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心理学导论

第1章 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西南大学2016研]

A.格式塔

B.人本主义

C.构造主义

D.行为主义

【答案】C

【解析】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通过内省法,即个体对自己体验的反思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解释。A项,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B项,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D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反对用内省方法研究意识,主张应该用客观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

2.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统考2014研]

A.认知科学

B.神经心理学

C.认知神经学

D.心理生理学

【答案】C

【解析】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基础心理学方向。

3.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统考2013研]

A.管理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工程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答案】C

【解析】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也就是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

4.(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西南大学2011研]

A.冯特

C.弗洛伊德

B.华生

D.马斯洛

【答案】A

【解析】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是(   )。[北京大学2011研]

A.斯金纳

B.华生

C.班杜拉

D.霍尔

【答案】B

【解析】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6.科学心理学内涵最妥当的表述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对潜意识的实证揭示

B.对人类行为的实证探讨

C.对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研究

D.对社会事件与社会活动资料的搜集

【答案】B

【解析】心理学有时也称作研究行为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7.下列匹配不正确的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冯特——格式塔

B.马斯洛——人本主义

C.华生——行为主义

D.詹姆斯——机能主义

【答案】A

【解析】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者意识功能;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

8.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西南大学2011研]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答案】B

【解析】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9.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西南大学2011研;统考2008研]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答案】A

【解析】哲学源头为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生理学源头,尤其是实验生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直接来源。

10.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统考2010研]

A.教育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生理心理学

D.临床心理学

【答案】D

【解析】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的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行为或生理活动的变化。

11.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统考2010研]

A.机能主义——冯特

B.格式塔——铁钦纳

C.人本主义——罗杰斯

D.构造主义——詹姆士

【答案】C

【解析】机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构造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和冯特。

12.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统考2007研]

A.格式塔 

B.人本主义 

C.构造主义 

D.行为主义

【答案】C

【解析】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个体经验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感情的元素,所有复杂心理活动都由这些元素构成,故可以通过内省法,即个体对自己体验的反思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解释。A项,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能人为肢解。B项,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涵着无限的潜力。D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客观研究的意识。

三、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首都师范大学2015研]

答: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1)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2)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3)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又称个性心理特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心理学[苏州大学2012研]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能。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外在行为或通过现代技术观察脑的活动来研究心理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其中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3.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大学2004研]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思想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和布根塔尔等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的经验,如动机、需要、价值观、情感、生活责任、自我意识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强调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想的生物,其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人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和自我成长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不只是了解人的这些本性,而且要寻求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四、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对象。[河南大学2016研]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1)个体心理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大的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和能力与人格。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2)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分为不同水平:简单层次、复杂层次。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不同,产生不同的反应,决定了行为的复杂性;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4)团体心理

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他人或社会群体互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团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团体心理是该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团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作为个体的一种重要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心理受文化的影响,文化不同,团体心理不同。

2.简答心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西南大学2011研;华东师范大学2003研]

答:(1)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主要是人脑),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学上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指的是感知、记忆、思维、想像这类心理活动。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意志过程指的是人出于某种目的,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2)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种心理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对人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心理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物质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人的交往活动中。

认识是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对认识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情感过程依赖于认识过程。没有认识就没有感情。人对于自己一点都不了解的事物,是不会有任何情感体验的。人们平时说的“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这个道理;情感过程对人的认识活动,也有强大的反作用。

情感是进行认识活动的动力。比如,一个喜欢数学的同学,就会比别人更多地钻研数学,上数学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自己主动找来许多数学题来做,从而可能使他的数学知识更丰富,对数学比别人有更深刻的认识。

认识是意志的前提和保证,意志影响着认识的有效进行。

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觉目的性,而人们只有在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时,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选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意志行动还要随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也需要通过认识活动把握事态发展,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加速意志行动过程,还是调整意志行动的进程和方向;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而对困难性质和大小的估计,是离不开认识过程的。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离不开精细的观察、持久的注意和专注的思考,没有意志的参与,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认识过程中,一些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人,学习和工作也缺乏成效,不能承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情感是意志的动力,意志对情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

意志对情感也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五、论述题

1.试述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主要的心理学学说及其代表人物。[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北京科技大学2006研]

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学说。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如下: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内容:该学说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个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向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感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冯特首创的内省法,用于对个体的内在经验感受进行观察和分析。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内容:该学说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如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内容:该学说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个人行为,并以刺激—反应(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意识不能观察和测量,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范围内;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了解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个体的行为都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4)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和科夫卡。

内容:该学说主要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与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它以直接经验或现象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既强调观察法,也不反对内省法,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该学说认为各元素的总和不是意识的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完形心理学研究知觉组织,而知觉组织与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历程有关,为此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内容: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等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对于人格发展阶段,以口欲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结等观念来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对于人格结构,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御机制来解释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因。后期的新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发展,如更加强调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或泛性论的作用,而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内容:该学说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应研究人类的复杂经验,如动机、价值、情感、生活责任以及生命的意义等。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要改善环境以有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7)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1967)《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内容:该学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想像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指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是多学科结合的结果,它一方面吸收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推动,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语言学的影响;同时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也对其形成过程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