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联考写作试题详解及范文(三)

一、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分析进行分析和评述。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全球化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化抹去了各国的疆界,使世界从立体变成平面,也就是说,世界各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正在日益缩小。

“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是基于近几十年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互联网的普及、软件的创新使海量信息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由于世界是平的,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穷国的经济发展,而改善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所谓“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无不得益于他们的经济成就,无不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无疑也依靠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同时也可作为“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

毋庸置疑,信息传播技术革命还远未结束,互联网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人类社会将有更惊人的变化,可以预言,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之间再也不会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同样也可以预言,由于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和世界一样,也会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将被填平,中国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试题详解】

上述题干在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的观点,或许仅仅是一家之言,反对之声还很多。另外,相关数据也表明,从1994年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之后,世界贸易是大发展了,但是穷国、富国之间的收入差距,却由20多年前的30:1拉大到现在的70:1。

2.全球化不能说抹去了所有的国界,只能说打破了传统的某些国界。如果说抹去了所有的国界,就不会有关贸问题了。所以,即使是在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间,比如日本、美国、欧盟之间,还有各种有形无形的疆界——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所以,全球化并不能让世界完全变平。

3.即使世界变成了平面,也并不意味着差距就会缩小,平面的世界可能更方便和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人力、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意识形态的奴役。

4.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一定就能推出各国都将在同一平台上接受信息,因为各国还有各国的信息政策,为了应对美国等霸权主义强国的信息侵略,各国可能会有相应的信息保护政策。

5.接受信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买得起电脑,能够支付得起信息使用的费用,否则就会造成马太效应:穷国和富国之间的信息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经济和社会的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

6.就算各国都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信息,也不一定有利于缩小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因为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靠信息这一个单一的因素。除了信息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之外,资金、地理、资源、交通、教育、人口素质、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等各种因素也会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所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未必就能大大改变穷国和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7.“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不一定主要是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就以中国为例。我们知道,中国1994年才获准加入互联网,显然中国经济的腾飞在时间上远远早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所以,关于中国经济腾飞的问题,我们倒认为,归因于我国1978年以来成功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似乎更加科学。

8.“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共同特点是国土面积大、人口多、资源丰富。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因此,金砖四国的发展或许主要是得益于这些因素,而非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9.上文作者在无视非洲其他许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得出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很可能使非洲成为另一个北美”的结论是很难成立的。我们知道,非洲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教育、工业等基础也很薄弱,因此也无法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再加上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使得非洲直到现在战争不断……由于以上种种历史和现实情况的限制,在互联网时代,非洲也很可能难以改变落后的面貌,一跃成为所谓的另一个北美。

10.同样的道理,中国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其地理条件、交通、教育、资金、人的观念和风俗传统等相对都比较落后。就算在信息方面,也明显存在着差距。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电脑硬件和软件、信息的需求和信息的搜集能力等方面都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因此,网络化将迅速使中国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被填平,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题干作者这样乐观的结论,我们实在很难轻易接受。

11.其他逻辑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试题范文】

且慢草率下结论

上文通过一系列难以成立的推理,预言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被填平,西部崛起指日可待,这样的推理和预言在逻辑上是有些牵强的。

首先,全球化也许打破了传统的某些国界,但并不意味着抹去所有国界,否则就不会存在关税、贸易保护等问题。因此,全球化未必就能让世界完全变平。况且,即使世界变成了平面,也未必能推出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必定缩小,相反,平面的世界可能更方便和加剧富国对穷国人力及自然资源等财富的掠夺。

其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一定就能推出各国都将在同一平台上接受信息,因为接受信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如购买电脑、支付信息使用费等,再加上各国存在相对的信息保护政策,这或许使得穷国与富国之间的信息差距从而经济社会差距越来越大。

再次,“金砖四国”的突起,也未必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很可能是依靠资源人口优势。比如巴西是“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是“世界加油站”,印度是“世界办公室”,中国是“世界工厂”。一旦这些优势丧失,其发展潜力或许会大打折扣。

最后,经济的发展受资金、地理、资源、交通、教育、人口素质、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非取决于信息单一因素。由于非洲相对于北美、中国西部相对于东南沿海,在上述各种因素方面都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填平它们之间的经济鸿沟,实现西部崛起就未必可以如此乐观地认为“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由于上文存在诸如此类的片面性或错误性逻辑,因此,它的结论也难免过于草率轻断。

二、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一个真正的学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学者个人的名利乃至生命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为其献身于真理就会变得无限伟大。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中都含有追求真理的内容。然而,今天学术界的一些状况与追求真理这一使命相去甚远,部分学者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抄袭剽窃、学术造假、自我炒作、沽名钓誉等等现象时有所闻。

【试题详解】

(一)材料分析

上述材料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探讨了当今社会种种学术腐败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立意,如申明学者追求真理的本分,呼吁学术界远离名利场;也可以探讨学术腐败的根源,提出相关的防止和惩处学术腐败的措施;也可以结合各种学术腐败的实例,从具体案例着手命题立意等等。

常见的立意有:学者功利化应该杜绝;淡薄名利才能有真知;真理需要潜心才能收获;学术界的真知还有多少;学术界呼唤真理。

(二)名言警句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三)素材

1.德国年轻科学家舍恩(Jan Hendrik Schon)1998年加入美国新泽西的贝尔实验室,2002年,他通过伪造数据,用所谓的“分子晶体管”糊弄了包括权威期刊编辑在内的许多人。最终,舍恩的行为被人揭露,成为了臭名昭著的科学作假丑闻。

2.2004年8月,一些人向麻省理工学院校方举报,该校年轻的副教授范·帕里耶斯的一些论文可能有问题,随后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内部调查。最后的调查证明,范·帕里耶斯曾私自编造和修改科研数据。在承认了自己的学术造假行为后,范·帕里耶斯于2005年10月26日被正式开除。

3.居里夫人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她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她却淡泊名利。曾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朋友感到很惊讶,但居里夫人却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好心地劝居里夫人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但居里夫人却说那种行为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使别人的研制也不受到限制。

4.国际数学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呼吁科学家要淡泊名利。当93岁的他在缅怀自己的恩师嘉当时,他不禁发出感慨:“嘉当是个很正统、很守规矩的人,和他学习让我认识到数学家主要看重的应该是数学上的工作,对社会上的评价不要太关心。”的确,法国数学家嘉当是一个低调的人,对于名利一点都不关心,虽然普通人对他的工作很少了解,但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都很欣赏他。嘉当是一个真正安心做学问的人。

5.格里高利·佩雷尔曼是一位俄罗斯数学隐士,他曾多次拒绝领取大奖。16岁时,他拒绝了美国耶鲁大学20万美元的奖学金和住房;26岁时,他拒绝了欧洲数学协会决定颁发给他的100万美元奖金;40岁时,他拒绝了被称为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和100万美元奖金;44岁时,他拒绝了“千禧年数学大奖”和100万美元奖金。在美国《自然》杂志上,有一篇文章曾这样评价佩雷尔曼:“佩雷尔曼的生命只属于他心中的信仰——数学!他不需要任何奖赏、资金和职位!”

6.有一天,庄子正在濮水上钓鱼,这时,楚王派来的两个大夫来到庄子身边,毕恭毕敬地对他说:“我们的君主想要劳烦先生您帮我们治理国家。”庄子手拿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都三千年了,楚王还把它包上,藏在盒子里,供庙堂祭祀之用。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下骨头被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呢?”两个大夫都回答说:“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地里爬啊!”于是听完这话,庄子说:“那你们请吧,就让我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活着吧!”

7.中国的博学鸿儒钱钟书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学者。他一直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也讨厌接受采访。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慕钱先生之名来中国,在电话里向钱钟书表示要去拜访的意思。钱先生在电话里说:“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下蛋母鸡呢?”钱先生的这个风趣的回答立刻让这位英国女士无言以对。

8.目前,中国大学科研中的导师与博士之间在“科研项目”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类似于老板与员工那样的雇佣关系。一名给导师“做过项目”的博士曾这样描述所谓“项目”的“生产过程”:“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马不停蹄地写出了数本关于某一研究领域的著作及教材,搭建起了某一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而这些书的作者无一例外地挂上了我导师的名字。”实际上,这种师生间的“老板制”是师生关系功利化的结果,无疑会给学术界带来歪风邪气。

9.日前,署名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与其博士生谢鸣合写的一篇英文论文被指是国外5位科学家所著论文的删节版,涉嫌抄袭。这篇论文实际上出自谢鸣之手。谢鸣描述了这样一个惯例:“论文由我来写,我肯定把指导我工作的老师摆在第一位。我发论文的时候他是不知道的,但是审核的时候他是知道的。”

10.日前,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湛匀所撰写的一篇论文涉嫌抄袭,为此,上海大学决定免去陈湛匀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其相关行政职务也被撤销。对于此事,有网友爆料称:“事情的真相应该是陈的学生图省事,接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后,直接百度谷歌了。陈的业务比较繁忙,也没把关,直接签了名就把稿子交上去。”

11.杨玉良曾说,当他还任副校长的时候,他对于大学教授的“走穴之风”就有过亲身经历。他曾经参加过一个论坛,从知情人处,他得知一位大学教授40分钟“出场费”高达20万元。这位教授在另一场演讲中,又例举了在当地吃请、参观过程中获得的某些案例,虽然外行听来效果不错,但在内行听来只是夸夸其谈。杨玉良感慨地说:“这种风气对学生的危害很大。对于教师来说,‘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

12.一名40多岁的文科学者刚评上教授,他的学术成果就包括发表论文1000篇,出版各类著作100多本;一个影视学院的教授,一年可以把五本书的书稿交给出版社,每本书有20多万字……相比理工科教授热衷于争课题、抢项目,如今的文科教授们则忙于炮制论文、出版著作。在重量不重质的功利化评价体系下,许多学者趋向于“学术速成”,而这也正在成为大学文科研究领域的一大顽疾。

13.复旦大学一名社科领域的青年学者曾向记者爆料:“有的教授在已经发表的文章中选出几篇,随便拼凑一下,就能成为一本书出版;有的教授把研究生组织在一起写书,每人负责写一章,这样一个月就能写出一本书——主编是教授,研究生则都成了编写人员。”这样看来,学术研究已经不再是十年磨一剑的潜心苦读了,而变成了拼装车间里的流水线作业。

14.眼下,大量低水平、内容重复的论文充斥着文科研究领域。某高校管理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告诉记者:“拿经济管理研究领域来说,近年来关注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的静脉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从2002年发表第一篇文章起,国内一大批重复概念的文章相继发表,以至于现在能够查阅到的文章都是重复的,而真正有见地的文章却很少。”

15.1996年之前,我国学者对西方报业集团的研究以批判为主;而当1996年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成立之后,还是同一批学者,却大谈报业集团的好处。对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朱春阳曾经感到很困惑。不过,后来他终于明白了原因,原来那些批判的框架来自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而建构性的框架则来自于媒介管理学。朱春阳教授表示虽然这种跟风式的研究能带来直接的利益,却会让年轻的学子陷入巨大的困惑之中。

16.在专家看来,“学术速成”现象呈蔓延趋势,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考核和职称晋升都是重数量,轻质量。譬如,在职称评定中,一般以论文数、项目数、专著数、奖项数排队,迎合这个评价标准,篇目数量上去了,待遇就有了。于是,成果的数量往往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发表论文追求“短、平、快”成为很多人的必然选择,而大量的学术垃圾也应运而生。

17.复旦社会学专业有一个教授,十年磨一剑,长时间只读书不写作,让不少复旦青年学者羡慕和赞叹。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像这样的教授基本上是找不到了。同样的例子是,东京大学一位知名教授拿给别人的成果清单仅仅是一张A4纸,但是纸上的每一篇都是业界公认的有分量的论文。如果你告诉他,有的学者一年可以写几十篇论文,那他只会怀疑那个人的学风。

【试题范文】

范文一

学者何为?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者曾经是知识的统帅,社会的良心,然而,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比比皆是的抄袭剽窃,学术造假,不能不让人触目惊心。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生活在高度信息化、开放化环境中的当代学者,更应该坚守学者的本分,潜心于自己的领域,默默钻研,淡泊名利。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金钱、权势、名望对于人们的诱惑空前加大。曾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者,也逐渐远离真理之门,沽名钓誉,在名利场而非学术场中大展拳脚。一时之间,很多人名利双收,殊不知这种舍本逐末,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更是带坏了整个学术界的风气,对社会、对国家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那么,真正的学者应该如何恪尽职守,有所作为呢?

真正的学者,应该明白他的使命就是以学术为志业的,以其在知识领域脚踏实地的研究为本职工作,以推动其所在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奋斗目标,以服务社会和整个人类的生活为其宗旨。历史从不缺少真正的学者,致力于研究人类演变进化的达尔文,专注于放射性元素研究的居里夫妇,一辈子沉浸在数学世界的华罗庚,直到八十岁高龄还深入乡村做民俗研究的钟敬文,人数之多,不胜枚举。未尝没有金钱、权势的诱惑摆在他们面前,只是相对于这些身外之物,他们更加明白只有专心于学术研究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相比之下,现今的学术界的丑闻频出,自然有不可忽视的外界因素,比如整个社会的虚浮、欲望化、金钱至上的观念,对学术界的监督惩治力度不够等等,但外因只是事情可能发生的条件,内因才是关键。因而学者自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丧失应有的原则才是导致学术腐败的根本原因。论文抄袭,项目作假,收受贿赂等种种不正当的行为,原就不属于象牙塔,通过这些行为获得名利的人,也自然不能称得上是学者。

学术界的成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如何加强学者自身的修养,抗拒名利的收编,成为真正的学者,不仅关系个人,更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思考学者何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范文二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做学问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以“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治学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板凳坐得十年冷”并不是一句空喊,也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需要用一辈子来践行的人生志求。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是这样一位毕生致力于人文研究的学界楷模,他精通六、七种外语,博古通今;他的研究高屋建瓴,新意迭出,涉及语言、历史、文艺理论、佛学等多个领域;他年逾古稀依旧天天骑车往来于图书馆和家之间,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笔耕不辍,坚持把自己的感悟和思想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季老先生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然而反观当下社会,许多所谓的学者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疲于追求行政职位和社会知名度,以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一线科研。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既想要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对某些领域的独到见解,却又没有时间去亲自获得一手材料和研究论据,只好借鉴二手材料、甚至凭借学术造假来稳固自己的学术地位。即使是迫不得已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能是一知半解,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更令人揪心的是,这样的学者同时往往也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自己的学术水平尚存疑问,则该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以及为国家发现、培养栋梁之才?

急功近利之心不去,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净之地,继而势必会制约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不仅国家、社会要为学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良好的物质保障,使学者不必为生计之虞而分心、能够全力以赴投身科研。另一方面,对于学者本身,亦要培养沉稳宁静的治学心态,自觉抵制商业活动的诱惑,以恒心和毅力,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肩负自己教书育人、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重任。真正的学者,能够真正淡泊名利;真正的学者,将以一生来诠释“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