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9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9.1 复习笔记

一、19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19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

(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基本面貌。

(3)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颉颃互竞,共同丰富着1930年代的文学创作。

2.多种文学思潮的兴发竞存情况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1930年代现代文学的两条基本历史线索,它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在1930年代的文坛上。

(1)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以“左联”为中心,包括“左联”成立以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和“左联”成立之后的《拓荒者》《萌芽》《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光明》等刊物,形成一种声势。

(2)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运动

一些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往往由于文学见解比较一致而出版刊物,编辑丛书,由此集合一批文学爱好相近的作家,共同开展活动。其中著名的刊物有《文学》《文学季刊》《文学月刊》《文丛》《骆驼草》《文学杂志》《水星》《现代》《新月》。此外,开明书店、文化生活出版社、生活书店等也是文学活动的主要园地。

【名师点拨】此部分重点了解“第二个十年”,即19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这一时期多种文学思潮互竞互存的大致情况。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革命文学概述

(1)产生背景

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文学运动,其产生主要是由政治形势突变所推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加上一批从日本等地归国的激进的青年,这两部分人共同倡导了革命文学运动。

(2)基本主张

接受了当时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认为虽然革命陷于低潮,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提倡能推动政治上的持续革命。

文学观点深受当时苏联和日本等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左”倾机械论的影响,特别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及其后的文学组织“拉普”,理论家波格丹诺夫的“文艺组织生活”论更是直接成为他们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础。

(3)革命文学论争

对鲁迅等“五四”资深作家的批判

后期创造社的骨干李初梨的文章《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明确地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认为“五四”以来那些重在描写与揭示生活现实的作品都已经落伍过时,要彻底抛弃。后期太阳社成员加入,对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等进行了重点批判,后因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而结束。

鲁迅等人对“革命文学”倡导者“左”的思潮的反批评

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的攻击引起鲁迅、茅盾对文学理论的深入思考:

a.鲁迅在讨论一开始即认为当时中国没有“革命文学”。在他看来,文学毕竟是“余裕的产物”,不应当夸大其革命的伟力。然而当“革命文学”成为一股潮流并受到国民党政权压迫时,鲁迅从现实的角度又肯定了“革命文学”作为一种反抗性思潮的存在理由,认为这是“势所必至,平平常常,空嚷力禁,两皆无用”。

b.鲁迅同时批评创造社、太阳社不敢正视残酷的现实,光凭纸上写下的“打打”“杀杀”,只不过是“空嚷”而已。

c.鲁迅特别不赞同“组织生活论”“工具论”,在他看来,文艺“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人生的记录”,如果将文艺等同于政治,那就“踏着‘文学是宣传’的梯子而爬进唯心的城堡里去了”。

d.茅盾比鲁迅更明确赞成革命文学的倡导,但同样也反对文学的工具论。他认为在严酷的革命低潮时期,更应当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去“凝视现实”“揭露现实”。同时,他也严厉批评了创造社、太阳社对“五四”文学传统的全盘否定。

革命文学论争引起了国共两党的注意

a.1929年9月,国民党召开“全国宣传会议”,提出以“三民主义的文艺政策”来清理统一文坛,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b.共产党则指示创造社、太阳社停止攻击鲁迅,让他们同鲁迅以及其他革命的“同路人”联合起来,成立统一的革命文学组织,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名师点拨】重点理解文学革命的基本主张及其对鲁迅等作家的批判,同时需了解论争双方各自的观点,并结合具体的历史状况作出评判。

2.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左联”的成立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出席成立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沈端先、冯乃超、柔石、李初梨、蒋光慈、彭康、田汉、钱杏邨、阳翰笙等四十余人。

通过理论纲领宣告:“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并且表明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选举了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

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指出:如果不正视现实,只抱着浪漫蒂克的幻想,“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即刻要撞碎”,“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2)出版刊物

“左联”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半月刊等刊物,另外接办和改组了《大众文艺》《现代小说》《文艺新闻》等期刊。

(3)历史贡献

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

自觉加强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重视创作方法的革新,积极推行富于革命意味的新的现实主义。

(4)存在的缺失

由于受到“左”倾机械论的束缚,“左联”存在一定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思想理论上的教条主义;

组织上的宗派主义与关门主义。

(5)对“第三种人”的批判

胡秋原、苏汶在1930年代提出艺术不是宣传,反对“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要求给作家充分的创作自由。在那个政治化的年代,左翼文学家处于受压迫的状态,他们对政治性问题很敏感,而且客观上胡、苏的口号与主张阶级论的革命主潮相抵触,所以“左联”就群起而批判了胡、苏的“文艺自由论”以及“第三种文学”论,并称其为“第三种人”。通过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也暴露了左翼文艺理论批评界的贫弱。

【名师点拨】此部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需对“左联”的贡献与缺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对“左联”批判“文艺自由论”和“第三种文学论”有所了解,从历史大环境去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缘由,认识“左”倾机械论对“左联”的影响。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1.概述

1930年代文艺思想领域呈现出极为活跃的状态:第一个十年里纷纷传入中国的各种文艺思潮经过历史的筛选,与本国文艺实践运动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局面。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集中在文学艺术发展的外部关系——诸如文艺与阶级的关系,文艺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文艺与生活、时代的关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上,而文学艺术内部关系问题、美学范畴问题,却未能得到全面的探讨。

(1)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想论争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不仅成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众多追求革命的文学家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构成1930年代文学的主潮。

(2)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

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实绩,并在文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主流派文学起某种补充的作用。

这一时期自由主义作家在理论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他们都公开地表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文学的思想启蒙、道德进化作用,但绝对不能容忍文艺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自由主义文艺理论家们反复强调“超脱现实”原则,提倡“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在美学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反映了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但其与当时强调现实批判和社会功利性的文学主潮相对立,因此出现一系列的论争。

2.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

(1)1927年左右,胡适、徐志摩等陆续到了上海。1927年春创办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1928年3月创刊《新月》杂志,主要撰稿人有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等。

(2)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是一场双方都自觉意识到的、争夺文艺阵地与领导权的斗争。新月派理论主要包括:一是以“永恒的人性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以人性的普遍存在论来反对阶级论;二是“天才论”,它典型地表现了新月派自由主义作家及其文艺思想的保守倾向和贵族色彩,同时它也看到了主流派文学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等弊病。

3.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

(1)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4年9月主持出版《人间世》,次年9月又有《宇宙风》问世,依托三个刊物为阵地,形成了一个标榜“性灵文学”的文学流派。

(2)林语堂自我表现理论有两个特色:一是强调对内在灵魂的封闭性的自我审视与表现,绝对排斥自我之外的国家、民族、人民、社会的关注、探索与表现;二是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要求文艺摆脱社会(首先是阶级斗争的实践)的“约束”,回到“自然”——本能的生物的人那里去,作个人生命的本能的、非意识的表现。

(3)把“自我表现”“闲适”“趣味”作为一种文学追求,在1930年代严酷的社会现实中,这种文学追求被视为是对黑暗现实的逃避,对作家社会责任的推卸。鲁迅等左翼作家指责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实质为“麻痹”民族灵魂的“麻醉性的作品”。

4.与“京派”的论辩

(1)1930年代,在中国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作家群,称为“京派”,也称“北方作家群”,理论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朱光潜、沈从文。

(2)“京派”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这与强调文学艺术与无产阶级事业密切联系,主张文艺和历史进行同步伐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形成尖锐对立。鲁迅、茅盾等人对其进行了批判。

【名师点拨】本部分的学习首先需对“两大文艺思潮”对立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其次需掌握左翼作家与“新月派”、《论语》派和“京派”的论争。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1.三大文学派别

1930年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都市与传统农村的对立、相互冲突与渗透,引发和激化了知识分子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选择的矛盾与困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层次上,形成了这一时期“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

(1)左翼

左翼作家以现代大工业中的产业工人代言人的身份,对封建的传统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同时展开批判,要求文学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工具。

(2)京派

北京等北方城市为中心的京派,是一批学者型的文人,即非职业化的作家。他们陶醉于传统文化的精美博大,又置身于自由、散漫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天然地追求文学(学术)的独立与自由,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

(3)海派

海派是19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畸形繁荣的产物。他们对都市文明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的矛盾心境,使其更接近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着较为自觉的先锋意识,追求艺术的“变”与“新”。

(4)三大文学派别(潮流)创造了不同的文学景观,但又统一生存于1930年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因而在整体文学的张力场上又显示出某些共同的趋向,在整个现代文学历史发展中展现出一种时代文学的特征。

2.文学创作的趋向

(1)文学创作的题材规模空前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

在这一文学新时期处于中国城乡资本主义化进程中的社会各个阶层的历史命运及心理、道德、情感变迁的题材成为主题。这时期最杰出的作家有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等等,他们都以此建造了各自独特的“艺术世界”。

(2)文学形式的变化

在1930年代,中长篇小说、多幕剧成为最有成就的文学样式。散文领域社会批评的杂文和叙事体的报告文学得到最充分发展。诗歌领域着重表现时代社会内容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出现了从抒情到叙事、从短到长的新的倾向。而小说的戏剧化也是这一时期新的文学现象。

(3)艺术表现上的新特点

个人命运,特别是个人性格的描写受到重视,真正意义上的“性格小说”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从时代、环境、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去把握与描写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心理刻画艺术得到了特别重视与发展。作家明确地揭示了心理活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阶级基础,同时从社会历史的运动中去把握和显示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趋势,避免了静止的心理描写,并达到了一定的历史深度。茅盾、丁玲、吴组缃是这一时期这类心理小说最杰出的代表。

许多作家的创作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如茅盾的“都市生活世界”、老舍的“北京小市民世界”、巴金的“热情忧郁的青年世界”、沈从文的“湘西边城世界”等等。

出现了一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个人风格,同时又有现代品格的代表作品,如鲁迅《二心集》《伪自由书》中的杂文与《故事新编》,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曹禺的《日出》《原野》,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戴望舒的《乐园鸟》等。这些都表明中国现代文学正趋于成熟。

(4)时代审美特征的形成

中国现代文学到第二个十年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历史特点: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对民族灵魂开掘的历史深度,以及从沸腾的历史潮流中所吸取的战斗激情与壮阔,这是中国现代文学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名师点拨】整体把握这一时期文坛发展的趋向,了解“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并能够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