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经》理论构建中的名家思想

名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学术之一,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其从事名、利进行论辩(名,名称、概念;利,事实、价值)为主要学术活动,故被后人称为名家。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曾提出过“名实”之辩的命题。

名家又称为“辩者”或“刑(形)名家”,或“名辩家”。名家学术思想的创立者有老子、墨子等人,后来经惠施和公孙龙等人的发展,成为学术一家。名辩家的辩证逻辑与希腊的形式逻辑及古印度的因明学说三者被称为世界古逻辑学三大流派。名辩家注重“名”与“实”关系的论证,主要观点有惠施的“合同异”和公孙龙的“离坚白”。

惠施认为“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中国哲学史》)。墨子提出了“同异交(交,交互、相兼)得”和“二必异”的著名命题(《经上·八十九》)。所谓“同异交得”是指“同”和“异”是相互兼得的,任何事物之间总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这一认识在现代哲学中被称之为“同一性”和“差异性”。所谓“二必异”是指世间的所有事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这一观点在现代哲学里被称为“相异律”。无论是“同异交得”或者“二必异”,都是讲事物的“同”“异”关系,《内经》以此论证人与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总规律,并认为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是相同的。但人不同于宇宙万物,是“天地之镇”,万物“莫贵于人”,并以此为异。在此论点指导下构建的相关医学知识,如生理、病理、养生、治则治法等理论,无不体现着人与宇宙万物都遵循“阴阳者,天地之道”这一“万物纲纪”(此为大同),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又有不同的阴阳变化及其具体的表现。如“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阴盛则寒”,以及“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等。至于《内经》所确定的“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素问·病能论》)的治疗原则也是这种“合异同”思想的体现。

公孙龙的“离坚白”观点与“合异同”相反,认为“假物取譬,以守白辨”(《公孙龙子·迹府》)。所谓“假物取譬”,就是运用取象类比思维说明或论证相关道理的思维方法。《内经》将其作为认识人体各系统相互联系、人体五脏系统与自然界万事万物联系、构建天-地-人医学模型的主要思维方法,因此有“不引比类,是知不明”“及于比类,通合道理……可以十全”(《素问·示从容论》)等论述,例如以月地引力对海水潮汐的影响为例来类比论证月地引力影响人体气血的运行和分布状态,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灵枢·岁露论》)。像这样运用类比思维论证相关的医学理论,在《内经》中可以说俯拾即是,不胜枚举。这都充分体现了名辩家“离坚白”类比思维是《内经》阐述医学理论的主要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