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天津导游基础知识
- 圣才电子书
- 8412字
- 2021-06-03 18:45:08
二、天津简史
1天津平原形成及天津境内的早期聚落(了解)
(1)天津平原的形成
天津平原地区的形成大约开始于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而且经过了一个由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步推进的过程。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
(2)天津境内的早期聚落
①据发掘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天津地区已形成若干先民的聚落点。经过战国时期和秦代的开发,到西汉初年天津地区逐步富饶,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的有利条件增多。
②天津平原上有著名的洼淀雍奴薮,因而此地的捕鱼业和煮盐业兴盛。当时的朝廷为了税收和管理,在此设置了无终县。但在这一时期发生过一次大范围的海浸,滨海平原淹没,汪洋一片,荒无人烟。尔后,随着海河水系的形成,聚落始繁。
2天津的河流状况
(1)天津最早出现的地名“三会海口”(熟悉)
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2)海河水系形成(了解)
①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以及华北平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海河水系形成的过程又是各河下游迁徙改道的过程。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河道曾多次南北迁徒,每次变迁都对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变迁带来很大影响。
③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先后修建了通济渠、永济渠及江南运河,使东汉末期形成的海河水系又与人工河道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海河各支流在天津附近入海的形势长期固定下来。
(3)京杭大运河天津段形成的历史(熟悉)
①天津段大运河开凿于元代,包括天津至北京通州的北运河和天津至山东临清的南运河的一部分,南、北运河与海河在天津三岔口相汇。
②元代庞大的漕运(南粮北运)促进了直沽(天津)的繁荣发展,直沽因而被马可·波罗誉为“天城”。三岔口作为运河槽运中转站,当年船舶云集,元朝廷于三岔口两岸敕建有天后宫,成为船工酬神、聚会场所。
3天津行政建制的演变
(1)天津在金、元时期的建制(熟悉)
①贞佑二年(1214年),金国在三岔口设直沽寨,当时在今天后宫附近已形成街道,是天津最早的名称。
②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元朝还在此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2)天津和天津卫的由来(掌握)
①“天津”地名的由来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的“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1404年)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②“天津卫”的概念
天津卫的“卫”指的是卫所,源于明代的都司卫所制度,是明代的地方军事机构,由指挥使统领,直隶于后军都督府。每卫士兵足额5600人,天津三卫士兵定额16800人。卫的建制虽没有行政职权,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数量较多的民众(屯田的军士及军属)和政事(军政及屯政)。
(3)清朝至民国时期天津建制的演变(熟悉)
①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
②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③1912年(民国元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成立。是年7月,撤销天津县的建制,保留了“府”;1913年4月,又撤销天津府,重建天津县。
4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
(1)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列强对天津的觊觎情况(了解)
①1759年,东印度公司翻译洪任辉抵达天津,成为第一个来到天津的英国人。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奉命出使中国时,就是经过海路抵达天津,然后经白河进北京。马戛尔尼沿途看到了中国的繁华,敏锐地意识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意识到了天津的重要性。
②在鸦片战争中,根据英国政府的训令,英国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在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直接威胁清政府。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被迫开埠的历史(熟悉)
①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②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被迫与英、法、俄签订了《北京条约》,由此天津被迫辟为通商口岸,从此天津成为外国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的重要基地。
③天津开埠以后,各国列强争先恐后地抢占地盘,强划租界,在租界里设立领事馆、警察、武装部队。
(3)大沽口保卫战(掌握)
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侵占天津后,迫使清廷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侵略者趁到北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之机,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
②咸丰九年五月十七日(公元1859年6月17日),英国侵略军司令贺布率英舰20艘、法舰2艘抵大沽口外,拽倒拦江铁戗4架,进行挑衅。守卫大沽口炮台的爱国官兵抑怒多时,势难禁遏,各营炮位环轰叠击,又有小船20余只,满河游驶,共打沉英、法军舰3艘,重创3艘,贺布也受了重伤。
③大沽口保卫战的胜利,是鸦片战争后清军在抗击外来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大胜仗,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胜仗。
(4)《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与后果(熟悉)
①《天津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和后果
a.历史背景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天津条约》。
b.后果
《天津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严重的破坏,使英国又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它为英国通过其驻华使领馆人员对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响提供了条件,并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从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原料,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②《北京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和后果
a.历史背景
《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9年,英、法、俄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1860年,恭亲王奕䜣在英、法武力威胁和沙俄诱逼下,签订了《北京条约》。
b.后果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美国公使因国内爆发南北战争,当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时,应召回国,未及趁火打劫。但事后借口“利益均沾”条款,照样掠取了许多新的殖民特权。
(5)列强强行划定九国租界的经过和势力范围(掌握)
①经过
a.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了天津,随即出现了英、法、美三国租界;
b.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德、日强开租界;
c.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列强更掀起了中国租界史上规模最大的强占狂潮。这时,不仅新划分了意、奥、俄、比四国租界,而且英、法、德、日各租界趁势大肆扩张,以至天津租界总面积超过了1500万平方米,相当于城厢区的9.82倍。
②势力范围
a.英租界向西推至围墙以外,越过墙子河直至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南沿马场道到佟楼,北沿宝士徒道(今营口道)与法租界毗邻,总面积达到六千余亩;
b.法租界之东、北两条边界均临海河,西至海大道(今大沽北路)以东巴黎路(今吉林路)附近,东南接英租界,面积约360亩;
c.美租界东临海河,西至法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北端靠英租界博目哩道(今彰德道),南端是英租界克森士道(今开封道),总面积131亩;
d.德租界位于解放南园,英租界以南,占地4055亩;俄租界当局在位于海河东岸的领事路(今十一经路)和花园路(今十二经路)地段;
e.日租界东临海河,东南沿秋山道(今锦州道)与法租界相连,南抵墙子河(今南京路),西至老城厢南门外大街,北起东南角闸口沿旭街(今和平路西段)到福岛街(今多伦道);
f.奥地利租界总面积1030亩,西面濒临海河、与天津旧城隔东浮桥相望;东面到京山铁路;北面是海河的支流金钟河(今狮子林大街),靠近望海楼教堂;东南方与意租界相邻;
g.比利时租界位于俄租界以东,海河与大直沽村之间,面积为740亩;
h.意租界南临海河,北到紧邻津山铁路的意中交界路(今兴隆街),与天津法租界和日租界隔海河相望、占地771亩。
5近代以来天津人民的反帝斗争与北洋军阀的形成
(1)近代以来天津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斗争(了解)
①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等地多次击退联军。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沽口保卫战沉痛打击了侵略者,也激发了国人反抗侵略的热情。
(2)天津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具体事件(掌握)
①“天津教案”
a.清同治八年(1869),天津教堂门前聚集的民众与教徒发生冲突,法国驻津领事丰大业到场向民众开枪,激起了天津民众极大愤慨,致使天津全城鼎沸,引发了“火烧望海楼”教案。
b.教案发生后,法、英、美、俄、普、比、西7国联衔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集军舰至大沽口进行威胁。清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杀16人,流放25人,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派崇厚去法国“谢罪”,向各国赔银50余万两。
②“老西开事件”
a.老西开,亦称海光寺洼,本是旧城西南方由中国管辖的4000余亩洼地,法租界当局为吞并这片土地,先由法国天主教在这里强买土地盖主教府、教堂、办学校,随后擅自往老西开派巡捕。1915年又强迫老西开居民向法租界纳税。天津人民极为愤慨,各界群众联合起来,组织了维持国权国土会,以抵制法国的侵略扩张野心。
b.1916年10月20日法国驻津领事派兵将驻老西开的中国警察全部缴械,强占了老西开。法国的这一强盗行为,激怒了天津人民,当即举行了数千人的集会和游行示威。不久,社会各界均作出反应,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不少居民和商店也由法租界迁出;华籍警员罢勤,使法租界完全陷入困境。
c.这场斗争得到天津各阶层人民的声援和物质支持,也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和支援,声势越来越大,斗争持续半年,终于迫使法租界不得不放弃公开侵占老西开的企图。
(3)“小站练兵”与北洋军阀的形成
①“小站练兵”
a.袁世凯在小站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订了一套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粮饷制度等内容的建军方案,开创了中国近代陆军的先河。因其队伍训练营地在天津东南70里的一个铁路站,位于天津至大沽站中间,故被称“小站练兵”。
b.小站练兵,揭开了清军编练近代化的序幕,在中国近代军制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②北洋军阀形成的历史
在小站练兵时,袁世凯粗通近代军事知识,他参照曾国藩、李鸿章早期编练湘军、淮军的办法以及德国的军制,用官禄笼络了一批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1896年4月,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充任新建陆军各种职务者已达一百三十多人。其中著名的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段芝贵在新建陆军中担任了各级军官,这成为了北洋军阀的雏形。
6天津的革命战争活动
(1)孙中山三次来津的革命活动(熟悉)
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事业与天津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曾先后三次莅临天津。
①一次来津: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的政治主张。被拒绝后,他转赴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纲领。
②二次来津:北上会见袁世凯。途径天津时,他在天津发表了三次演说,阐明了祖国南北统一发展经济、振兴中华的思想。
③三次来津: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废除军阀统治,提出了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主张。
孙中山的三次天津之行,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周恩来、邓颖超在津的革命活动(熟悉)
①周恩来在津的革命活动
a.1913年,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来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其间他不仅学习努力、博览群书,多次在国文比赛中获奖,还积极领导或参与校风报社、敬业乐群会、新剧团、演说会等学生社团的活动。
b.1917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南开学校开设大学部,周恩来回国并成为南开大学的首批学生。
c.五四运动爆发后,新的革命思潮迅速传播,周恩来也全力投入其中,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与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骨干邓颖超、郭隆真、马骏、刘清扬等人发起成立觉悟社。
②邓颖超在津的革命活动
a.1913年夏,邓颖超跟随母亲从北京回到天津,从这时起直到1925年7月,除中间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北京任教了一年多外,她一直在天津学习、工作、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
b.1915年夏,邓颖超进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集体生活中,邓颖超逐渐显现出逼人的锐气和才华。她热心社会活动,先后与郭隆真、张若名等人筹建了学生乐群会、学生自治会、青年会等组织,参加进步学生团体组织的活动,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培养了爱国思想,她的思想和身心都迅速成长起来。
(3)天津的民族英雄和抗日英雄及其事迹(熟悉)
①天津的民族英雄
a.戚继光
第一,天津境内的黄崖关为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建造。明隆庆元年,戚继光调任蓟州镇总兵,他看到境内长城边墙低薄,又多倾圮,上述朝廷建议修建长城,得到皇帝的批准。隆庆三年春,戚继光以屯戍的办法,开始筑台。戚继光亲率戚家军上山施工,叩石垦壤,经过三年奋斗,蓟县境内长城修葺一新,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第二,隆庆二年,鞑靼酋长董狐狸和他的侄子长昂进犯,攻掠蓟州地区。戚继光率兵赴下管东北青山口,将鞑靼军前哨击退,取得他镇守蓟州第一次战斗的胜利。万历三年,戚继光又活捉董狐狸的兄长秃而归。董狐狸屡遭挫败,只得率亲族300多人叩关请罪。于是,“边备修饬,蓟门晏然。”
b.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加入李鸿章的淮军。在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聂士成率军英勇抗击侵略军。他身先士卒,在小营门、跑马场和八里台一带阵地上,与八国联军侵略者奋力拼杀,最后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手下营官把聂士成的血衣送到北京。清朝政府对聂士成给以封赏,谥号“忠节”。
②天津的抗日英雄
a.吉鸿昌,河南扶沟人,加入冯玉祥部队后,作战英勇,历任营长、旅长、师长、宁夏省主席、第二十二军陆军总指挥。
b.1932年从国外考察回国后,加入共产党,以天津为基地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在张家口同冯玉祥、方振武等组成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总指挥。在收复多伦战斗中,吉鸿昌率部同日军奋战五昼夜,终于把日伪军赶出察哈尔。同年回天津,组织“中国人民反怯西斯大同盟”,从事抗日活动。
c.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国民饭店被捕,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时年39岁。
(4)平津战役与天津解放的历史(掌握)
①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3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使古都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
②天津解放
a.1949年1月,在平津战役第二阶段中,中共东北野战军主力天津国民党守军拒绝投降的情况下,于1月3日开始扫除天津外围据点的战斗,14日对城垣发起总攻。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军13万余人,俘获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官陈长捷、少将副司令邱宗鼎、第六十二军中将军长林伟俦、第八十六军中将军长刘云潮等将级军官29人,以及天津市长杜建时等。
b.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区军事管制委员会随即宣告成立,黄克诚任主任,谭政、黄敬任副主任,与此同时,天津市人民政府成立,黄敬任市长,张友渔任副市长。
7近代天津的社会经济
(1)天津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起步和发展(熟悉)
①天津近代工商业始于洋务运动中清朝政府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此后,袁世凯在天津推行“新政”,在海河北岸建设河北新区聚集了大量的近代工业企业。包括周学熙等实业家在天津创办了一批“官督商办”性质的大型产业。
②到20世纪初期,中国民间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永利碱厂,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和证书。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天津租界的建设促使天津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北方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以及中国第二大工业和金融商贸城市。
(2)天津的洋务运动(掌握)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以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办理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是李鸿章。“天津教案”后,李鸿章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持钦差大臣关防办理“所有天津洋务一切事宜”。自此,天津成了北方的洋务中心,开办了一系列的洋务事业。
②李鸿章首先是大力扩充由崇厚于同治七年(1868)创办的天津军火机器总局。另外,兴建北洋水师,于1880年在天津创办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即现在的天津渔轮厂和新河船厂),1881年即开始接修北洋水师各种舰船,还组装和制造一些小型船舶,并能够生产大炮和军火。
③洋务运动不但在天津兴办了军事工业,同时也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81年,修建了一条从唐山煤矿到胥各庄长11公里的铁路,此即中国早期自己修建的最长的铁路,轨距为485,成为我国后来铁路轨宽的标准。1887年,李鸿章将开平铁路公司改名为“天津铁路公司”,是为中国最早的铁路公司。1887年,又设立了近代化铸币厂天津机器铸钱局。
(3)近代天津引领风气之先,在各领域创造的全国之最(了解)
①社会生活近代化之最
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带动了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的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
②军事工业近代化之最
a.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后,极力兴办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工业技术,发展军事工业,他主持的天津机器局,后经屡次扩建,供给水陆两军,规模在北方首屈一指,天津近代工业由此开端。
b.1880年由李鸿章在天津创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大沽船坞是近代中国北方第一座船坞,与旅顺军港、威海卫刘公岛并称北洋水师的三大基地,用于修理北洋水师的军舰,1890年始造军火。
③民用工业近代化之最
为配合近代军工产业的发展,清政府在天津修建了最早的电报线和中国第一条自主型标准轨铁路,并创办开平铁路公司和开平矿务局,开平矿务局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大型煤矿,用以保证军工产业所需要的能源物资。
④文化艺术近代化之最
a.话剧是中西文化在天津碰撞交融最为突出的代表,张彭春则是第一个到外国学习现代戏剧艺术,并把西方写实剧首先介绍到中国的早期话剧活动家及导演。李叔同等人创立春柳社,并首演《茶花女》,开中国话剧之先河。
b.1896年,法国百代公司首次在天津法租界的天丰舞台放映电影。1907年1月8日,中国最早的电影院——权仙电戏院诞生。
8解放后天津的发展
(1)解放后天津城市地位的变迁及现在各区县形成的基本情况(了解)
①天津由解放之前的中国第二大城市,华北的经济、文化中心,转变为解放后的中央直辖市。
②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当时天津下设11个行政区,总面积为151.43平方公里。1949年3月,将塘大市划归天津市,1952年改称塘大区,以建立天津与塘沽港口的关系。但是,天津市区与塘沽间隔着天津县,1952年经市人民政府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协商,政务院批准,决定将天津县全部划归天津市。至此,市区与塘沽区连成一片。是时,天津的区域东达渤海,西与静海搭界,西北与武清接壤;南迄黄骅,北与宝坻、宁河为邻。天津市的面积扩大为225.35平方公里。
③1952年8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将11个行政区划为8个行政区,区的名字按照序数词展开,相关情况如下:
第一区:北接南京路;南至营口道、墙子河;东临海河;西达南门外大街。
第二区:北为南运河;南到南马路;东至海河;西至西马路。
第三区:北到转盘村、何兴村;南临海河、金钟河;东至旧城防、京津铁路至火车路;西至北运河、白河海河。
第四区:北至金钟河;西至海河;东至旧城防京山铁路东侧;南至旧市界。
第五区:北至墙子河、营口道;南至徐州道、吴家窑;东到海河;西至卫津路。
第六区:北为徐州道、马场道、吴家窑、废墙子河;南至跑马场、灰堆;东到海河;西至津盐公路。
第七区:北至西关大街、南马路;南到水上公园;东至西马路、南门外大街、卫津路;西至小园村、侯家台、人民银行广场。
第八区:北至北运河、丁字沽;南至西关大街、南运河;东至北运河、白河、西马路;西至旧市界。
④对于天津市内和周围的农村,最初划归天津县领导,1953年2月24日,经第二届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国家内务部和华北行政委员会批准,自1953年5月14日起撤销天津县建制,建立了东、西、南、北4个郊区。津东郊区包括原天津县第二区及第一区的部分村庄;津南郊区包括原天津县第一区及第六区的部分村庄;津西效区包括原天津县第一、五、六区的部分村庄;津北郊区包括原天津县的第三、四区。
(2)新中国建立以来天津创立的全国之最(熟悉)
①天津工业走过了一段曲折前进的道路,也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第一”,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北京电视机等名牌产品享誉全国。
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势明显,12家企业进入全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力神电池、天士力中药、石油套管等位居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