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包括三个相关的知识板块。第一至第六论为第一板块,是对《黄帝内经》成编之前先秦诸子文化、《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及西汉文化等与生命科学相关资料的梳理和解读。之所以要研读这些文献,既想求索《黄帝内经》知识体系的文化渊源和背景,也是为了厘清相关知识的演进脉络。经过认真研习之后发现,《黄帝内经》传载的医学知识与其成编之前文献所传载的相关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吕不韦、刘安、董仲舒、司马迁等人是借用这些生命科学知识作为他们讲论治国理政方略的例证资料而已。除了《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三者所涉的“养生”,以及《史记》以29例“诊籍”资料为素材而编撰的《扁鹊仓公列传》内容较为集中外,其他有关的生命科学知识则完全是零散地、“碎片化”地分散在各相关论题的字里行间;《黄帝内经》则专事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而整理编撰,虽然162篇医学文献的论题重点各有相异,但都围绕着生命科学知识体系这一主旨而撰述,所以是集中的、相对完整的,正因为如此,其才被称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是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

通过对上述相关文献的梳理,一则说明《黄帝内经》虽然成编于《史记》之后、《七略》之前,但其传载的医药学知识却形成时间久远,源远流长,是前人长期防病治病经验的总结和凝练,相当部分的内容并不比上述文献晚出甚或形成时间更早,这从其中引述的数十种医药文献可知;二则上述文献虽然也引用了古人研究的生命科学知识作为论证的材料,只能说明其与《黄帝内经》成编时汇集的资料都是前人对生命科学知识研究的成果和医疗经验的结论而已,相互间无明显的顺承关系;三则厘清了诸如“养生”“阴阳”“五行”“精气”“神论”“天论”等命题演化的脉络。

第七至第十五论为第二板块,针对“《黄帝内经》讲了些什么”,梳理相关内容。其中的“神”“火”“气化”等内容不仅是中医药学理论中的重要命题,而且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广为应用,但后世在运用其中的概念时,常将不同层次的内涵相混淆,故有必要对其基本概念及意义进行系统规整和梳理;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内容未按现行教材的表达方式陈述,而是站在《黄帝内经》原文的认知角度,从“河图”、“洛书”、十月太阳历法知识在原文中应用的遗痕、气化理论在五脏功能活动中的体现、五脏的生理特性三个维度,梳理了相关知识。由于各脏内容有明显的差异,故本书对各脏的论述各有不同。缘于此处对五脏内容的表达有别于现行教材的认知方法,故而称之为“再认识”。第十五论对《黄帝内经》中认为影响人类寿命的四方面因素予以评述,权作是书研究养生理论的基础。

“为何学、怎样学《黄帝内经》”的五论是第三知识板块,其中从八个方面对“《黄帝内经》成编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为何还要强调对其进行学习”的疑问予以回应。在回答怎样学习经文的方法时,既概要性地介绍了当前学习经典的现状,也提出了“读通原文、解析经义、纵横联系、结合实践、弘扬拓展”五步方略的建议,还讲述了依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生的天文历法背景,以及“河图”“洛书”知识,运用“溯本求源”之法研读经文的体会,尽可能地帮助热爱《黄帝内经》的研习者,既能追究经文之“然”,也能探索相关经文的“所以然”。

《黄帝内经》及其缔造的“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其通过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国学”内涵。所以说,但凡舍弃这一经典而纵论“国学”者,难免会失之完备。这里选择二十论辑录为册,试图从生命科学的维度,表达中医药学是“国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立场,妥当与否,求教于同道。

张登本

2017年仲春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