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8字
- 2021-06-04 11:06:19
第7章 散文(一)
7.1 复习笔记
一、“五四”时期散文的发达
1.散文发达的原因
“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是相当自觉和彻底的,其格外发达,甚至成绩超出其他文体,原因如下:
(1)散文文体比较自由,相对容易掌握,写的人也就比较多,现代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几乎全都涉足过这个领域。
(2)散文一般较简短,一有感触,即可成篇,适合于“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尤其是杂文,更成为战斗的“阜利通”。
(3)由于古代文学中散文较发达,新文学若要站住脚,务必打破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因此诸多作家往散文方面努力,也是为了向传统文学示威。
(4)散文“化传统”化得较好,比较适合民族审美的心理习惯,自然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2.散文发达的表现
出现了一批散文作家群,如《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创造社”作家散文,“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等。
二、《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杂文
(1)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杂文一般短小精悍,易于出手,多在报刊上应时刊发,适合作社会批评的武器,所以先驱者最先广泛使用,并倾注了探求新的社会理想的激情。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是杂文写作的代表,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2.李大钊
李大钊较早发表的杂文有《青春》一篇,便发出时代的振聋发聩之音。他的《今》《新的!旧的!》《新纪元》等,都迸发着昂扬奔放的改革激情,抒发追求新世界的理想。他还有《政客》《太上政府》《宰猪场式的政治》等短小的随感,燃烧着讽刺的火焰。李大钊将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两相结合,形成他的特色。
3.陈独秀
陈独秀也是“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之一。他在“五四”初期发表的杂文,几乎每篇都有影响,《新青年》《每周评论》上多有他的充满战斗意气的呼声。他的《偶像破坏论》写得气势轩昂,与封建主义思想势不两立;其“随感录”《下品的无政府党》《青年底误会》和《反抗舆论的勇气》,鲁迅曾给予“独秀随感究竟爽快”的赞语。
4.钱玄同
鲁迅曾以“颇汪洋,而少含蓄”概括钱玄同的文风。他是当时提倡白话,批评儒家思想的一员猛将,其《随感录四十四》《随感录四十五》,文字痛快淋漓,颇适合当时激进的阅读心态。
5.刘半农
刘半农也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的《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等等,都坦诚爽快,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风格是善夸张,富想象,好用反语,讽喻性强,读起来畅快轻松,对论敌能加以不容置疑的驳难,比前几位写得更有艺术气味。
6.鲁迅
鲁迅是《新青年》作家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之一。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流派开辟的,鲁迅正是这种文体的奠基人。鲁迅又是现代散文诗的鼻祖。他写的《自言自语》《古城》等篇什,意境深远而美丽,是现代散文诗最早出现的精品。然而引起文坛普遍注意并长久被视为散文诗经典的作品,还是其1920年代写的《野草》,而写于1926年的《朝花夕拾》则表现另一种优美余裕的风致。鲁迅对现代散文多种文体的创造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名师点拨】学会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氛围来阅读理解“随感录”杂文,同时,应掌握“随感录”对后来的“语丝”等散文派别的影响。
三、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周作人是《新青年》《语丝》一派的主要作者,虽然他的思想比较复杂,但其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大家地位确是无可动摇的。
(1)散文观
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散文理论,其中心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抒发个人情性的“言志”的小品文。周作人的散文有“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体。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更加积极;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却是后者。
(2)小品的艺术特质
①周作人的散文多作闲谈体,所追求的是自然而隽永,是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
②周作人散文的选材极平凡琐碎,但一经过他的笔墨点染,就透露出某种人生滋味,有特别的情趣。写于1920年代的《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等,很能代表周作人“言志”小品的风格,也都是现代散文的名篇。
③周作人的小品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很耐人咀嚼。他的闲话体散文有些类似明人小品,又有外国随笔那种坦诚自然的笔调,有时还有日本俳句的笔墨情味,周作人显然都有所借鉴,又融入自己的性情加以创造,形成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
④对周作人的属于“冲淡平和”一类的散文,人们常用“闲适”来概括。其蕴涵的内容一方面是淡而深的寂寞之苦,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也就是周作人所说的“凡人的悲哀”。
(3)“文抄公体”
1930、40年代周作人试验一种“文抄公体”的散文,即笔记体散文的一种,文章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间的是周作人的评点,《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是代表作。
【名师点拨】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是本章的学习重点,一方面要了解周作人的散文观及其小品的艺术特质,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其散文中落寞颓唐的一面。此外,还需掌握在周作人影响下分出的闲适散文一派及其代表作家。
2.俞平伯
俞平伯的散文多收在《杂拌儿》《燕知草》等集中,其中,如《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在1920年代曾受到一部分读者的喜爱。这些作品多构成一种朦胧、空灵的意境,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是远离现实的。
3.钟敬文
钟敬文在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荔枝小品》的题记里曾承认“我的文章,很与周作人先生的相象”。他善于写咏物小品,如《荔枝》《茶》《黄叶小谈》;也写出许多情思清朗的游记,如《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他有与周作人相仿的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以及把当前的景物与往事回忆、读书心得拉杂扯谈的写法。
4.废名
废名,即冯文炳,几乎他的每部集子都由周作人来作序。其作品专写农村乡镇宁静生活里的人事,对小人物寄同情,初时尚注重社会意义,代表作是《竹林的故事》。后来追求朦胧的散文意境,但语言修饰得愈发生涩古怪,鲁迅批评他“有意低徊,顾影自怜”。
四、冰心、朱自清与“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1.冰心
(1)冰心“小诗”味的散文容易引起未涉世事的青年读者的共鸣与模仿。《笑》《山中杂记》(寄小读者)以及《寄小读者》全书,在青年的读者之中,曾经有过极大的魔力。
(2)“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3)冰心的语言浸有旧文学的汁水,而别具一种清新的韵味。这种散文的词汇句式既保留了某些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又适当地“欧化”,使句子更能灵活、婉转、流动,有自然跳荡的韵律感。
2.朱自清
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家。他擅长写一种漂亮精致的抒情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等,从中都能感到他的诚挚和正直。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是他写景抒情的名篇。他的散文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婉转曲折的思绪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
3.丰子恺
代表作有散文结集《缘缘堂随笔》。他的特殊之处是以某种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于俗相中发现事理,能将琐细的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平易朴实,有赤子之心,并有心地光明、一无沾染的品格风貌。
4.梁遇春
代表作有《春醪集》《泪与笑》。1920年代梁遇春被称为中国的“伊里亚”。他耽于思索,其随笔有许多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和洞明的见解。他喜用絮语笔调,随意而坦诚的谈吐中不乏睿智的思辨。
5.许地山
许地山的小说写得别致,散文集《空山灵雨》也另有情调:近似散文诗,渗入宗教气氛,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名篇《落花生》质朴短小,有寓意,是其生活态度扎实的一面。
6.瞿秋白
瞿秋白是一位较特殊的文学研究会作家——早期共产党人。代表作有《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他的文章中常回荡着俄罗斯式的悲壮、雄浑的格调,此为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瞿秋白还擅写杂文,作品深烙有那个革命年代的精神印记。
7.写实风格最强的散文作家
写实风格最强的是叶圣陶、郑振铎和茅盾,他们的散文有充实的“人生派”内容,社会性较浓。“五卅”惨案期间,叶圣陶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郑振铎的《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茅盾的《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8.其他散文作家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还有擅写散文诗的王统照,以感伤的书信体散文赢得读者的庐隐,以及属于乡土文学派的鲁彦、蹇先艾等。
【名师点拨】冰心和朱自清的散文是本章学习的另一个重点,需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理解,重点考虑“冰心体”散文受到青年读者喜爱和模仿的原因,以及朱自清何以被视为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此外,还需对丰子恺、梁遇春、瞿秋白等作家有一大致了解。
五、郁达夫与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郁达夫写散文大都在畅述自己的生活遭遇,直接抒发感伤情怀,不拘形式的倾诉使人感动。代表作《归航》记述作者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其余作品还有《还乡记》与《还乡后记》《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以及《一个人在途上》。郁达夫自哀自怜过甚,是其消极的一面。
2.郭沫若
郭沫若的作品无一不具诗情,他的散文与小说实在很难严格地区分,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色彩。代表作《月蚀》《卖书》,都是通过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发出悲愤呼叫。
六、“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散文
(1)概述
“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主要成就在于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被称为“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其也有不少抒情小品的佳作,如孙伏园的《伏园游记》,孙福熙的《山野掇拾》《归航》,川岛的《月夜》等。
(2)林语堂
林语堂是仅次于鲁迅、周作人的《语丝》撰稿人,又是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在“语丝”时期,他介绍过许多西方幽默理论,主张以幽默的艺术去揭示生活矛盾,针砭社会文明病。他的散文集《剪拂集》就多以嘲讽之笔,进行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裹着幽默。他的散文创作更大的影响是在1930年代创办《论语》之时。
2.“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概述
“现代评论”派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政治倾向与鲁迅和部分“语丝”派成员相对立,这也影响到散文创作的思想取向。“现代评论”派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有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
(2)徐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诗圣”。他的散文多属冥想型的小品,即使记述事物,也常抓住刹那的灵感,让感情之流自由地奔放。《北戴河海滨的幻想》《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都是他有名的篇章。
(3)陈西滢
陈西滢是《现代评论》上的“闲话家”,创作颇多,后集成《西滢闲话》。他是站在“五卅”运动之外、学生与民众运动之上,以貌似公允的姿态评说时事,表明了一种贵族化的立场。不过陈西滢的散文也不乏佳篇,其的特点是行文流畅,有一定的西方文学修养,议论由事出发,富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