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行血脉流注针法:子午流注法的秘密
- 黄伯灵 向谊 赵小寅等
- 1195字
- 2020-08-28 17:36:29
上卷
第一章 子午流注理论
一、阴阳五行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一种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作为古代的自然观,阴阳学说认为天地万物都可分为阴或阳两类,如《黄帝内经素问》—书中所说的:“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水为阴,火为阳”等,它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具有以下性质:对立制约、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二气的相对对立是天地间万物生长的基础,这阴阳二气可互相消长,阴极度增长最终可变为阳,阳极度增长最终可变为阴,就是这种错综复杂的交替,形成宇宙间各种千变万化的现象以及互相依存的关系。最早表述它们的是《老子》和《周易》这两本书,尤其是在《周易》一书中,“阴阳”两字已频繁地对应出现,阴阳两者相互依存关系也已有描述。阴阳学说被用于中医针灸学则主要是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与经络结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依据解剖部位将人体分成: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将具有固护温煦肌表作用的“卫气”称作“卫阳”,将化生血液有濡养作用的“营气”,称作“营阴”。在经脉循行的命名中,将主要行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称为手足三阳经,行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称为手足三阴经;将主要行于背侧的督脉称为阳经,行于腹侧的任脉称为阴经。而在本书所述的子午流注针法中,子指夜半子时,午指白昼正午,流注是指气血运行,该针法题头所示的“子午”两字,实际也是强调气血运行在针刺治疗时间上的阴阳依存对应。
(二)太极图
有著作认为:“太”有过于、过分之意,应是事物无限大的状态;“极”应为尽头、极点,是事物无限小的状态。据田合禄、田峰所著《周易与日月崇拜》一书称:“太极一词,首见于《系辞》,但无图形。直到宋代才由陈抟传出太极图。古太极图原无文字说明,只是一大圆圈内含两条阴阳鱼,阴阳鱼又各画一只鱼眼。”
太极图(图1-1)显示一个大圆圈的统一体中,存在两条黑白阴阳鱼即阴与阳两种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两仪,黑白多寡即表示阴阳之消长;两条阴阳鱼中又各画有一只鱼眼,说明在阴阳两仪中,存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四象;在四象的基础上方衍化产生了八卦。因此《系辞》总结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图1-1 太极图
(三)五行
五行学说的“五”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亦即用其特有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解释世界。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依次递相资生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间隔递相克制的关系,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相克太过为病称为“相乘”,反向克制为病则称“相侮”(图1-2)。
图1-2 五行相生相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