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

第1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

1.1 复习笔记

一、稀缺性与经济学

1.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其欲望的资源的状态。这里的欲望,又称为需要,是指人们想要得到任何一种东西的要求。无限性是欲望的基本特征。

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可分为两类:自由取用的物品和经济物品。前者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而经济物品相对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通常只有经济物品才要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范畴。

2.基本经济问题

由于稀缺性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期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基本事实,它反映了人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引起了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并产生大量的经济问题。归纳起来,人们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什么

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们需要权衡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要。

(2)如何生产

经济主体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选择使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组合方式。

(3)为谁生产

因为存在稀缺性,没有人能获得他想要的一切。每个社会都必须建立某种机制来为其成员分配产品。

上面三个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亦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才产生了经济学。

3.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基本假设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阐述单个经济单位为什么和如何作出经济决策,以及这些经济单位是怎样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更大的经济单位:市场和行业。微观经济学主要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宏观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总体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基础;而且,宏观经济学中的许多内容其实也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延伸。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比较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利己主义假设

该假设有时又称为“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个体都是以利己为动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或者说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2)合乎理性行为假设

经济学家在分析人类个体的经济行为时,通常会假定人的行为是合乎理性的。理性人总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追求利益最大化。

(3)资源稀缺性假设

经济学家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稀缺性的经济资源。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稀缺性的东西,才值得人们花费代价和精力去追求,才要精打细算来进行决策。所以,稀缺性既是现实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的前提假设。

3.价格制度

(1)基本假定

假定市场是竞争性的,即市场上有大量的交易双方;

假定每个市场参与者掌握的信息都是完全的。

(2)价格制度是达到合作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的原因

这种价格制度下经济所达到的结果能够让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种价格制度下的交易结果等同于“面对面”的交易结果。

合作中的矛盾冲突通过帕累托改进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实现了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

(3)现实中的市场并不符合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的基本假定,即现实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中,理性人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理性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使得价格制度往往不是实现合作和解决冲突的最有效途径,政府对经济活动予以调控可能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合作和解决合作中的矛盾冲突问题。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机会成本原理

当把一种资源用于生产某种物品时就必然会放弃掉另外一些物品的生产,这样,那些被放弃掉的其他物品的生产所能产生的最大利益就是选择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经济学中有关成本的含义都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的,它是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的思维基石。机会成本产生于任何一种选择行为。

2.最优化行为原理

在经济活动中,个人的选择是有目的的,他们努力要用其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利益。这就是最优化行为原理。最优化行为在经济学上又称为经济化行为,指人们一旦认识到他们能获得的资源(收入、时间、才能等)有限时,他们就将努力选择能最好地达到其个人目的的选择,而不会故意浪费自己有价值的资源。经济化行为是有目的的(理性的)决策的直接结果。

有目的的选择意味着决策者对各项选择是有某种评价基础的。经济学称这种评价为效用,即个人预期从特定选择中得到的利益或满足。不同选择的效用是极其主观的。

3.边际原理

对经济推理和最优化行为来说,人们所考虑的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为改变现状而做出的决定将会有什么影响。经济学家把这种决策过程及其决策原则称为“边际原理”。边际决策可以包括或大或小的变动,边际不同于平均。

4.边际报酬递减原理

边际报酬递减原理:假定用两种或多种投入要素进行某种产品的生产,在其他投入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将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连续下降的状况。

要正确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随着某种投入要素的连续增加,边际产量变化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变为负数的全过程。递增是因为固定投入在可变投入很少时潜在效率未充分发挥出来。一旦固定投入潜在效率全部发挥出来了,边际产量就开始出现递减。但是,边际产量递增并不与报酬递减律相矛盾。因为这个规律的意义在于:当一种投入连续增加时,迟早会出现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而不是规定它一开始就递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适用于可变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如果投入要素比例是固定的,这个规律也不成立。

(3)报酬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若技术水平发生变化,这个规律就不存在。在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正是没有考虑到长期的技术进步,错误地预计了人口增加带来的后果。

5.外部性原理

外部性原理:当某人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某种危害或利益,而该人又没有因为这一后果给其他人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的情况。外部性效应说明,某些决策的成本或收益将会涉及处于决策过程之外的人。

四、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会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这里主要介绍人们在研究微观经济问题中所普遍使用的几种方法。

1.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对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件中抽象出来的现象的简单描述。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抽象化,人们可以有意识地略去那些对所要了解的现象无关紧要的细节,而集中精力去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要素。

(1)经济模型的构成

前提假设

前提假设是指某一理论模型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它是建立模型所依据的基础,具体来说,是一种关于哪些条件是重要的、哪些可以忽略的说明。在建立经济模型中,一般都以下面四个假设作为其共同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每个人的偏好是既定的;人所拥有的资源与技术状态是既定的;人们的选择是理性的,且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即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人们的选择最终是协调的、和谐均衡的。

假说

假说是指在一定的假设下进行推理或总结后用来说明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结构,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这种假说往往是对某些现象的经验性概括或总结,但要经过检验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在经济学中,一般有两种检验途径: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2)建立经济模型的步骤

具体来说,建立模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如图1-1所示。

图1-1 建模的过程与步骤

确定所要考察的问题并定义有关变量。虽然经济现象复杂多变,但需要从中找出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作为研究的对象。变量是某项特定经济活动中的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变量,在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变量有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设定前提假设。假设是建立一个模型的前提条件。

形成假说。形成假说就是寻找所考察的经济现象的规则和秩序。这是建立模型的核心部分和关键步骤。一个假说就是对行为的因果的尝试性或试验性解释。前提假设是假说赖以提出的必要前提。

解释和预测。这是模型的应用环节,也是经济模型的主要功能。人们在建立经济模型后,就可以根据模型的假说对现实经济活动或现象做出解释或进行预测。。

对经济模型进行检验。经济学家虽然可以利用其建立的模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并非所有的经济模型都是好的,有用的模型,都需要经过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放弃、修改或接受模型。经济模型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成功地解释和预测它旨在解释和预测的经济现象。检验和完善经济模型的过程对于经济学发展成一门科学是至关重要的。

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就是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均衡状态形成的过程,而专门分析任一时点上某一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静态分析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

(2)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指当已知条件变化后,将变化后的静态均衡结果与变化前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其中还要涉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相应的变化。

(3)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在微观经济学中,蛛网理论就是动态分析的一个例证,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动态分析常常用来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等问题。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建立科学的经济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分析,并对现实提供合乎逻辑的论断和预测。实证分析方法就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2)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方法是指经济学家利用其经济理论对经济系统应该怎么运行发表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利用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3)在实际的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无法分割的

规范分析并不能独立于实证分析。凡经济学家倡导、赞同或反对某一经济政策,其论据都来自对该政策的实证分析。

经济学家在分析、寻求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个人的经济地位、价值观念等的影响。

五、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演进脉络及最新发展

1.微观经济学的早期萌芽阶段(1662~1817)——古典劳动价值论

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时,也把个别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决定、个别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威廉·配第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根本命题,认识到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从而为古典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亚当·斯密把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并确认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学说,为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李嘉图又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分配问题,他特别着重分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李嘉图的分配理论,后来也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

总之,在经济学的发展初期,微观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问题是经常被混合一起研究的,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2.微观经济学的产生阶段(1818~1932)——边际分析革命

从这一时期起,经济学开始向微观和宏观两端发展,宏、微观经济分析各自逐渐走向互有联系但互有区别的独立体系。

(1)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代表人物有瓦尔拉斯、杰文斯、马歇尔、费雪、克拉克等人。边际效用论者认为,主观效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边际效用是衡量价值的尺度,他们提出了“基数效用论”和“效用价值论”。这一原理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边际分析方法也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方法。

(2)数理分析与均衡分析法

经济学中的数理分析是指运用数理符号和数理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关系的方法,而边际分析法是数理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工具。均衡分析法是数理分析的重要内容。作为均衡分析的创始人,瓦尔拉斯运用数理方法,在边际效用分析的基础上,创建了“一般均衡理论”。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提出了“局部均衡分析法”,他把供求论和上述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融合成一体形成了一个调和的均衡价值论。

(3)边际生产力论

“边际生产力论”也是现代微观经济学分配问题的主要理论支柱。“边际生产力论”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农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屠能在1850年提出的。但“边际生产力论”的系统化及其广泛传播,则要归功于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为当代微观经济学广泛使用,是说明生产要素需求规律的基本理论支柱。

3.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和成熟阶段(1933~1960)——公理化的微观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微观经济理论又有了重大的突破和新的发展。比如,包括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在内的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与厂商理论的确立、无差异曲线的引用与对需求理论的修正和发展、一般均衡分析对局部均衡分析的补充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建立,这些微观经济理论的突破性发展,使现代微观经济学得以真正确立,并初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与此同时,以往的边际分析法已不能适应现实中分析新问题的需要,集合论与线性模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经济学大门,替代了原来的微积分。

4.微观经济学的最新进展(1961~现今)——方法汇合

(1)不确定性与信息经济学理论

在经济现实中,由于许多意外因素的存在,人们面临的是大量的不确定性,因而不可能拥有完全的信息,或者不同经济行为者并不拥有对等的信息。不确定性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经济信息的把握程度。四十多年来,在微观领域,信息经济学有两个重要的研究分支:一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关心的是“信息成本”和最优的信息搜寻。二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这是现代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2)经济核与无限维经济学

“核”的概念最早源于埃奇沃思1881年提出的契约曲线及其猜想。1962年,德布罗和斯卡夫把“核”概念用到经济学中,研究埃奇沃思猜想,提出了“经济核”概念。奥曼提出了经济连续统,并在经济连续统中证明了埃奇沃思猜想。近年来对于经济核的研究,又拓展到动态与无限维经济学中来。动态方面涉及价格调整、最优计划过程及均衡的稳定性等问题。无限维经济学涉及不确定性、信息及市场的不完全性等问题。

(3)交易成本与产权理论

威廉姆森把交易成本比做物理学中的摩擦力。科斯把这一问题的根源归结为是市场组织的产权界区含混不清,因此,在考察经济行为者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时必须把产权和交易成本纳入考察范围,而不能简单地把既定前提排除在分析视野之外。

(4)博弈论

从学科渊源来讲,博弈论应是一个数学的分支,而不是一个经济学分支。但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广泛、最成功。博弈论的许多结果都是借助经济学的例子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家对博弈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