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理改变
(一)微小病变性肾病
1.大体标本
肾脏增大,表面苍白,被膜光滑,横切面可见组织肿胀和充填其中的黄色脂质,故亦称类脂质性肾病。
2.光镜
肾小球正常或轻度异常,无足细胞病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空泡变性和透明滴。少数可见间质水肿,萎缩和灶性纤维化。亦可见间质炎症细胞浸润。
3.免疫荧光
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少数可有部分IgG,IgM,补体(C3)的沉积,仅限于肾小球系膜区。
4.电镜
是微小病变性肾病唯一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可见广泛的足突融合。
(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1.光镜
FSGS表现为肾小球硬化性病变仅累及部分(局灶)肾小球,或受累的肾小球只有部分毛细血管袢(节段)发生病变。硬化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闭塞和细胞外基质增多。不同程度地伴有球囊粘连,足细胞增生、肥大、空泡变性,玻璃样变,节段性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灶状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泡沫细胞形成,以及肾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
2.免疫荧光
节段性IgM和(或)补体C3呈颗粒状,团块状在毛细血管袢(硬化部位)和系膜区沉积,可伴有相对较弱的IgG、IgA沉积;也可全部阴性。
3.电镜
足突融合是FSGS最常见的超微结构特点。FSGS节段硬化区毛细血管袢闭锁、塌陷,可见泡沫性巨噬细胞、细胞碎屑、脂滴、颗粒样基质等。病变后期,硬化处无细胞结构,与包曼囊壁粘连,进展为非特异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