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2字
- 2021-06-24 17:44:48
第Ⅲ篇 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
第6章 国际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是一种没落的理论,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市场。请讨论之。
答:重商主义是欧洲国家中世纪向现代过渡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是史书上一个传统的提法。经济学说的发展,伴随着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但即使处于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过去的经济思想体系仍然有效,不会完全过时,它会在被扬弃和吸纳综合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新的环节。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也可以看到,重商主义并未在国际竞争中过时。
当时的重商主义,其目的是富国强兵,但君主们的主要目标还是黄金——通过出口,赚取国外的黄金,有了黄金,就可以招募和雇佣士兵来进行战争,便能赚取更多的黄金。在十六、十七世纪,西欧重商主义主要在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实行并发展,重商主义在这三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道路,对一些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启发性。
就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可以看到,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并建立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正是我国在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所追求的目标。国家发展工业化,建立本国强大的国防体系,正是在这个层面上,重商主义——保护主义的政策至今仍然有意义。另外,重商主义所奉行的保护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的政策,为了货币积累而实行的“少买”政策,为了“富国”而“强兵”的政策取向,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来讲也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在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的今天,只有充分重视军事力量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重视贸易平衡的问题,从国情出发、从需要出发、从目标出发,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才是长远之计。因此,认为重商主义理论已经没落,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市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自由贸易是公平的吗?请讨论之。
答:贸易理论认为专业化和自由贸易使所有国家都受益。然而,使所有国家都受益并不等同于对所有国家都是公平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在自由贸易时,尽管一个国家产品的生产更有效率,但会限制另一个国家发展生产的能力。因此某些情况下,贸易壁垒可能会使贸易更趋于公平。例如,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尝试建成工业化国家,那么短期的贸易壁垒是必要的,等到工业变得有竞争力再取消该贸易壁垒会使两个国家站在更平等的位置上竞争。
3发达国家的工会通常反对从低工资国家进口产品,并提倡设立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就业免受这种“不公平”的进口竞争。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吗?在你看来,这种观点对于哪一方最有利?工会、工会代表的人们,还是国家整体?
答:(1)这种竞争是公平的。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对它所擅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从其他国家进口自己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品,这样获益最大。而且,该理论还认为自由贸易会刺激经济增长,带来动态利益。自由贸易是一个正和博弈,能使贸易双方都获益。对发达国家来说,自由贸易使得工人能将时间都花在自己更擅长的产品生产上,同时,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使工人们花费更少,从而增加他们的净收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国民收入。
(2)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对工会、工会代表的人们是有利的。
如果发达国家反对从低工资国家进口,并提倡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就业免受来自低工资国家的进口竞争,会使得发达国家的工人维持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不会因为进口竞争而失去工作。
然而这只能使一部分与进口形成竞争关系的工人获利,长远来看对整个国家造成了损失。首先,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各国都应当出口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低工资率国家的劳动力是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发达国家若取消贸易壁垒,就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商品,使得全体消费者获利;其次,低工资的国家可以在取消壁垒的贸易中获利,从而提升其购买力,使得低工资国家可以更多的购买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使得发达国家也能从贸易中获利;最后,如果发达国家单方面采取了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的就业,容易引发低工资国家的不满,会导致贸易战的发生,对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4采取自由贸易制度的潜在成本有哪些?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这些成本吗?如果是,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1)采取自由贸易制度的潜在成本包括:从事某个行业的工人会失去工作;产业转移带来的大量失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动荡;新兴产业得不到发展。
(2)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这些成本。采取的措施包括:政府提供再培训的项目,帮助下岗职工找到其他工作;政府对新兴产业提供政策扶持等。
5重读“国家聚焦”专栏中“中国是新重商主义国家吗?”一文。
(1)你认为中国实施的政策符合新重商主义的特征吗?
(2)美国和其他国家对此应该怎么做?
答:(1)新重商主义原本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麦京农、克鲁格曼等人用来描述美国70年代对外经济政策中的贸易保护和经济民族主义时所发明的,因其所描述的政策很像15世纪的重商主义而得名。新重商主义和重商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对象进一步扩大,从农业、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保护目的改变,从追求黄金输入、贸易顺差到追求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保护从防御转向进攻;保护措施更加多样化;组成排他性的贸易集团。
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的政策大部分符合新重商主义的特征:
a.中国实施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政策,通过税收、金融等政策刺激出口,通过产业政策,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限制进口。
b.中国实行资本控制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政策,严格限制短期资本进出,鼓励生产性的长期资本流入,资本输出较少且投资主体以国家为主,投资方式以金融资产为主。
c.中国实行固定汇率和强制结售汇制度。
②进入21世纪后,中国实施的政策在诸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
a.中国不断削减关税税率,取消了很多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努力追求自由贸易。
b.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c.中国不断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外资准入行业,缩减外资进入负面清单。
d.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等途径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减少外汇储备。
e.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减小贸易顺差。
(2)首先,美国和其他国家应正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贸易保护的结果,更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结果。因此美国和其他国家应该集中本国的资源和人才,发展本国具有优势的产业,以保持在该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大在弱势产业中的投入,以追赶在该行业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
其次,中国大量外汇储备的积累,一方面与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应对经济金融危机,防范其他国家经济上打击报复的一种手段,但长期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大量外汇储备的积累必然会损害一国经济。因此,未来中国的进口和对外投资规模将越来越大,这对美国和其他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它们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和优化本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中国的进口和投资。
6重读关于白领工作转移到国外的“国家聚焦”专栏。
(1)技术型白领工作外包到发展中国家,谁从中受益?谁受损?
(2)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会因高技能、高工资的工作转移而受损吗?
(3)诸如计算机编程和会计这样的高收入白领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与低收入蓝领工作的转移有区别吗?如果有,区别在哪里?政府是否应该采取措施防止白领工作流向印度等国?
答:(1)技术型白领工作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受益,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也受益;发达国家的技术型工人受损。
(2)萨缪尔森认为,如果工作转移使美国的实际工资率降低,那么可能无法产生净收益。当外国劳动力受过更好的教育后生产率大大提升时,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这会降低市场的净工资率,或许足以抵消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而使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受到损失。然而,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提升技能水平,以达到萨缪尔森模型中的情况。因此,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会受到损失,这也仅仅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有益的。
(3)有区别。蓝领工作的转移对一国的技术知识水平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白领工作的转移则会降低发达国家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动力,提升发展中国家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动力。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进入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才市场,从而影响发达国家白领的收入。
由于白领工作对于一国的未来更重要,它们仍应该留在国内,所以技术型白领工作外包是个严重的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的关注。(也可认为为了维持公司的发展与利润,白领外包对公司有益,不需政府采取措施。)
7利用新贸易理论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述政府在生物技术行业内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例子。你建议政府采用哪一种政策?这些政策与基本的自由贸易哲学相左吗?
答:(1)新贸易理论有两个重要的观点:①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②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导致全球市场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因此,一些产品的世界贸易可能被某些国家主导,这些国家的企业是这些产业的第一进入者。新贸易理论最具争议的一个观点是该理论对政府干预和战略贸易政策的肯定。以美国为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祥地,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国会甚至将每年的4月21至28日定为生物科技周。先入者优势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使美国在生物技术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拥有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物公司和生物技术专利。
(2)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四大特性——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形成了当地企业竞争的环境,这些特性促进或阻碍了竞争优势的建立。波特认为当企业处在该模型最有利的位置时产业或产业部门最可能成功,钻石理论模型是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一种特性的作用是依其他特性的状态而定的。波特还认为两个附加变量可以极大影响国家钻石理论模型:机遇与政府。政府通过其政策的选择,可以削弱或增强国家优势。例如,中国政府早已将生物制造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十一五”“十二五”一系列政策的带动和扶持,中国工业生物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企业经费配套,为工业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资金保障。“十二五”期间,科学技术部通过国家“863”计划的精密部署,围绕重大化工产品的先进生物制造、微生物基因组育种、工业酶分子改造等关键领域共布局15个项目,国拨经费超过6.5亿元,自筹经费超过22亿元,总经费达28亿元以上。课题承担单位广泛,覆盖了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主体。除了在上述关键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外,还在工业生物催化技术、生物炼制技术、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绿色生物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产业基地的组建,工业生物技术行业的产学研资源得以优化整合,显著提升了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3)我认为政府具体采用哪一种政策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产业的特点来决定。当一国(通常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身就比较强,并且该企业所在的产业达到规模经济的产量很大,导致全球市场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时,该国政府应该采取新贸易理论所倡导的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率先进入市场,占据先入者优势。当一国(通常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比较弱时,该国政府应该采取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所倡导的政策,提升本国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提高本国的竞争优势。此时,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其可能实施的具体政策有:①通过补贴、教育投资、信贷安排和税收政策,发挥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方面的重要作用。②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刺激和提升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竞争优势的增强;通过实施有关产品性能、产品安全和环境影响的严格标准,影响国内需求的性质,迫使公司提高质量、提升技术、满足消费者和社会的要求。③通过运用金融市场规范、税收政策、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手段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
自由贸易是指一国政府不通过配额和关税来影响进出口。政府采取的出口补贴等政策与自由贸易哲学是相左的,而政府采取的投资教育等政策与自由贸易哲学并不相左。
8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的各个经济部门都处于竞争劣势。它们很少出口。它们没有资金,土地质量低,通常在给定工作机会下有太多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自由贸易不可能符合这样的国家的利益。试讨论之。
答:自由贸易是一个正和博弈,参与其中的国家都能获益。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两个国家都能获益。对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来说,若不参与自由贸易,情况可能会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