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8274字
- 2021-06-04 17:49:41
4.3 考研真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中央财经大学2006研]
答: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使用期内,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在价值上的贬值。这种损耗在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上是观测不出来的,故称之为无形损耗。无形损耗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使生产机器设备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具有原技术结构和经济性能的机器设备的再生产费用降低,导致原机器设备贬值;另一种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使机器设备生产部门生产出新的、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能的机器设备,从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的交换价值受到损失而引起的固定资产贬值。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使是刚刚投入生产过程,甚至还没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机器设备,也会发生贬值。无形损耗的大小,取决于固定资本物质形态的更新周期的长短和科技进步的快慢。更新周期越长,科学技术进步越快,固定资本无形损耗越大;反之,则越小。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与因自然力作用而引起的损耗一样,与生产过程无关,因此不存在价值转移问题,得不到价值补偿,只是一种经济损失。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避免或减少这方面的损失,就以延长劳动日和增加劳动强度等办法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把固定资本的价值全部收回。
2资本社会化[南京大学2001研]
答:资本社会化是指随着生产和管理的社会化,资本也日益采取社会化形式的趋势。具体表现在股份资本、国家资本等社会资本形式得到普遍的发展,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资本的社会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资本积累方式的社会化。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在社会范围内筹集资本,通过联合的形式把分散的小额资本迅速集中起来发展为大资本,克服了单个资本主要依靠内部积聚的方式进行资本积累的局限性。②资本占有方式的社会化。在股份公司中,单个资本的所有权转化为了集体资本的所有权,单个资本变成了社会资本。与此同时,资本的所有权被分解为股权与法人财产权二重形态,私人所有者对于企业的支配地位下降,而主要体现为一种收益权。与股东的最终所有权相区别的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地位日益重要,虽然这并不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否定,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资本所有权的个人性质,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化性质。③资本生产方式的社会化。股份资本与单个资本相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生产社会化或集中化的要求,推动劳动过程中分工协作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使生产社会化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④资本管理职能的社会化。在股份公司中,资本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了,资本的管理职能从资本的私人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了普通的职业化的经理人员手中,资本的管理职能日益社会化。
3产业资本[中央财经大学2004研;浙江师范大学2008研]
答: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最能表明资本运行的本质。产业资本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形态表现出来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物资生产要素,它们通过投资而由货币资本转化而来;另一类是以商品形态表现的包含资本增值额在内的待实现的产出品,即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二、问答题
1试论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四川大学2006研]
答:(1)资本循环理论
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资本价值的增殖,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这些形态变化形成相应的阶段,在每个阶段,资本价值都处在与该阶段相适应的职能形式上。在运动过程中,资本价值得以保存并增殖,最后又回到过程开始时它原有的形态上,这个总过程就是资本循环。由于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的资本是产业资本,所以又叫产业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产业资本循环采取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是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2)资本周转理论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称为资本的周转。”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中发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有两个因素: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决定预付总资本平均周转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缩短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加快资本周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现实意义
①企业只有合理安排使用资本,做好购、产、销的衔接工作,才能使资本连续循环,实现利润。
②企业要合理安排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加快资本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2002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答: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有着重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总资本量和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榨取剩余价值需要预先垫付一笔货币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笔预先垫付的资本,就叫预付资本。加速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量,扩大再生产规模,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固定资本来说,周转速度的加快,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无形磨损的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固定资本更新,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例如,原来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是20年,加快周转速度后,周转一次缩短为10年。这样,资本家预付的资本就可以更快地回收,用来进行固定资本更新,购置生产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或者用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流动资本来说,周转速度的加快,可以节省预付的流动资本。资本周转速度越快,维持同样生产规模所需要的流动资本数量越小,越能节约预付资本。如果把节约的流动资本投入生产,就会相应地扩大生产规模,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在预付资本量中,有一部分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预付可变资本。流动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其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越快,这样,一年中等量预付可变资本,就可以雇用更多的工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表现为更高的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直接影响预付可变资本的数量的大小,决定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例如,有甲乙两个资本,每周雇用同等的劳动力,都要预付可变资本1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但是这两个资本的周转速度不一样,资本甲每年(52周)周转一次,一年就要预付可变资本5200元,获取剩余价值5200元。而资本乙每年可以周转10次,也就是每5.2周就可以周转一次,全年预付可变资本为520元,但一年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与甲一样也是5200元,获取剩余价值也是5200元。
这样,资本甲年剩余价值率=5200/5200=100%;资本乙年剩余价值率=5200/520=1000%。这就是说,资本乙的周转速度是资本甲的10倍,因而年剩余价值率也是资本甲的10倍。资本乙由于周转速度快,用比较少的预付可变资本,可以获得同量的剩余价值;或是用同量的可变资本,能获得多倍的剩余价值。
3简述产业资本的运动的两个条件: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西南财经大学2013研]
答:产业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实现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这一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要素,P加虚线代表生产过程,W′代表已经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G′代表含有剩余价值的货币。
产业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要连续地循环,三种循环形态要统一地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产业资本家必须把他的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只有这样,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才能顺序地依次更替,循环的三个阶段才不会中断。
(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循环中必须各自相继地经历三个阶段并相应转换为其他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且各自的职能形式的转换过程能够前后衔接、相互更替,即不仅要求货币资本要不断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要不断转化为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要不断转化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而且还要求三种职能形式的相互转换在时间上能够前后紧密地衔接。其中任何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不能及时转化为其他职能形式,都会造成循环过程的中断。
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没有并存,就不可能有不同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也就不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继起;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没有继起,资本职能形式的转换到了某一阶段就停滞下来,不同职能形式的并存就不会存在下去。所以,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4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何联系与区别?[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
答:(1)联系的方面
①两者都是货币,都采用货币的形式。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这就是作为资本的货币,这种货币在形式上是和作为货币的货币一样的。
②作为货币的货币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作为资本的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其二是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自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只有在这两个条件下,劳动力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当货币所有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并通过劳动力的使用为其带来剩余价值时,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2)区别的方面
①含义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是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指在运动中自行增殖的价值。
②本质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③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不同可以从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表现出来。商品流通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资本的流通公式为:货币-商品-增殖的货币。这两个公式有本质的区别:a.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形式不同。b.流通的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公式表明为买而卖,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它的运动没有限度。c.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只作为购买手段,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而在资本流通中,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因此货币不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
5综合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谈谈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吉林大学2005研]
答:(1)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
①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资本积累同时就是资本积聚。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②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一是并购(包括兼并、收购);二是联合;三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
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在资本主义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大资本拥有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处于优势地位,因而能够战胜许多中小资本,从而兼并这些中小资本,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大的资本;或者两个实力相同的资本出于更高层次竞争的需要而联合成一个规模更大的资本。同时,由于信用的发展,一方面大资本能得到巨额贷款,增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在信用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可以广泛地形成和发展,这样就加速了资本的集中。
③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④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又有明显的区别。a.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不以积累为必要前提。b.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和联合的途径,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限制。c.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或联合的途径,则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资本,但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d.通过资本积聚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一般速度较慢,资本集中则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2)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仍然不够高,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包袱重,企业冗员问题严重。在企业体制上,虽然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远未形成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机制。国有企业应注意利用资本集中和资本积累的相关原理来改善企业效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自身资本的积累,要为企业以后的发展积累一定的资本。由于资本积累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企业应更加注意资本集中,通过兼并重组以及发行股票等方式扩大自己的资本。根据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战略:
①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发展规模企业的两种有效形式。实践表明,企业公司化改制,既是盘活资产、积聚资金的有效途径,又是对规模企业实施现代管理的手段。要加强各行业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力度,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进程。在“退”中优化资本和产权结构,在“进”中加快发展,使优势企业增强实力,以此促进企业实行规模经营。以股份制改造为契机,促进企业的兼并、联合,在明晰产权和自愿的基础上,将一批条件较好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组建培育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优”指竞争有优势,“强”指核心能力强。要努力形成企业的规模优势,发挥规模效益。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根据行业特点,对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行业,应形成以少数大型企业集团为主的结构优势;对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的行业,应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搞好同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
②在培养大规模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性贷款或低利率技改贷款对大型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税收、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历史包袱较重而又在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要增加投入或专案研究发展途径。
③鼓励优势企业特别是国有优势企业向资产经营转变,允许企业转让和重组部分资产存量,以实现企业资产增量的调整。在属于“国退民进”的行业中,加大国有企业进退的力度,快进快退,鼓励企业通过吸引外来资本提高企业经营状况,加快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步伐。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前提下,鼓励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不断拓宽国有资本退出的渠道和领域,通过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利用外商合资、吸收社会法人相互参股、吸引民营资本进入等,吸引多方投资,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推进企业间的优势互补。
6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的因素。[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7研;西南财经大学2012研]
答:(1)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时间(一般是一年)内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用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和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来表示。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与资本周转时间(长短)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多少)成正比。资本周转时间是指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周转速度就慢,相反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快。
(3)影响周转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
①资本的生产时间,即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的时间,它包括:一是劳动时间,主要受产品性质和生产技术与效率高低的影响;二是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主要包括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而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正常的休工时间(设备的正常保养期,节假日或其他正常的劳动间歇期等);三是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等已经购买但尚未投入生产过程的时间。
②资本的流通时间,即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中的时间,它包括:一是购买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受生产要素供应条件的影响;二是售卖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主要受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的制约。
7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
答: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有:
(1)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而非一般成熟的产品和企业,因而是一种具创新效益的资本。
(2)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而非满足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被动承担风险或追求眼前利润。
(3)是一种权益资本,而不是一种借贷资金。其投资目的不在于企业短期经营的利润,而在于风险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资产增殖潜力。
(4)不是一种仅仅向风险企业投入资金的经济活动,常常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而非投资与管理的分离,参与管理或提供服务的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性。
(5)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一般是在投资成功并获高利后,通过股权出让等方式回收资本,再转向其他风险投资项目,而非将资本持续留存于某一企业或最终被动退出。
8简述生产资本的运动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华南师范大学2004研]
答:(1)生产资本的运动
考察生产资本的运动以产业资本为例,产业资本的运动指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循环属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产业资本中,货币交替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产业资本循环采取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2)生产资本的运动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①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资本的形态发生变化,资本家放弃货币形态的资本而掌握了生产形态的资本,即资本家用自己筹集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要素。
②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家使用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W代表商品,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要素,P加虚线代表生产过程,W′代表已经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
经过生产阶段,资本的生产要素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同时,资本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③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是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业资本要从生产领域回到流通领域,把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用公式表示为:W′-G′。其中,W′代表已经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G′代表含有剩余价值的货币。这一阶段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阶段,作为商品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实现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个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