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2016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
- 2666字
- 2021-03-26 16:50:38
第一节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考点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也可以比较,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称其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而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例2-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和交换价值的( )。(2014年单选题)
A.表现形式
B.衍生形式
C.物质承担者
D.交叉重合内容
【解析】C 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用以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二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其差别与矛盾表现在以下几点。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
(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相互联系。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才能为社会所承认,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能被还原,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例2-2】抽象劳动是( )。(2014年多选题)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D.劳动的自然属性
E.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解析】ABCE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例2-3】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 )。(2014年多选题)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BCD 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其中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存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例2-4】下列关于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4年多选题)
A.二者买与卖的顺序是不同的
B.二者在流通中的媒介是不同的
C.二者流通的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
D.商品流通形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E.资本流通形式的媒介是商品
【解析】ABC 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货币。这两者的区别在于:(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都是货币;(3)流通中的媒介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例2-5】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由( )决定的。(2012年单选题)
A.生产过程的复杂性
B.劳动的二重性
C.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
D.交易的不同方式
【解析】B 本题考查劳动的二重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考点三 商品的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是质和量的统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例2-6】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在同一部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它是( )。(2012年单选题)
A.商品交换的依据
B.商品交换的结构
C.商品价格的下限
D.商品价值的上限
【解析】A 本题考查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在同一部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过程中形成的,是商品交换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