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与集权制相比,分权制容易产生以下缺点_________。[2014年真题]

A.官僚主义

B.本位主义

C.专制主义

D.事务主义

【答案】B

【解析】分权制的缺点包括:分权会造成权力分散,不易形成统一意志,不易进行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分权不易于集中资源,统筹全面发展;过度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形成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

2.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公立医院14086家,拥有床位273张、卫生人员346万人,分别占全国医院数、医院床位数和医院卫生人员数的71%、90%和91%。但是,群众医疗费用的实际负担并未在公立医院有所减轻。这说明,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应该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改革方向的(  )。[2011年真题]

A.效率性

B.公益性

C.公正性

D.群众性

【答案】B

【解析】公共组织的特性有:公共性;社会性;合法性;服务性;非营利性;民众参与性;公开性。公共组织的特性决定了公共组织的存在应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其改革的方向也应当坚持公益性优先原则。

3.对内维持社会秩序,对外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是公共组织的(  )。[2013年真题]

A.社会功能

B.政治功能

C.政策功能

D.行政功能

【答案】B

【解析】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政治职能又称统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

4.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目标划分为不同部门的组织类型,被称为(  )。[2011年真题]

A.职能制

B.层级制

C.分权制

D.分离制

【答案】A

【解析】职能制又称机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B项,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组织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C项,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D项,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5.分离制组织的特征是(  )。[2006年真题]

A.事权分散

B.便于沟通

C.统筹全局

D.结构简单

【答案】A

【解析】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其特点是事权分散。

6.与首长制相比,委员会制的缺陷表现为(  )。[2008年真题]

A.事权不一

B.大权独揽

C.监督不力

D.经验限制

【答案】A

【解析】从掌握组织指挥权和决策权的人数是一人还是多人角度,可以将公共组织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相比较而言,委员会制的缺陷是:事权分散,难以集中统一,行动迟缓,容易贻误时机;决策成本高,容易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等拖拉扯皮的现象,效率低下;互相推诿,责任不明确,容易出现大家都负责、大家又都不负责的现象。

7.与委员会相比,首长制的优势在于(  )。[2007年真题]

A.责任共担

B.行动迅速

C.集思广益

D.利益协调

【答案】B

【解析】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其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可以避免推诿扯皮,减少冲突和矛盾,效率较高;由于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决策灵活快捷,对外部环境反应快;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动员和集中力量办大事。

8.就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关系而言,现代行政组织的结构趋向于(  )。[2005年真题]

A.尖高化

B.分散化

C.扁平化

D.层级化

【答案】C

【解析】西方许多企业和政府组织结构形式已经开始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所谓组织结构扁平化,就是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如政府通过权力下放、租赁承包等方式将一部分职能移交给社会以达到缩减政府管理层次,提高公共行政效率的目的。扁平化结构具有自身的优势:行政幅度增宽,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积极性提高;组织内信息畅通;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扁平化组织结构也可能造成权力分散,行政控制减弱的弊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组织结构改革的新特征。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行使的职权主要是(  )。[2012年真题]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构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人民法院主要职权是审判权等司法权;人民检察院主要职权是监督权等司法权。

10.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区别之一是(  )。[2013年真题]

A.公开性

B.合法性

C.非营利性

D.服务性

【答案】C

【解析】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政府组织是最重要的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一般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它们所追求和维护的是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最典型的非公共组织。因此是否营利是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重要区别。

11.非政府组织即使在开展活动中出现了收入盈余,也不能在组织成员和理事会之间进行分配。它的这种属性被称为(  )。[2012年真题]

A.非政府性

B.非组织性

C.非私人性

D.非营利性

【答案】D

【解析】非营利性是一切公共组织的共同属性。公共组织存在的价值不是营利,而是为公共利益提供服务。比如,政府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去计算成本和收益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即使在开展活动中出现了收入盈余,也不能在组织成员和理事会之间进行分配。

12.社会中介机构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  )。[2012年真题]

A.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营利性、自愿性

B.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政治性、自愿性

C.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自愿性

D.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强制性、自愿性

【答案】C

【解析】社会中介机构的特征主要有:组织性,即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制度,有固定的工作人员等;民间性,即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也不隶属于政府或受其支配;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进行分红或利润分配;自治性,即有独立的决策与行使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志愿性,即指成员的参加特别是资源的集中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和志愿性的,组织活动中有一定比例的志愿者参加。

13.在我国,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一般称为(  )。[2012年真题]

A.中介组织

B.社会团体

C.事业单位

D.行业组织

【答案】C

【解析】在我国,事业单位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存在,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A项,中介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介于政府和社会之间,起到服务、协调、监督、公正等作用的各类组织。B项,社会团体,是由公民或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按章程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行业性社团、学术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D项,行业组织,是指由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自愿基础上,基于共同的利益要求所组成的一种民间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1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商会(如浙江商会)非常活跃。就组织性质而言,这些商会属于(  )。[2010年真题]

A.社会团体

B.营利组织

C.事业单位

D.民办非企业单位

【答案】A

【解析】社会团体是指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主要包括各种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商会等。民政部把社会团体分为四类:学术性团体;行业性团体;专业性团体;联合性团体。

15.最先提出非正式组织概念的学者是(  )。[2007年真题]

A.西蒙

B.麦格雷格

C.霍桑

D.巴纳德

【答案】D

【解析】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起源于霍桑实验。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巴纳德。国内外学者关于非正式组织的定义为: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

16.(  )是指同一层次的各行政组织或同一组织各机构受两个以上的首长或上级机关的指挥、控制或监督的组织体制。

A.完整制

B.分离制

C.层级制

D.职能制

【答案】B

【解析】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7.在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

A.直接呈正比例关系

B.直接呈反比关系

C.有明显的间接联系

D.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答案】B

【解析】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18.(  )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A.德鲁克

B.赫茨伯格

C.马斯洛

D.林德布洛姆

【答案】A

【解析】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19.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由协作的意愿、(  )和信息联系构成。

A.管理制度

B.共同的目标

C.人力资源

D.财力基础

【答案】B

【解析】巴纳德首先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他认为非正式组织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

20.非正式组织是基于(  )。

A.社区特定利益目标而设立的

B.明确的组织结构而形成的

C.组织成员特定的心理需要而形成的

D.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要求而设立的

【答案】C

【解析】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起源于霍桑实验。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巴纳德。国内外学者关于非正式组织的定义可概括为: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

21.下列描述中,属于非正式组织的是(  )。

A.地区数学教学研究会

B.学生自己组织的文学社

C.学校年级组

D.班级里的“歌迷小组”

【答案】D

【解析】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顺乎自然;内聚性;社会距离感消失;不稳定性;领袖人物作用较大。

22.根据成员类型,非正式组织可分为(  )。

A.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

B.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

C.规范型和程序型

D.稳定型、短暂型和游离型

【答案】B

【解析】非正式组织的类型主要有:按成员类型可分为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三类;按性质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三类;按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短暂型、游离型三类。

二、名词解释

1.职能制[2006年真题]

答:职能制又称为机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职能制的优点是: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职能制的缺陷是: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管理机构过多,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2.非正式组织[2006年真题]

答: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既无法定地位,也缺乏固定形式和特定目的,对正式组织的目标达成会发生促进、限制、阻碍作用。

3.完整制

答: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次的各组织或同一组织各机构只受同一上级组织或同一首长的统一指挥、控制与监督的组织体制。完整制的优点是,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关系明确,责任确定,易于沟通,步调一致,上级机关可以统筹全局。缺点是,缺乏监督制约机制,上级机关容易专断,滋生官僚主义,下级容易失去主动性。

4.行政组织

答: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它一般是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而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机关。行政组织的含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组织的结构和体制,即它的静态层面,包括组织的机构设置、权责划分、人员配置等;二是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即它的动态方面,包括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运作、组织冲突以及组织发展等。组织通常由四大要素组成:物质要素、精神要素、环境要素、目的要素。

三、简答题

1.我国的事业单位按行政化程度的不同区分,主要包括哪三种类型?[2012年真题]

答:我国的事业单位按行政化程度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

(1)属于高度行政化的事业单位,即由国家财政全额拨付经费,工作人员具有行政级别和公职人员的身份,拥有和行政机关相同性质的管理职权。

(2)属于中度行政化的事业单位,它们的特点是主要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和补贴,不享有行政管理权力,接受行政机关指令和委托行使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活动方式明显区别于行政机关,主要包括那些受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的事业单位。

(3)弱行政化的事业单位,它们主要从事专业性的工作以及完成政府赋予的特定任务,其享有和行使的权能并非行政性的而主要是民事性的,活动经费不完全依靠国家拨款,自身也有筹措能力,主要接受政府的行业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

2.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优势与弊端。[2009年真题]

答:扁平化组织结构是指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而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扁平的组织结构。

(1)扁平化结构具有自身的优势:行政幅度增宽,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积极性提高;组织内信息畅通;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弊端:可能造成权力分散;行政控制减弱。

3.试用学习型组织理论说明中央提出的“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意义。[2005年真题]

答:(1)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它主张组织按照学习关系建立上下互动、内外互动的组织结构。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之间打破旧的等级森严的层级形式和相互隔离的部门形式,充分和积极交流经验和得失,互相促进提高。组织和环境之间消除旧的隔绝障碍,组织积极地适应环境,环境也给组织提供有效而充足的资源,保证组织的高效率。学习型组织要通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自我超越要求组织成员不断学习去除自己的既有成见,勇于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

改善心智模式是建立在自我超越基础上的,通过接受新观念来改善心智结构,形成新的思维方法和习惯。

建立共同愿景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环节,组织成员的个人自我超越最终要以组织共同目标形成为标准,在组织成员的积极互动下,组织集体的共同愿景才可以有效的形成。

团体学习是基于共同愿望进行的,集体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团体合力,这是组织学习的最关键环节。

系统思考是要求组织在团体学习之后,利用已经形成的团体共识和团体合力全面系统地思考组织自身、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长远发展战略,制定出系统的发展方法。学习型组织包括几个要素:共享的信息、有头脑的领导、新兴的战略、授权的雇员、强势的文化、横向的组织结构。

(2)“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意义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学习型是社会发展形态层次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工业社会的模式,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为其深厚的生存背景和发展空间。

学习型是与体制创新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创新是学习型社会发展的灵魂,体制创新必然推动社会持续变革,变革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任务。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实现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厦,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体作为基石才能建成学习型是更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组织模式,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学习型组织管理的机制和模式。

4.简述公共组织的类型。

答: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公共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1)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把持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分权制。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完整制与分离制

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离制。分离制又称为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3)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首长制。首长制又称为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

委员会制。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4)职能制与层级制

层级制。层级制又称为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组织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职能制。职能制又称为机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5)矩阵组织体制与立体多维组织体制

矩阵组织体制又称项目组织体制或专案组织体制。它通常是为解决某项特殊任务而组建的临时性工作组织体制。矩阵组织是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长方形组织结构,一套是纵向的职能系统,一套是为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而组成的横向管理系统。横向系统之中专门项目小组或委员会的成员都来自各职能部门,以完成某项特定任务。任务完成后,该成员仍回到原来的部门,实际上小组成员处在双重领导之下,一方面是成员本身所在机构行政首长的领导,另一方面是受专门项目小组管理者的领导。其优点是加强了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有较大的机动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潜力,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其缺点是,组织实行双重领导,容易发生冲突,人员变动大,造成心理不稳、意见分歧等问题。

立体多维组织体制是在矩阵组织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结构体制。目前主要在跨国公司和巨型公司中运用。它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包括多个方面的管理结构,使企业能够取得更好的协调,更易发挥效率。全部组织分为三维: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是地区利润中心。在立体多维组织体制中,事业部主管不能单独作出决定,而是由事业主管、专业参谋部门和地区部门的代表共同组成产品事业委员会,对各类产品的产销进行领导。这样,通过协调三个部门,有助于及时互通情况,集思广益,共同决策。

5.简述首长与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答:(1)首长制的优缺点

首长制的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可以避免推诿扯皮,减少冲突和矛盾,效率较高;由于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决策灵活快捷,对外部环境反应快;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动员和集中力量办大事。

首长制的缺陷:由于行政首长的知识、智慧的有限性,决定了行政首长个人决策有可能失误,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行政首长独揽大权,缺乏民主和参与,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由于缺乏权力制衡,首长制容易演变为家长制,形成不受监督的权力,这样就可能滥用职权,产生腐败。

(2)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委员会制的优点: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可以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集体智慧进行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可行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样可以减轻负担,有利于专业化管理;互相监督,权力制衡,可以防止专断独行、家长制和营私舞弊。

委员会制的缺陷:事权分散,难以集中统一,行动迟缓,容易贻误时机;决策成本高,容易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等拖拉扯皮的现象,效率低下;互相推诿,责任不明确,容易出现大家都负责、大家又都不负责的现象。

6.简述层级制与职能制的优缺点。

答:(1)层级制的优缺点

层级制的优点有: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权力关系清楚,有利于领导和指挥,有利于提高效率;责任明确,有利于监督;行政目标统一,有利于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有利于推行决策。

层级制的缺陷有:如果层级过多,信息传递缓慢或失真,会造成决策失误;节制严格,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容易出现家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

(2)职能制的优缺点

职能制的优点有: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职能制的缺陷有: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管理机构过多,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四、论述题

1.试述非正式组织的功能。[2009年真题]

答: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组织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1)积极功能

满足成员的需要

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组织成员有各种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工作本身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还有一些则是很难从正式组织中获得的。正式组织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运行的,组织成员在其中形成的主要是各种职责、层级关系。在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塑造下,他们的心理需要、感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员工之间的这种非工作关系、自发关系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空白得以弥补。需要的满足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群体领袖”所具有的影响力往往是其成员认可的,这与那些由规章制度形成的、带强制力的权力性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前者更具说服力。组织管理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非正式组织的这种影响力,将对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及组织的成长发展产生极大的益处。

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组织内部良好的人群关系,其建立与维持,或改变员工态度等,都有赖于组织信息的传递。组织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正式途径的传递是主要途径,但方式过于单调,具有强制色彩,易导致形式主义的弊病,不易被成员认可,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相对于正式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非正式传递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易于引起员工的共鸣而使传递获得更好的效果。

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非正式组织本质上可以作为对正式组织的积极支持,正如以上所分析的,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消极功能

由于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联结方式、运作规范及其目标与正式组织不尽一致,在对组织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消极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这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

由于非正式组织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从消极的一面来说,若此倾向与组织目标相冲突,则会侵害整个组织功能的运行,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类组织中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

一旦出现这类成员,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这将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此类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

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当这种趋势与组织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相悖时,将会有碍于组织的发展。

非正式组织成员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但易于导致小团体主义,对组织内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往往产生阻碍甚至扭曲的反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小李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某机关。初进单位他就感到有些不适应,原因是每到午饭后,同事们就关在办公室里打扑克,有时科室之间还会相互串门,好不热闹。而小李恰恰不爱打扑克,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融入“扑克”队伍中。面对这种局面,小李感到很苦恼。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用行政组织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李的处境,并分析该组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答:(1)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小李所在的单位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而小李游离于非正式组织之外,情感归属的需要的不到满足。

(2)非正式组织缺乏固定形式和特定目的,对正式组织的目标达成会发生促进、限制或阻碍作用。其积极功能表现在:可以调节、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加强组织内部的意见沟通,增强成员内部的凝聚力,使组织成员遵从团体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而增进团结,使组织保持和谐一致,进而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也可能给组织成员以社会满足感,改善组织气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非正式组织也有消极功能。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利益不一致时,其成员往往为了在非正式组织中寻求满足,而忽视正式组织的组织目标,造成目标冲突,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非正式组织成员沟通频繁,容易传播、散布谣言,对正式组织及其成员危害极大。因此,该部门的领导对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功能,尽量降低其负面功效。

案例二

某处王处长毕业于某名牌高校,他崇尚民主思想,主张在管理工作中分权授能,让下属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他把绝大多数权力都分配给下属机关,自己只负责最重要的事情。他常说,管得越少的领导就是最好的领导,民主才能产生效率。有人找他反映问题,他总是说,这件事不归我管,你去找某某去。他充分信任下属机关,从来不过问他们的具体工作。半年里,他只开了四次会,每次会上他都首先对大家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有原则性的意见。后来,上级领导前来检查,发现下属机关之间互相扯皮,人心涣散,很多工作都没有落实。王处长非常伤心,觉得下属辜负了自己的信任,决定把所有的权力都收回来,所有的事情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问题:试根据集权制和分权制的关系原理评价王处长的做法。

答:(1)集权制是指决策权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必须依靠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的权力体制。分权制是指下级行政机关对其辖区或所管辖范围内的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上级行政机关不加干涉的权力体制。

(2)集权制和分权制各有优缺点

集权制的优缺点

a.集权制的优点是:政令统一,指挥方便,便于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统筹兼顾。

b.集权制缺点是:层级节制过严,下级的行为带有被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不能及时处理政务,容易导致机关及个人独裁和长官意志,滋生官僚主义。

分权制的优缺点

a.分权制的优点是:下级行政组织可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处理事务,行政措施切合实际,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还可防止组织和个人独断专行。

b.分权制缺点是:权力过于分散,政令不统一;下级组织机关彼此分离,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甚至产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

(3)行政权的分配要适度,过分的集权和分权都不利于行政管理。本案例中,王处长开始时过分分权,把绝大多数权力都分配给下属机关,然后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终于导致下属机关之间互相扯皮、人心涣散的局面。后来他又决定把所有的权力都收回来,搞过分集权,这样同样不利于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