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名医经方一剂起疴录
- 尤虎 苏克雷 熊兴江编著
- 1333字
- 2021-03-24 05:13:58
吉益东洞
医家简介:吉益东洞(1702—1773年),名为则,字公言,号东洞,为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承前启后之中坚人物。他认为医学有疾医、阴阳医与仙家医三个流派,只有扁鹊、仲景所行疾医之道最为正宗,故秉承并弘扬仲景“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精神,极力倡导实证亲试,极力反对虚言玄揣。
1.嗜睡,昏昏不醒
出处:《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一病人,昏昏不醒,如死之状,已5~6日,用此方(酸枣仁汤)速效。真可称为圆机活法之妙矣。
2.吐血
出处:《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20余岁男子,京都商人,数年前开始吐血,10日发作1次。某年秋大吐血,吐已呼吸停止。众人虽已绝望,余以绵塞置于鼻端。见其蠕蠕而动,故作三黄泻心汤与之,1帖15两。
须臾,腹中雷鸣,下利数十行,即醒。20日许恢复常态,此后10余年未复发。
3.脚跟痛
出处:《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20岁男子,某日足跟忽痛,其痛如锥刺刀刮,手不可近之。众医来诊,未能开出处方。某外科医师认为已化脓,故穿刺之,但未抽出脓而无效。于是,迎东洞先生诊之。腹肌挛急,按之不缓,强度紧张。故作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即愈。
4.肿胀,小便不利
出处:《金匮要略今释》卷二引《建殊录》。
某人,一身肿胀,小便不利,心中烦闷,气息欲绝,脚殊濡弱。一医为越婢加术附汤饮之数日,无其效。先生诊之,按至小腹,得其不仁之状,乃为八味丸饮之,一服心中稍安,再服小便快利,未尽十剂而痊愈。
汤本氏云:此病殆是慢性肾炎,余亦遇此症而烦热甚者,与本方,得速效。
5.脘腹痛
出处:《金匮要略今释》卷二引《建殊录》。
京师四条街,贾人三井某家仆三四郎者,四肢惫惰,有时心腹切痛,居常郁郁,情志不乐,诸治无效。有一医某者,以先生有异能,劝迓之。贾人曰:固闻先生之名,然古方家多用峻药,是以惧未请尔。医乃更谕,且保其无害,遂迓先生诊之。腹中挛急,按之不弛,乃作小建中汤饮之。
其夜胸腹烦闷,吐下如倾,贾人大惊惧,召某医责之。医曰:东洞所用非峻剂,疾适发动耳。贾人尚疑,又召先生,意欲无复服。先生曰:余所处非吐下之剂,而如此其甚者,盖彼病毒势已败,无所伏,因自溃遁耳,不如益攻之也。翌早,病者自来谒曰:吐下之后,诸症脱然,顿如平日也。
6.疝瘕
出处:《金匮要略今释》卷三引《建殊录》。
一男子,年七十余,自壮年患疝瘕,十日五日必一发。壬午秋,大发,腰脚挛急,阴卵偏大,欲入腹,绞痛不可忍。先生诊之,作大乌头煎饮之(原注每帖重八钱)。斯须,瞑眩气绝。又顷之,心腹鸣动,吐出水数升,即复故,尔后不复发。
7.积年吐血
出处:《金匮要略今释》卷四引《建殊录》。
泉屋伊兵卫,年二十有余,积年患吐血,大抵每旬必一动。丙午秋,大吐,吐已则气息顿绝。迎众医救之,皆以为不可为也。于是家人环泣,谋葬事。先生适至,亦使视之,则似未定死者。因著纩鼻间,犹蠕蠕动。乃按其腹,有微动。盖气未尽也。急作三黄泻心汤(每帖重十五钱)饮之。
须臾,腹中雷鸣,下利数十行,即寤。出入二十日所,全复故,尔后十余岁不复发。
8.噎膈胸腹胀满
出处:《金匮要略今释》卷六引《建殊录》。
某人,年二十余,请治曰:膈噎二年所,十日、五日必发,顷者胸腹胀满,举体愈不安。众医皆以为不治,无一处方者。先生为大半夏汤饮之,饮辄随吐,每吐必杂黏痰。居八九日,药始得下,饮食不复吐。出入二月所,痊愈。