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九证 方四首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小承气汤 〔1〕
〔1〕宜小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与调味承气汤”六字。
太阳病未解,其脉阴阳俱停 〔2〕,必先振 〔3〕,汗出而解,但阳 〔4〕微者,先汗出而解,阴微者先 〔5〕下之而解,宜承气汤 〔6〕。一云大柴胡汤。
〔2〕脉阴阳俱停 谓尺寸脉俱沉浮不见。《伤寒论类方•承气汤类》:“脉法无停字,疑似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意。寸为阳,尺为阴,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3〕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振”下有“栗”字。
〔4〕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阳”下有“脉”字。
〔5〕先汗出……者,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九字。
〔6〕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十二字。
伤寒十三日 〔7〕,过经而谵语,内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小便利者,大便当坚,而反利,其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自利者,其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宜承气汤 〔8〕
〔7〕十三日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日”下有“不解”二字。
〔8〕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主之”七字。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 〔9〕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时自极吐下者,宜承气汤 〔10〕
〔9〕温温欲吐 谓自觉心中蕴郁不畅,泛泛欲吐。《伤寒论条辨广注》卷六:“温温者,热气泛沃之状,欲吐而不能吐,则其为干呕可知矣。”
〔10〕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主之”七字。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 〔11〕,大便难,谵语者,下之愈,宜承气汤 〔12〕
〔11〕漐漐(zhízhí 直直)汗出 汗浸出不住貌。《伤寒论条辨》卷一:“漐漐,和润而欲汗之貌。”
〔12〕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四字。
太阳病三日,发其汗不解,蒸蒸发热 〔1〕〔2〕,调胃承气汤主之。
〔1〕蒸蒸发热 谓发热如热气蒸腾,从内达外。因邪传阳明,燥实内结,里热亢盛而致。《尚论篇》卷二:“蒸蒸者,热势自内腾达于外,如蒸炊然。胃实之验也。”
〔2〕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此下有“属胃也”三字。
伤寒吐后,腹满者,承气汤主之 〔3〕
〔3〕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与调味承气汤”六字。
太阳病吐下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坚,可与小承气汤,和之则愈。
承气汤方〔4〕
〔4〕承气汤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方”五字。
大黄 四两 厚朴 八两,炙 枳实 五枚,炙 芒消 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消,更煎一沸,分再服,得下者止。
又方 〔5〕 大黄四两 厚朴 二两,炙 枳实 大者三枚,炙
〔5〕又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小承气汤方”五字。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温分再服。初服谵语即止,服汤当更衣,不尔尽服之 〔6〕
〔6〕服之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之”下有“若更衣者,勿服之”七字。
又方 〔7〕 大黄 四两 甘草 二两,炙 芒消 半两
〔7〕又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方”六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 〔8〕取一升,去滓,纳芒消,更一沸,顿服。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即愈。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 桃核
〔8〕煮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此下有“二物”二字。
承气汤〔9〕
〔9〕外解……汤方 《外台秘要》卷一•古今录验方作“又疗往来寒热,胸胁逆满,桃仁承气汤方”十六字。
桃仁 五十枚去皮尖 大黄 四两 桂枝 二两 甘草 二两 芒消 一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消,更煎一沸,分温三服 〔1〕
〔1〕分温三服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十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