以学术都在官府,有职官专守。士人若要学习,要知道历代典制或本朝规章,只有到官府,求之主管书册的官司才能读到。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西周时期的礼、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学习的重要学科。学习这些学科,不能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这些器物,有些连乡党都不能具备,民间就更谈不上。所以要学习礼、乐、舞、射,只有在官府的人才具有条件。

(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在宗法制条件下,父死子继,子承父业,贵者终贵,贱者终贱,形成家有世业。家业世世相传者,称为畴人;父子相继世居其官称为畴官。由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子入官府,各从父学,称为畴人子弟。这种情况,就是畴人世官,各从父学,造成了学术的垄断,尤其是专门的学术,只在极小的圈子里传授,虽然对学术起了保存作用,但限制了学术的发展。只有为官的人掌握学术,以官府为传授基地,教其子弟。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2.西周的教育制度

(1)家庭教育

西周时期,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

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以及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东西南北中)观念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比较夏代、商代,西周的贵族家庭教育已有较大进步,能按儿童年龄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家庭教育的过程有较明显的计划性。

(2)小学教育

西周有小学的设置。贵族子弟入小学的年龄,各种古籍的记载不一,一般认为入学年龄与学生家庭的政治地位直接有关。8岁是王侯太子入国学之小学的年龄,10岁或13岁是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適子入国之小学的年龄,15岁是众子及部分平民子弟入小学年龄。小学的学习年限约为7年。小学设于王宫的东南。王宫守卫长官师氏和保氏,兼任小学师长。小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小学教育的内容就是德、行、艺、仪几方面。

(3)大学教育

入学条件:进大学接受教育有一定限制,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大学教育,一类是贵族子弟,他们按身份入大学;一类是平民中的优秀分子,经过一定程序的推荐选拔,方能进入大学。选拔要经过乡大夫和司徒两级,对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入学资格的限制,体现西周教育的等级性。

入学年龄:王大子入大学的年龄为15岁,其他人20岁而入大学。大学的学程为9年。

教学:大学的教学,服从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学大艺,履大节。周王朝政务有两大重要方面:祭祀与军事。祭祀要礼乐,军事需射御,因此大学的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与小学相比,大学的教学不仅内容增加,而且程度也已提高。

大学的教学,已具有计划性,表现为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大学的分科教学有一定时间、固定场所、专职人员负责。

(4)乡学

西周已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设在都城以外的乡遂。

乡学设立于闾的称为“塾”,设立于党的称为“庠”,设立于州的称为“序”,设立于乡的称为“校”。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其教育内容有明确的规定,以德、行、艺为纲,基本要求和国学是一致的。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选送司徒,经司徒再择优选送至国学。所以乡学与国学等级有别,但存在一定的联系。

(5)考核与奖惩

小学的考核制度,未见史籍记载。

大学的考核与奖惩。大学的考核制度,《学记》中有所记载。在大学期间,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定期考核,既要考核德行一面,也要考核道艺一面,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七年称为“小成”,九年称为“大成”。

对德行不合格的学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采取严正的措施。

对合格的学生,最直接的奖励就是官职、爵位、俸禄。

乡学的考核与奖惩。乡大夫负责考其德行,察其道艺,选择秀士,报送于司徒,称为选士。司徒从选士之中再选择优秀者升入“国学”中的大学,称为俊士。升于司徒的,免去本人在乡中的赋役,升于大学的,可以免除本人对国家的赋役。对不听取教导者,由乡大夫负责检查,列名报告于司徒,由司徒请耆老集合于乡学举行乡射礼,乡饮酒礼,对他们进行教育感化。如果他们不改变,就要调动他们就学的地区,右乡移到左乡,左乡移到右乡,仍然举行乡射礼、乡饮酒礼来感化他。如果再不改变,就由乡移至遂,仍旧举行乡射礼、乡饮酒礼来感化他。如果还不改变,就流放到远方,永远不加使用。这就是乡学先教后罚的惩戒方法。

(6)官师合一

由于“学术官守”和“学在官府”,因此,当时教师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而是由职官兼任,官师合一。

西周的国学由大司乐主持,各级乡学归大司徒主管。国学或者乡学绝大部分学官都是国家现任的职官,还有小部分是退休的官员担任,总体的情况是“官师合一”。

3.六艺教育

西周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不论是小学或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具体内容如下:

(1)礼乐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礼的内容极广,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皆为其包括,以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不能没有礼。学中所教之礼,则为贵族生活中所必须的五礼。

乐教受到高度重视,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过程寓有多种教育因素在其中,它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具有实施多种教育的作用。

(2)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射御是军事训练课。

(3)书数

“书”指的是文字,“数”指的是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大学比小学程度提高,学习的课程内容也有变化,大学列入计划的是《诗》、《书》。

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它包含多方面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三、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官学衰废

官学衰废的具体原因如下: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贵族在世卿世禄制度下保持享有富贵的特权,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周朝王权日渐衰落,周天子不能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共主地位,王权衰落,礼制破坏,一切都不能按旧制度办,导致学校的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无暇顾及教育,不论国学或乡学都难以维持,日趋衰废,文化职官面对现实自找出路,“学术官守”的局面被打破。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状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

2.私学兴起

(1)私学兴起的原因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叶的历史新潮流,到了春秋末叶已发展到初步繁荣的阶段。私学兴起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官学的衰废。随着生产力的大大提高,封建私有制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

学术的扩散与下移。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形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士受过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有操持各种礼仪的实际技能,加上统治阶级“养士”之风盛行,使其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社会阶层,“士”阶层正好为私学提供了师生双方的办学可能性。

(2)私学兴起的重要影响: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了促进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私学的发展,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

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也是当时社会阶级斗争趋于激烈的反映。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经历着不断分化、重新组合,都在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要利用士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制造舆论。士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出路,也必然要为一定的阶级服务,他们将私学作为活动园地,因此私学必然发生思想分化,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各种学派,相互之间,开展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春秋时期,已经开始百家争鸣,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达到高潮。

3.私学的历史特点

(1)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特别是自由民上层的士阶层的发展,是其重要的社会推动力量;

(3)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

(4)私学是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机构中分离出来,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教育活动也与政治活动分离而成为独立的活动;

(5)私学的入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开放,使文化知识能向下移到民间;

(6)私学是官师分离,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不由职官来兼任,教师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以传授知识经验,培养人才作为自己谋生的途径;

(7)私学思想自由,各派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私学是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摇篮;

(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其教育内容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

(9)私学不一定有固定教育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设备也较简单,虽然制度上不够规范,但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10)私学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

总之,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与官学相比较,它的特点非常明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等四大自由来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1.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在文化教育上有两大贡献:编定六经,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典集;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其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为《论语》,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2.重视教育的作用

(1)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孔子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提出“庶、富、教”思想,指在国家治理中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就要使之富裕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发展教育,创建精神方面的文明。

教育与法律的关系,孔子还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人的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后天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

3.提倡“有教无类”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4.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在政治上,孔丘主张用自上而下采用缓和的方法改良社会,主张采用德政。要实行这一政治改良路线,就需要培养一批人才。由此,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来实施德政。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直到现代还有实际意义。

5.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已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孔丘进行研究并编成教材的有六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而作为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四种。

(2)孔丘的教学内容的特点

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是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

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教学居于次要地位。

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孔丘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他继承旧贵族教育传统,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制造理论,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

6.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学、思、行结合

孔丘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并且强调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与思两者关系中,学习居先,它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孔丘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丘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2)启发诱导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遇事思考的习惯,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孔丘反对机械灌输,提倡启发式教学。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其基本主张如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教学包含三个基本要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重要作用就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由博返约”。孔丘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他提出“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与观点。博与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学生具有了这种思考能力,对掌握知识就能起重要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

“叩其两端”。孔丘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

(3)因材施教

孔丘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取得了成效。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第二,个别观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孔丘认为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协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学生求学应该具备以下几种态度:

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7.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

(1)道德教育的内容

孔丘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礼”。“礼”的起源甚早,到了西周,已发展成了较完备的礼制,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

“仁”。“仁”被孔丘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仁”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重要条件。以仁的精神来对待不同的伦理关系时,就有不同的更具体的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两项道德规范是忠与孝。

(2)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孔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立志。孔丘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应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并准备尽社会义务。他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

克己。孔丘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力行。孔丘提倡“力行”,相对地更重视道德实践。他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他认为只言不行的人,只承诺义务而不实行的人,都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作为一般有人格的人,也应当是“言必信,行必果”。

中庸。孔丘教育学生,行为要合乎中庸之道。他认为行为做得过分或不及都不好,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

内省。孔丘认为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他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并在孔家私学中推广。

改过。孔丘认为社会现实中不存在不犯过错的圣人。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孔丘认为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孔丘提出“过则勿惮改”,鼓励学生要勇于改正错误。有过不改,才真正成为过错,妨碍自己的道德修养。

8.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丘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所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学而不厌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要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精神状态,时刻考虑的是不断进步。

(2)温故知新

孔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

(3)诲人不倦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有高度责任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为其服务。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孔丘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精神。

(4)以身作则

孔丘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他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道理来自社会实际经验,不仅对道德教育是适用的,而且也具有普遍意义。

(5)爱护学生

孔丘爱护关怀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他对学生寄予厚望,与学生休戚与共,同时也受到学生们的尊敬。

(6)教学相长

孔丘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

9.历史影响

孔丘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4)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

(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

(6)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7)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

(8)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要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

(9)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10)他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了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孔丘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在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它被利用为巩固封建制度服务,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当封建社会到了没落时期,它被利用来维护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则起消极作用。

对于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全面地评价孔丘的教育思想,批判地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以促进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