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字词解释

少府:官名。

城阙(què ):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泛指当时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古为秦国,秦亡后,项羽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

城阙辅三秦:倒装句,意思是长安有三秦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时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诗人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今越南北部)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艳。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作者在长安时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朋友将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守护京城长安,风烟迷离,望不到蜀川岷江的五津。与你分别在即,心中怀着无限的不舍,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呀!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在岔路口分手之时,我们就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悲伤哭泣,泪落沾衣了。

赏析

送别的长亭处,两位风度翩然的读书人相对而立。远处的皇宫殿宇、亭台楼阁显得巍峨壮观,城墙厚实坚固,气势雄伟。辽阔的汉中大地,如同一个忠实的护卫守护着京城长安。遥想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斩杀秦王子婴,将关中一分为三,立雍、塞、翟三国,大封诸侯。后世将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称为“三秦”。如今,昔日轰轰烈烈的历史风云已经远去。此时此刻,烟雾迷离,两人虽然站在高处,举目四眺,却看不到岷江的清流,更看不到白华津、万里津等渡口。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人打破沉默,他说道:“子安,此次一别,我归期未定,不知我们何时可以再见。”原来,他是诗人王勃的朋友杜少府,这一天,他即将离开京城长安,远赴蜀地任职,两人分别在即。

王勃轻轻地转过头来,回道:“杜兄,此番前去,路途遥远,蜀道难行,你一定要多加保重。”离愁别绪在两人之间如雾弥漫。

杜少府心下黯然,叹息道:“此次我孤身前往蜀地,举目无亲,只怕到时候连个喝酒的人都找不到。”王勃看到朋友面带愁容,情绪低落,心中不忍,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杜兄,我们俩远离家乡,宦海沉浮多年,离别本是寻常之事,不必如此伤感。”

正在此时,火红的太阳穿透重重云雾,喷薄而出,洒下一道道金光。那暖洋洋的阳光,照在王勃和杜少府的脸上、身上,就像一个温暖的拥抱。世间万物都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耀眼夺目,让人看了心生喜悦。

王勃眼前一亮,握着杜少府的手说:“杜兄,快看,连太阳都专程出来为你送行了。你不必过于担心,朋友相交贵在知心,你我相知多年,早已心心相印,此地一别,纵使你远去天涯,只要我们心里记挂着对方,就如同近在咫尺、比邻而居一样。我们就不要像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啦!”杜少府听了王勃的话,转悲为喜,双手抱拳道:“子安,你说得对,大丈夫志在四海,万里犹比邻。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就此别过了。”

说完,两人走出长亭。仆人牵来白马,杜少府纵身上马,挥手告别。马儿嘶鸣,如雷奔去,很快,杜少府就消失在路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