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7134字
- 2021-06-29 10:40:46
第3章 政 治
3.1 考点精讲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概述
1.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概述
1.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1.唯心主义
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唯物主义
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主义的三种不同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水,火,气,土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否认事物之间联系、发展、变化。
(3)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是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发展的、充满矛盾的;这就要求人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四)辩证法
1.内涵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例】下列表述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是(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正确,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④正确,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均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辩证法思想。②错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把辩证法绝对化,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分彼此。
2.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
3.联系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①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②联系的特点:
a.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它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③系统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4.发展
(1)发展的内涵和根源
发展是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2)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过程
①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②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性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4)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它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5)发展的两种形式
①量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②质变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例】欧布利德是古希腊麦加拉派哲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诡辩论“谷堆论证”,即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所以,一粒谷子不成谷堆。
在这里欧布利德忽略的是( )。
A.内外因关系原理
B.对立统一原理
C.质变和量变关系原理
D.矛盾客观性原理
【答案】C
【解析】欧布利德忽略了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和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欧布利德的论点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他只看到了“一”,而没有看到“一”的不断增加会向“多”的方面转化。因此答案选C。
5.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1)矛盾分析法的地位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2)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内涵不同
①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②形而上学既指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指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
(2)对立表现
①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②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③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五)认识论
1.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误导实践,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认识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3.认识的基本规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的内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其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忽略了事物真正的本质。
②理性认识的内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其优点是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局限在于有可能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③区别与联系
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联系: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b.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因: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a.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b.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③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3)创新的必要性及分类
①创新的必要性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创新的分类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六)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涵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真理的标准
对人类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社会意识就是真理,凡是不符合这一真理标准的社会意识就不是真理。
3.真理的性质划分
(1)真理的绝对性
①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包括三层含义:
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4.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的内涵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2)价值的特性
①价值具有客观性。
②价值具有主体性。
③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具有多维性。
5.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1)价值评价的特点
①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照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2)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①价值评价作为人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
③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6.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辨证统一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真理和价值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形式,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七)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①唯心史观
主要缺陷:
a.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b.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②唯物史观
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构成
①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②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b.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历史观其它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①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个体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②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①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