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33002字
- 2020-11-18 20:06:22
二、简答题
1简述孤岛文学现象并简要评价。[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文学”。
(1)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日军进入租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由于四面都是沦陷区,故称“孤岛”。期间产生了大量出版刊物,反映了作家对抗战时期战斗和生活的记录。孤岛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杂文和戏剧。杂文以唐弢为代表,带有强烈的“鲁迅风”;戏剧以《夜上海》为代表,反映现实、民族等主题。另外还有报告文学等流行文学样式以及黄裳、柯灵等代表作家。
(2)孤岛文学的发展状况
①孤岛文学的发展环境与概况
在党的领导下,孤岛进步作家以报刊、戏剧舞台为阵地,发表文章和公开演出,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激励观众,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孤岛的特殊形势使孤岛文学具有自己的特色。它紧逼日本侵略者和汉□卖国政权活动的中心南京,这里的文学反映形势迅速,揭露敌人的阴谋及时,战斗性强,表现的形式巧妙多变,同时群众文艺也蓬勃开展。
《鲁迅全集》在抗战爆发前遭到国民党重重刁难而无法出版,而在此时却得以出版;在国民党统治区很难想象能与读者见面的、最早系统地报道中国红军真实情况的《西行漫记》和《续西行漫记》,也在这里出书。南社的柳亚子、文学研究会的郑振铎、王统照、耿济之、夏丐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骨干阿英、王任叔、梅益、于伶,以及鲁迅夫人许广平等,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参加各种爱国活动。
②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
a.孤岛杂文
孤岛杂文是孤岛政治和社会的一面镜子,表现孤岛文学特色最为突出,这里乃至全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杂文里几乎都有反映。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等都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边鼓集》《横眉集》代表了当时的水平。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
b.戏剧活动特别活跃
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花溅泪》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明末遗恨)《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c.群众报告性文学发展较快
成果主要反映在由梅益、林淡秋等主编的《上海一日》里,是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学组成部分。
总之,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用手中的笔,密切联系实际,抒发爱国热情,创作出大量文学作品,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孤岛文学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表现出了特定的文学风貌,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坛。
2简述1930年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东南大学2014年研]
答:现代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主将,其他代表诗人有施蛰存、金克木、林庚、路易士、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他们创作的很多诗都包含着先锋意识,植根于30年代的社会人生,受益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纯粹诗歌观念的辐照,与李金发为首的初期象征主义倡导的“纯粹诗歌”一脉相承。其艺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内在审美机制的衍化:象征与情感的传达
以戴望舒等为代表的现代诗歌创作,体现了30年代中国新诗对于20年代后期新月派和象征诗派的继承与超越。他们善于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在主客融会、双向同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个人化情意。如戴望舒的《单恋者》中用找不到单恋对象来象征展现了一个可怜的单恋者塞满柔情的忧郁心灵,在现实的撞击下脆弱灵魂的迷茫痛苦。
(2)主题内容:彷徨与失落的展现
戴望舒等为代表现代派创作追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创作风格,力图充分展现诗
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更注重诗的内在特质,对于人的心理情感更为深入,诗歌的主题多为:彷徨和失落。在日常事物和平淡生活中捕捉诗意隋思,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雨巷》通过遇到丁香一样的姑娘只是梦来表达了美丽忧伤的情绪意绪,传达了个人的孤独情绪和可望而不可即的失落感。
(3)美学追求:现代与古典的融合
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向心力,它在中外诗歌的融汇点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诗歌美学,其共同的审美原则是追求隐藏自己和表现自己之巧妙结合的朦胧美;在表现手法上反对即兴创作和直接抒情,运用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实现情绪的意象化,把心中隐约的、难以描述的情绪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诗体形式上,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诗,字句的节奏完全被情绪的节奏所代替,自然流动的口语准确地传达了诗人对复杂、精微的现代生活的感受。如戴望舒的《小病》语言朴素亲切,平淡而熟悉,宁静而和谐,诗人用猜测试探的语气,营构出一个小病的人对家乡的惦念关切。
总之,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
3简评鲁迅的《狂人日记》。[暨南大学2014年研]
答:《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也是鲁迅小说现代性的实践的代表作。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创作特点:
(1)用日记体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构思精巧,创造了狂人形象
面对敌人的凶残狡猾,狂人坚持了韧性的战斗精神,他质问一个帮凶吃人的事,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尖锐之声,表现了狂人对封建制度的大胆否定。狂人认真思考问题,遇事寻根究底,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有独到深入的理解。
(2)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运用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来表达主题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说的“吃人”和鲁迅认识到的“吃人”具体含义相差甚远,一个指肉体上,一个指精神上,但是语言的形式却完全相同,都是说的“吃人”。作者要揭示的真理,正好在这一点上与狂人的语言叠合起来。读者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作品显得韵味无穷。
(3)采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像传神的写意画,作品节奏明快
白描是鲁迅塑造狂人形象的重要手法。鲁迅没有采用静止的长段心理描写,而是用极少的语句,把狂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了。
(4)文章的结构严谨,体现了现代主义审美追求
作品采用了复义手法,前面有一段文言文写到狂人已经大病痊愈,顺从了现实的环境,去某地当官了。而后面的白话文才开始写狂人的“病例”,借狂人之手揭示出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这种结构使作品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造成众生喧哗的效果。
总之,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揭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吃人的总主题,几乎贯穿于其小说作品的始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价值,影响深远。
4简述林语堂小品文的艺术风格。[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作家,尤以小品文闻名。他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小品文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其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幽默
林语堂的多数小品文都追求幽默的情味,这成了他突出的艺术个性。如果比照“五四”以来现代散文较多存在的感伤浪漫或教化的色彩,林语堂的幽默便显得从容睿智,行文结构也化板滞为轻松,变矫情为自然,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如他的散文集《剪拂集》就多以嘲讽之笔,进行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裹着幽默。
(2)性灵、闲适
林语堂创造了一种散文笔调,闲适是这种笔调所形成的文体特征。娓语式笔调是林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他将谈话的艺术引进散文创作,不光理论上,而且从创作实践上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林语堂的小品文读来饶有趣味,又可以获得许多知识,文化含量是较高。广达自喜,潇洒自在,便是他的小品文的特色。如《秋天的况味》以“烟光”带领“情绪”,表达着“自由”的情怀。
林语堂这种与现实拉开距离,去追求幽默、闲适与独抒性灵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引起左翼文坛的批评,但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逐渐被后人所欣赏、高度评价。
5简述新感觉派的艺术风格。[厦门大学2014年研]
答:新感觉派是指19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一个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穆时英、施蛰存、刘呐鸥,他们大多在《文艺工场》、《现代》上发表作品。这是一个属于现代主义文艺范畴的新的小说流派,其小说的整体特点表现为:
(1)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
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明的产物,其成员对都市“文明病”和五光十色的人生世态有着深切的感受。如刘呐鸥短篇集《都市风景线》,多写大都市病态和糜烂;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等写出都市的战栗和肉的沉醉,展览“十里洋场”的畸形“风景”。
(2)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
如穆时英早期的短篇集《南北极》,写到阶级对立又宣泄破坏占有一切的情绪,具有流氓无产者气味。此后转向感觉主义、印象主义方法,创作出表现爱情和死亡的《公墓》;施蛰存写城镇中青年女性性苦闷的《春阳》、《雾》,折射着性爱意识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明的冲突。其后的《小珍集》,用心理分析方法写社会现实生活的怪现状,则有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向。
(3)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倾向于对二重人格的表现
新感觉派受到弗洛伊德学说影响,对人的“精神内心”的表现有新的开掘,并且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
施蛰存早年的短篇集《上元灯》中的小说,颇有诗的意味,但并不采用现代主义方法。《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等短篇集,运用弗洛伊德学说,转向较为典型的心理分析,《将军底头》、《魔道》等篇略带神怪、魔幻色彩。
总之,新感觉派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上承20年代叶灵凤的都市性爱小说,下联40年代张爱玲的市民传奇小说,它不但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方法。
6沈从文《湘西散记》《湘西》在散文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复旦大学2014年研]
答:沈从文描绘湘西风情的系列散文《湘西散记》与《湘西》,代表了他散文的最高成就。这是他抗战前后两次还乡的产物,具有自传色彩。《湘行散记》《湘西》在艺术上有着显著的特色:
(1)叙述上,条理明晰
《湘行散记》《湘西》以沅江为中轴,以“我”的见闻与行动作为叙写线索,一方面叙述现实的人与事,一方面将湘西历史、地理等地域文化的背景资料加以穿插。
(2)文体上,糅合了游记、散文、小说诸种文体因素
沈从文的散文融进小说的人物对话与细节、情节的描写,形成小说的情节性有情境氛围,还浸染了楚地的传奇,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散文体式。
(3)抒情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
①描绘山川风景、民风民俗时,多采用融情入景的手法形成诗一般的意境;②叙述、评述湘西的历史与现实时,往往是议论与抒情的结合;③涉及敏感的政治性问题时,作者则采用曲笔。
(4)结构上,构制宏大,整散有致
《湘行散记》以还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展开一幅幅湘西风情画。《湘西》则以地理方位的迁移——由边缘向纵深转换为叙述线,将常德、沅陵、辰州直至湘西腹地凤凰连成一体。
(5)语言上,继承传统,雅俗共赏
沈从文的语言较多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游记与笔记的传统,简练流畅,平和之中自有其动人处。语言简洁而澄明,典雅与土俗并存,富丽与朴素同在。《湘西》中九篇作品,几乎无一笔空疏,言简义丰。
7茅盾早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南开大学2013年研]
答:在茅盾早期创作的小说中,“时代女性”形象群以自身的独特性存在于文坛研究领域中,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大多数论者对“时代女性”的性格特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这里以《蚀》和《虹》中的惠女士、孙舞阳、章秋柳、梅行素的“时代新女性”的典型类型为例加以分析。
(1)惠女士:从社会上败下阵来,退回到家庭中延续对男性的依赖
《幻灭》中的惠女士是个早已幻灭了的人物,在其中还可以说是配角。她与静女士相比,静所经历的理想的幻灭和人生的幻灭,对她来说早已是往事了;静所看不惯和不适应的社会动乱及社会的种种弊端,她倒是可以在其中周旋得如鱼得水了。她总是不放弃追求一种热烈而动荡的生活。惠女士带着鲜明的现代女性色彩。如果说静女士还保留着明显的温婉贞静等传统德性,在新与旧之间徘徊犹豫,那么惠女士则是旧礼教、就道德的无所顾忌的叛逆者;如果说静女士显得天真幼稚,惠女士则是尝过酸甜苦辣,而显得泼辣、精明能干、通晓世情;美丽安静的环境,养成了静女士善于独处思考而又充满无限幻想的习性,导引着她对人生意义的严肃追求,而惠女士则更深地感觉到时代的痛苦,社会的不安,她很少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她是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向黑暗实现挑战,而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2)章秋柳:被迫继续流浪,甚至走向沉沦或毁灭
《追求》里的“恋爱专家”章秋柳给人印象最深的那次组织一个社的宣言,那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是何等的激动人心,她要将这些生活在大变动时代的人组织起来,让自己和他们一起释放热烈似火的激情。她的这番话只是想向世人证明自己存在不是颓废的象征,决不是苟且地活着,她想做一些事——一些未必是无聊的事。然而她的热望,最终成为了泡影。于是她感到“极度苦闷”,但她不甘心浪费自己的生命,她要求刺激,只想现在,不考虑以后。因此,在“极度苦闷的时候”,便“大笑大叫”、“拥抱”、“亲嘴”、“浪漫”、“颓废”,到跳舞场,进酒楼,在刺激中感到一点点生存的意义。因此,她“既不希望将来,也不肯轻轻放过现在”,“要先吃尽了人间享乐的果子,然后再干悲壮热烈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有可能会堕落。但是她现在没有,她还在努力追求着,但是,她始终振作不起来,她认为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生,甚至理想的恋爱都是骗人自骗的行为。章秋柳最后的决心是只要过一天算一天,她在这“余日无多”的时期内悲哀,最终的追求也彻底地结束了。
(3)梅行素:继续往前冲,走向革命道路
《虹》中的梅行素是个“眉目间挟着英爽的气分”,“常常紧闭的一张小口也显示了她的坚毅的品性”的女子。她的性格就是“往前冲”,她所奉行的哲学是:“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未来的,等来时再说,不要空想,我们只能抓住了现在,用我们现在的理解,做我们所应该做”。她最初冲出“柳条笼”,还只是争取自由的本能的反抗,而她投身于集体主义的洪流中时,在发现原来信奉的光阴的生活,愉快的人生,反对旧礼教,打倒偶像等只是一些烂名词,在目前的场合毫无用处时,终于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寻找到了真理的火光,思想的变质,使她成为了一个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她唯一的野心就是征服环境,征服命运!”正是她的热情劲儿引导着她不断向前,不断地鼓励她坚持走下去,最终她胜利了,这是值得庆贺的。她走完了前面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即将要走又未找到的正确道路。她走的这条道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它真实地实现了“五四”时期开始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历程。怀着自身的追求和抱负,冲破旧礼教的束缚,冲破家庭的牢笼。经历了在黑暗现实社会中的奋斗,最终怀着饱满的热情投身于革命斗争的洪流中。这正是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在觉醒时期走过的路。
9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新文学观念与旧文学观念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五四”时期,新旧思潮的激烈交战,东西方思想文化的融会撞击,造成了纷繁多变的文学现象。这一时期在创作上的时代品格,不但与传统文学根本不同,而且也区别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时期的文学。五四新文学观念与旧文学观念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1)文体形式不一样
五四文学革命使汉语文学的文体形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现代白话文取代了旧文学中文言文的正宗地位,运用白话、形式自由多样的新诗取代了讲究对仗、平仄、韵律、用典的旧诗,追求形散而神不散的现代散文取代了讲究起承转合的古文,话剧文学从无到有,小说的叙述视角、叙事结构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2)文学思想不一样
五四新文学革命不仅否定了旧文学观念中“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游戏消遣等文学思想,而且否定了支撑这些学说的整个价值观念系统。五四文学的文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其思想基础是周作人所说的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人道主义。五四时期崛起的“人的文学观”“为人生”的文学观、“自我表现”的文学观,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都从属于民主、人道、自由的现代思想体系,体现了现代人对文学的要求。
(3)对文学的看法不一样
五四新文学观念认为文学具有独立性,追求纯文学。旧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家,文学担负着各种职能。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受到了建立在知、情、意三分的现代知识制度上的纯文学观念的影响,注意到了文学的独立性的问题。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把古文、骈文、诗歌等“文学之文”与碑、铭、墓志、启事等“应用之文”并举。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是文学革命中第一篇论述纯文学与杂文学不同的专门论文。他区别了“文学”与“文字”,把纯文学与杂文学区别开来,同时也是把文学从杂文学担负的各种职能中解脱出来,这本身是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
总之,五四新文学观念中突出了理性精神的显现。新文学的先驱者们主张文学服膺于思想启蒙,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强调以现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去指导新文学的创造,强调对个性化的追求以及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的色彩。这一切都使新文学呈现出有别于旧文学的文学新面貌,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10简述20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内涵和特征。[厦门大学2013年研]
答: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问题小说”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
(1)问题小说的内涵
“问题小说”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旨在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
(2)问题小说的特征
①写作题材广泛
当时以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传播为背景,形成了文学必须接触现实人生问题的启蒙主义主张。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小说”表现和思考的主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是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与此密切相关的的是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有些作品涉及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灾祸以及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等等,题材相当广泛。
②文学性不强
问题小说的兴盛,是新的文学思潮的产物,这是借鉴外国问题文学的结果,同时也与周作人、胡适的理论倡导有关。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小说强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比较理论与哲学,相对忽视了写作技巧,文学性不强。
③“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小说都是未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它与问题剧一样,都是“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这些小说有的甚至连题目都带着问号,由于作者思想倾向的不同,初期问题小说中有一部分作品专以“爱”和“美”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它正视社会问题,抒发作者情感,暗示深刻哲理。正式提出人们所关心的人生或社会问题,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独特地位,但问题小说并没有为所提出的问题开出良药,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1简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特色。[南开大学2013年研]
答: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自叙传小说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它的主要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抒胸臆,表现个人情绪和心理变化。郁达夫《沉沦》里通过人物的日记披露内心的痛苦和企求。自叙传小说不追求曲折的情节和周致的构思,而是努力写出自己个人的情绪流动和心理的变化,用直抒胸臆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于事件的叙述中做坦率的自我解剖,甚至是用长篇独白的形式去直接拨动读者的心弦。
(2)塑造“零余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郁达夫的代表作《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现代工厂的女工以及已沦为都市流浪汉的“我”都是此类形象的代表。在自叙传小说中,作者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零余者”的形象,他们是“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往往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3)感伤美、病态美的艺术表现。小说《沉沦》的主人公本来是个“心思太活”的人,因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专制弊风,被学校开除,又为社会所不容,结果酿成“忧郁症”。作者竭力抒发他主人公的苦闷情怀,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和变态的心理言行,从中揭示出一种“时代病”,这在“五四”运动高潮过去之后是有相当的代表性的。
(4)注重人的情欲表达。在《沉沦》中,主人公因自身情欲不满足表现出了生理和心理的畸形。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受西方人道主义特别是卢梭的“返归自然”,及日本“私小说”的思想影响,注意人的情欲在表达人的内在世界的重要性,试图用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
(5)富于情绪的感染力。《迟桂花》全篇抒写女主人公天真健全的美的人格,纯洁无邪的美的感情,与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和谐的诗的意境,不仅完满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而且完成了从感伤美向宁静美的转化。虽然郁达夫文人式的激愤情绪不乏夸张,但他替无数妇女、下层人民鸣不平的正直却真诚而实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具有古代中国名士放浪形骸的气度和现代文人的自由民主精神,他受近代欧洲浪漫主义的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接受了世纪末艺术思潮的果实。他将民族自尊、性苦闷和沉沦般的心底波澜,化为激愤控诉,大胆暴露,尽管这种宣泄似乎缺少理性的过滤,显得不够深刻,但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感伤的风格仍旧能够激起广大青年心理和审美的巨大共鸣。
12简述艾青诗歌意象特点。[东南大学2013年研]
答: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1)“土地”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因而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于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艾青最真切的诗情都是献给中国的农民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在艾青的笔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组合(与纠结)。
(2)“太阳”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向太阳》全诗九节,共分四个段落:一至三节,“我”从昨天来:“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房里”,“被不停的风雨所追踪,为无止的噩梦所纠缠”——这是对旧中国人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四至五节,正面唱出了太阳之歌。这是“现代化城市”里的“太阳之歌”,诗人所要追求与表现的是现代化社会的新的理想,因此,人们从太阳里所受到的启示是:创造性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与革命。六至七节,歌颂“太阳照耀下”的抗日解放战争新时代里,祖国山河的苏醒与人的新生。诗人着重抒写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兵、少女、工人及士兵的形象,写出了他们新的精神面貌。八至九节,转向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新时代里灵魂的改造:与寂寞、彷徨与哀愁告别,勇敢地走向太阳,走向新生活。这首诗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
13简述林语堂小品文的特色。[吉林大学2013年研]
答:林语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致力于幽默闲适小品文的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独树一帜并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论语派”。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又先后创办了《人间世》与《宇宙风》两刊,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创作。他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小品文作家,其对现代散文的贡献主要有:
(1)题材丰富繁杂
大至宇宙之巨,小至苍蝇之微,无所不包。如《我怎样刷牙》《我的戒烟》等写日常生活琐事,津津乐道,无微不至。
(2)庄谐兼备
林语堂的小品文谈天说地,庄谐并用。如《论政治病》寓庄于谐,以戏谑之笔画了“政治病”患者的面影,调侃政府官僚的“养疴”奥妙,话题本身却比较严肃。
(3)文化气息浓厚
林语堂的小品文是一种智者的文化散文,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其中文化含量最高的是那些中西文化对比的文章。如《谈中西文化》中以柳、柳夫人、朱等三人对话的方式,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别,深入浅出,生动别致。
(4)真诚的性灵
林语堂的小品凸现真诚的性灵。他追求纯真平淡,力斥虚浮夸饰,或抒发见解,切磋学问,或记述思感,描绘人情,皆出于自我性灵,绝无矫饰,显得朴素率真。如《秋天的况味》以秋景写人情,以秋天古意磅礴的气象衬托人生之秋“成熟”的快乐,显得朴素宜人。
(5)显示出浓郁的幽默情趣
现代散文中有过青年式的感伤气息和老年式的训诫色彩,而林语堂的幽默小品则为现代散文带来了中年式的睿智通达的情味,开辟了现代散文新的审美领域。虽然他的幽默有时还不免遭致“说说笑笑”的讥笑,但总的来说是有充实的生活内容和丰富睿智的人生态度。
(6)将谈话式的尾语笔调引入小品文创作
从这种艺术追求出发创作的幽默小品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对读者产生过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论语》的销量曾达到三四万份,作为幽默大师和现代尾语式散文的开创者之一,林语堂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内容博杂,“皆可取材”,在形式上也不拘一格:“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牍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大多数幽默文章与其幽默文学观的形成,既受到英国散文中乔叟一派闲谈体的影响,又与明代公安派的主张有相通之处。
14谈谈周作人五四时期的文学观。[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周作人在五四时期的文学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的文学
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以下两点要求:
①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
②要求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并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
周作人认为,新文学所本的人道主义具体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只有作家自己觉悟了,“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做人类。他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助成人性健全发展。
(2)平民文学
1919年,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对“人的文学”的具体化。
①他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认为“平民的文学”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其两者之间的区别并非说这种文学是专做给贵族或平民看,专讲贵族或平民的生活,而主要是指“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
②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状况,忠实地反映出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离合,描写大多数人民的真挚思想。
(3)人生的艺术派
1920年,周作人做了一次题为《新文学的要求》的演讲,针对当时新文坛中已经出现的“人生派”与“艺术派”的分野,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他认为“为什么而什么”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生派”的流弊容易讲到功利里去,以文艺为理论的工具变成文坛上的说教。文学根本不必“为什么”,只是用“艺术的方法”表现作者对于人生的情思。
②1923年他出版评论集《自己的园地》,强调尊重创作个性,书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既反对以个人为艺术工匠的“为艺术派”,又反对以艺术为人生仆役的“为人生”派,而主张“人生的艺术派”。
15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数次写到孔乙己脸色的变化,这在艺术上有什么作用?[复旦大学2012年研]
答:《孔乙己》中,鲁迅数次写孔乙己脸色的变化及其在艺术上的作用主要是:
(1)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为下文作铺垫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时,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
(2)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时,“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
(3)显示了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习性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
(4)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悲惨画面
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时,“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惨画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
总之,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
16简述“托尼学说”对鲁迅的影响。[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托尔斯泰对于鲁迅的影响主要是其人道主义观的形成。鲁迅作品中爱之深责之切的悲天悯人般的人文关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托尔斯泰的理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超人哲学”、“反道德”等思想影响了鲁迅。尼采在其《悲剧的诞生》里,借用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和日神来象征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这一创作手法在鲁迅的杂文中被用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其国民性的批判的作品中。
(1)托尔斯泰对鲁迅的影响
托尔斯泰是一位道德哲学家,人类之爱是他宗教道德学说的核心内容,它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类幸福,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这种爱体现了“博爱人道主义”精神。他的学说是宣扬基督教的博爱主义,鼓励“勿以暴力抵抗邪恶”。鲁迅继承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不同的是鲁迅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提倡思想的“立人”。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和生命的“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的思想深刻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绝望的抗战”体验也是20世纪中国最有价值深度的母题之一。
(2)尼采对鲁迅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受尼采哲学的影响很大,在五四时期,他甚至“大谈尼采”。在鲁迅心目中,尼采是一位否定旧传统的思想战士,这正契合了鲁迅渴望突破传统,反抗旧文化、旧道德的心愿。他前期小说的“狂人”、“疯子”形象就寄寓了对尼采那样的“轨道破坏者”的热切期盼。
同时,尼采的“反道德”思想也影响了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的多篇小说,鲁迅通过塑造鲁四老爷、高老夫子等旧道德维护者的形象,以及闰土、祥林嫂、啊Q等不幸的弱者形象来揭露旧道德旧礼教是如何摧残人性的,并对这种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集中猛烈的批判。但是尼采前期的虚无主义和反庸众的思想残余,也使得鲁迅在《示众》、《孤独者》、《药》等作品中产生了一些谴责群众麻木的悲观情绪。
总的来说,五四新文化时期,大量外来思潮涌入,作家们根据自己的偏好接受不同思想的影响。鲁迅深受托尔斯泰和尼采的影响,形成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超人哲学,爱之深责之切的悲天悯人般的人文关怀和国民性的批判也成为他文学作品的主题。
17汪曾祺称废名的小说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请结合废名的创作谈谈你的理解。[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废名被认为是周作人的弟子,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而且具有抒情诗的特征,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废名风”,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
(1)散文化风格
将散文借鉴到小说中来,是废名独具魅力的创意。废名作为中国最后一批接受传统私塾教育的子弟,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传统散文很自然地触动了废名写小说的灵感。废名笔下的人物大多是老人、孩子及天真少女,即使是青壮年却也是半聋半哑,如《菱荡》中的陈聋子,《桥》中的三哑等,他们单纯、质朴、少受尘世污染,更具自然本性,他们精神丰富而形式却简单宁静。陈聋子便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因为耳聋,他的世界永远是宁静的,尘世的噪音唯他能充耳不闻,也不见他轻易说话,唯其如此,他才能真正地守自己的本真心,才能自由地去体认世界万物的真如本相。在静中弥漫着一股孤独、清冷的氛围,透露出一种孤寂之感。在废名作品中,他大量使用坟、送路灯、落日、箫、孤雁、庙檐上的风铃、碑、树荫等意象符号,以造成一种神秘、清幽、孤独的气氛。
(2)静寂诗意境界的营造
1922年废名怀着一颗极大的向往之心来到北京,不久却面临新文学阵营分裂、论争,于是陷入极度苦闷之中。此时废名思想艺术的变化很明显表现在他的小说《桥》上,小说《桥》更是废名精心营造的通向宁静禅境的美丽桥梁。作品中的史家庄,处处是“东方朔日暖,柳下惠风和”式的平和宁静,人们男耕女织、知足常乐,人性淳美,古风习习。小林、琴子、细竹无论是儿时还是长大后均天真、纯朴,他们和睦相处,一反一般小说中所描写的那种三角恋爱的生活模式,丝毫没有情人与情敌之间的种种猜测、怀疑与勾心斗角。
(3)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废名的短篇,大多是千字文。即使长篇《桥》,也是短篇的钩连。随着人物的行踪,或一个场景,或一段对白,独立成篇,各有意境,各有妙趣。废名的小说语言奇俏精炼,字字珠玑,这也使得他的小说具有诗的意境,散文的特色。
总之,废名独创性地将周作人的散文创作理论应用到了小说写作领域,将散文化写作与乡村题材、诗化语言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散文化诗体小说文体,对京派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及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文体的成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评价1930年代对“闲适小品”的论争。[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论争围绕“闲适话语”展开。五卅事件后,鲁迅与现代评论派自由知识分子徐志摩、陈西滢等在《闲话》展开笔战。提倡“闲适”话语的一方,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论争的另一方则是以鲁迅、瞿秋白为代表反对“幽默”、“闲适”小品文的太白派。1930年代对“闲适小品“的论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周作人等对闲适小品的推崇与实践
在现代文学史中,第一个提倡“闲适”的是周作人,他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公开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明末公安派性灵文学的继承。从周作人开始,人们所熟悉的对悠闲生活的渴望和对知识及文化的即兴化的表述为风格标记的“闲适”散文就在整个新文学话语中居于重要位置。而在30年代对周说提出最有力的支持的是林语堂。林语堂小品文理论中的核心命题就是“文学是自我表现”,“文学为人生的”。
(2)鲁迅等人对“闲适”态度的批判
以周、林为代表的论语派的文学主张,受到以鲁迅为主的左翼阵营的反对与批评,而批评的焦点就是周、林等人对生活、文学所提倡的一种“闲适”态度。他们以《太白》等刊物为主要阵地,展开了对闲适小品的批判。左翼作家们认为论语派的闲适文学脱离了社会的斗争,其实质是“靠着低诉或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的平滑”。林语堂曾在多篇文章中强调“闲适”的重要性,在《论小品文的笔调》中,他认为小品文的笔调也就是“闲适笔调”。论语派作家首先为小品文正名,认为在正统文学观念中它无法占据一席之地是文学的功利心使然。
(3)周作人等侧重融入生命体验
实际上,以周作人为代表创作的闲适散文往往也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话中,包含有更深的内涵,他们的“闲适”散文多半是“闲”而不“适”。周作人等人那种“闲适”中略带“忧患”的现象几乎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惯性:他们崇尚向往“闲适”,但内心却仍无法真正超脱于社会现实之外,在闲适的美学追求背后,仍然蕴含着生命的感喟和人生的体验。
(4)鲁迅等侧重参与社会政治
鲁迅的匕首投枪派与闲适派尽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大散文流派,但两者的冲突更多在社会政治作用方面,对艺术本身,他们却有很多共通的见识。他们对中国新文学的认识有很多一致的地方,而且都为创建中国新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各自都有不可代替的历史地位。
因此,“闲适”话语从不是消费的产品,也不是优雅的文人消遣之品,而是中国现代文学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知识分子的启蒙欲望和“代言”欲望的一种表征。“闲适”话语拓展了作家情感表现的新领域,更适合将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逸趣、对琐事的随想等尽情抒写,也更好地将文人雅士的贵族化趣味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19简述萧红《生死场》的基本内容及鲁迅、胡风的基本评价。你认为《生死场》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复旦大学2012年研]
答:(1)萧红《生死场》的基本内容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写于1934年9月。《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这部小说的构思开始于哈尔滨时期,全书共有十七节,在第一节《麦场》至第十节《十年》里,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他们身受地主的残酷压榨,一年365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黑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有的妇女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
(2)鲁迅、胡风对《生死场》的基本评价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胡风在“后记”中则指出:“她所写的农民们的对于家畜的爱着,真实而又质朴,在我们已有的农民文学里面似乎还没有见过这样动人的诗篇。”“使人兴奋的是,这本不但写出了愚夫愚妇的悲欢苦恼,而且写出了蓝空下的血迹模糊的大地和流在那模糊的血土上的铁一样重的战斗意志的书,却是出自一个青年女性的手笔。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女性的纤细的感觉,也看到了非女性的雄迈的胸境。”
(3)《生死场》的艺术特色
①开阔而独特的景物描写与作者强烈感情的交融,通过景物写烘托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②塑造了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突出描写了他们在抗日民族战争的价值和意义。
③《生死场》显示了萧红作为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致和敏感,小说对人物心态、风土习俗都写得细腻感人,特别在对妇女悲剧命运的描写方面,更显出一种敏锐和大胆的笔法。
20简述老舍作品的特点。[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老舍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建国后,老舍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龙须沟》《茶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作品的主要特点有:
(1)写北京,写北京的变化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重要内容
老舍生在北京,熟悉北京,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自他从事写作生涯以来,写过不少以北京为背景的作品,而解放了的北京日新月异,老舍自然要写出这些变化。《方珍珠》《全家福》《茶馆》等这些剧作忠实而多方面的记录下北京社会的历史变迁和革命性变化,抒发了“我爱新北京”的真挚情怀,歌颂了党和人民政府。
(2)懂得辩证法,笔下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真人
老舍笔下的人物都不是那种脸谱式的好的一切都好,坏的一切都坏,而是活生生的真人。《龙须沟》里的刘巡长,《茶馆》里的秦仲义、松二爷等都不是戏里的主角,但老舍写出了他们的个性,写出了他们好与坏两方面的思想,赋予他们艺术生命,所以令人难忘,并且置信不疑。再如老舍刻画了不少妇女形象,但都以不同的出身、经历、性格活跃在舞台上,互不雷同,不会为人们所混淆。《女店员》里的齐母和《龙须沟》里的王大妈,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受习惯势力影响很深的家庭妇女,在对待女儿的问题上,想法和做法都截然不同。
(3)写了不少民族风味的戏剧,成功塑造出人物的民族性格
老舍早年研究过“国民性”的问题,对中国人民的性格,它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有着清楚的了解。如从《方珍珠》里的破风筝、白花蛇、方珍珠,《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赵老头、程娘子,《全家福》里的李珍桂,《茶馆》里的常四爷、王利发、康顺子,《神拳》里的高永义、冯铁匠、高大嫂、高秀才等人物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所特有的那种吃苦耐劳、忠厚善良、不畏暴强、乐于助人、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品德。
(4)戏剧靠人物取胜而不是靠情节取胜
在《龙须沟》《茶馆》等剧中,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改有贯串到底的事件和戏剧冲突,人物也不是一两个,而是十几个,几十个,特别是《茶馆》,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四十多个,很难说谁是主角。这个人物有戏,出场表演一番,那个人物有戏,出场表演一番,戏演完了,便退居幕后或隐蔽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
(5)超高的语言艺术
老舍是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幽默、讽刺、诙谐,善于极精练的笔墨,运用经过提炼了的北京话赋予人物以生命。他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性格与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如《龙须沟》里开头的一段对话,寥寥数语,四嫂那心直口快、善良而急躁的性格清晰可见,小妞的委曲情绪也跃然纸上。
总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老舍以独树一帜的戏剧艺术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着社会主义的文艺宝库。
21简述巴金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复旦大学2012年研]
答:巴金创作于40年代的作品,要比三十年代更成熟。其作品《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就艺术水平而言,都超过了《家》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寒夜》,在巴金后期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思想主题的多重意蕴及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异,显示了其小说的巨大美学价值。巴金四十年代小说创作艺术特色主要有:
(1)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
巴金在40年代,在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复杂丰富。如果说早期作品都是单调小说,后期基本上都是复调小说。在作品中,总有多种意蕴和声音。他仍然承续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不像早期那样浮躁,粗浅,激越。而是含蓄蕴籍,令人回肠荡气。比如《憩园》抒情性比较强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之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一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庭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自由、善良的渴望。还有作者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情感因素。《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很强,但是,也有人性透视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尤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夜》,可以说是巴金最圆满的艺术精品。
(2)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是激情写作,后期却是冷静叙述。《寒夜》最充分地体现了巴金后期小说的冷静缜密的写实风格。巴金前期属于“青春写作”,其风格呈现出激情化的特点。《家》就是这样的小说。情绪、感情成为作品最突出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家》就是依靠爱憎分明的激情反抗的力量而获得了众多的青年读者。但是后期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体现在:
①日常生活的细致描摹
《寒夜》虽然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却没有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写普通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最主要是写三个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就决定了作品的缜密细致的叙述方式。
②人物心理的深度开掘
优秀的小说总是要塑造人物性格的,《寒夜》中人物就三个人,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物性格的成功,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只有进入心理,才可能塑造性格。《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作品往往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复杂心理揭示出来。比如整个第二部分,全部是汪文宣的心理活动。写他做一个梦。在梦里,母亲和妻子两个人都争夺他,他处在中间,非常痛苦。
22简述巴金作品《家》的主题。[吉林大学2012年研]
答:《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名的一部,同时也是巴金的代表作。《家》的主题主要表现为:
(1)封建大家庭由胜而衰的历史过程
《家》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主,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2)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本质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3)封建社会下大家庭女子的悲哀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4)新旧社会模式的对立
《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正是现实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矛盾的具象化,而小说中子一代的出走与封建家长的死亡、封建大家族的崩溃,正是对这一矛盾的想像态解决。
《家》这种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
23从夏衍戏剧创作看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夏衍的戏剧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于现实
①夏衍的剧作一般不依仗离奇的情节、传奇式的人物和剧情发展中的突变,而是依照生活的逻辑平静朴实地再现生活本身,展现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构成了夏衍剧作的鲜明特色。
②从《上海屋檐下》到《法西斯细菌》,夏衍的剧作不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慷慨激昂的情调取胜,而以发掘富有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含蓄隽永的抒情见长;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练,在平易亲切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严格按照性格的逻辑
①在剧中夏衍一切依据人情,不求过分,既不作无益的呐喊,也不将人物随意拔高,出现了一大批性格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②夏衍在描写人物时,从不静态地写人物心理,而是采用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将人物的心理通过言行动态地表现出来。如《上海屋檐下》中,匡复坐了十几年牢,好不容易找到了失散的妻女,但妻已与自己的朋友同居,另组了一个家庭。这时他心中真是回肠九曲,但老朋友的忏悔、妻子的倾诉又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才造成现在的情况,不能怪老朋友,不能怪妻子。匡复、妻子、林志成三个人都在矛盾的心理中抉择。
夏衍正是这样依从人物性格的逻辑,人性的逻辑,将人物的心理剖析得极其细腻准确。
(3)强烈的感情宣泄
夏衍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同情,对正义的歌颂,对邪恶的鞭挞,对统治阶级的嘲讽溢于言表。另外对光明的强烈向往,对新生象征性的期盼,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浪漫主义接壤。如《上海屋檐下》最后匡复黯然出走,黄父给孙子留下三元钱凄然离去,施小宝受人凌辱而无告,失去儿子的李陵碑孤苦无依,然而剧作家却在最后意外地插进了一段孩子们稚嫩的歌声,让这歌声淹没剧中人心中的啜泣,唤醒“中年人一时蒙尘的心境”,从而给作品带来亮色。
24参照周作人的散文理论分析其散文创作的风格特点。[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1)周作人的散文理论
1921年周作人发表《美文》,文章将“美文”界定为论文的一种,不过它不是批评的,不是学术的,而是艺术的。可以是叙事的,也可以是抒情的,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美文要真实而简明,也就是讲真话、说自己的话,是个人“言志”之作。正是他的提倡,才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同等的位置。
(2)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美学风格
①平和冲淡,而平和冲淡中又寓有不平
周作人的散文呈现出平和冲淡的风格,这种平和冲淡首先是情感表现上的平和冲淡,它往往不是以大波大涛的形式,而是以节制平和的方法,化汹涌为平和,变冲动为宁静,使作品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美学格调。然而,他的散文中还有另一面,即不能平淡,具有“闲而不适”的特点。
②幽默诙谐
周作人前期的一些针砭时弊的散文,虽不乏讽刺味的笔墨,但更多是以幽默味表现出来。通过寓庄于谐、寓谐于庄、庄谐并出等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周作人的散文讲究趣味,更讲究机智,趣味和机智两者相结合,形成了诙谐幽默。
③含有苦涩的韵味
周作人的散文可以说是他寂寞内心的情感符号。他的散文无一不折射出这种苦涩的情感。他常常把苦涩味和简单味放在一起,并作为一种审美情趣熔铸在他的散文中,这使他的散文有生活、有文化、耐读、耐寻味。
④丰富多样的题材
从情感角度看,由于周作人多采取“以我观物”的视角,因此在他的散文中常常有自己的“发现”,跃动着千姿百态的灵性,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想象力,由自然到人生,由现实到梦想,由回忆到预言,由苍蝇到宇宙,腾挪跌宕,开阔自如,展现了无比宽阔的艺术空间。
总之,周作人强调尊重创作个性,书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主张“人生的艺术派”,提倡人的文学。他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美文要真实而简明,也就是讲真话、说自己的话,是个人“言志”之作。正是他的提倡,才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同等的位置,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25举例简述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特点。[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特点有:
(1)零余者——作者自己在时代的镜子里的投影
“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这是鲁迅对郁达夫先生的评价,这句话概括而形象的总结了郁达夫的一生。正如郁达夫在《零余者》一文中说:“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总观郁达夫的全部作品,总有一个清瘦的、孤独的、而又含着淡淡忧郁的青年茕茕行走于文本之中。他笔下的一系列零余者形象,普遍遭遇悲苦,在社会上备受歧视而显得孤苦落寞;他们对金钱、爱情和荣誉无法遏制的向往而又在追求中显得无能为力;他们灵魂和肉体的被摧残造成了心理状态的扭曲……尽管在各篇中代称不一:《沉沦》中的“他”,《南迁》中的“伊人”,《茫茫夜》和《风铃》等篇中的于质夫,《过去》中的李白时,《迷羊》中的王介成,《烟影》中的文朴……但作者以露骨的坦率、大胆的自我暴露的方式表达出来,几乎毫不迟疑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他自己的个人写照。
(2)零余者——是时代和社会让你“零余”
社会变乱的时代,知识分子心中充满了苦闷、寂寞与彷徨。觉醒了却没有方向,勇猛抗争却没有希望,虽疾声呐喊却痛苦无力。零余者们生活着的那个时代他们都在“性苦闷”“社会的苦闷”“生的苦闷”中苦苦的挣扎着。《沉沦》中“他”视自己身本能的情欲为犯罪。《空虚》中年轻的“他”面对日本少女时极力压制对少女的爱慕和身体上的欲望,于质夫在妓院中时时担心自己被人视为酒色之徒。零余者就在这样的新旧冲突中挣扎痛苦。他们既不容于西方文明社会又不再适应传统的中国社会,在文明的不良混合体中他们无法找到合适自己的生存方式。无法改变自身弱点而又处于变迁的时代,无法改变对于自身生存发展极为不利的环境,最后只能成为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工具,自身的无能最后化为自身的无用,那么“零余”的下场也是必然的。
(3)零余者——深陷情感的干涸沙漠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大多都是情感的缺失者。《沉沦》中的“他”身为一个弱国子民,独自漂泊在陌生的国度,本来心境就是很孤独的,而弱国子民的身份有给自身无形带来了自卑的阴影。情感是《沉沦》中主人公一直追寻的归宿和寄托,无能面对现实,最后只能躲藏在自己想得到的爱情之中。
(4)零余者——你并不零余
《沉沦》的主人公一面决心“复仇”,一面又热切期盼祖国的强大。在自杀之前,“他”还大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其爱国之心十分感人。再如《茫茫夜》、《空虚》、《杨梅烧酒》等篇章, 均表现了在渴望个人解放的同时,又渴望祖国富强的心愿。郁达夫总用真诚的笔调真切地讲述人生的感伤行旅——“零余者”的感伤行旅。这使他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充满着一种悲剧情调。在这种悲剧情调中似乎一直回响着这样两种声音:“我们的志不在大,消极的就想以我们无力的同情,来安慰安慰那些正直的惨败的人生的战士,积极的就想以我们的微弱的呼声,来促进改革这不合理的目下的社会的组成。”这种悲剧情调把人们带进了浓重的忧郁与感伤的气氛中,使人们在沉重,压抑的悲哀心绪下得到一点精神上的慰籍和解脱,同时也给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从而激发起人们斗争、反抗的意志,去承受时代的风雨。
26评述以梁实秋、朱自清、沈从文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的文艺观。[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1)梁实秋反对以进化论的观点看待文学
梁秋实主张把古今文学放到一个平面上考察评判,他认为文学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两个主要类别或倾向,一是古典,一是浪漫。他说的“古典”,是指健康的、均衡的,受理性节制;“浪漫”即病态的、偏激的,逾越常规的。
在这个标准下,梁实秋认为“五四”文学史“非常态”的:
①他认为“五四”新文学极端承受外国文学影响,追求外来的新颖奇异,造成无标准的混乱,虽一时热闹,却没有根基;
②他指责“五四”文学过于推崇感情,到处弥漫抒情主义,他甚至用“号啕”一词来描写新文学中情感流溢的状况。
(2)朱自清的从“为人生”到“为人民”的文学创作观
“五四”时期,朱自清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主将之一,受到“为人生”文学思想的影响。他认定把文学当消遣和游戏的时代已经过去。30年代,《论语》、《人间世》等刊物提倡幽默小品,他极力反对,时时不忘“文艺有社会的使命”。到了抗战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认定文学史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二是从鼓吹“民众文学”转到提倡“大众化”文学上去。
(3)沈从文把文学看成是对“人”的解释
沈从文通过对各种“人生形态”的表现来扩大自我,对抗和逃避他所不愿合作的现实。
“乡下人”的自卑情结使他对现代城市文明有本能的反感,他期望以文学的幻想与创作给精神的荒原带来某些春天的活气。比起同时代多数作家,沈从文是更耽于幻想,也趋于古典。
总之,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虽同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代表,却拥有各自的文艺观并在其文艺观的指导下努力进行创作实践。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朱自清的《背影》,沈从文的《边城》都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文艺观。
27简述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浙江大学2011年研]
答: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表现为:
(1)以诗写剧
“以诗写剧”是最能体现曹禺话剧创作个性的特点之一,也是他区别于同时代话剧作家的显著特色。曹禺本人就多次宣称他以“诗”写“剧”。关于《雷雨》,他曾明确地提出“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他保留《雷雨》的“序幕”和“尾声”,也是为了让观众看完戏后,心中还荡漾着一种“诗样的情怀”,使“观众的情绪入于宽阔的沉思的海”。
(2)诗意的抒情
曹禺是以“诗人”的心态创作戏剧。曹禺创作戏剧时并不像一般的剧作家那样冷静地分析人物,理智地编排情节,而是像诗人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在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中,在于对象的互相交融中去构思作品。整个创作过程为感兴、情绪所左右,贯穿其中更多的是诗人创作情感的迷狂。
《日出》的写作缘由是“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类的诗意感受,然后才由此酝酿演化为具体的人物形象。
(3)诗意的写实
曹禺在创作中追求诗意的真实,以理想的情愫描写现实生活,超越了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直接表现和对时代背景的如实描写。
《原野》本是一个简单的农民复仇的故事,但曹禺并没有使这一题材简单化、世俗化,而是从反抗背后发现蛰伏于农民身上的精神痼疾和沉重的封建文化负荷。
(4)诗化的语言
曹禺的戏剧中有一种诗的语言,这也是其剧本创作的重要特征。他的剧本在演绎尖锐矛盾冲突的同时,还流荡着深情款款的诗意,凝聚着作者饱满的生命激情和对生活诗意的不懈追寻。他曾指出“文字上要注意一方面更通俗,一方面要有味道,有诗意,含蓄无穷”。
总之,曹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天才作家,其独特的天性禀赋和文学修养造就了他话剧的诗性特征。他带着以诗写剧的创作理念,用诗化的语言进行诗意的抒情、写实给人以诗意的审美享受。
28简述《雷雨》的多重主题。[暨南大学2011年研]
答:《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通过对《雷雨》文本的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其主题。因此,《雷雨》实际上是一部具有多重主题的文学作品。
(1)对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批判和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
剧本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场景(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矛盾纠葛,而戏剧的结尾,无辜的年轻的一代都死了,只留下了对悲剧性的历史有着牵连的年老的一代,这就更加强化了对“不公平”的社会(与命运)的控诉力量。
(2)《雷雨》的“还原性”阐释
作者在《雷雨》中揭示了“生命编码”,即戏剧“意象”中所内涵的人的生存困境。戏剧中的“郁热”不仅是自然背景,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剧本中人的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造成了人的巨大精神痛苦。由此而引发出的,是“极端”的“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与近乎疯狂的“白热、短促”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
(3)“挣扎”与“残酷”的发现
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缠绕,曹禺提出了他的残酷命题。既包含了对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发现,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的恐惧。同时“序幕”与“尾声”的设置,造成了欣赏的距离,将戏剧本事中的郁热、愤懑与恐惧消解殆尽,而达到类似宗教的效果。
从对《雷雨》的多重解释中,正是显示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既是关注现实的,同时又超越现实,追索着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
29简述胡风的文艺思想。[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胡风的文艺思想包括主观战斗精神、人道主义、民族形式等,其文艺思想对他的后半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当时社会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的直接原因,从而使其成为文艺批评自由和民主的殉道者。
(1)胡风文艺思想的主要来源
胡风的文艺思想主要来源于:①马克思主义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②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③对鲁迅文艺思想的继承。
(2)胡风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坚持文艺的审美特性,在按照唯物史观肯定文艺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他把艺术的美与形象思维相联系。
②提倡现实主义,反对概念化、公式化和客观主义、自然治愈。他认为只有现实主义才反应艺术的规律,认为现实主义的“写真实”应包括写出生活的“阴暗面”和“劳动人民精神奴役的创伤”。
③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其内涵包括作家对生活的批判态度、战斗热情和把握生活的能力。
④宽泛地理解生活,并非“只有工农兵的生活才算生活”,反对题材决定论。
⑤“内容决定形式”,认为“旧瓶新酒主义本质上是反抗现实主义的”。
⑥文学应主要描写人,要表现人道主义精神。
(3)胡风文艺思想的影响
胡风的文艺思想对他的后半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主观战斗精神招来那些传统理论的坚持者和左倾理论家的追随者的极力反对,以致含冤数十载。他的现实主义在当时的政治气候和思想理论环境下,显然是和者必寡的,势必受到“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责难和批评。他的“三十万言”试图争取被剥夺了的反批评的权利,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成了含冤终身的以大憾事,做了文艺批评自由和民主的殉道者。
总之,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下,胡风文艺思想在理论上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无个性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服从意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而且必将为传统的价值观念所不容,他的悲剧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30简述九叶诗派的艺术成就。[山东大学2011年研]
答:九叶诗派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伪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力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因此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九叶诗派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
(1)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
九叶诗派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九叶诗派的语言意象是多样化和富于现代感的,他们从现代日常生活中锻造语言,融注主观意志使之成为智性化的心象结构,在穆旦诗中常见“八小时的工作与房屋”、“成人世界与父母”、“学习”等语句,文字明晰,但语意颇为隐晦,业已构成诗中的“主题性意象”。九叶诗派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来组合语言意象,使现代知识分子的口语具备了诗歌艺术的表现功能。
(2)客观化和间接性的抒情表达
在抒情表达上,九叶诗派追求客观化和间接性,为诗的情志寻求“客观对应物”,避免直抒胸臆一泻到底的浮浅。陈敬容的《假如你走来》全诗刻画一连串无声的动作,是蕴含丰富的心理戏剧片断。他们的咏物诗在写实层次上建构象征空间,如郑敏的《鹰》《马》,辛笛的《月光》等等,通过暗示来曲折表达。
(3)极具反叛色彩和异端性质
九叶诗派的反叛色彩和异端性质,使他们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在当时并未获得较大反响,但包含着丰富的价值与启示。“这个诗人群,不论在诗情与现实的融合上,还是在对诗艺的执着追求上,似乎可以说是‘五四’以来某些现代派诗歌在向现代生活的突进中合理而健康的发展”。
(4)九叶诗人的作品各具特色,风格多样
九叶诗人中除了总体特征的相同或相似外,每个人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如郑敏的诗的风格像雕塑,深沉而静穆;杭约赫、唐祈的诗气势宏大、热情奔放;袁可嘉的诗形式严谨而意蕴深沉;杜运燮的诗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讽刺和幽默对抒情的渗透;唐湜的长诗具有宏大的气象和浪漫的激情……,每个人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充实着现代新诗的百花园,穆旦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31简述张爱玲小说的特点。[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张爱玲小说的魅力来自于传奇的故事以及弥漫其中的梦魇般的氛围。她的小说似梦呓,诱你走入一个传奇而虚幻的小说世界。“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便成为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题材。在其小说中我们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梦魇般的氛围、故事、文化,还有梦魇般的人性,她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去展示人性的深刻变幻,这是张爱玲小说值得推敲的成功经验。
(1)在主题思想上,张爱玲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张爱玲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2)在选材上,张爱玲的作品以言情为主
男女之情是贯穿她全部创作的一条线索。张爱玲认为:男女之情乃人之大欲,作为生命过程的重大现象,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揭示着人生的真谛。她的小说着力表现男女之间的感应、磨擦、摸索、闪避,如此种种,均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另一方面,她所着力表现的不是恋爱者超凡脱俗的一面,而恰恰是他们凡俗的一面。在她看来,惟有入世的,才是更真实的。她试图于男女之间的传奇故事中寻找普通的人性,于男女之情中倾听“通常的人生的回音”。因此,她的言情并不局限于单纯的言男女之情,而是将之升华到言“世态人情”和“风俗人情”。
(3)叙述方式别具匠心
张爱玲的文章结构安排吸收中国传统小说精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十分吸引人,总体结构独特,这与她娴熟的写作技巧有关。张爱玲叙述故事喜欢使用倒叙的手法。
(4)张爱玲对人物塑造及人物间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把握得极为准确和深入
人心的真相,最好放在社会风俗的框子里来描写;因为人表示情感的方式,总是受社会习俗的决定的——这一点,凡是大小说家都肯定,张爱玲也肯定。张爱玲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也受西洋小说的影响,这是从她心理描写的细腻和运用暗喻以充实故事内涵的意义两点上看得出来的。可是给她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旧小说。她文章里就有不少旧小说的痕迹,例如她喜欢用“道”字代替“说”字。她受旧小说之益最深之处是她对白的圆熟和中国人脾气的给她摸透。
32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鲁迅是怎样论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他与毛泽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有怎样的区别?为什么?[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文艺与政治同属意识形态范畴,关于二者的关系人们或是出于现实政治利益的考虑或是文学观、政治思想的不同,历来都有不一样的看法。
(1)鲁迅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
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鲁迅认为,文艺与政治不可能相安无事,因为冲突很可能是它们的常态。他指出:“我每每觉到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在不同的方向。”马尔克斯曾经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文艺为什么不安于现状。但为了维护政府或政党的利益,政治往往希望社会稳定平安,于是,维持现状就成了政治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文艺不安于现状,政治却要维持现状,这样,两者的冲突就无法避免了。而在鲁迅看来,文艺与政治的冲突,实际上又是文艺家与政治家的冲突。
(2)毛泽东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过论述。其基本观点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艺服从于政治,这里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从此之后,文艺服务于政治、文艺从属于政治成为一项文艺政策。
(3)鲁迅与毛泽东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看法的区别
①两人的立场和角度不一样
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鲁迅与毛泽东所持的立场,所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故其观点差异很大。鲁迅是从文学家的角度看问题的,所取的是文学家的立场;毛泽东则是从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的,所取的是政治家的立场。
②两人的观点造成的影响不一样
而由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语境之中,它在当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并且影响了赵树理等人的创作。但能否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显然需要进一步讨论。验之于1949年以后的文艺实践,鲁迅的冲突说更能给人带来启迪。文学不从属于政治,文学有其独立性。
33简述曹禺《北京人》的传统文化悖论。[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曹禺《北京人》的传统文化悖论主要表现为:
(1)曹禺否定以曾文清为代表的没落士族文化
曹禺在《北京人》里从一个相当独特的角度对没落士大夫的“北京文化”进行了历史的否定。曾文清是一个士大夫家庭的子弟,染受了过度的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结果从“人”变成了“生命的空壳”。作为一种没落的贵族文化,传统的“北京文化”悠闲、雅致,却带有浓厚的寄生性,最能消磨人的生存意志,像曾文清竟陷入了无可救药的怯懦、颓废与沉滞、懒散之中:“懒于动作,懒于思想,懒于用心,懒于说话,懒于举步,懒于起床”,甚至“懒于宣泄心中的苦痛”,“懒到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这是人的真正“堕落”:人的生命的彻底浪费,人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彻底丧失。
(2)曹禺赞美以愫方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在《北京人》里,曹禺在愫方身上寄寓着对传统文化的某种亲近和肯定。她出身在江南名门世家,也受传统文化熏陶。作为旧时代的女子,她承担着过多的旧思想、旧传统、旧道德的因袭。但是在剧本中,对传统人格厌弃的曹禺却对出自传统文化的愫方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中国妇女中那种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我是愿意用最美好的言词来赞美她们的”,这是与《北京人》的反传统的主导倾向相悖的。
(3)曹禺向往北京人“敢爱敢恨”的生活方式
但是他又被“为着自己受苦,留给别人快乐”的人生哲学吸引。用“北京人”为剧本命名,囊括史前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社会三种“北京人”形象,象征剧本主题的丰富含义,以原始人的勇敢有力,反衬出囚禁在封建精神统治下的北京人的空虚、怯懦、腐朽、堕落。艺术上交替运用象征、对照等艺术手法来揭示矛盾冲突,烘托戏剧氛围,寓意深刻。作家以寓言的方式宣告传统士大夫家族不可避免的衰落命运的同时,也在优美的向过去的“反传统”事业告别。
总之,戏剧以曾家的经济衰落为串联全剧矛盾冲突的线索与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展开家庭中曾家三代人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并透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出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统治的破产。整个剧作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喜悦、轻轻的哀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令人回味无穷。
34谈谈五四与郭沫若的诗歌。[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五四与郭沫若的诗歌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五四为郭沫若的诗歌提供了有利的时代背景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
①五四时期的诗歌理论
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其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②五四时期的创作实际
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上。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等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说明了新诗与“五四”思想革命的密切联系。理论的提出与创作的繁荣为郭沫若诗歌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作品参照。
(2)郭沫若的诗歌顺应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
他是鲁迅在本世纪初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又是新中国的预言诗人。郭沫若是使新诗的翅膀飞腾起来的第一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诗的抒情本质的强调,以及诗歌个性化的问题的提出,标志着对诗歌艺术认识的深化。
①《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为时代再造的中华民族的崭新形象在《女神》中第一次得到充分的艺术表现。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女神》的魅力及其不可重复性,正是在于它所达到的民族精神及作家写作的自由状态。
②《女神》在想象方式上具有想落天外的奇特想象
《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泛神论思想使诗人思绪飞腾,产生了《女神》式的奇特想象:大自然被充分地人化,地球成了有生命的母体,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从泛神论思想出发,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进化、更新的过程。
③《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
《女神》大胆借鉴西方近代自由体诗,做到形式自由奔放,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这种自由体格式不拘,诗节不限,字数不定,音节自然,一切服从感情的倾泻。《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就《女神》总体看,她的形式是自由的。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类外在格律相对严谨,押韵、诗节、诗行大体整齐,如《晨兴》。另一类则是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韵律与某种程度的外在韵律相结合,使得诗在自由变动中取得某种程度的整齐与和谐,如《天狗》中为了表达自我超越的急切之情,连续用多个“我奔跑”。
④《女神》显示出一种火山喷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概
《女神》整个诗集贯通着蔑视一切、荡涤一切、创造一切的磅礴气势和力度。诗作的艺术技法与精巧在当时并不是最出色的,但其气势的锐不可当是当时任何一位诗人或诗作都难以企及的。如《晨安》这首诗中,没有缜密精细的结构,甚至也没什么技巧可言,只是向广袤的宇宙豪迈奔放、一气贯通地写下了27个“晨安”!像这样在整首诗中把27个“晨安”简单排列开来,以前从没人写过,确切地说也没有人想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喊出了诗人肺腑的情感,喊出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喊出了时代的回音。而那个敢于吞下宇宙和一切的天狗,不只是想象和夸张的奇特,而是诗人敢于这样想象的胆魄。正是这种胆魄使诗人能够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处,从大处着眼,与大自然对话,与整个宇宙对话,也使诗作具有了排山倒海的气势。
35简述郭沫若戏剧的特点。[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郭沫若的戏剧作品主要以历史剧为主,他身兼学者、剧作家、诗人三重身份,这使得其历史剧创作别具一格。有人做出这样的评价“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思,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丽风格去落笔。所以,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气纵横、想象大胆、联想奇胜。”郭沫若的戏剧特点主要表现为:
(1)卓越的历史见解,深刻的思想内容
郭沫若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历史眼光,善于在错综纷坛的历史现象、甚至各种相互矛盾的史料和观点中鉴别真假、明辨是非,提炼出卓越的、与众不同的见解,作为他历史剧创作的思想基础,使他的剧本的主题思想,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例如,他经常突破传统的、世俗的见解,大胆歌颂我国历史上那些旧秩序和旧礼教的叛逆者,给予当时的读者以很大的启迪和鼓舞力量。而在建国后,由于作者思想的更加成熟,也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迫切需要,所以,作者创作上的这一特色是更加突出了,也更具有时代色彩了。《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创作,选择了我国历史上遭到很多非议的两个杰出人物,赋予他们““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高尚品德和“人定胜天”的坚强信念,把对历史人物的科学评价和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塑造了崭新的历史人物形象。郭沫若的历史剧,是真正的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剧,无论在见解上或创作上都独树一帜,具有作者的独到的功夫。也可以这样说,警辟、新颖的见解,突兀、奇特的构思,灵活自如的驾驭历史素材的能力以及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明显特色。
(2)浓郁的诗的意境和强烈的浪漫主义的气息
郭沫若是一个著名的抒情诗人,他对于诗有特殊的敏感,也很善于在剧中酝酿和组织诗的场面,造成诗的效果。例如,在《蔡文姬》一剧中,作者把《胡笳十八拍》中许多扣人心弦的章句,象明珠一样,镶嵌在剧情发展的重要关口,大大加强了全剧的诗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在诗章的伴唱运用上,作者不仅是把它作为深刻揭示剧中人物内心独白的有力手段,使之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把读者和观众更进一步地引向了剧中的规定情境,缩短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作者的成功,就在于他这种虚构不仅符合历史的必然性,还充分考虑到了艺术本身对美的要求;换句话说,他是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去驰骋他的想象力的。而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他是更多考虑在整个历史的典型环境的基础上,自由地驰骋其艺术想象力,因而就使他的历史剧具有一种气势磅礴、雄奇瑰丽和热情洋溢的浪漫主义气息。
(3)强烈的戏剧场面的历史感、真实感和剧中人物性格的激烈矛盾冲突
由于郭沫若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对考古学和历代文物均有着相当的研究和造诣,所以,他不仅对剧中表现的整个历史事件以及主要人物的思想面貌给予缜密的考据和推敲,使之尽可能地符合历史的真实,而且,在细节和一件小小道具的运用上,都十分注意准确和真实。例如,他在《武则天》第一幕的布景说明中,就对唐代宫中“炕床”的形状、书卷的样式、桌案的高低、瓶盆的颜色等等考察得极为详备,尽量做到件件有案可查,事事有典可考。浪漫主义精神一向很强的作者,在这些问题上是决不肯马虎从事的,这样,就使得他所描绘的生活场面更富有历史感,也更能收到良好的戏剧效果。此外,作者还善于根据不同题材的要求,安排人物关系,组织尖锐的戏剧冲突。
例如,在《蔡文姬》中,他根据剧情的发展,在匈奴与汉、匈奴内部、汉使之间,甚至蔡文姬家庭内部,都设置了一连串的冲突,造成了一系列精采的戏剧场面,出现了众多的性格的闪光。在《武则天》中,作者则围绕宫廷内部,甚至家庭内部各种特殊的关系组织戏剧冲突,使得情节的发展既集中、又动人,并有利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如武则天与裴炎、太子贤、上官婉儿的矛盾,是分别通过亲信、母子、世仇的关系表现出来;裴炎与郑十三娘、上官婉儿、骆宾王的矛盾,又是分别通过世交、恩师、同谋者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这样,就能使得戏剧冲突更为尖锐和复杂,同时,也便于用最俭省的笔墨刻画出生动而丰富的人物性格。
总之,郭沫若的剧作是其作为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三位一体的产物,具备其独特的个性与特点,因而可以说郭沫若是自成一派的历史剧作家。
36简述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创新性。[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故事新编》共有8篇,写作时间从1922年起至1935年止,历时13年。其中《补天》、《奔月》、《铸剑》3篇写作于1922至1926年间,属于鲁迅前期的作品。而《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比较集中地写于1934~1935年,是鲁迅后期之作。《故事新编》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故事新编》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
鲁迅采取了“古今杂糅”的手法,有意打破时、空界限,其目的是要在古今相通之中,以现代照亮古代,更有力地揭示古代人与事中某些被掩盖了的真相。
①艺术想象和虚构
在“博考文献”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并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如《奔月》写射日英雄后羿在射尽了封豕长蛇等野物后,只剩下乌鸦与麻雀可猎,每天为嫦娥吃食而奔忙,他的弟子窃取射日英雄美名并暗害他,嫦娥不愿和后羿过清苦生活而奔月等,都是艺术想象和虚构,从而写出了英雄的寂寞与悲哀。这中间渗透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后羿也就成为有生命的感人的艺术形象。
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补天》是现代文学史上比较早的浪漫主义小说,题材、人物、场景和精神都具有浪漫主义特点。《铸剑》是浪漫主义杰作。金鼎沸水中三头搏斗的丰富想象、离奇情节和夸张手法,把向暴君复仇的精神表现得激越悲壮,有声有色。
③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
以古人古事为框架,但融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的内容。如《补天》中的女娲两腿间出现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学者,水利考察大员等。作品中的这些人物还常讲些现代术语,使作品谐趣横生。这种古今交融、亦古亦今的格式是《故事新编》艺术上的最独特之处。
(2)《故事新编》在文体及写法上的创新
鲁迅打破文体界限,以杂文入小说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他采取了“油滑”的写法,在多篇文章中放肆地将已经被神圣化与神秘化的古代哲学戏谑化,如对老子和庄子的戏谑化描写,显示了鲁迅的一种独特的眼光与超凡的胆识。人们从这类戏谑化的描写中,看到了鲁迅杂文的锋芒,包括杂文的眼光、思维、手法,以至语言。
(3)《故事新编》在小说结构上的创新
《故事新编》许多篇章都有或显或隐,或浓或淡地 “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或旋律,互相补充、渗透与消解。这里似乎存在着一个小说结构的模式:小说前、后部的对立,以及后部对前部的翻转与颠覆。
总之,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情况。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就可以用“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来形容。其独特的题材与思想以及小说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小说集《故事新编》便是这样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