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2019年真题]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答案】A

【解析】“橘逾淮为枳”说明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2013年真题]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A

【解析】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舟行洲不行”“鸽飞阁不飞”,形象地说明了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3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2017年真题]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A

【解析】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为: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二者统一的基础。B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与前提;C项,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项,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该说法过分夸大了规律对实践活动的作用。

4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2017年真题]

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答案】C

【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因此意识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以表现为是对客观对象歪曲或虚幻的反映。鬼神并不是对客观对象真实的反映,而是对客观对象的创造性反映。

5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赶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2013年真题]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C

【解析】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与现实、现象和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其中,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羊吃草”说明某种或者某几种草是适合羊吃的,是羊需要的,于是可以把这种或者这几种草割下来,供给羊吃。这里,“羊吃草”是引起“割羊草”的原因,“割羊草”是被“羊吃草”引起的。所以,“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A项,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具有客观性。BD两项,联系具有多样性,“羊吃草”与“割羊草”是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不是本质联系、必然联系。

6“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2018年真题]

A.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答案】B

【解析】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物质与各种具体的物的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在哲学中,白马是矛盾的特殊性、个别性,马则是矛盾的普遍性、一般性。因此,白马与马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项,提及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7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2012年真题]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答案】B

【解析】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两种状态和形式。质量互变的规律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包涵;质变为量变开辟道路,在新的质的基础上重新开始量的积累。题干中数学题每一个乘数都是90分即90%,这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把它们都乘在一起就等于了59分即59%,成绩最后由90分成了59分,成了不及格。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通过分析题干可以得出其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即量变引起质变。

8《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2016年真题]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进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答案】B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的统一即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规定、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题中愚人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是因为没有正确把握盐的限度,说明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9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2011年真题]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度是指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范围。事物的度启示我们的方法论是做事要掌握适度原则。题中,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既要防止过犹不及,也要防止未达目标,即适度原则。故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

10“哲学史宛如色彩斑斓的壁毯,其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犹如浓粗的经线贯穿上下,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如同纬纱交织其中。”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对立和斗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

B.唯心主义就是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D

【解析】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两个对子侧重的方面不同,并不冲突。两组对子结合可以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等组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世界本源的不同理解,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等。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意识的,意识决定物质。同时唯心主义又可以分为:第一,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内心是世界本源,如“存在即使被感知”。第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的“理”“绝对精神”等是世界本源,如“理生万物”等。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对事物不同的认识方式,是对事物状态的认识。形而上学是用静止的,孤立的,机械的观点看事物,认为世界是不变的,事物都是自在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如“事物是原子的简单叠加组合”。辩证法强调的是辩证的看待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如“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多种联系”。

因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它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两个同等程度的范畴

【答案】B

【解析】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另外,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是不同的。

1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A

【解析】列宁对物质的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列宁是从“物质”和“感觉”,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定义的,即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规定物质。

13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答案】D

【解析】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而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否定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D

【解析】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D项,惠能所说“心动”即是指精神的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运动观。ABC三项都是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5“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

【答案】B

【解析】B项,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的状态。相对静止的意义为: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A项,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C项,内因是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项,物质是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

1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D

【解析】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坐地”是相对的静止,“日行八万里”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绝对的运动。题干内容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的体现。

17毛泽东说:“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这句话说明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规律

B.发展

C.变化

D.运动

【答案】D

【解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1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其弟子克拉底鲁提出的,是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所导致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19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

A.时间是人在主观上的感觉

B.人们的时间观念具有可变性

C.时间具有不可知性

D.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是指其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变的、无条件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以及人们的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光阴似箭”“度日如年”体现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具有可变性。ACD三项,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是可知的。

20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  )。

A.意识来源于人脑

B.意识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中介

C.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D

【解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A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以客观事物为材料在大脑中反映而形成的,意识归根结底来源于客观世界,而不是人脑。B项,意识是人的头脑中的对象性关系和活动,它以人的外部的物质的对象性关系即实践为其现实基础和中介。C项,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1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的存在并非都是客观的

B.内因与外因相互转化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受

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答案】D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对感受进行调整”产生“振作起来”的效应正是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表现。A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有“存在”都是客观的。B项,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题干中仅强调了内因的作用,没有提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转化。C项,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虽然具有主体性,即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但其同时具有客观性,事物的价值不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2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答案】D

【解析】“革命运动”与“革命理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ABC三项,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派生的。革命运动对革命理论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项,列宁的话是强调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是,革命运动的基础、深刻原因,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23孟子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知天矣。”这句话(  )。

A.揭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夸大了人本性的作用

D.表明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唯心主义则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孟子的这句话认为“尽其心”就能“知其性”,“知其性”就能“知天矣”,就是主张精神决定一切,精神万能,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

【解析】D项,“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意思是“心”诚与否决定事情的成败。这里的“心”是指意识,该观点是一种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项,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项,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只不过是脑物质的分泌物,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抹杀了意识与物质的原则性区别。C项,客观唯心主义把精神绝对化为脱离于人的独立存在,把虚构出来的人以外的“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

25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答案】A

【解析】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荀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朴素唯物论观点,具有辩证法思想,充分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2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答案】D

【解析】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沉舟”和“病树”、“陈叶”和“前波”都是旧事物的代表,而“千帆过”和“万木春”、“催新叶”和“让后波”则代表新事物的发展趋势。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映的是(  )。

A.可能与现实的关系

B.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答案】B

【解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这反映的正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预则立”和“不预则废”反映了“预”与“立”、“不预”与“废”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而不是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或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亦或是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

28“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是(  )。

A.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B.人们在认识中发生的错觉

C.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D.人们主观自生的观念

【答案】A

【解析】A项,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而假象是从反面对本质的歪曲反映。B项,真相和假象都是对本质的反映,都是客观的,而错觉是主观的。C项,假象也是对本质的反映,只不过是反面的歪曲的反映。D项,真相和假象同属现象,都是客观的,不是主观自生的。

29“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答案】C

【解析】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与不可能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

30可能性有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之分,以下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  )。

A.大海捞针

B.水中捞月

C.挟泰山以超北海

D.为长者折枝

【答案】A

【解析】A项,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因而是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抽象的可能性也是一种可能,只是在当前条件下还不能实现,在将来当条件具备时,这种抽象的可能性也就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如大海捞针在当前还不能实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将来可能实现。BC两项属于不可能事件。D项属于现实可能性。

3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答案】C

【解析】注意分清度和关节点(或称临界点)的关系。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度的两端称为关节点,也称临界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AB两项,度是一个范围、限度,要与其两端的关节点或临界点区分开,它不是某个点。D项,度是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3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底线思维,凡事不能超越底线。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一旦突破这些底线,就会出现无法接受的坏结果。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底线是指(  )。

A.联系的条件性

B.度的关节点

C.主要矛盾

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答案】B

【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度的两端称为关节点,也称临界点。所谓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底线和度的关节点(临界点)的共同点在于越过这条线或这个点,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33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

【答案】B

【解析】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了原本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长厚、多智),因为描写超出了一定的“度”,结果适得其反(似伪、近妖)。

34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答案】D

【解析】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告诉我们,是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

3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C

【解析】C项,题干强调的是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B两项揭示了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D项属于循环论的观点,不符合事物辨证否定运动的表现形式。

36“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

A.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B.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C.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D.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答案】B

【解析】“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这句话的上半句强调外在否定,后半句强调内在的自我否定。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体现了这一观点。AD两项,题干未指出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联,也未强调必然与偶然。C项,题目考察辩证否定观的内容,与真理无关,且选项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2016年真题]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答案】ABD

【解析】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时间一维性是指时间仅具有单一维度,是线性向前而不可逆的,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A项,意思是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要好好地勤奋学习和读书,恐怕到年老白头的时候才知道要勤奋读书那就太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B项,意思是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D项,意思是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长远,事物变换星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ABD三项都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C项,意思是乌云开始从溪面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此句诗主要强调现象,与时间的一维性无关。

2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2014年真题]

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答案】AD

【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AD两项,时间和空间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项,本身说法是错误的,时空是客观的,不是观念形式。C项,时空具有有限性、无限性,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所以,“时空是有限的”说法片面。

3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2018年真题]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C.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D.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答案】ACD

【解析】CD两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A项,量子是构成整个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单位,它的物质性表明了世界的物质性。B项,联系的客观性否定了主观性和偶然性。“量子纠缠”首先说明了世界是物质的,其次无论粒子相隔多远,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这又说明了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4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2016年真题]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答案】ACD

【解析】A项,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事物具有多样性,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的另一面,体现了事物的多样性。C项,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认识过程,即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人类通过显微镜这一工具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个体的把握达到对整体世界的把握。D项,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着共性。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B项,事物的本质归根到底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其不会因人们认识的变化有所改变。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2012年真题]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答案】BCD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就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就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增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A项,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有些在本质上仍是旧事物。不能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如辛亥革命是新事物,在其之后出现的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本质上却是旧事物。

6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  )。[2015年真题]

A.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C.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D.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答案】ABC

【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具有时空特征,并且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D项,事物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7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2015年真题]

A.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B.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C.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D.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答案】BCD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平衡”侧重于矛盾的同一性。从哲学上将,“平衡”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即相对静止。只有正确把握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平衡”就是要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精确把握事物的度,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A项,辩证否定是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把事物推到新的阶段,其方式是螺旋式的上升,方向是前景发展,这与“平衡”即相对静止不符。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论断体现了(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B.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答案】ABCD

【解析】ABCD四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观点。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具体体现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92009年全球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经过科研人员的连续攻关,最终生产出了疫苗,并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事实说明(  )。

A.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B.规律是可以认识、把握与创造的

C.人的意识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

D.通过实践,实现了意识自身的“物化”

【答案】ACD

【解析】A项,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B项,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但通过实践,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CD两项,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的、物质的东西,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而不是意识仅仅只是自身的“物化”。

10“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说明(  )。

A.意识就是存在

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C.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答案】BCD

【解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物质)。A项否认了意识和存在的本质区别。

11人与规律的关系是(  )。

A.人不能创造但可以改造规律

B.人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

C.人可以利用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

D.人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答案】BCD

【解析】A项,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改造或消灭规律。BCD三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2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答案】ABC

【解析】D项,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又离不开人类及其实践活动。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不存在独立于人之外的社会客观过程。

13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答案】ABD

【解析】ABD三项,强调了事物的变化、转化、新陈代谢,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C项,董仲舒所述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

14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  )。

A.真实的可能性和虚假的可能性

B.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C.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D.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答案】BCD

【解析】A项,可能性没有真实和虚假之分。BCD三项,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或坏的可能性。

1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矛盾双方(  )。

A.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B.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可以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而得到发展

D.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答案】ABD

【解析】ABD三项,指出了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表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项,矛盾双方能融合,但不能调和。调和论否认对立双方的斗争,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为矛盾对立双方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达到对立面的融合。

16“从哲学上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全面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全面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有(  )。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事物的根本性质取决于人们的观察角度

C.可以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转化

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是解决矛盾的一种重要方式

【答案】AC

【解析】A项,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带来了新问题,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C项,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就能尽可能消解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正是“转化”的体现。B项,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其根本性质不取决于人们的观察角度。D项,矛盾解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矛盾双方能融合,但不能调和。调和论否认对立双方的斗争,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为矛盾对立双方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达到对立面的融合。

17据媒体爆料,日前某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中,笔试、面试均为第一的硕士却被人社局拒录,理由令人哭笑不得:报考者所学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但不是招聘要求的“中国语言文学”,“差一个字都不行”。此前在山西省吕梁市的事业单位招聘中也出现过“世界史不是历史学”的笑话。“白马非马”式招聘使政府公信力受损。从哲学上讲,“白马非马”式招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答案】ABD

【解析】ABD三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与“白马”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整体和部分是综合与分析一个事物在结构上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8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这说明(  )。

A.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

B.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C.量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D.考察量是认识质的前提,区分质是认识量的深化

【答案】AB

【解析】AB两项,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C项,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也不会造成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D项,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19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防微杜渐

D.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结合

【答案】ABCD

【解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20以下属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有(  )。

A.团结-批评-团结

B.实践-认识-再实践

C.古代朴素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

D.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ABC

【解析】D项,质变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表明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上升至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由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一步走向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体现了历史的不断发展进程,其中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前两者是发展了的社会形态,但并不是对奴隶社会的更高阶段“回复”。

21恩格斯指出:“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源与流的关系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D.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答案】AD

【解析】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和发展。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三、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真题]

材料1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20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他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市场,也催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

目前,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30亿人,普及率达到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同住地球村的“居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极大地拉近了距离。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形成了世界网络大市场;一个短小的视频通过全世界网民的点击,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宠儿;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服务,几乎已是各国旅游“设施”的标配。

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20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1日)

材料2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2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它概括为“互联网思维”。对何谓“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势,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等理念。这些理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

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作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大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蚂蚁”,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成为最后的胜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

【分析】本题是一道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的试题。根据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这既是题目的要求,也是答题的亮点。

答: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这句话说明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取决于人类如何去看待和利用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互联网像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既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影响,也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互联网把世界各国连接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的共治才能建立完善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作为一个网民,应该强化网络共同体意识,遵循网络法规和道德,自觉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

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即正确认识和运用互联网,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让互联网成为“阿里巴巴的宝库”取决于我们对于互联网的正确态度和正确利用。

对于大学生而言,互联网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我们可以上网查阅学习资料,了解学术前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网上放松自己,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对于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就等于解放,因此他们放纵自己,让自己沉溺在虚拟世界的快乐和浮华当中,从而荒废学业,远离了读大学的初衷。事实上,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机遇,而不是放纵自己。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搞科研;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创业、提升自己。总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应该正确对待互联网。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

【分析】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学习,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考生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就是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互联网时代的传统龙头企业(“大象”)和互联网上的小商户(“蚂蚁”)作为矛盾的双方,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大象”和“蚂蚁”都要应势而变,培育互联网思维,改变原有生产经营模式。应该相互吸取对方的优点,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互联网构造的平台上得到共同的发展。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真题]

材料1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

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2017年是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发表80周年,因此这道考题也是与热点紧密结合。第一问较为简单,考查主要矛盾的意义,可以按照唯物辩证法中矛盾体系、主要矛盾的地位、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的角度展开作答,也可以联系历史和现实,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处理展开论述。

答:“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意味着掌握了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a.一个事物中存在着多种矛盾构成了一个矛盾体系。在这些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及发展。

b.次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会影响事物的发展。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因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a.革命时期,我们党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据此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b.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

c.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践深刻昭示,只有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制定正确政策,采取正确行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深刻认识到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才能正确分析矛盾,从而解决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

事物矛盾的性质和地位不同,决定了解决矛盾方法的差异。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妥善解决主要矛盾,并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意味着只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科学判明发展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分析和解决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要把握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

根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在认识新矛盾的基础上,分析矛盾,从而解决矛盾。

(2)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分析】第二问给定了答题角度,即“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考生在作答时应当先回答原理,再结合材料综合论述。

答: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矛盾的发展方向

a.在矛盾群中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抓住了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

b.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从属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的性质也具有影响作用。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是党和国家确立自身主要任务的依据。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c.要抓住事物的主流同时也要兼顾支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共同发展。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真题]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秆种蘑菇

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生产30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焚烧压力很大。

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的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区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

二、延长产业链

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约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

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猪户头痛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而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

三、“链接”到山林

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而,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

该地又动起脑筋,将秸秆利用产业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宜林荒山地有6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2011年开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5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

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林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开始垫秸秆、放菌渣有机复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2日)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分析】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可发现循环处理中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因此可以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两个角度来分析。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中介实现的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查事物的普遍联系。材料中,从蘑菇厂建立,到引进生物科技公司,来生产有机复合肥,再到后面建立“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等措施,都体现了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理。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在同一中求对立,在对立中求同一,学会求同存异。只要巧加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从困难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材料中关于秸秆循环利用的事例,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

【分析】此题答案需要结合第一问答案中的相关原理,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运用矛盾分析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答: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

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困难和矛盾”是普遍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当从问题自身出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时,应该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其统一,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对事物进行分析,以在动态循环中使问题得到解决。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1年真题]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转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理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账户”活动。何为绿色账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账户”的实践说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参考答案】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分析】本题考点是实践及其活动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如何合理地处理垃圾是人们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垃圾成为废物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即放错位置)所造成的。我们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答: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通过实践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永恒主题。只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合理地处理垃圾是人们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是因为垃圾成为废物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即放错位置)所造成的。如材料中所述“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如果把垃圾放到合理的地方,也会产生很大的价值。

因此,人们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分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产生活中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正视矛盾,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当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把垃圾“变废为宝”可以有多种方法,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出路”。

答:“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从矛盾分析方法可做如下解释: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生产生活中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正视矛盾,不能逃避,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当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的绿色垃圾处理方法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矛盾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切忌一刀切,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出路”。

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摒弃垃圾是废物的看法,把垃圾看成放错位置的资源,只要使用恰当的方法,可以使垃圾变为“宝物”。

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材料2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1)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答: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共享单车的异军突起,可能让社会治理有点措手不及。它随停随走、高效循环,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出行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难题与惊喜一同到来,远超市场需求的投放以及乱停乱放,导致道路资源紧张;城市道路规划与骑行人次的爆发不匹配;沉淀的押金数目越来越庞大,也可能会引发商业风险。共享单车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它的发展也不能建立在牺牲城市公共道路资源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共享单车提出的命题,对公共治理的精准度是一个挑战。近日,交通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较好地把握了行业发展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既提出“实施鼓励发展政策”,又坚持问题导向,从规范停放、推行实名制、加强资金安全和信用管理等诸多方面,一一回应了共享单车发展中的真问题,为其后续发展确立了更清晰的行车道。

对待创新,难的不是举双手赞同,也不是一票否决,而是如何提供恰如其分的包容度。这份指导意见,给出“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的建议,并非泛泛而谈,也不是把难题踢给下面。现实中,有的城市共享单车方兴未艾,有的城市可能已经处于饱和的临界点,发展的水位不同,治理的思路也自当不一样。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8月7日

材料2

作为“新动能”之一,共享经济有光明的前景。但越是被看好,越需要珍惜羽毛,不能滥用,不能蜂拥而上。只有摆脱资本热捧与营销炒作,走向理性、合规、审慎,在分享平台上做深做透,才能找到真正清晰的发展焦点和盈利路径。

笔者有个朋友长期观察研究“互联网+”经济,近期闲聊时他不胜感慨:共享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过去常说“万物皆可互联”,现在是“万物皆可共享”。先不说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共享租屋等已走近普通大众的共享产品,现在,市面上“花式共享”迭出:共享马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宠物、共享冰箱、共享红酒……能生出这么多花样,脑洞开得真够大。

“共享+”百花齐放,这是好事。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社会为创意点赞、为创业喝彩的同时,也有一些所谓的“共享”,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盈利模式,蹭着“共享经济”的热度,做起“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意,不仅浪费社会资源,也透支了“共享”的公信力,成了“伪共享”。

共享经济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权利人对使用权进行临时性转移,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权利人也能从中获益。其本质是整合闲散资源,盘活存量经济,减少浪费,避免新的资源开掘。“伪共享”之所以没市场,就在于它们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并未真正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来解决由来已久的生产与生活痛点,而只是营造“繁荣假象”,制造“虚假需求”,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成了“非共享、不经济”。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

(1)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对待共享单车这类创新不应盲目“举双手赞同”,也不能简单地“一票否决”,而是应该“提供恰如其分的包容度”?

(2)运用辩证法相关原理说明,为什么“共享+”百花齐放是好事,但也要警惕“新瓶装旧酒”的“伪共享”?

【参考答案】

(1)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对待共享单车这类创新不应盲目“举双手赞同”,也不能简单地“一票否决”,而是应该“提供恰如其分的包容度”?

答:我们在理性看待共享单车类创新时,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

对于共享单车类创新不应盲目“举双手赞同”在于:

a.矛盾具有普遍性,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共享单车从产生到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客观的、不能回避的。

b.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存在的问题各有其特点,在看待和处理不同阶段和地方的共享单车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共享单车类创新也不能简单地“一票否决”在于:辩证的否定观认为肯定与否定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否定不是纯粹的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我们在看待“共享+”创新时,要辩证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在问题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对共享单车“提供恰如其分的包容度”的辩证法原理在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但新事物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过程中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正视共享单车与城市管理之间的冲突,采取合理的态度和措施促进共享单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其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相适应。

(2)运用辩证法相关原理说明,为什么“共享+”百花齐放是好事,但也要警惕“新瓶装旧酒”的“伪共享”?

答:正确看待共享经济的辩证法原理在于:

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又具有特殊性。即使共享经济带有很强的普遍适用性,但也不是一个万能的筐。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具体事物能否与“共享”结合,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它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在对旧事物的扬弃中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共享+”是新事物,虽然“新瓶装旧酒”的“伪共享”在表现形式上也是新事物,但就其本质来说还是旧事物,其终将丧失历史必然性,为新事物所取代。

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要全面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深刻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但对其判断必须及时准确,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过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定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相应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在这一时期呈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背景下的新特征、新状态、新矛盾,而不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对于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着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一方面,顺应“变”、促进“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安排适时进行调整变革,以“变”应“变”;另一方面,立足“不变”、坚守“不变”,咬定青山不放松,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夯实经济基础。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3日

如何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

【参考答案】

从辩证法角度“变”与“不变”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相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仍然是在量变范围内。

(2)这里的“变”主要指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变”指的是我国基本国情、基本路线以及国际地位的没有改变。因而,一方面要顺应和促进“变”,着力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立足和坚守“不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