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11452字
- 2020-12-01 15:39:03
2014年广东财经大学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年度:2014年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适用专业: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友情提醒:请在考点提供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本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量变和质变
2.感性认识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4.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6.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辨析题(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2.社会具有物质性。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相比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三、简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
3.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具体表现。
4.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论述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2.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参考答案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年度:2014年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适用专业: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友情提醒:请在考点提供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本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量变和质变
答: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①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②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③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包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2.感性认识
答: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②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主要由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构成。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答: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①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②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6.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将实现高度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这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二、辨析题(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自形成,发展以来,就不具有全民性,它带有浓烈地无产阶级性质,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是服务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的思想武器。与此相对的有剥削阶级的任何组成部分,不包括于马克思主义服务对象内。而无产阶级及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这种理论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服务于无产阶级用于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思想武器。
2.社会具有物质性。
答: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社会是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们长久形成的彼此相依的一种存在状态。也即是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社会具有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人类能够也只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原理不仅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实践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具体表现为:
(1)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2)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3)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社会的人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体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5.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相比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答: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同此前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拟的。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相比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具体表现为:
(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之前,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而资本主义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
(2)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三、简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具体包括:
(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科学性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这种统一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正因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
答: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
(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3.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具体表现。
答:意识是指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它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关于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有独特的贡献。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4.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a.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
c.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d.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②生产关系
a.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当然,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b.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具体表现为: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四、论述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答:(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
①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②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②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激烈而深刻。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1)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或方面,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固定不移的界限,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真理的绝对性主要表项为:
a.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性的局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
b.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
②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真理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
a.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或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
b.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该对象的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总是有限的,具有近似的性质。承认我们的认识有待深化,也就是承认了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一方面,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寓于其相对性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之中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构成其绝对性的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每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但在这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这种认识又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在这个程度内它永远不能被推翻,并作为一种稳定的因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所以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又是辩证地转化的。
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之中。人类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逐步接近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过程。
(2)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正是由真理的上述特性构成的真理的本性,要求人们在探求真理和运用真理时,必须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辩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实践,注意从根本上把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发挥积极的、正确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②正如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因为真理不是固定不变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又是辩证地转化的。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了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固守。但真理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在发展真理的同时需要我们坚持真理,换句话说就是真理的绝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只要适用条件不变,适用情况不变,没有突破真理的局限性,我们还应当坚持真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的改变,国情的改变,原有真理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或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就需发展真理。所以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是由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