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3.1 复习笔记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起源

(1)价值形式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两极,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

相对价值形式表明了价值量的规定性。

等价形式是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征:

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私人劳动成为直接形式的社会劳动。

(2)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上。其中,被表现的商品主动地要表现价值,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起主动的作用;表现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两者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

(3)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就商品全体来说,其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

(4)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公认的一般等价物逐渐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以一般等价物作媒介的商品交换所替代,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变。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充分地表现出来。

(5)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金、银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2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样是实在的商品体,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货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表现材料,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质的方面)、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量的方面)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只是观念的货币。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由不具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来执行这一职能。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4)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用作偿还赊购欠款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在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流通越出国界产生国际贸易关系后,货币便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

二、货币的形式

1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是由货币形式的内在矛盾决定的,与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是分不开的。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来看,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纸币只有代表金量,才是价值符号;从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来看,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

2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从形式上,信用货币也是一种纸质货币,包括:

(1)由银行信用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支票、汇票、期票、存款货币等。

(2)银行券。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现代国家的主要货币形式是由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不能兑现的信用货币。

(3)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

(4)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5)其他信用货币。

3外汇

(1)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包括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

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的静态含义是动态含义的抽象和发展。在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外汇是指它的静态含义。静态含义的外汇具有两个本质特征:第一,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第二,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2)外汇的作用

外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外汇是国际国际购买手段,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大大扩展了国际商品流通的范围,促进了国际经济交往。

外汇是国际支付手段,可避免国际支付中支付黄金,节余交易费用和有利交易安全,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外汇是国际储备资产,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外汇是调节国际资金余缺的手段,可以促进货币信用的国际化。外汇储备体现一国(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净出口贸易的调控能力。

(3)汇率的含义

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其本质是一种价格。

(4)汇率的分类

根据国际货币制度演化的过程,可以将汇率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不变。它是以货币含金量的比例来确定货币之间的汇价的,汇价的波动被限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固定汇率可以细分为中心汇率和干预汇率。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的。浮动汇率可以细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浮动汇率还可以根据浮动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单独浮动汇率、盯住单一货币汇率、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和联合浮动汇率。

(5)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物价水平。

国际利率的差距。

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

外汇储备。

财政状况。

(6)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当一国的汇率上浮时,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民收入将会随之减少。

如果一国的汇率上浮,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这样,国内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受阻,从而国内就业量就会减少。

一般而言,汇率上浮的国家,其利率水平偏高;汇率下浮的国家,其利率水平偏低。

若一国汇率上浮,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便会下降,进而带动国内用进口原料生产的本国商品的价格下跌;而且,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将上升,致使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进一步促使国内的物价下降。

本币的升值或贬值最终会减少或增加本国的外汇储备。

汇率变化对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有很大影响。本币汇率下跌导致资本外流;反之,本币汇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

三、货币流通量

1货币的层次

(1)货币层次划分

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出现了M0、M1、M2、M3、M4…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

M0=现金(纸币和硬币)

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

(2)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依据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在上述的货币层次划分中,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

(3)狭义货币

通常把M0和M1称为狭义货币,或称为交易货币,即主要是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狭义货币作为现实经济活动中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的载体,体现着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

(4)广义货币

通常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流动性的程度上,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在一定条件下,广义货币可以转化为狭义货币。

(5)划分货币层次的目的

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的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2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乘数效应。

(2)货币乘数的公式

货币乘数K是货币存量D对基础货币存量R的比率,表示货币供应量随基础货币R的变动而变动,它是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量的倍数。用公式表示为:K=D/R。

(3)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即支票存款)之间的比率。该比率上升,使存款多倍扩张的总体水平下降,货币乘数就下降,货币供应量随之下降。

法定准备金率

若中央银行提高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将减少贷款,使存款多倍扩张的倍数下降,从而使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超额准备金率

若商业银行提高超额准备金率,其贷款减少,亦使存款多倍扩张的倍数下降,使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下降。

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

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就会变小。

3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1)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

货币流通的含义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商品流通的含义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起着媒介商品交换的作用。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如表3-1所示。

表3-1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

(2)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如果考虑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货币的使用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不必都动用货币,由于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不少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这样,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修正为: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3)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时,货币流通规律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其实现形式有了变化。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所必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4)银行信用货币流通规律

银行信用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具有等同的意义。但从银行信用货币能够被信用规模调节的角度看,信用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又有不同的意义。

信用货币提高了货币流通的速度,从而节省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原因有: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了商业信用。

货币的流通速度,不仅取决于买卖的不断进行,在支付依次以货币进行时,也取决于各种支付的衔接。

由于银行信用能够按照交易的需要对银行券和存款进行调节,因此,当其过多时,就不会像纸币那样仍然充斥在流通过程中,导致贬值。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运行都有很大的危害:a.商品价格水平的不稳定会导致整个经济的效率降低;b.价格总水平的不稳定还可能造成一个国家的动荡。因此,在纸币流通和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量规律为基础,根据流通中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货币需要量进行投放,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社会制度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与货币相关的经济现象。只要存在商品经济、货币流通,就存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