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 杨丽华 高玉芳
- 1090字
- 2020-08-28 17:23:26
第七节 手术后的卧位与活动
一、手术后的卧位
1.全麻术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清醒后根据病情改变卧位。
2.椎管内麻醉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
3.局部麻醉对机体影响小,术后无需特殊处理。
二、术后半坐卧位的意义
1.用于心肺疾病,可减轻呼吸困难。由于重力关系,腹腔脏器下垂,从而减轻对膈肌的压迫,扩大了胸腔容积,增加了肺活量。下肢下垂可使静脉血回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
2.用于腹腔,盆腔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根据生理功能的特点,上腹部腹膜吸收力强,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易大量吸收毒素而引起全身性的感染;下腹部吸收力弱。取半坐卧位可使炎性渗出物向下引流至盆腔陷窝中,以减少细菌毒素的吸收。同时,腹肌松弛,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愈合,并减轻疼痛。
3.用于面部及颈部术后。可预防或减少局部出血,因可减少头颈部循环血量。
4.用于胸腔引流,如胸腔术后或胸腔积液的患者。
5.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向站立过渡。
三、手术后早期活动的意义
1.通过下地活动增加呼吸深度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机会,预防肺部并发症。
2.可以促进肠蠕动及血液循环,恢复胃肠功能,增进食欲,这样就能较早开始进食。
3.防止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
4.减少腹腔粘连,减少以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5.术后3天之内给予气压泵按摩30分钟,每天2次,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6.预防尿潴留。
7.给腿部做屈伸运动,恢复体力,特别是恢复腿部的力量。
8.通过下地活动,可以增强康复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后的治疗。
四、手术后活动的注意事项
1.先坐起,无头昏眩晕等不适时,再下床沿着床边缓慢走动,数分钟即可,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2.妥善处理随身携带的引流管,避免脱出。
3.活动过程中可做深呼吸和腹式呼吸。
4.患者身体虚弱者及初次下地活动,需在护士监护指导下进行。
五、手术后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1.下床前的准备
①患者病情稳定;②病房温度适宜,地面清洁、干燥、无障碍。
2.床上活动
①床上自主翻身活动;②床头抬高30°~60°;③休息15~30分钟无头晕、心悸、胸闷、气急等不适;④双下肢放下床沿,双手扶床栏,坐位10~20分钟,无头晕、心悸、胸闷、气急等不适。
3.床旁活动
①妥善固定各种管道;②着舒适衣裤,穿防滑鞋;③双手扶床栏,在护士或家属搀扶下站立3~5分钟,无胸闷、心悸、气急等不适;④双手扶床栏,在护士或家属搀扶下,床旁活动5~15分钟。
4.室内活动
室内活动过程中有任何不适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同时汇报医生护士给予密切观察及处理。一般总下床活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
5.回床位
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
(郑学风 申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