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融合、互动、内化:浙江省高校首批“翻转课堂”优秀案例
- 陆国栋
- 4033字
- 2024-11-02 11:03:55
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口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王鉴莺
绍兴文理学元培学院语言文学分院
一、课程基本情况
“英语口译”是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面向大三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一个学年,即两个学期的学习,了解口译的特点和职业要求,掌握口译的基本技巧,并初步具备一定的英汉口头互译能力。“英语口译Ⅰ”采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交替传译实践教程(上)》,“英语口译Ⅱ”采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中级口译教程》。该课程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蓝墨云班课,针对英语2013级和英语2014级的学生开展了两轮共112个学时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班规模约为65人。
二、教学改革背景与思路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互联网+教学”不仅意味着互联网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而且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学生也要有新的学习观念。在互联网技术平台的支持下,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大数据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启发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将依托网络平台,根据自身需求、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翻转课堂”正是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契机。
传统的口译教学存在着很多制约,既有课程本身的因素,也有时代背景的原因,这些制约无疑影响着高校学生口译实践能力的养成。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翻转课堂”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些制约,提升教学效率,增进学习兴趣。首先,“翻转课堂”帮助打破了课堂时空的限制,大大缓解了本科有限的口译课时量和繁多的口译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教师把口译理论、口译技巧介绍、词汇讲解以及主题知识引入等内容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正如哈佛大学的Eric Mazur教授提出,“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便捷和容易”。其次,“翻转课堂”极大地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化阶段。具体来说,“翻转”后的口译课堂重点是教师在遵循口译规律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地安排口译技能训练,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他们在口译中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学生能举一反三,逐步建立起口译的宏观意识、养成口译能力。
在互联网技术平台的支持下,“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翻转”。
从教学内容来看,“翻转课堂”后,课程中的理论部分可以制作成教学微视频上传教学管理平台供学生观看学习。这些教学视频是集体探讨精心制作的结晶,运用的例子典型,讲解深入浅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比单个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高效得多。同时,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观看视频,实现个性化的高效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管理平台上设立口译学习练习资料库。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学习特性从资料库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练习,既保证口译练习的数量,也很好地保护了学习口译的信心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从教学组织上看,“翻转课堂”突出强调了教师讲解(telling)和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testing)这两个环节之间的空白地带——循序渐进的口译教学步骤,即在学生进行口译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讲评,提供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的输出环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督和指导。
从教学评价上看,在“翻转课堂”的思路下,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手段更加客观完整地记录学生实时操练的情况,无论是手机拍照、录音或是录像,都能使教师监控到每一位学生的课堂活动情况,方便教师做出形成性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此外,互联网上的教学管理平台中的学习统计功能可以准确地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轨迹、观看学习资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监控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导学为保障,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移动互动平台教学相结合,鼓励自主讨论、合作学习,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助学者和促学者。
以本课程中礼仪祝词专题口译为例,教学目标包含三个方面,其知识目标为掌握礼仪祝词专题的高频表达以及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了解礼仪祝词专题涉及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礼仪常识,明确译员做该类口译之前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其能力目标为强化学生口译记忆、口译笔记、口译中的源语理解以及目的语信息重组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掌握礼仪祝词类口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其情感目标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同时,通过对特定场景进行口译现场模拟,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该专题的重点是熟练运用礼仪祝词专题下的一些高频模块单词、高频模板句型;而难点是在源语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合理有效的口译笔记;明确中英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保证目的语表达的自然、流畅。
教师参考“厦大”模式,把整个口译教学分成译前准备(preparing)、现场口译(performing)和译后评估(packaging)三个阶段,与实际的口译工作流程一一对应。其中,现场口译部分强调专题口译演练和口译技能训练的结合。
2个学时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1)教师上传微课视频到蓝墨云班课平台上,通过展示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片段,要求学生思考“如果要给李克强总理做好该开幕式的口译,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清楚口译工作的一般流程。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口译员要做的详细准备工作。包括:①What to prepare? (准备什么?)②How to prepare? (如何准备?)③Would you please prepare a question list for the organizer and the speaker? (跟主办方以及发言人事先要做好哪些沟通?)其次,教师仔细讲解礼仪祝词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一些固定表达、专业术语和高频词汇等,为学生的课堂口译实践练习做准备。
(2)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礼仪祝词专题的段落口译练习。教师把整个口译过程拆分为“口译笔记+源语复述”和“信息重组表达”两大任务,使学生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得“可望又可及”,且充分体现了该课程以技巧(技能)训练为主的特点。在任务一中,学生需要抓住整篇演讲的关键点、主要意思及其语篇组织。具体表现为学生一边做复述,一边在教师的帮助下规范口译笔记的布局,厘清所听段落的逻辑关系。在任务二中,学生可根据所做的笔记,进行现场口译,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句子结合口译笔记进行讲解,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表达的自然流程。(1学时)
(3)让学生切实体验口译工作的完整流程。教师结合礼仪祝词专题,给学生两个场景,组织班里各学习小组模拟现场口译,组内各成员分别扮演中方代表、外方代表和口译员等角色。之后,邀请其中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评估表从信息传递、语言使用、译文表达、综合素质四个方面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估。(1学时)
(4)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此外,要求学生完成该专题英译汉、汉译英口译各一篇,提供该练习的讲解和指导,以及参考译文供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四、“翻转课堂”具体实施
本课程在进行“翻转课堂”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口译测试、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明确学生的口译认知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口译技能进行模块化整合,从最基本的听辨技能入手,到最后各项口译技能的综合运用。内容编排由浅及深、易于理解,凸显知识的实用性,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其适用于“翻转课堂”式的教学。
(2)采用口译教学团队(2~3人)合作的方式,集体准备和编撰口译微课剧本,制定微课录制方案,并用视频、音频编辑软件制作微视频。这些微视频采用经典案例讲解,突出口译技能学习的精髓,上传至蓝墨云班平台后便于学生反复观看。
(3)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译即时展示,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他们在口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教师按教学进程在该平台上发布更多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并开展课外口译实践,实现口译技能的内化。同时,通过讨论、答疑等形式随时与学生展开教学互动。
(5)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数据分析和评价学习效果,定期导出平台数据,包括出勤、参加活动、观看视频、参与测验、头脑风暴和投票问卷等,从而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以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五、取得成效分析与体会
本课程在实施了“翻转课堂”之后,学生课前通过“微课”学习口译技能和相关背景知识,课堂上展示口译成果获得教师即时点评,课后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口译实战以巩固口译技能,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的“无缝衔接”,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时刻都处于接受知识且不断内化知识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口译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也更主动,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对口译学习更感兴趣,也变得更有信心。
与此同时,翻转后的口译课堂以口译展示为主,随时进行的课堂练习和提问极好地还原了口译现场的压力感,让学生不敢走神和懈怠;一堂课下来,几乎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进行口译展示,并得到教师针对性指导。依托蓝墨云班课平台,学生上传口译成果,分享口译资源并进行交流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督促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可据此对学生的课后练习进行监督,并及时给予个性化反馈。该平台能帮助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统计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真正做到以评促教。总的来说,学生十分认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认为其增强了口译学习的信心,增加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口译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
王鉴莺,女,1983年3月出生,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讲师,具备全国翻译专业2级口译资格。自2009年8月起一直承担英语专业各种口译类课程。工作期间,已完成3项厅市级科研项目,并进行着多项市级教改项目,累计共发表6篇学术论文,出版1本译著,参编教辅材料8本。曾指导多名学生在各级口译大赛中获得佳绩。曾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浙江省第二届外语微课比赛三等奖等。
“翻转课堂”示范性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