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3868字
- 2020-12-01 17:40:11
第3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3.1 复习笔记
一、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
(一)解放区文学的特征
以解放区文学为代表的左翼文学是代文学构成的主要资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文学与特殊的战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并严格服从战争时期为革命全局服务的写作动机,这就要求写作者尽可能地克服个人(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主观情绪,把战争的主体力量(人民大众)作为描写对象、歌颂对象和宣传教育对象;
2由于战争是以争取胜利为目的的,各种文学宣传材料都必然要以歌颂性、乐观性和前瞻性为主要基调,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因此排除了带有悲剧色彩或悲观颓废倾向的文艺;
3由于战争的主体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农民,文学的表现手法应该多吸取民间文艺的要素和样式,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达到文学的宣传功能,实现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审美要求;
4由于需要从战争实践中直接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干部,作家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有利于工农兵文艺创作的变化。
(二)解放区作家的构成及经历
来自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有两类:
1“从文学到革命”;
这一类作家是带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文化背景参加战争实践,并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经过思想批判和自我斗争,他们中有的克服了“小资产阶级性”而成为战争文化规范下的文艺干部,也有的因为自我斗争得不彻底而受到批判或者陆续转化为政治运动的对象。
(1)这部分作家主要来自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抗战以后到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实际工作,如周扬、丁玲、周立波、萧军、艾青、田间、欧阳山、草明等;
(2)有个别作家来自纯艺术的文学圈子,如何其芳。
2“从革命到文学”。
指在抗日战争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如赵树理、柳青、孙犁、马烽、李季、梁斌、杜鹏程、吴强、贺敬之、郭小川等等。
他们中有的是学生出身,也有的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在生活实践中多少受到传统民间文艺的熏陶,与来自民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有着天然的联系。
(三)当代文学对解放区文学传统的继承
1继续发扬战争时代的文学特征,自觉地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在创作实践中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的精神联系,将艺术追求融人民间文化形态,流露出民间的真实声音。
这种特点最明显的是表现在那一时期关于农村社会主义运动的文学创作方面,这是5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四)民间文化形态及其在乡土题材创作中的体现
1乡土题材的历史延续性
(1)“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乡土题材的创作成果是最为丰富和发达的,它集中汇集了知识分子探索与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和崇尚原始、民间和自然的田园浪漫主义这两大创作流派;
(2)40年代崛起的战争文化规范几乎中断了“五四”以来各种题材的创作,唯独对农村乡土题材创作有所继承;
(3)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塑造的比较成功的农民形象虽然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的印记,但精神上仍然摆脱不了闰土、阿Q、老通宝、翠翠等优秀典型的历史胎记。
2“民间文化形态”的含义
(1)“民间”是一个有着丰富涵盖面的文化概念,在乡土文学传统里,它是与自然形态的中国农村社会及其文化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比较真实地表达了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
(2)民间文化形态在当代文学史上还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既包含了来自生活底层(民间社会)的劳苦大众的感情、理想和立场,也包含民间文化艺术特有的审美功能。
二、民间艺术空间的探索:《山乡巨变》
(一)创作背景
1953年农村开始了合作化运动,这对于一些熟悉农村生活、与农民感情上血肉相连的作家来说,是一场严峻的灵魂搏斗。
1在政治上,他们理解这场革命的意义,并希望通过歌颂农村的新生事物来推动这场革命的顺利进行;
2在生活中,越深入地体验、观察、把握农民经受社会巨变的考验时的思想感情,他们越渴望表达出农民沉浸其中的痛苦的精神斗争,但同时还要顾及到时代共鸣的要求。
(二)创作特色
1小说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个性,即从自然、明净、朴素的民间日常生活中,开拓出一个与严峻急切的政治空间完全不同的艺术审美空间;
2小说的基本构思和人物关系,包括对农村阶级斗争的设计,都保持了与国家意志下的时代共名的一致性,但缺乏了思想的“深刻性”和人物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3小说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1)摆脱“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模式,塑造贴近生活、接近农民、平凡自然、具有民间色彩的小人物;
(2)塑造“中间人物”,不一味批判,从民间角度给予善良的同情和理解,通过他们或深或浅地传达出民间真实的声音;
(3)人情美、乡情美和自然美的艺术画面。
三、民间立场的曲折表达:《锻炼锻炼》
(一)赵树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自觉的民间立场
赵树理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异端,他把民间传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自愿当个“文摊文学家”,这与他来自山西民间社会的家庭背景和浸淫过民间文化的熏陶有密切关系。
2创作观念
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的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仅仅利用通俗方法将国家意志普及远行,也站在民间的立场上,通过小说创作向上传递民间的声音。
3创作对象
(1)把文学对象具体规定为“农村中识字人”(大约不会超过中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和“不识字人”,这里所说的农民不是概念形态的农民,也不是艺术形态的农民,而是实实在在的山西农村日常生活当中的活人的具体感情,没有一点儿的虚伪;
(2)他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创作的重要作品,虽然也表现出特定政治环境下的农村生活,但其中具有浓郁的民间本色。
4艺术追求
(1)小说的矛盾冲突大都围绕一批农村旧势力和新政权结合的坏人而展开,相当尖锐地揭示了抗日根据地的农村的新的阶级斗争和农民的愿望;
(2)艺术表现手法上采用传统的民间文艺手法,但表现的内容和艺术趣味新颖,没有迁就大众口味的庸俗,同时又十分注意读者的欣赏口味;
(3)小说叙事不刻意使用方言土语以壮声色,而是运用朴素干净的口语来叙述故事,不刻意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常常把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混合,表现出内在的朴素和谐;
(4)不用现代小说刻画人物的所谓典型化原则(即把人物放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展示其阶级的内涵),不围绕一两个英雄人物转,而采用一种细节的现实主义,长卷似的平铺展示群体的农民故事,逼真地写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
(二)赵树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创作意义及悲剧性命运
总的来说,赵树理在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成就不及以前。
1由于赵树理自觉而本色地代表了农民的立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争环境下,为了有别于知识分子视角下的新文学叙事立场,他的创作受到了高度的推崇,一度被誉为“赵树理方向”。
2但随着战争的胜利,新的国家意志构成了新的时代共名,对农民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民的本来立场及其文化形态并不总是与时代共名相一致的。这时候,本色的赵树理不得不陷入创作困境。
360年代以后,“阶级斗争”的理论愈演愈烈,赵树理再也不能写出真实反映农民心声的作品,他用琐碎的笔调写了几篇歌颂劳动者的报告文学后,停止了小说创作。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残酷地迫害。
(三)《锻炼锻炼》的意义
1作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赵树理抛弃了一切当时粉饰现实的虚伪写法,实实在在地写出了农村出现的真实情况:干部横行霸道地欺侮农民,农民消极怠工、自私自利,农业社“大跃进”并没有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艺术的真实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真实性。
2从赵树理的艺术画廊里看,这篇作品分明是与描写农村“有些基层干部是混入了党内的坏分子”的艺术精神一脉相承的,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连这点维护农民的立场都不能直接地表达出来。
3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冲破了作家的历史局限,在当时非常严峻的环境下,以自己的方式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四、民间艺术的隐形结构:《李双双》
(一)《李双双》的艺术魅力
1该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另一个层面上展开了想象力,即对人性所应该拥有的美好品质与劳动生活中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2《李双双》所歌颂的大公无私、敢想敢为、关心集体、敢于批评农村基层干部的自私自利行为等品质,是沟通各个时代的美好的心灵追求;
3《李双双》的创作风格体现了那个时代所鼓励的浪漫主义精神,它歌颂的是普通老百姓中间的美好人性,提倡的是敢于与社会上的自私行为,特别是干部的自私自利作斗争,这就是这部影片在今天还能使我们感动的艺术力量;
4李双双的性格及其冲突是通过民间传统艺术中的“二人”对戏的模式表现出来的,即一个心直口快、泼辣大胆、纯洁乐观的旦角和一个自私胆小、好心善良、趣味横生的丑角展开性格冲突的轻喜剧。
(二)艺术的隐形结构
艺术的隐形结构是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现象。当时许多作品的显形结构都宣扬了国家意志,但同时作家们沟通了民间的文化形态,大量运用民间形式,通过民间形式的语言和文本,将作品艺术表现的支点引向民间立场,使之成为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民间读物。这种艺术结构上的民间性,称做艺术的隐形结构。
(三)《李双双》的隐形结构
1《李双双》的隐形结构是来自民间表演艺术中的“二人”模式,这在民间地方艺术中是很普遍的形式;
2《李双双》的人物性格的喜剧性也来自民间,充分表现出“旦起高,丑走矮”的民间喜剧特点。
(四)《李双双》的文学史意义
1对照小说《李双双小传》,电影《李双双》,虽然是同一个作家所创作,也同样的带有歌颂农村“大跃进”中新人新事的主观意图,但却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不再是一部没有生命力的应时的宣传读物,成为艺术生命长远的一部优秀喜剧片;
2民间的艺术模式不仅仅是抽象的没有生命的“形式”,更反映了劳动人民渴望追求自由的美学精神的凝聚,民间文化形态在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作用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