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幼儿教育中的教师和幼儿

一、幼儿教师概述

1.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1)地位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教育法》、《教师法》为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充分的法律保障。

(2)权利

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

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3)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

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幼儿教师的素质

(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对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表现为对幼教对象——幼儿的热爱。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义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2)健康的身心素质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搞好幼教工作,也与幼儿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具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3.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1)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可观察幼儿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2)沟通的能力

沟通与观察不同,它需要一种相互性,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在双向交流中彼此互相协调的默契。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a.非言语的沟通

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来说,动作比语言容易理解,另外,幼儿也需要教师的身体接触。心理学实验表明,身体肌肤的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感到温暖、安全、消除紧张等。非言语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也是沟通的重要途径。

b.言语沟通

教师与幼儿交谈,特别是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与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要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最根本的是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并真正地面向全体幼儿。其中,必要的技能包括引发交谈的技能,倾听的技能、扩展谈话的技能,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结束交谈的技能等。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a.了解家长的技能

了解是沟通的前提。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双向的,教师了解家长的同时,也要让家长了解自己。尊重幼儿家庭的隐私,是教师与家长相互信赖的基础。一般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待人接物习惯等,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沟通策略。

b.与家长交流的技巧

沟通需要行动,行动需要技巧。教师应具备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如与家长面对面交谈时,聆听的技巧,以适合家长的态度、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考虑家长的观点、心情的谈话技巧,以及向不同类型的家长传达信息(口头的或书面的)、特别是描述孩子行为、提出建议或意见的技巧等。

c.与家长的情感沟通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的交流,其特殊在于交流的双方都共同地爱着、关心着一个孩子,为这个孩子而交流。因此,沟通是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诚心、责任心的。

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a.幼儿之间的口语沟通

幼儿之间的交谈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性、智力、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谈需要发展他们自我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听和说的能力,这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注意幼儿口语沟通的特点,在幼儿交谈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发挥主导作用,随时根据幼儿的情况加以引导。

b.幼儿间冲突的解决

幼儿的冲突是其沟通不畅的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多发生在物的分配或活动机会的选择时。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冲突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帮助幼儿正确地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通过冲突理解人际交往的规则、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权利、克服自我中心等,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分组能力

分组是小组活动的第一步,分组的质量对活动的进行影响很大,因此,分组能力要求教师十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以及清楚地知道完成每项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

a.有层次,指教师分组时纵向地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如根据幼儿的经验、动作、思维、语言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结合活动内容的难易,按水平由低到高地分,让每个幼儿能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

b.有特色,指各组各有特点。幼儿的不同兴趣、性格倾向、学习方式等决定每个小组学习的材料及学习内容和方式;

c.有变化,指分组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幼儿的能力、经验等在发展,兴趣、情绪等也在变化。

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a.指导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分组活动指导的根本,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分组活动必然失去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这一精髓而流于形式。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不可能摆脱观念的支配,观念不同,即使依样画葫芦,也会面目全非。

b.指导必须了解幼儿,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

分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只有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的指导,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c.灵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灵活地改变指导方法

分组活动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分组活动的指导必须是灵活多样的,教师的角色也要根据情况随时变化。在同时关照几个小组的活动或游戏时,教师时而观察,时而参与,时而教授,时而评判,时而调整等,即教师既是观察者、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幼儿的活动伙伴、知识的传授者。

二、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

1.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简言之,就是社会或成人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是什么样的存在。

2.儿童观的变化和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儿童观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而每个时代的幼儿教育与当时儿童观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在欧洲古代和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儿童是父母的隶属品,他们是带着罪恶来到人世的,儿童自身的特点、价值、独立人格完全被忽视,打骂、体罚儿童是那时教育的特点;

(2)文艺复兴运动后,儿童观开始出现大转折。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论”和法国卢梭确立的“自然论”的儿童观体现了儿童观的大进步;

(3)20世纪后,儿童观的发展出现重大的飞跃,在新的儿童观指导下,世界各国广泛兴起了新教育运动。如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4)20世纪中、后期,儿童观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儿童巨大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得以发现,并确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现代儿童观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儿童的地位和权利逐渐被社会所肯定,并开始受到法律的保护。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使儿童权利保护实现了从理想向现实的飞跃,成为儿童观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5)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3.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1)从社会大范围来看

幼儿和教师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这种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是幼儿园所有人际关系中首要而基本的关系,是幼儿和教师相互关系的基础。因此,教育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反对专制的教师中心;

(2)从幼儿园小范围来看

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社会保障幼儿地位和权利的责任具体化为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教师成为幼儿生存、发展、学习等权利最主要的维护者,幼儿则是被保护者;教师作为成熟的社会成员,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者,幼儿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是受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和幼儿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

三、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1.幼儿的发展

(1)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

幼儿发展的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中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素质。遗传素质的差异可能带来幼儿发展上的差异,对幼儿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后天因素是幼儿自身的全部先天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比遗传素质更具可塑性。

环境因素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它包括幼儿所在的环境中一切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幼儿并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发展是幼儿积极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幼儿通过幼儿园里每天进行的各种活动使自己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接触,相互作用才会发生。活动使幼儿的发展成为现实,没有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因此,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活动可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见的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外部活动指可见的幼儿的实践活动。内部和外部的活动不可分割、交融在一起进行,都以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

a.幼儿的生理活动

幼儿的生理活动是满足身体的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它无时无刻不在幼儿的身体内部进行着,同时,它是生命本身强加给人的、必须由每个人自己去完成,不能由任何人替代。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生长发育的“内部工作”特别艰巨,家长、教师要正确认识并给幼儿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帮助和支持。

b.幼儿的心理活动

与生理活动一样,幼儿的心理活动也是由幼儿自己进行的,幼儿作为自己心理活动的主体,在作用环境的同时,必须自己去观察、理解、记忆、思考、作出判断,靠艰苦的练习和长时间的经验去学习语言等。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幼儿能在其中自由地愉快地活动,是教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c.幼儿的实践活动

幼儿的实践活动主要指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或物直接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它是与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交融为一体、统合进行的最富有发展价值的综合性活动。幼儿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二是人际交往活动。

2.现代社会儿童发展上出现的一些特点

(1)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

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是指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更新,其身体的生长、发育的速度加快,逐渐早期化的现象。生理的发展加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长加速,如儿童的身高、体重比过去有明显的增长;二是儿童的成熟加速现象,如性机能的发展。

(2)儿童心理方面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儿童的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由此引起的儿童心理的种种变化是幼儿园教育需要认真面对的。

儿童的生态环境首先是家庭环境,这是儿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基地。家庭变化中对儿童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家庭生活水平的变化等。

除家庭环境变化之外,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也与过去大不相同。今天的儿童过早地接触到一些其小小年龄本不该接触的东西,如成人电视节目中、电子游戏中、广告中、家长谈话中关于金钱、性、官位、物质享受等的影响,使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出现了不少过去没有的问题。另外,社会上对高学历、高薪酬的过分追求,也对幼儿园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幼儿成长的压力加大,身心的健全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

3.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1)教师“教”的活动

直接“教”的方式

a.概念: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如幼儿园作业课上使用的主要就是这一方式。

b.实施环境:对幼儿进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使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人类用漫长时间创造的大量精神财富;规定必要的行为规范、行动规则,讲解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等;教给幼儿必需的知识或概念,让幼儿能高效率地获得比较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某些技能、技巧,需要教师用同种方法介绍给全体幼儿;传递必要的信息等。

c.优点:在教育内容、方法、步骤等都按照教育目标进行了精心准备下,这种方式清楚明确、系统有序、省时经济,教师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即使是新教师,也能较快地掌握操作方法。

d.缺点:言语是教师使用这种方式教育幼儿的主要工具,教师讲、幼儿听是最常见的形式。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幼儿获得的多是间接知识,难以真正理解和运用。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容易成为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和说教。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间接“教”的方式

a.概念: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方式中的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游戏伙伴、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教育影响力不直接由教师而是通过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幼儿。

b.中介:在间接方式中,教师常以物质环境、人际环境为中介与幼儿相互作用。

c.优点:间接“教”的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较充分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给幼儿创造很多的“自我学习”机会;适合幼儿好奇、好动、好创造的特点,给幼儿提供了大量做做、玩玩、想想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有较多的时间通过动手、动脑;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去,增加了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机会,交往的形式也更加丰富;这种方式自然而接近幼儿的生活,幼儿会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影响。

d.缺点:幼儿对活动中探索、尝试所获得的东西缺乏归纳整理、分析判断的能力,使获得的知识、经验容易陷入零乱、琐碎、表面、缺乏系统的状态,甚至会获得错误的结论;间接指导要求较高的技能技巧,需要教育的灵活性、随机性,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是“教”的主体

教师是“教”的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在备课或活动准备阶段,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经验等来计划活动,制定教案,创设环境;在上课或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引导幼儿向着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幼儿则是教师“教”的对象,是受教育的客体。

(2)幼儿“学”的活动

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

教师掌握着“教”的主动权,无论是教师直接地“教”还是间接地“教”,幼儿都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幼儿是否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主要依赖于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能力、情感等,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意志。幼儿的学习靠幼儿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教师要调动幼儿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幼儿视作主动的灌输对象。

幼儿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a.接受学习

在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时,与之相应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即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能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讲课,能让幼儿发挥主体性,学得有兴趣,能将教师传授的东西积极地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

b.发现学习

在教师间接“教”的时候,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学习”,即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在幼儿期,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如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发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态度等。

影响幼儿学习的内外因素

a.影响幼儿学习的外部因素

家庭条件,如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方法、养育态度,家庭经济、位置条件等;幼儿园教育水平,如老师对幼儿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教育的技能技巧等;幼儿园的环境条件,如环境对幼儿身心的适宜程度(是否安全、优美、安静等),物质条件的好坏(如活动室、户外场地的大小,玩具材料的丰富程度等)。

b.影响幼儿学习的内部因素

主要有两方面,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智力因素主要有:幼儿的注意、记忆、思维、理解、推理能力;表现、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知识、经验水平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有:主动性;好奇心;自信心;坚持性。

4.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无论是直接“教”还是间接“教”,教师都始终控制着教育过程的方向,引导幼儿向着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质量主要是由教师决定的,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否认教育本身。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是学习主体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正是通过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引发和促进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体现出来的。正因为此,幼儿主体性调动的程度可以用作衡量教师主导作用质量的指标。

(2)直接“教”时要注意的问题

变单向的“教”为双向的交流;

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多样化的教育手段;

重视情感效应;

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

重视随机地“教”;

直接“教”和间接“教”相结合。

(3)间接“教”要注意的问题

与直接“教”的方式相结合;

正确的角色定位;

环境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