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李德爱 孙伟 王有森
- 1136字
- 2020-08-28 18:25:41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一)机体组成特点
1.新生儿、婴幼儿期 胎儿娩出后28天内为新生儿期,出生后1个月~1周岁为婴儿期,2~3岁为幼儿期。新生儿及婴幼儿其机体组织中水的比例比成人高。过多的水分主要是细胞外液,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血药浓度降低并使药物消除减慢,较少的细胞内液使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高。
2.新生儿、婴幼儿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其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约是成人的2倍,外用药物很容易通过皮肤黏膜吸收,导致药物吸收过量,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3.小儿体内脂肪含量低,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变小,血中游离药物浓度高,易出现中毒现象。
(二)胃肠道的特点
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的胃排空时间和胃液pH与成人不同,新生儿的胃排空时间很慢,一般在6~8小时,胃液pH较高(6~8),这是由于新生儿胃黏膜尚未发育,胃酸分泌很少所致。新生儿的肠蠕动慢且不规则,因此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明显影响,使某些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如磺胺药其吸收率比成人增加。
(三)血液系统的特点
新生儿和婴儿血浆蛋白在量和质上都与成人有明显不同,总比例均低于成人,尤其是白蛋白,使药物与血浆结合减少,使游离型药物增加而导致中毒。另外,新生儿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低甚至缺乏,因此磺胺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等可引起高铁蛋白血症。有的新生儿红细胞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服用磺胺类、四环素、阿司匹林、奎宁类抗疟药、氯丙嗪、呋喃妥因、维生素K等易引起溶血反应。
(四)肝脏的特点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小儿肝功能不够完善,尤其是混合功能氧酶(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和结合酶)缺乏,活力比成年人低得多,使药物的清除半衰期延长,毒副作用增加。如可使地西泮的半衰期延长到38~120小时,苯妥英钠延长至30~60小时,氨茶碱延长至14~58小时。由于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使氯霉素不能排出体外,而引起 “灰婴综合征”。此外,若母亲在产前用过苯巴比妥等药酶诱导剂,可因药物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药物代谢能力比一般新生儿要高。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尤其是血脑屏障不成熟,药物容易穿透过去。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比如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引起脑脊液压力增加或形成脑水肿,吗啡易使新生儿呼吸中枢受抑制。
(六)肾脏系统的特点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分泌功能发育不全,按体表面积计算,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只及成人的30%~40%,肾小管分泌功能只及成人的20%~30%,只有待出生后6~12个月方达成人值。由于新生儿泌尿系统功能发育不全,主要靠肾小管分泌排出体外,应予以注意,避免某些药物在体内蓄积。
(七)其他
小儿调节水和电解质代谢的功能较差,对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的药物如泻药、利尿药等特别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