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宁《古代汉语》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3字
- 2021-06-11 09:23:26
第3章 古代汉语的词汇与词义
3.1 复习笔记
词汇是构建言语作品、用语言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材料。古代汉语是一种以书面形式呈现的历史语言,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积累词汇的数量和理解词汇的深度,是产生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要素。同一个词的义项不断增多,旧词派生出新词,致使意义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一、古代典籍中的字和词
(一)字和词的辩证关系
1字与词的概念
(1)词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它以音为义的信号,音和义在约定俗成的原则下结合起来,便形成口语的词。
(2)字
字是词的记录符号,用字形来标词,从词那里接收音与义,因而形成一个形、音、义的结合体。
(3)字与词不统一
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和多音词居多,字和词常常处于不统一状况,在读白话文时,总习惯把词看作语言的表音单位,把字看作语言的书写单位。
2文言文中的字与词
(1)文言文中,汉字与汉语词汇的单位基本切合
文言文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而汉字属于音节文字;汉字与汉语词汇的单位在语音上几乎完全切合;与之不切合的只有联绵词。
(2)汉字直接参与了汉语的构词并推动了汉语构词模式的发展
在词汇发展过程中,“义自音衍”的派生造词与派生造字是同步发展的;这就使得汉语词的分合,不止靠音,而且靠字决定和判断;这从早期汉语单音词的分化可以看出。
(3)文言文是书面语言,必须通过字作媒介,才能识词、析句、阅读篇章
古代的注释书和字书、韵书上所说的“字”,实际上是指词,而所说的“词”,则是专指虚词。
3字与词的差异
(1)词是语言本身的建筑材料,而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字除了从词接受已经结合起来的音与义外,还有它自身的形;因此,文字除受语言制约外,同时有自身的、不受语言制约的、独特的发展变化规律和使用规律。
(2)文字和语言不是同一时期产生的,在讨论它们的历史发展时,不能混为一谈。就字的构形来讲,独体字先于由它所构成的合体字;但在语言中,独体字所记录的词,不一定先于合体字所记录的词。
(3)在使用过程中,字与词的对当关系是不平衡、不整齐的。由于通假和文字兼职现象的存在,加上异体字不可避免地出现,使同词异字和异词同字现象较多见。
(4)古代汉语中并非所有词都是单音节,在多音节的单纯词和一部分借用的虚词中,字与词就成为完全不同的语言单位。
(二)异词同字与异字同词现象
字和词虽有密切联系,但在本质上不是同一个符号系统,二者在整体发展上也有互不相同的规律。
1异词同字现象
(1)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甚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
(1)的“观”是指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2)的“观”则当“观看”“观察”讲。两义同写“观”字,但显然并非一词。
2异字同词现象
(1)单音节词的分化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②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
(2)双音词的书写方式
《后汉书·班彪传》:“元元本本,周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3)联绵词书写不同字
如“逶迤”一词有“逶移”“委移”“倭夷”“委蛇”“蜲蛇”“逶她”“委佗”等多种写法。
二、古代汉语词汇的外部结构特点
(一)单音词与双音合成词
1单音词双音结构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些与现代汉语双音词形式相同的双音结构,可能需要分开来解释。例如: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①“所以”不是因果复句的连词,而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的词组,“所”代原因。
②“出入”是“出去和进来”的意思。
③“非常”不是程度副词;“非”是否定副词,“常”是形容词,当“寻常”讲,“非常”就是“反常的状况”。
(2)形容枯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形容”是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形”是“身形”,“容”是“面容”。
2双音复合词
双音复合词是指组合以后意义不等于两个单音词的简单相加而产生了新的意义的词;上古汉语中,复合词一般是称谓名、职官名、礼仪与制度的专门术语等。
(1)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离娄》)
“良人”指丈夫。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师旅”指军队,“饥馑”泛指灾荒。
(二)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连绵词或联绵字,一般认为它是不能拆开的单纯词,是一种声音的组合,而非意义的组合。
1连绵词的产生
从来源看,联绵词的产生大约有三种方式:
(1)义合式
这类联绵词原本是两个同源词,本可分开来单用或单解,凝固后保持了词源意义所带来的词义特点。如“绸缪”,“绸”与“缪”均有“宛转缠绕”的词源意义,合成凝固为联绵词后保持了“宛转”之义。
(2)衍音式
这类联绵词是由一个单音词向前或向后衍化出一个表音音节而形成的,衍化出的音节虽用汉字书写,但不具有意义,仅仅是一个音化字。向前衍化的如“参差”“囹圄”等,向后衍化的如“趑趄”“菡萏”等。
(3)摹声式
摹拟自然声音而产生的联绵词。如摹拟自然爆破声的“劈历”,摹拟动物鸣叫声的“蟋蟀”,摹拟物件撞击声的“锒铛”,摹拟人类情绪发声的“歔欷”“呜呼”等。
2连绵词的语音分类
(1)双声联绵词
如“犹豫”“憔悴”“踌躇”“仓卒”“流连”等。
(2)叠韵联绵词
如“从容”“烂漫”“浪漫”“婵娟”等。
3连绵词的书写
连绵词在书写时重音不重形,常常失其本字,一个词有多种写法。例如:
(1)叠韵连绵词“依违”表示“和谐愉悦”,《汉书》写作“依韦”,《国语》写作“猗违”,《晋书》写作“倚靡”,唐代散文还有写作“依迟”的。
(2)双声连绵词“柔懦”表示“柔弱不决”,《韩非子》就有另一个词形作“柔茹”,《周礼》则写作“柔需”。
三、古今汉语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词义的变化比词形的变化更为显著。“古今词义”的概念是指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的关系。
(一)古今汉语的差异
1古今词义差异的类型
古今词义的比较,是以义项为单位来进行的。
(1)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消亡,而消亡的古义与现代汉语中存在的意义十分接近,仅有细微差别。
孟子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孟子·滕文公上》)
“害”当“妨碍”讲。现代汉语中,“害”虽也可作为词素组成“妨害”这个双音词,但“害”单独使用时,却只有“危害”“伤害”等意思,比“害于耕”的“害”意义要重得多。但是,现代汉语中的“害”的“危害”“伤害”等义,古代汉语中并非没有,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害”即“危害”。
(2)某一词常用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偶尔存在,但已不是常用义,因而在阅读中使人感到生疏。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居”当“占据(一个地位)”讲,现代汉语中,“居”的常用义是“住”,“占据”这个意义已经不是常用义,而且一般只限于与方位名词结合,例如“居中”“居左”。“居住”这个意义古代汉语中也会出现,例如《愚公移山》中的“面山而居”,“居”即“居住”。
(3)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现代汉语在表达这个意义时另造了新词而将旧词淘汰。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敝”,当“破败”讲,这是“敝”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中,“敝”这个词除了个别文言气较重的书面语中偶尔用之外,一般不太用了。
(4)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但现代汉语还用它的书写形式来表达另外的意义,现代汉语的这个意义在古汉语中却用另一种书写形式来记录。
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左传·咸公十六年》)
“竖”当“小奴隶”“小仆人”讲,是古代汉语中专有的词义。由于这个义项所表示的事物已经消逝,现代汉语中,这个意义不再用了,现代汉语中的“竖”,常用义是“直立”,而先秦文献中“直立”的意义一般习惯写“树”而很少写“竖”。
2古有今无的义项
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异,要特别注意古代汉语中使用的而现代汉语完全不用的语词义项。
如:履帝武敏歆。(《诗经·大雅·生民》)
踩着上帝的足迹的拇指而歆动,“武”当“步迹”讲。
3易误会的义项
古今词义比较中,应注意与现代汉语另一个义项非常接近、有时甚至可以错误地置换而引起误会的义项。
如:登大坟以远望兮。(《楚辞·哀郢》)
“坟”指水中的高地,与今义中“坟墓”同有隆起、高于地面的特点,作“登”的宾语,很容易误会。
4书写产生义项
有些词的古义中存在的现代汉语完全没有的义项,是书写形式不同造成的。
如:欲谒上,恐见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禽”当“捉住”讲,现代汉语写作“擒”,“禽”无此义项。
5古今近似义项分析
古代汉语词语中与现代汉语近似的义项,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1)程度差异
如:大王失职入漠申,秦民无不恨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恨”是“遗憾”,比现代汉语常用的“仇恨”义,程度为轻。
(2)广度差异
如: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
“子”指“女、儿”。比现代汉语里只作“儿子”讲词义要宽泛,“好”专指“貌美”,与现代汉语常用的“好坏”义相比,范围狭窄。
(3)色彩差异
如: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伪”当“人为的”讲,没有贬义;现代汉语当“虚假”讲,有贬义。
(4)含义差异
如: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访”当“咨询”讲,与现代汉语“拜访”义比较,含义不同。
(二)古今汉语的沟通
1古今汉语沟通的意义
(1)在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异时,同时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进行辨析,不至于把这种差异绝对化;
(2)沟通古今词义,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知识去理解未知,大大加快词汇量积累(词义量应包括在词汇量之内)的效率。
2古今词义沟通的方法
(1)在现代汉语双音词语素、成语语素、方言口语和专有名词中找到某些古义保留的痕迹。
如: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手?(《左传·昭公四年》)
“左”当“不便”“不顺”讲,这个意义现代汉语单独使用“左”时已消亡了,但口语中个别地方还存有痕迹,如“左性子”。
(2)找到古义与今义的发展脉络,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放到同一个引申义列里去沟通。
如:“履帝武敏歆。”
“武”当“步迹”讲,现代汉语虽然没有这个意义,但“武装”“武士”的“武”都要突出行军走路的特点,因而与“步武”义相关。
(3)最好的办法是找到这些义项引申的根源——本义。本义是维系同词的不同义项的枢纽。古今词义共同或相关的特点,存在于本义之中。
如: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
“和”在这里当唱歌时的“和声”讲,“和”字从“口”,“唱和”义正是它的本义。
四、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一)古代汉语多义词义项的类别
本义、假借义、引申义一,构成了多义词义项的三大类型。
1本义
一般指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词形相应的能有文献资料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如“年”字,它本来是指谷子熟了,后来才引变成为计时的单位;有的时候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赞赏、赏识的意思,如:“这出戏唱红了。”
2假借义
由于文字的同音借用关系,有些词承担了借字的意义,这些意义不属于本字所记録的词的意义延伸,而是另一个意义无关的同音词由于文字借用而加入到本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中,这种意义称作假借义。
3引申义
中国传统语言学把从本来的意义中衍生出新的意义的现象称作引申;引申产生的义项称作引申义。
(二)词义引申与引申义
1本义的引申
词义从本义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义,称作引申。
(1)“节”
①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竹节)
“节”字从“竹”,本义与竹子有关,本义即“竹节”。
②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节,动物的关节)
竹节每隔一段就出现一个,动物肢体的关节也是如此,因而也可以称作“节”。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节,季节)
“节”把竹子分割成若干段,并且限制、约束着这些段的长短,因而,许多有相等段落的东西都可以用“节”来命名:“季节”是时间段落。
④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礼节”一词古今义同)
限制人的规矩当然也可以叫“节”,如“礼节”。
⑤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梁启超《谭嗣同》)(“节制”一词古今义同)
约束和限制行为也称“节”,如“节制”是限制人随便思想和行动。
⑥节器用。(《左传·成公十八年》)(节,节省)
“节省”是限制人随便花钱。
⑦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节,节拍)
“节拍”是音乐或有规律敲击声的小段。
诸多引申义系联成以下义列:
2引申义的联系
从引申义列中可看出,同一个词的引申义之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联系:
(1)在同向的义列中,义项之间存在着逻辑的联系。“季节”“章节”“节奏”的“节”,都有被截分成小段这一共同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比较明确。
(2)在异向的义列之间,义项和主项的关系往往不合逻辑,而是生活的联系。“节”的“季节”义和“礼节”义,“季节”有被截分的特征,“礼节”有约束人的特征,都来自竹节这个事物。
3引申义的系统性
词义在引申中表现出的系统性,即有些词的多种义项能够用系联的方法组成引申义列。
(1)引申义列能够促进义项的理解
①缝隙。“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吕氏春秋·长利》)
②一定的空间内。“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③一定的时间内。“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④中间。“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周礼·冬官·考工记》)
⑤隔断。“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夹杂,羼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林嗣环《口技》)
⑦参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⑧间或,断断续续。“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齐策》)
⑨隔阂。“故君臣多间。”(《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⑩离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⑪秘密地,悄悄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⑫量词(计算房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引申义列可突出义项特点,以区别它与其他近义词的意义差别
“潜”与“间”都有“悄悄地”“秘密地”的意思。“间”的“秘密”义是从“与众人隔离”这个特点来的;而“潜”的本义是“沉入水下”,它的“秘密”义是从“隐藏自己”这一特点来的;“潜师”是秘密行军,也就是把军队隐没在树林里或黑暗中;古代绝不说“间师”,是因为这两个词的“秘密”义各有特点和侧重。
(三)文字假借与假借义
1借字与借义
古代文献中,常有不写本字而用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的现象,这个同音字称作借字,即通假字。借字记录的是本字承担的词义,即本字的词义,临时转移到借字身上,称作借义。借字和借义本来是不相关的,形和义无法统一,要想达到形义统一,从而理解这个意义所出,必须找到本字。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蚤”当“早早地”讲,意义与“蚤”的本义“跳蚤”毫无牵连。
(2)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聊斋志异·促织》)
“裁”当“刚刚”讲,与本义是“剪裁”的“裁”字无法系联。
2借字求本字实例
(1)猖獗
清人赵翼《陔余丛考》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概括出“猖獗”的词义是“倾覆”“失败”;推究这个意义的来源,知道“猖”是“踢”的借字。《说文》:“踢,跌也。”“獗”是“蹶”的借字,“蹶”有“倒”义;“猖獗”就是“踢蹶”,也就是“跌倒”“栽跟头”,这是对失败的一种生动形象的说法。
(2)皋比
“皋比”这个词始见于《左传·庄公十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杜预注:“皋比,虎皮。”《礼记·乐记》说:“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这里的“建櫜”字或作“建皋”,是“皋”即虎皮的又一证明;“皋”“櫜”当虎皮讲,都是借字,本字应是“”,从“”,“”(tāo)声,从“虎”,取将虎皮连缀起来的意思;“比”有“比并”“连结”义,所以称“皋比”实为“虢比”。
3形义脱节的解决方法
(1)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和前人作出的训诂材料探求这个词的使用义。
(2)追究这个意义与字形所显示的本义以及由这个本义引申出的诸多意义之间的关系。
(3)由借字求本字:借字与本字的联系在声音,本字应在借字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中去找。
(4)将借字置换成本字,检验形义关系是否统一。
(5)必要时,还需从文献中多找一些有关同音借用字的佐证。
4形义统一原则
有些同音借用字,虽非本字,但已通行,但从形义统一的原则看,仍应认为是借字。
(1)“容貌”的“容”
字从“宀”,从“谷”。《说文·宀部》说:“容,盛也。”徐铉说:“屋与谷皆所以盛受也。”这个字的本义是“容纳”,与“容貌”义无关;“容貌”的“容”本字应是“颂”,“颂”字从“页”,义与头部有关,恰为“容貌”的本字;《说文·页部》:“颂,貌也。”它的异体字写作“”,从“容”得声,证明它在古代与“容”同音;但是在文献中都写“容貌”“容颜”,而不写“颂”字,借字通行而本字反而不通行。《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从颂”就是“从容”,是“容”“颂”互借的旁证。
(2)“方”
本义是并头的船,即所谓“方舟”;“四方”“方正”的“方”《说文》写作“”,画的是一个四方形的器皿,因与“口”(古“”字)区别而一边开口。凡方形的器皿,如“匧”“匮”“匣”“匡”(饮器)、“柩”等,字都从“匚”。但在文献上惯用“方”而不写“匚”。借字通行而本字不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