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计算架构技术与实践(第2版)
- 顾炯炯编著
- 2061字
- 2021-04-02 22:16:28
3.4 开源还是闭源
软件领域开源和闭源之争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自软件与硬件逐渐解耦的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著作权法和专利法对软件提供了法律保护,通过软件的著作权和专利权,来保障企业或个人的商业利益,这样可以推动企业和个人创新的积极性,进而推动整个产业与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也是早期软件厂商强调闭源的原因。开源软件诞生之初,并非出于商业利益,而是部分软件才子对自由、共享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真正让开源软件蓬勃发展的,还是其背后的商业利益的驱动(由早期的个人组成的社区,变成大量商业公司的加入,而且这些商业公司最终成为开源社区的主体)。也就是说,当开源软件为企业和个人真正带来商业利益的时候,它才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也带来了广泛的创新动力,并让开源软件发展的理想与现实获得了相对完美的结合。著作权法和专利法同样为开源软件提供了相关保护,并非是闭源软件的专享法律。
当闭源软件和开源软件都在以共同的商业利益为发展驱动的时候,闭源与开源之间便不再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冤家了。如今,大部分IT公司,甚至过去以闭源著称的微软,如今所提供的IT产品都是开源与闭源相结合的。微软与昔日的老冤家Linux开源公司也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作为非IT行业的企业用户而言,对开源和闭源的选择也是相互融合的,以为企业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企业(或个人)用户选择开源或闭源产品的基本原则是:首先满足业务基本功能需求;其次保持业务的敏捷高效、安全可靠及易用性;第三保持业务运营的低成本(最高的ROI);第四要保证业务的自主定制(业务本身灵活性);第五是需要和企业的生态环境无缝融合。无论是开源软件还是闭源软件,哪个能够满足企业的这些需求,哪个就可以获得广泛的市场。ORACLE、DB2的闭源数据库以其企业级的安全性、可靠性一直占据传统企业核心业务的主导地位,而开源的SQL/noSQL数据库,特别是非关系型数据库,随着自身在企业级特性上不断走向成熟,市场空间也在不断壮大。开源的Android操作系统在市场空间上已经完全超越了iOS,当然也不是意味着iOS彻底失败,苹果依旧占据着整个手机市场的最多利润空间,而消费者则在Android操作系统上获得了更多的实惠。
在公有云领域,对开源与闭源选择的判断也是基于企业(个人)用户需求出发的。全球大型的互联网公有云厂商,几乎都是基于开源软件建设的公有云平台,只是基于开源,却没有很好地回馈开源,没有把自己后续对开源软件的改进完全地贡献出来(或者贡献率很低),这使得这些公有云平台,虽然基于开源软件,但经过大量改动,已经趋向闭源平台了。如果他们的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功能够完善,安全性、稳定性够高,成本够低,平台够开放,便不影响其客户与市场的规模。但是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当市场垄断性或领先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其对平台的开放性与服务的价格降低方面便会失去积极性,同时随着平台规模的扩大,其平台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挑战也会越高。另外一个方面,与开源社区保持同步(基于开源、回馈开源)的公有云平台,正在快速成长和壮大,其平台提供公有云服务的丰富性、稳定性、安全性都在不断增强,而其平台所具有的独特开放性更是领先于其他公有云厂商,这些独特优势都让与开源社区同步的公有云平台不断获得大量的新客户。至今,在公有云市场,闭源与开源之争并无胜负之分,而且闭源与开源的界限也比较模糊。企业或个人用户,则是根据自己需求的优先级来选择开源或闭源的公有云服务。
在私有云领域,闭源软件与开源软件的竞争则显得更加激烈。随着开源虚拟化软件已经走向成熟,以及开源容器技术的快速发展,闭源软件面临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包括价格压力、产品功能性压力、容器对虚拟化的替代性压力等),虚拟化毕竟是闭源云软件厂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在虚拟化之上的云管理平台,闭源软件厂商在产品成熟度及功能丰富性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OpenStack开源软件快速发展,使得闭源软件厂商在私有云市场空间上发展缓慢甚至有微缩的态势。作为企业用户而言,选择基于开源软件的产品已经没有任何技术性障碍,作为拥有技术研发实力的一些企业用户,甚至可以直接从开源社区获取代码使用,自己进行定制化的增强。
在大数据领域,整个发展态势有些向开源一边倒了。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发展就是基于开源技术与开源社区的。开源大数据平台本身天然的容错性、基础架构的优越性与开放性,也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活跃的开源社区生态让开源社区技术一直走在业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的前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用户在大数据领域的探索相结合,让技术与应用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从而让开源成为大数据市场的主流。在大数据领域的闭源软件,则更多地侧重于各行业或特定企业的具体上层应用,很少有闭源软件自立门户,搭建一个与众不同的大数据技术基础架构。
开源和闭源软件作为一种竞争性的存在,通过相互竞争促进了相互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功能、性能与价格竞争力。如今开源与闭源在竞争的同时又存在很多的互补、互融与互相转换。双方的竞争给企业用户带来了质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而双方的互补又给IT厂商带来了差异化的收入来源。双方共同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软件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