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宜居环境指数测算及比较

首先构建城市宜居环境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对2014年9个城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评价、比较这些同类城市的城市宜居环境。

一、宜居环境评价指标设置

按照第一节我们对狭义的城市宜居环境内涵的理解,我们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设置城市宜居环境的评价指标。

(1)生活成本。生活成本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关心问题,也是衡量城市宜居环境水平的重要因素。选取收入房价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城市居民的住房成本。选取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

(2)文化教育。丰富优质的教育和文化是城市良好宜居环境的重要方面。选取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结构,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反映城市的文化水平。选取全国百强高中的数量、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反映城市的教育质量。

(3)环境健康度。结合当前居民对环境健康的主要诉求,选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反映城市的空气质量,选取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两个评价指标反映城市公园和绿化水平。

(4)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质量的高低关乎居民需求能否最大限度地被满足,居民幸福感能否提升,提高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质量是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选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万人拥有病床数,反映城市提供医疗保障的服务质量。选取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反映城市安全生产状况。

根据上述指标,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确立城市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

表2-1 城市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

二、城市宜居环境指数测算

(一)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采用直线型方法中的临界值法(也叫阈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2014年九城宜居环境指标标准化结果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分别用熵值确定指标客观权重、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取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的平均数为综合权重。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3 2014年九城宜居城市指标体系权重

(三)宜居环境指数的测算

依据上述的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和权重,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得宜居环境指数(见表2-4)。

表2-4 2014年九城宜居环境指标指数

三、城市宜居环境比较分析

(一)城市宜居环境指数排名

按照上面的评价方法,我们得出9个城市的宜居环境指数排名结果,如表2-5所示。

表2-5 2014年九城宜居环境指数

2014年,9个城市的宜居指数差距并不大(见图2-1)。宁波市宜居环境指数为44.95分,在9个城市中排名第5位,略高于9个城市的宜居环境指数平均值44.11分。宜居城市指数比宁波高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南京、苏州、无锡,评价得分分别高于平均值6.89分、5.99分、4.27分和2.43分。宜居城市指数比宁波低的城市依次为厦门、杭州、青岛、大连,评价得分分别低于平均值0.14分、3.77分、7.25分和9.28分。

图2-1 2014年九城宜居指数排名

深圳的优势在于文化教育和环境健康度得分,远超宁波,居九个城市的首位。但生活成本、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分项得分为九个城市的末位。南京除了环境健康度外,文化教育等分项得分都较高。苏州和无锡的优势在于生活成本得分比宁波高。生活成本低是宁波宜居环境的优势,而文化教育、环境健康度、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的得分都在平均水平左右。厦门生活成本得分明显低于宁波,杭州则在生活成本和环境健康度方面不如宁波,与宁波相比,青岛除环境健康度之外三项均处于劣势,大连则因生活成本和文化教育得分较低排名最后。图2-2为2014年九城市宜居环境指数雷达图。

图2-2 2014年九城宜居环境指数雷达图

(二)城市生活成本比较

2014年,无锡和苏州的生活成本评价得分均高于宁波,分别为29.44分和26.04分。宁波生活成本得分处于相对较高水平。9个城市中,宁波的生活成本总得分为20.63分,仅次于无锡和苏州,排名第三,高于这9个城市生活成本得分平均值16.84分。南京、青岛、杭州、厦门、大连的生活成本评价得分均低于宁波的生活成本评价得分。深圳的生活成本评价得分排在最末位,仅为7.7分(见图2-3)。

图2-3 2014年九城生活成本指数

2014年,无锡和苏州之所以在生活成本评价中排在宁波之前,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城市的年均房价处于9个城市中的后两位,致使这两个城市的收入房价比指数得分很高,并低于宁波的生活成本。宁波的收入房价比指数得分、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得分、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指数得分位居9个城市前列,分别为9.55分、4.19分、1.99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指数得分为4.90分,四项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这表明在9个城市中,宁波生活成本较低,较为宜居。深圳排在末位的主要原因在于深圳的收入房价比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两项指数得分都处于这9个城市中的最后一位。

1.收入房价比

2014年,9个城市的收入房价比差距较大。无锡、苏州的收入房价比远高于其他城市,是这两个城市宜居城市的优势所在。2014年宁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55元略高于2014年无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31元。2014年宁波年均房价13500元/平方米,大大超过2014年无锡的年均房价8300元/平方米,无锡相对较大的房价优势是其收入房价比指数评价得分超过宁波的重要原因。深圳收入房价比排在末位,高达31000元/平方米的房价是深圳宜居城市的劣势所在,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通病,超高的房价制约着深圳宜居城市的建设(见图2-4)。

图2-4 2014年九城收入房价比

资料来源:根据各市2014年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整理。

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2014年,9个城市的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可分为三个层次,南京、苏州、杭州均在50平方米以上,无锡、厦门、宁波在40~47平方米区间,青岛、大连、深圳在30平方米左右(见图2-5)。

图2-5 2014年九城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人)

资料来源:根据各市2014年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整理。

2014年,南京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55.4平方米,宁波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73平方米。与南京相比,宁波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少了11.67平方米。

2014年,深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59平方米,宁波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深圳高出了16.14平方米,优势比较明显。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2014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077.9万人,住房供不应求,而宁波的常住人口仅为781.1万人低于深圳的常住人口数量,较大的常住人口数量导致深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与宁波及其他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

3.高峰拥堵延时指数

由于2014年并没有完整的9个城市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因此本文采用2015年9个城市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进行分析。

2015年,9个城市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差异并不是很明显。杭州、大连、深圳、青岛相对而言比较拥堵,无锡相对而言拥堵情况不严重,宁波仅次于无锡,是情况较好的城市(见图2-6)。

图2-6 2015年九城高峰拥堵延时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有关数据整理。

无锡拥有“一环多射”的快速路和江苏首条多乘员车辆专用车,另外无锡年均改造交通堵点5个,20个区域55条支路实施了单向通行,城市8米以下道路全部纳入单向交通组织,这些措施使得无锡成为9个城市中最畅通的城市。根据高德地图所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15年宁波高峰拥堵延时指数1.572,略高于2015年无锡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1.451,但是差距不大。

杭州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得分最低,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达1.984,成为9个城市中最“堵”城市。原因主要是:第一,杭州的人均机动车保有量占全国第一,公交车和出租车的人均拥有量较少;第二,道路设计不太合理,东西向道路数量较少,南北向仅有一条双向两车道的中河高架;第三,地铁建设速度较慢,红绿灯和斑马线数量较多。宁波市在治理交通拥堵时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

4.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

2014年,9个城市的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深圳市遥遥领先,青岛居第二位,宁波、大连稍领先其他城市,苏州、无锡相对落后(见图2-7)。

图2-7 2014年九城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辆/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2014年,深圳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则达到了29.08辆,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是排名第二的青岛的1.58倍,是排名最后的苏州的3.66倍,深圳的公交出行方面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2014年,宁波的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4.46辆,排名第三,还是相对领先的,但与深圳相比,差距仍很明显,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汽车数量明显不足。

2014年,苏州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仅为7.94辆,排在末位。在这9个城市中,苏州的常住人口高达1060.4万人,仅低于深圳的1077.9万人,这表明苏州市目前提供的公共汽车数量不能较大程度上满足其庞大人口的公交出行需要。

(三)城市文化教育比较

2014年,9个城市的文化教育分项指数差异明显。深圳、南京处在领先地位,厦门排名第三,杭州、宁波比较接近,青岛、无锡、大连处在相对落后地位(见图2-8)。

图2-8 2014年九城教育文化指数

深圳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量远超其他城市,单就该项得分就有10.77分。南京的文化教育评价得分紧随深圳之后达到了17.10分,这是因为南京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较高,并且拥有三所全国百强高中。

宁波的城市文化教育得分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9个城市中,宁波市的文化教育总得分为9.46分,落后于深圳、南京、厦门、杭州,排名第五。究其原因,2014年宁波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指数得分很低,仅有0.24分,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结构指数得分、全国百强高中数量指数得分、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指数得分仅略高于平均值。总体而言,宁波这四个领域的得分都不高,未来尤其要重点加强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的建设。

大连在文化教育方面仅得3.41分,排名最末,从表中可看到,青岛、无锡、大连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弱。

1.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2014年,9个城市的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差异不是很大。南京、苏州占比最高,无锡、宁波占比相对领先,深圳的占比最低(见图2-9)。

图2-9 2014年九城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2014年,南京市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比高达15.7%。南京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主要原因在于南京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完备的文化设施。宁波市可以借鉴南京市的做法,出台一系列刺激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政策。

2014年,宁波市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比为11.47%,在9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之上。

2014年,深圳市的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最低,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仅占比8.87%,比宁波低了2.6个百分点,排名最末。

2.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

2014年,9个城市的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差距很大,深圳市一马当先,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见图2-10)。

图2-10 2014年九城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个)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2014年,深圳市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高达6.3个。南京、无锡、杭州、青岛、苏州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均高于宁波市。

2014年,宁波市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仅有0.53个,排在第七位。与深圳相比,差距十分巨大,与南京、无锡、杭州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相反,与排名在宁波之后的厦门、大连的差距并不明显,说明宁波市在此方面劣势明显。

2014年,大连市每十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文化艺术场馆数只有0.4个,与宁波市的0.53个相比差距较小,排名最末。

3.全国百强高中数量

一个城市的基础教育名校是吸引优秀人才落户的重要条件,也是评价这个城市宜居环境的标准之一。每个城市的优秀中小学数量难以获得权威数据,本文将采取数据可得性较高的全国百强高中数量这个指标来代替优秀中小学数量。

2014年,9个城市的百强高中数量差异明显,南京、杭州、厦门拥有3所百强高中,为第一梯队;深圳、青岛、苏州、大连拥有1所百强高中,为第二梯队;宁波拥有2所百强高中,介于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之间;无锡情况比较特殊,没有百强高中,排名末位(见图2-11)。

图2-11 2014年九城全国百强高中数量(所)

资料来源:根据《2015中国高中排行榜》有关数据整理。

2014年,宁波市高中进入全国百强高中榜单的学校有两所,分别是镇海中学和慈溪中学,而南京市、杭州市和厦门市的全国百强高中有三所。这个指数说明,宁波市在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吸收与借鉴南京、杭州、厦门等城市的经验。

4.人均教育经费支出

2014年,9个城市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差异不是很大,深圳领先优势明显,大连排名最末(见图2-12)。

图2-12 2014年九城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元)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2014年,深圳市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为3056元。究其原因,深圳市2014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高达329亿元,位居全国之首。另外,厦门市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333元,青岛市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069元,都略微高于宁波市。

2014年,宁波市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043元,比深圳市低1013元。宁波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仅为160亿元,这反映宁波市的教育经费支出投入力度还不够大,与深圳市存在较大的差距。

2014年,大连市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末位。除了大连,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都低于宁波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

(四)城市环境健康度比较

2014年,9个城市的城市环境健康度指数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深圳领先优势仍很明显,厦门、大连处在相对领先位置,南京、苏州、杭州、无锡相对落后,青岛、宁波处在中间位置(见图2-13)。

图2-13 2014年九城环境健康度指数

深圳市的环境健康度得分排名第一,为19.13分,且各项指标均为各市最高,其中空气优良指数得分最高。深圳市之所以在环境健康度方面表现突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尤为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发展,近年来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明确指出并积极征求市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的开发,发布了《深圳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并积极引导当地企业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

宁波的环境健康度得分处在中间位置。究其原因,宁波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每万人公园绿地面积的得分都是9个城市中最低的。宁波的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8.22%,比平均水平低了4个百分点。据市民反映,宁波的绿化呈现“外围式”分布,越靠近市中心,城市绿化效果就越不明显,而对于新开发的部分地区却有绿化分布不合理现象。宁波的人均绿地面积为2.54平方米,远低于深圳市的16.84平方米,是九个城市中公园覆盖率最低的城市。但在空气质量方面,宁波市排名第三,一年中约有83天为优良天气,宁波市近几年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减持重工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2014年,9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差异不大,深圳、厦门优势明显,宁波、大连相对领先,无锡、南京相对落后(见图2-14)。

图2-14 2014年九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排在前两位的城市为深圳和厦门。其中,得分最高的深圳市作为经济高度发达地区,无论是企业还是私家车的数量都远远多于宁波,但在空气质量保障方面优秀于宁波,主要原因在于深圳市非常重视环境质量的控制与保护,并采取严格的空气污染的专项执法工作以保障空气高质量。

宁波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指数得分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指数得分最低。

2.城市绿化覆盖率

2014年,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差异出乎意料。深圳、大连、青岛、南京的差距不大,杭州、宁波明显落后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宁波排名末位(见图2-15)。

图2-15 2014年九城绿化覆盖率(%)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深圳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5.1%,原因在于深圳市早在2002年便开始注重城市的绿化覆盖,近几年深圳市开始重视立体绿化的建设并加大对其的投入。

宁波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得分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各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总体差别不大,但宁波市绿化覆盖率仅为38.2%。

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014年,9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的数据也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深圳领先优势明显,无锡、大连、青岛与苏州四个城市比较接近,差别不大且都高于宁波,宁波排在末位(见图2-16)。

图2-16 2014年九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深圳市与南京市是得分第一和第二的城市。宁波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54平方米,远低于平均水平7.41平方米。较南京市的11.09平方米和深圳市的16.84平方米都相差甚远。深圳市对绿化公园建设成就显著,从2002年起,深圳全方位、多层次营造“公园之城市”。

近几年,宁波市在公园建设方面虽然有较大改善,但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主要问题是:公园绿地面积4069公顷,远低于平均面积6337公顷;公园分布不平衡,许多大型公园远离居民区如鄞州公园等,靠近居民区的公园绿地面积较小,大量老旧小区在前期规划建设中忽视小区公园的建设。

(五)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比较

2014年,9个城市的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指数差异较明显。杭州居首位,大连其次,南京、苏州比较接近,无锡略高于宁波,得分最低的是深圳(见图2-17)。

图2-17 2014年九城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指数

杭州、大连等城市在医疗保障与安全生产得分较高,在各个指标项目中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宁波市的社保支出比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都高于平均水平,处于较为领先的状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有82.53%,比青岛多出了40多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宁波市的万人拥有病床数得分较低。深圳市主要在社会保障支出比方面相对落后,总体而言其水平低于宁波市。

1.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2014年,9个城市的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可分四个梯队,杭州、南京领先,宁波、大连、苏州比较接近,青岛、无锡、厦门相差不大,深圳明显落后(见图2-18)。

图2-18 2014年九城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2014年,宁波市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9.14%,而杭州市为11.44%,宁波市需要迎头赶上。

2.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

2014年,9个城市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也有明显差距,深圳、大连的领先优势明显,青岛明显落后(见图2-19)。

图2-19 2014年九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

资料来源:根据2014城市统计年鉴、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2014年,深圳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率最高,为96.81%,领先于宁波市,对于75%为外来人口的城市来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率更能体现外来务工人员期望生活在深圳市的强烈愿望,深圳市的养老保险机制是宁波市值得借鉴与学习的。早在2005年,深圳市便向户籍居民以及就业劳务工发放“深圳市劳动保障卡”以作为就业、失业凭证,该卡还支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服务等功能,为外来人口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养老缴费途径,解除了大量年轻就业者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外来人口在深圳扎根的意愿。这为宁波市完善养老保险机制,进一步营造留住人才氛围,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

2014年,宁波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2.53%,在各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比最低的青岛高40多个百分点,但与深圳仍有较大的差距。

3.万人拥有病床数

2014年,9个城市的万人拥有病床数可归为三个梯队,大连、杭州领先优势明显,无锡、苏州、青岛、南京比较接近,宁波、厦门、深圳相对落后(见图2-20)。

图2-20 2014年九城万人拥有病床数(张)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杭州市与大连市在万人病床数方面是宁波的1.5倍左右,宁波市低于各市的平均水平,呈现出病床短缺的状况。宁波中心城区是医院聚集之地,如宁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都位于中心城区,拥有良好的医疗资源,虽然交通较为便利,但由于中心区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床数的增加。

4.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

2014年,9个城市的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指标除了大连外,其他城市差异不大,宁波需要改进(见图2-21)。

图2-21 2014年九城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人)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各市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9个城市中,宁波市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仅低于大连,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排名第一的厦门市在安全生产方面较为优秀。厦门市比较重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