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优秀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人社部的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评价标准。新的制度体系提出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会更加注重师德、教育教学的工作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另外在创新评价机制方面,提出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规范评价程序,提高评价的公正力和公信力。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地位也越来越高,入职条件也不断提高难度,教师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很多高文凭的青年教师加入到小学教师的队伍中来。我们很难说学历高就是好教师,也很难说学过教育就可以做好老师。每个年轻老师都有做一个好教师的理想,当今社会,需要志向远大、师德高尚、大胆进行教学实践、勤于学习总结的好教师。

明确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很重要,也非常必要。从我多年的成长经验看,教师应具备多个过硬的素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哲学观是世界观的学问,是人生观的学问,是形成教育观的基石。我们做教师的和做一般工作的人不一样,这种工作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做好的。除了具有广泛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格魅力。一言一行体现的都是正能量,衣着自然得体,做事严谨认真,说话富有教育意义。总之,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传达正能量。这就要求自己必须是个追求上进的人,是个不落俗套的人。你的人生追求什么,你的教学生涯怎样规划,等等,都要进行周密设计。而做到这些,学好哲学、辩证人生就很关键。就拿我们和学生交流的话语来说,教师说出的好多话是意味深长的,是值得推敲的,是发人深省的。

我接触过几个做得好的老教师,他们的话语一出,你会觉得境界之高。比如,我们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育人楷模、80多岁的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在学生心中播撒种子的人。选择教师,就选择了高尚,虽九死而不悔。”“三尺讲台紧连着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创造。做教师的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闪失。课不能只讲在课堂上,那样的课只会随着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有机部分。”又比如,我接触到北京市海淀区德高望重的中学政治特级教师、年近80岁的沙福敏老师,说话十分严谨,很有哲理。其中一次沙老师对教师获奖的看法是:学科带头人上课获奖不是目的,上好课应是学习研究的过程,是必需的责任。看来,很多优秀老师之所以让人敬佩,他们多具有哲学头脑,拥有哲学人生。

学好哲学,便于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使我们的行动由感性到理性。因为很多课题来自于哲学。建议老师们闲暇之余,读读诸如《自然辩证法》(恩格斯)、《宇宙发展史概论》(康德)、《科学与近代世界》(怀特海)等大部头的著作,可以了解哲学史,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说话、做事比较辩证、客观、合理。

2.坚定的教育信念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要学会担当。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说过: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超过教育的发展,没有哪个国家教育的发展会超越教师的发展。可见教师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我们的教师工作很辛苦,但是又很神圣。我们的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你一时不高兴了,可能学生一天就没有兴趣学习;你一句话说得不合适了,可能对学生的影响就消极了;你一节课没有上好,都可能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影响。所以,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领会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祖国,爱人民,爱学生,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正确的育人观念

过去我们多年的“唯分数论”,影响了长时间的育人目标。现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等的呼声越来越高。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教师每天盯在死教书上,那么学生就是只会死板学习的学生;教师把眼光盯在班上的交际圈内,那学生就是交际能力受限制的人;教师每天除了作业就是练习,那么学生的其他能力就被削弱了。过去我们界定好学生,学习成绩是主要标准,现在看就片面了,要把眼光放在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上。我们培养的是为未来做准备的人。未来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的人,教师心中要有这根弦!近期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就反映孩子在爸爸引导下怎样学会面对生活的话题。所以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要有现代学生发展观的眼光,要把让孩子做全人放在第一位。

4.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这一点毋庸置疑。深厚的文化功底,实际上,就是要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考察一些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他们精通本行,自然不在话下;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对本行以外的文史哲,也有相当造诣。谈起历史来,深入细致,娓娓动听,不时还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使四座为之倾倒。如果需要写作,他们也笔墨酣畅,短诗长词,一挥而就。如此多才,令人赞叹。正是丰富的文、史、哲知识帮助他们成了专家。余秋雨老师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有着广阔的文化背景,所以可以谈古论今,可以论天下大小事。我们只要在文化背景下讲小学课,一切就很简单。好的教师的功夫在课堂教学外。除了自己本身独特的才能外,还有很多一般老师忽视的才能。知识面宽广、了解各学科教学、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会观察周围事物、爱读爱写、善于发现、擅长通事……也就是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现在教师比起过去读书要多了,认知的范围要多了,可是要知道学生了解的不比我们少,因为现在媒介多了,交通方便了,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非常必要,也就是和你所教的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甚至边缘学科知识也是应该了解的。其次还有教育心理学基础,不了解当今孩子的特点,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有效教学的。因此,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5.要有世界教育的情怀

我们的小学教师一般只论本土本国教育,不论他国教育。更不论世界;只顾教书,不顾育人;只管教材,不管怎样用教材,怎样让学生学好教材;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智育,忽视体育;重视课内,忽视课外。如此种种,这都是极为狭隘的观点。甚至有的老师只要一谈国外教育,就非常反感地说,国外有什么好的,我们又不是国外。这样的抵触心理是不可能做好教育的。不管国外,还是国内,儿童的天性是一样的,童真可爱是一样的。儿童都是贪玩的,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都是存在差异的。在基础教育方面谁做得好,我们就学习谁。我们的基础知识扎实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的实践能力差、操作技能差、想象力、创新力不够,也是研究教育的人士公认的。所以我们必须在观照世界教育的大背景下改革自己的教学。

6.具有文学发现的“眼睛”

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到处充满了美。目前有人主张中小学教育加强文学教育,是有道理的。文学素养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在人生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自然科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增强“是”与“不是”的界限;文学的眼睛看世界,尽管模糊多元,能让我们从多角度去感受浓浓的色彩。我们目前的教育理性过多,成人化的东西过多,搞得很生硬。走进校园,走廊过于成人化,科学、历史、天文、地理、古诗词等,漂亮的字画整齐划一,再看我们的教室板报布置,多年的成人化的东西很多,现在高科技的东西喧宾夺主,有的都是家长、老师的思路,没有孩子的设计。真正的教育环境不应该是这些,应该是孩童自由的天下,多是不规则的东西,多是反映孩童世界的东西。我们的教育要多一些鲜活的内容,也就是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童真童趣。那我们的教师就需要具有这方面的品质,也就是要学会用“文学”的眼睛看世界,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多些浪漫的情怀。看到风摆柳枝,脑中就会出现仙女飘逸的头发;看到眼前的小树林,你会发现棵棵树木就是你的好朋友;看到白茫茫的雪地,你会不忍心上去踩出几串脚印;看到盛开的鲜花,你会看到是它们的张张笑脸在向你微笑;看到小花园,你会想到是你的私家庭院;听到呼呼的风声,你会感到是魔鬼在哭号;听到隆隆的雷声,你会觉得是老天爷发怒;听到蛙声一片,你会想到是它们在相互打招呼;听到喜鹊的叫声,你会觉得是来报喜;听到阵阵犬吠,你会感到它们在争夺营盘……可能对其他职业的人来说,不理解,觉得这是些稚嫩的东西,但是对我们教师职业来说,无论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对自己的人生都是非常必要的。

7.具有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这是当今教师具备的一个重要功力。我们现在的老师都是具有本科文凭以上的教师,有的是研究生了,应该说,具有牢固专业知识的人。但是好多新入职的教师一到学校,全无了大学时代的青春气息,没有了一点自己的观点,很快陷入了墨守成规多年俗套教师的平庸做法里:过于依赖教参、过于强调知识、空洞的说教式教育、大量做练习册、训斥学生、上课“宝贝”“孩子”“男子汉”等的称呼频繁出现、“你真棒”“谁来美美地读一遍”等,随处可以听见,缺乏自己的动脑思考和创新施教,一上课就定位在匠气上。可以说,“二十多岁的教师五十多岁的心理”,这不在少数。我们要学习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经验:一备: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好一案;二备:通读大量的教辅资料后,在一案的基础上形成上课教案;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策略、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方法形成三案。有的专家说,教语文是幸福的。因为语文是“教文育人”的课程,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我们的课文中有两篇文章值得语文教师好好读:一篇是人教社的二年级教材《动手做做看》,一篇是北京师范大学版六年级教材《一个这样的老师》,或许会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有所裨益。

8.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老师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提到:加强语文教育非常有必要。现在的孩子对于我们的母语——汉语的感悟力已经越来越差了。现在学生都能讲流利的英文,可是有的学生语文却很差,这是一个太不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反对学生学外语,但今天的中国的年轻人对汉语这样一种很有文化意味的语言冷漠,表达的能力越来越丧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语言是一个文化的根本,语言出了问题,文化就更谈不上了。这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危机问题:或许我们应该以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加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也还有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如何进行语文教育?它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主要任务仅仅是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这样的出发点,是有问题的。重复训练,不但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不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当然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还有文学教育的任务。所谓“文学教育”重心有三:一是“心灵”;二是“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三是“美感”。因此,它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一般的人文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人文教育如果没有文学,是有问题的。也许更应该注意的是:大中小学生的精神生活的粗糙化、粗鄙化,对真、善、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人就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在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青一代心灵的缺失(空洞化,虚无化),美感的缺失,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如前所说,“文学”的重心正是“心灵”“语言”(文化)和“美感”,这也正是我赞同强化语文教育,并主张以“文学教育”为主的最基本的理由。它关系着我们年青一代的精神发展,是不可小看的。当然,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但这总算是具体可行的一步。这也就是我这些年经常讲的一句话:“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我们关注语文教育是有“大问题”的关怀作背景的,但它本身又是一件可以具体操作的“小事情”,我们就要从这里做起。要想在前,做在后,思在晚。

9.善于思考,勤于动笔

思考是一种可贵的习惯品质。成功的教学,其反思可以使你能从成功走向成功。失败的教学,其反思可以使你得到教训,避免走弯路。一个老师一辈子只满足于备课上课,永远是一个教书匠;而一个一辈子不仅备课上课,而且经常反思的老师,有可能成为教学专家。教师素养的达成最终在于看书、思考、作文能力的形成。“能读、会思、善写”是教师素养形成最精要的概括。“能读”,即胸中有“经典、名著”;“会思”,即善于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会写”,即笔下能文章,能写一手“通”而“好”的漂亮文章(包括论文、反思)。教师应该具有读书和写作能力。只有善于读书与写作,才可以称得上是文化人。但是,目前具备读书与写作能力的教师不多,有的教师长年不读书,少写文章。只有自己能读会写,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当今教育背景下,青年教师要牢固树立科研意识,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不懈追求,德业双修,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珍惜每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树立严谨、科学、务实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虚心求教,相互探讨、交流分享,共同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总结,善于反思,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为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10.要善于寻找研究伙伴

教师要勇于开放自己,善于打开自己的心灵窗户。不要做教师的“宅男”“宅女”。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善于寻找自己的研究点。你擅长古诗,就要研究古诗教学的真谛;他擅长研究说明文教学,就要选择说明文的实效教学;她擅长习作,就研究习作教学的路径;我擅长读懂一本书的指导,就研究大阅读怎样搞……过去,我们的语文前辈斯霞老师、景山学校马淑珍老师都是识字教学的典范;北京的霍懋征老师、上海的袁瑢老师就是阅读教学的榜样;南通师范附小的李吉林老师就是情景教学的创始人。同时,要关注他人研究什么,既要避免重复研究,也要关注同一研究领域的不同思考点。现在网络交流简易方便,青年教师要主动和身边正能量的教师交好朋友,也要学习和异地爱思考的教师做好朋友,使观点得到碰撞,使思考迸出火花。

11.始终充满激情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工作应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教育工作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极其光荣的事业,是一个永恒的激动人心的事业!我们承担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我们肩上的责任如山!现在,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做一个语文教师是高尚的。高尚就在于和学生每天都要一起学习语文课程,一起和大师对话,并循着语言文字揣摩他们的思想,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一起学习说话和做人。反过来,又教给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和赞颂美的表达能力。没有哪一篇动情的课文让老师上起语文课来无精打采,因为每篇文章都能让我们思考。经常有人问我喜不喜欢旅游。我总是开玩笑地说:作为语文教师,没有必要去远足,每天我们都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社会中,你们看,书本上那么多自然风情、人文景观,那么多风花雪月、良辰美景,让我们看不完,看不厌。徜徉在语文学习中,既省时间,又少花钱,多美啊!我希望老师们每天上语文课一定要满眼画面,满脑文字,满腔激情,把语文课上得津津有味、多姿多彩。

统而言之,做一个好教师,要努力做到:打破模式,寻求自我;少有模仿,多些创新;不断思考,勤于实践;颠覆自己,日日新颖;学会学习,勤动手笔;日积月累,修成正果。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书育人,师能为器;办好教育,专家为重。做育人的楷模,教学的专家,是我的终身追求!正像全国师德楷模、特级教师于漪所说:“与其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在学做教师!”

当然,仅仅是硬性提出优秀教师的素养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变成自觉行动。只有自觉行动,才有可能产生奇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