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兆伟治疗脾胃病经验撷粹
- 单兆伟 沈洪
- 4788字
- 2020-08-28 17:50:33
十一、胃脘痛论治
胃脘痛即指脘部作痛。脘有上、中、下之分,泛指上腹部而言。自《内经》而下很长一段时间,前人一直根据病因病位不同,而立“九种心痛”之说,后经虞抟阐述云“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从而区分了与“真心痛”、“厥心痛”等胸痹心痛之别。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脾胃病的研究,在胃脘病的论治方面,积累了一些临证经验。
(一)辨胃脘痛,当先审因析机
临证首先必须责查病因,这是辨证论治原则之肇始。不明其发病的原因,也就无法得出正确辨证。胃脘痛的成因多且复杂。胃腑喜润喜降,凡打破这一特性致痛者,均为其致病因素。从临床来看,初起多由情志郁结,肝逆犯胃,脾胃纳运受制,气机阻滞而痛;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胃腑和降不能而致痛;或寒温失调,寒凝气血不通则痛。病久则气郁化火,或湿聚久而化热,可灼扰胃腑而痛;又湿聚生痰,蕴郁于中,胃腑不降而痛;或气滞不运血行、久病入络而致胃腑络脉瘀阻而痛。以上病因可单一致痛,亦可相杂转化而痛,但最终导致胃痛的病理机制是一致的,即胃中气血阻滞,胃腑失于和降,不通则痛。
(二)临床辨证,应须掌握要点
胃脘痛成因复杂,病机纷繁,在临床辨证中必须掌握以下要点,则可处施不乱,执简驭繁。
1.辨缓急
一般来讲,邪气犯胃所致胃脘痛多为急性胃脘痛;脏腑失调,胃脘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则多为慢性胃脘痛。如慢性胃脘痛出现呕血、便血者,应属急证范畴。另外,亦可根据疼痛的性质确定缓急,如病人诉说钻顶样痛、刀割样痛、绞痛、拧痛、咬痛、撕裂样痛、灼痛等为急性胃脘痛,如果脘腹部疼痛伴有板状腹、拒按、反跳痛等,则提示病情较重,乃属外科急腹症范畴,另当别论。
2.辨虚实
“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脉与证参,虚实自辨”(《景岳全书》)。凡胃脘痛病程较长,痛处喜按,饥时痛甚,纳后痛减,面色少华,体疲乏力者,均属虚证,虚候尚有气虚不运、中气下陷、血虚不荣、阴虚不润、阳虚寒凝、气血两虚之分;凡病程较短,痛处拒按,饥时痛轻,纳后痛甚,食少腹胀等均为实候,有肝郁、食滞、火郁、湿热、血瘀、痰湿、寒客、虫扰之别。
3.辨寒热
寒热是鉴别疾病属性的两大纲领。临床上,胃脘疼痛也不外寒证和热证两大类。如胃脘冷痛,喜热饮食,泛吐清水者,多属寒证;胃脘灼热疼痛,喜食生冷,泛吐酸水者,多属热证。此寒热证中又有虚实之分,不可忽视,否则易犯“虚虚实实”之戒。此外,还应注意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甚或可见寒热错杂中藏虚纳实,虚实夹杂中蕴寒酿热之证,这就要求医者谙熟辨证要领。
4.辨气血
“治病之要识,在于明白气血”(《医林改错》),故辨清胃脘痛属气属血十分重要。胃脘痛气证包括气虚、气滞、气陷、气逆等,各有其要。气虚证为脘痛绵绵不休,面黄乏力等;气滞证多胃脘胀痛,攻窜胁背等;气陷证表现为脘部坠胀疼痛,喜按喜卧;气逆证可见胃痛食后尤甚,嗳气频频,时作呕恶等。血证包括血虚、血瘀二证。血虚不荣者见胃脘隐隐掣痛,喜按,面唇爪甲无华等候;血瘀阻络者为胃痛如刺如割,疼痛持续,痛处不移,入夜痛甚等特点。出血证常伴发于气虚、阴虚、湿热、火郁、热血等证型中。
5.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治病素以辨证为中心,但随着各种理化检查手段的不断介入与更新,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识证,还要辨病。笔者诊治胃脘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借助于胃镜、B超、X线、CT、生化指标等明确是单纯胃腑本体疾病,还是兼夹有肝、胆、胰腺等其他脏器疾病,然后针对性地用药。如兼肝胆疾病可适加清利肝胆药;兼胰腺炎则合施清泄通腑。做到明确诊断,不延误病情。
(三)临证施治,衡以“通”字为要
叶天士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则生化有源,而胃和的关键在于胃气润降,出入有序。如胃腑不降则传化无由,而成壅滞不通,不通则痛。胃痛的成因很多,有外感,有内伤;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或在气,或在血,复杂多变,所以通法当随其因而异。正如《医学正传》云:“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泻下为通,妄矣。”亦即叶天上所说:“通字须究气血阴阳”。“通”字内涵丰富,必须深刻领会其中深邃之义。
(四)辨证用药,贯于分型论治
1.疼痛
疼痛为胃脘病之主症。引起胃脘痛之病因繁杂多样,然其病理基础,始终为胃气不降,气机郁滞而致不通。所以理气止痛药是治疗任何证型胃脘痛之必用之品。临床常选枳壳、枳实、木香、香附、青皮、陈皮、降香、檀香、乌药、九香虫、厚朴等。从现代药理来看,这类药均有抑制胃肠平滑肌、降低胃肠紧张性、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胃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等作用。亦常用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此外,对胃痛日久,遵“久痛入络”之理,酌加和血止痛之当归、丹参、延胡索、急性子、莪术等。
2.痞满
痞满之因,缘于胃气不降,或由虚、或由实,引发虚痞、实痞。虚则补之,又分气虚、阴虚、血虚之别,笔者喜用太子参、白术、山药、百合、茯苓、石斛、麦冬、玉竹、当归、地黄等以补其虚,复其顺;实则泻之,且别气滞、寒凝、热郁、食积、湿阻、血瘀之异,常用佛手、厚朴花、草果、荜茇、山栀、黄芩、仙鹤草、鸡内金、谷麦芽、莱菔子、决明子、苡仁、苍术、石菖蒲、莪术、丹参等以泻其实,归其旧。
3.泛酸
泛酸乃伴发于胃脘痛的常见症状,西药常用氢氧化铝、硫糖铝、H 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其远期疗效不甚理想,且有一定副作用。笔者常选用乌贼骨、瓦楞子、牡蛎等配合于中药促胃动力药(如枳实、川朴、青皮等)取效甚妙。
此外,如见恶心呕吐者,可选加半夏、旋覆花、黄连、苏叶、白蔻仁等;胃酸缺乏,适用乌梅、大枣;腹泻稀水便者,可用煨葛根、荷叶、白扁豆等;如见出血者,以三七、白及、地榆、制大黄、仙鹤草等用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常酌加川楝子、金钱草、海金砂等以利胆和胃;Hp检查阳性者,则以黄连、蒲公英、黄芩等用之,且加服据笔者经验方制成的清幽养胃胶囊;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可酌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
(五)分型论治,注意病证兼夹
1.肝胃气滞型
此型乃胃脘痛最常见的证型。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颇合叶氏“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之论。笔者以四逆散合四磨汤化裁制成理气和胃口服液治之,取效甚著。1998年初春曾治魏姓女,42岁。因此前与他人合伙经营生意,遭骗后数日,即觉脘部胀痛,胸闷叹息,不能睡卧,嗳气频频不休,不思纳谷,便干难解,苔薄黄,脉细弦。笔者诊后,晓之以理,使之思想疏通,再施以调和肝胃之柴胡疏肝散,并同时服用理气和胃口服液。1周后病者来诉,疾去大半。继以原方化裁周日而愈。
2.寒邪客胃型
此型多发生于夏、秋、冬季,临床表现为脘部冷痛,倦卧,得热则舒,呕恶清水。治以散寒止痛。此型不难诊治,可以良附丸合香苏饮加味理之。并常合用外治疗法,如热敷、温灸,或以丁桂散炒热外敷等,获效良捷。
3.湿热内阻型
患者嗜食辛辣、肥甘、炙煿之品,致使湿热内阻中焦而作胃痛,伴见口苦、口干不多饮、苔黄腻、舌红、脉滑数等症,临床施以连朴饮加减而治,常得佳效。但必须注意该证型的演变情况,大致有3种倾向,一为湿热蕴久耗灼阴液;其次可因湿热阻络而致瘀;再则湿热灼伤胃络可致出血。一旦出现变证,当兼而治之,酌加一些养阴不腻、和血止血之药,先安其未病之所。1996年初夏曾治一女,王某,42岁,南京人。脘痛月余加重1周来治,伴见痞满作胀,口干而苦,时作泛恶,不思纳谷,大便干结,溲黄赤,苔黄腻中厚,脉滑。询得平素喜食油煎炙煿之品,此次乃因聚餐过吃烧烤后而罹恙。认证较易,诊为湿热中阻,胃腑失于和降。治从清化湿热,和降胃气。方用连朴饮加莱菔子、山楂、冬瓜子,再添性凉入血和络之仙鹤草,以防湿热伤络动血。1贴药后,大便得行2次,脘部痞胀疼痛得缓。1周后诸症悉除。再以和胃胶囊(笔者经验方,由太子参、百合、枳壳、莱菔子等组成)调理月余而瘥。
4.瘀血阻络型
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肝郁、食滞、寒凝、湿热、气虚、阴虚、阳虚、出血等均可致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笔者辨识此证除症状外,必察舌下脉络之变化。瘀血证之舌下脉络常表现为延伸、增粗、扭曲、分支增多、色紫黑等。认证后则以失笑散合以丹参、仙鹤草、延胡索参施于对因治疗中,瘀血重者可加凌霄花、莪术、红花、九香虫、刺猬皮等。然必须注意大便颜色、次数,以防化瘀动血。南京退休工人曹某,男,64岁,1997年初春诊治。自觉脘痞作胀疼痛年余,曾查胃镜4次均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门诊治疗从未间断,或以中药,或以西药,取效均寡。遂请笔者诊治。自诉近两月来精神疲乏无力,不思纳谷,脘痛隐隐,时呈针刺状,入夜尤甚,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有紫,苔黄白相兼根腻,舌下脉络紫滞延伸,寸口脉细。笔者从病久中焦气虚湿热内阻,胃络瘀滞不通则痛论治,药取太子参15g、炒白术12g、炒白芍20g、黄芩10g、仙鹤草15g、薏苡仁30g、丹参12g、百合20g、陈皮6g、鸡内金5g、白花蛇舌草15g、延胡索10g、生甘草5g。服用1周后,脘中隐痛已除,精神好转。再进2周,余证又减大半。后去延胡索调理7个月,再以此方为基础作膏药治养一个冬季。1998年3月5日做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凡此有效病案,不胜枚举。
5.脾胃虚弱型
中土本虚是导致诸多脾胃疾病之本源,又是产生致病因素湿、痰、瘀等的基础,其虚弱表现在气、血、阴、阳4个方面。气虚体现在中气不足和中气下陷,常施六君、补中益气之类,如兼见湿阻、食滞、痰饮、瘀血等证则酌加而治;血虚不荣也是致使胃痛之因,伴发于气虚、出血等证,临床中笔者喜用归芍六君化裁;阴虚乃由长年饮食失节或病久他证衍化或失治、误治等所致,常兼夹湿热、气虚、瘀血等证候,施用慎柔养真汤之时,每每参合清化、益气、化瘀等法。阳虚乃为气虚日久、寒邪太甚、误用寒凉所致,又可兼见痰饮、瘀血等证,施以黄芪建中汤及理中汤。补益中阳之时,必佐温补肾阳方得佳效,盖肾阳为命门之火也。曾治李某,男,36岁,江苏启东人,1980年初诊。5年前因早期胃窦癌做毕氏Ⅱ式手术,术后一直自觉胃脘隐痛,绵绵不休,脘胀不甚,食少形瘦,近来畏寒较甚,便溏日行三四次,量少,苔薄白腻、舌质淡边有齿印,脉细无力,进多种中西药不效。请得笔者诊治,始以参苓白术、理中辈亦起效不显。虑其畏寒以腰以下为甚,舌苔薄白腻舌中微呈淡灰色,良由术后中焦脾胃元气大伤,病久及阳,由脾及肾,故投黄芪建中合金匮肾气丸化裁。药服5贴,畏寒减,合符机宜。故连服此方月余,肢温痛除,便干。后以参苓白术丸与金匮肾气丸交替服用半年而愈。1年后随访,疼痛未作,形体渐丰。
(六)注意调摄,情志饮食为要
古人云“三分治疗,七分调理”。对于胃脘痛,笔者临证,每每询问患者的情志、饮食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常常不厌其烦地反复交代注意事项,并常嘱咐年轻医师,生活的调节在治疗胃脘痛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切不可忽略这一环节,尤其要在情志和饮食方面加以调摄。
1.调节情志
胃脘痛的病理基础乃是胃气失降、郁阻为滞,而肝气疏泄又直接影响着脾胃气机的调节,所以如果情志不遂,而致肝气不舒,或升发太过,均可影响胃腑的气机和降。胃气以降为顺,不降而郁滞为痛。可见胃气和降,大都依赖肝气的条达,而肝气的畅和,又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故情志的调节在胃脘痛的调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饮食有节
饮食不当亦是胃脘痛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遵循饮食宜忌而调理是治疗胃脘痛的重要措施,并可与药物治疗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能长期注意坚持,亦可防止胃脘痛反复。所以笔者十分强调饮食的调节。一忌坚硬、粗糙、刺激性食物(如过酸、过辣、过冷、过烫、炙煿等);二忌烟酒;三是进食方式,应从容不迫,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四是忌过饱、过饥;五是可配合一定的食疗(视病证而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