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行血脉流注针法:子午流注法的秘密
- 黄伯灵 向谊 赵小寅等
- 3597字
- 2020-08-28 17:36:29
五、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针法共分纳甲及纳子两法。纳甲是以天干第一数“甲”来命名,亦称为“纳干法”;纳子则以地支第一数“子”来命名,又称为“纳支法”。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纳甲主日,纳子主时。上海孙吉山先生将纳甲法又分两类,一类是逐时按刻开穴法,以何若愚、阎明广养子时刻开穴法为代表;一类是逐日按时开穴法,以徐风逐日按时定穴法为代表。
(一)何若愚、阎明广养子时刻开穴法
养子时刻开穴法又名养子时刻注穴法,始载于《子午流注针经》卷上何若愚所著的《流注指微赋》及阎明广的注文中。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赋》中称:“养子时克,注穴必须依。”阎明广对此作以下注释:“养子时克注穴者,谓逐时干旺气注脏腑井荥之法也。每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昼夜十二时,气血行过六十俞穴也。每一穴血气分得一刻六十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六杪,此是一穴之数也。六十穴共成百刻,要求日下井荥,用五子建元日时取之。设令甲日甲戌时,胆统气初出窍阴穴为井木,流至小肠为荥火,气过前谷穴注至胃为俞土,气过陷谷穴又并过本原丘墟穴。但是六腑各有一原穴,则不系属井荥相生之法,即是阴阳二气出入门户也。行之大肠为经金,气过阳溪穴,所入膀胱为合水,气入委中穴而终。此是甲戌时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时辰流注五穴毕也。他皆仿此。”而在《子午流注针经》卷中阎明广又写道:“十经血气,皆出于井,入于合。各注井、荥、俞、经、合无依矣。或曰:脉有十二经,又因何只言十经,其余二经不言者何?答曰:其二经者,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血之母也。此二经尊重,不系五行所摄,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故只言十经。阴阳二脉逐曰各注井、荥、俞、经、合各五时辰毕,则归其本。此二经亦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方知十二经遍行也。三焦经:关冲 阳井,液门 荥,中渚 俞,阳池 原,支沟 经,天井 合。每日遇阳干合处,注此六穴。如甲日甲戌时,至甲申时,为阳干合也。心包经:中冲 阴井,劳宫 荥,大陵 俞,间使 经,曲泽 合。每日遇阴干合处,注此五穴。假令甲日甲戌时,胆气初出为井,己巳时脾出血为井,阴阳并行。阳日,气先血后,阴日,气后血先。己巳时至己卯时为阴干合也。余干日辰皆依此。”何若愚、阎明广养子时刻开穴法即以以上记载为依据而设立。
《养子时刻开穴法》中提到的每日遇阳干合处,注三焦经六穴,遇阴干合处,注心包经五穴,所谓“阳干合处”及“阴干合处”,是因一日十二时辰中必会有一阳干和一阴干重复出现,如自然日甲日甲子时为首,而同日的甲戌时会与其重复,甲日阴干起于乙丑时,而同日的乙亥时会与其重复。若以流注用穴的甲日甲戌时为甲日胆经值日的起始时辰,则至值日日甲申时会两甲重合,这就是“阳干合处”;若以同日己巳时为脾经起始时辰,至同日己卯时就会两己重合,这就为“阴干合处”(详见何若愚、阎明广养子时刻开穴表)。1997年上海孙吉山先生参考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所编的《针灸治疗学》,在其《中国时辰开穴全书》中引载了“阎氏养子时刻开穴表”,本书亦将该表稍作改动以“何若愚,阎明广养子时刻开穴表”之名,再次引载。何若愚,阎明广养子时刻开穴法详细内容见表1-10:
表1-10 何若愚、阎明广养子时刻开穴表
续表
续表
在《子午流注针经》中还提到了“五子建元日时”,该书中载有一首五子元建日时歌:“甲己之日丙作首,乙庚之辰戊为头,丙辛便从庚上起,丁壬壬寅顺行求,戊癸甲寅定时候,六十首法助医流。”建元日时,即歌诀名称中的元建日时。此歌诀用于在日干支基础上推算时辰干支。六十甲子中有五个子,故称“五子”,由子方排序出丑、寅、卯、辰……所以将其称为“建元”或“元建”。该首歌诀全部是以“寅”来定时,歌诀里说:甲日己日的寅时是丙寅;乙日庚日的寅时是戊寅;丙日辛日的寅时是庚寅;丁日壬日的寅时是壬寅;戊日癸日的寅时是甲寅(详见表1-11)。阎文广编写此“五子元建日时歌”,目的是让医者针刺治疗时通过该口诀由针刺当日的日干支迅速找到寅时的时干支,再上下推算出针刺时辰的时干支。
表1-11 五子建元日时推算一览表
(二)徐风逐日按时定穴法
此法载于明代正统己末年(公元1439年)由徐风所著的《针灸大全》一书中,该书共有六卷。卷之一收有《流注指微赋》。卷之五收有《论子午流注之法》,其中有“五虎建元日时歌”、“十二经纳天干歌”、“十二经纳地支歌”、“十二经之原歌”、“子午流注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歌”、“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徐风在“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后跋中说:“右子午流注之法,无以考焉。虽《针灸四书》所载,尤且不全。还原返本之理,气血所纳之穴,俱隐而不具,予今将流注按时定穴,编成歌括一十首,使后之学者,易为记诵,临用之时,不待思忖,且后图乃先贤所缀,故不敢废,备载于后庶有所证耳,原图十二,今分十耳”。徐风在此指出了收于《针灸四书》中的子午流注针法,其中的“还原返本之理”、“气血所纳之穴”均被前人隐而未具。为了便于后学者临床使用,徐风遂参考先贤所遗文献,根据自己临床体会,将子午流注针法编成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现从《针灸大全》中将此歌诀引录如下: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
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水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日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
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
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按定穴,流传后学末忘言。”
现按徐风所编歌括,列表1-12如下:
表1-12 徐风逐日按时定穴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总结徐风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其中有四个问题需要再说明一下:
第一,“返本还原”是谓十干日十条经脉在按时定井荥输经合诸穴时,当定至输穴的时候,必须要同时并定值日经中的原穴。返本的“本”,是指当日以井穴为标志的值日经,“原”即指该值日经中的原穴,阴经没有原穴,则以值日经中的输穴代之。所谓值日,是指以井穴为代表各经值日时,其气血流注所需要的时间。各经的值日时辰为11个时辰。
第二“气纳三焦”、“血纳包络”,徐风在《针灸大全》“论子午流注之法”中写道:“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予壬癸,亦分派于十干。且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木水火土”。当一日中有阳干或阴干重复出现时,亦即本书在何若愚、阎明广养子时刻开穴法中所提到的“阳干合处”及“阴干合处”时,应根据“气纳三焦”、“血纳包络”来纳定三焦经或心包经的五输穴,阳经可采用“他生我”的方法,“他”指三焦经的五输穴,“我”指值日经,如甲日甲戌时开胆经,重见为甲申时,甲属木(我),则应取三焦经的荥穴(他),因荥穴属水,简称为“他生我”。阴经则采用“我生他”的方法,“我”指值日经,“他”指心包经的五输穴,如乙日乙酉时开肝井,重见为乙未时,乙属木(我),应取心包经的荥穴(他),因阴经荥穴属火,木生火,故简称为“我生他”。此外,由于徐氏将三焦经寄于壬水,将心包经寄于癸,故在返本还原并开(过)膀胱经与肾经原穴时,尚需加开三焦经与心包经的原穴阳池与大陵。
第三,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日时干支均属阳者,为阳日阳时;日时干支均属阴者,为阴日阴时。从“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中可以看出除三焦、包络外,阳经之井穴均为干日阳日阳时所开,阴经之井穴均为干日阴日阴时所开,此亦为开取井穴的原则。
第四,经生经,穴生穴。本法定穴时,不论阳日阳时,还是阴日阴时,开穴均从相应井穴开始,依据经脉与五输穴的相生关系来进行推算,阳经“经生经”的次序为木→火→土→金→水,“穴生穴’的次序为金→水→木→火→土;阴经的“经生经”的次序为木→火→土→金→水,“穴生穴”的次序亦同样为木→火→土→金→水。以此推示,使用起来就较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